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现行的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都是靠死记硬背或是“题海战术”等方式,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往往获取一些事倍功半的效果。为此本文将提出一种“在概念教学中加入‘观念构建’”的新型概念教学模式。
【关键词】核心概念 观念构建 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
“观念构建”教学意味着教师在教课时从知识的层次和迁移价值对知识进行了重新分类,将知识分为观念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这钟“在概念教学中加入‘观念构建’”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化学本质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用化学的基本观念来思考并解决化学题目,并且对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新概念
在高中化学的课本以及日常教师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好;甚至,这样的概念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科研探索的热情。综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并且总结这些化学概念,这样学生对概念会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另外教师在课前应当充分备课,理出课堂教学大纲和课堂的核心概念,并在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学习新概念。在课后方面,教师也需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了单一概念后,通过课后的练习,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基本特征。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高中化学的“物质的量”和“量浓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练习,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物质的量”和“量浓度”的概念,最终能够理解“物质的量”和“量浓度”的本质概念。
二、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在高中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这些基本观念去树立知识体系构建,并且可以将以后所学的化学知识持续添加到这个知识系统中去。这样一来,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就不在是零散的、独立存在于脑海之中了,同时这些知识也都很难被忘记。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肯定是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去准备,精心设计更好的授课方式,备课时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观念。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将课本内容分为多个模块,并且将班内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由每个小组负责制定概念的内容讲解。小组学生在内部充分交流和沟通后,在全班内发表自己对制定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从课后习题中引出相关例题并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研究和了解化学基本概念,通过课后例题能够帮助学生理顺解题思路,继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构建化学学习的知识体系,最大程度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三、知识迁移,完成课本概念到化学知识的转变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将课本上生硬的基础概念转化为化学相关知识,一直是一个难题。学习对化学的理解来源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才能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观念。而且,学生掌握的化学学科知识结构越合理、越完善,越有助于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养成。学科知识往往容易被学生所遗忘,而学科观念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长久的影响。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将这些课本上的基本概念转化为生活中可接受的化学知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会强化学生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设置几个讨论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把这些知识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相联系,最终完成课本知识的迁移。这样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的系统掌握。
四、总结
通过“在概念教学中加入‘观念构建’”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概念教学的兴趣,并且能够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相关知识,将课本内容和生活现象相结合也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在应试考试中的解题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观念,值得每位高中化学教师去研究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华 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从立新 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关键词】核心概念 观念构建 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
“观念构建”教学意味着教师在教课时从知识的层次和迁移价值对知识进行了重新分类,将知识分为观念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这钟“在概念教学中加入‘观念构建’”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化学本质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用化学的基本观念来思考并解决化学题目,并且对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新概念
在高中化学的课本以及日常教师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因此,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好;甚至,这样的概念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科研探索的热情。综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并且总结这些化学概念,这样学生对概念会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另外教师在课前应当充分备课,理出课堂教学大纲和课堂的核心概念,并在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学习新概念。在课后方面,教师也需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了单一概念后,通过课后的练习,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基本特征。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高中化学的“物质的量”和“量浓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练习,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物质的量”和“量浓度”的概念,最终能够理解“物质的量”和“量浓度”的本质概念。
二、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在高中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去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这些基本观念去树立知识体系构建,并且可以将以后所学的化学知识持续添加到这个知识系统中去。这样一来,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就不在是零散的、独立存在于脑海之中了,同时这些知识也都很难被忘记。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肯定是需要教师花更多时间去准备,精心设计更好的授课方式,备课时能够明确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观念。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将课本内容分为多个模块,并且将班内学生分为不同小组,由每个小组负责制定概念的内容讲解。小组学生在内部充分交流和沟通后,在全班内发表自己对制定内容的理解,并且能够从课后习题中引出相关例题并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研究和了解化学基本概念,通过课后例题能够帮助学生理顺解题思路,继而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构建化学学习的知识体系,最大程度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三、知识迁移,完成课本概念到化学知识的转变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将课本上生硬的基础概念转化为化学相关知识,一直是一个难题。学习对化学的理解来源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才能形成正确的化学学习观念。而且,学生掌握的化学学科知识结构越合理、越完善,越有助于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养成。学科知识往往容易被学生所遗忘,而学科观念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长久的影响。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将这些课本上的基本概念转化为生活中可接受的化学知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会强化学生对化学基本观念的理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设置几个讨论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并且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把这些知识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相联系,最终完成课本知识的迁移。这样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的系统掌握。
四、总结
通过“在概念教学中加入‘观念构建’”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概念教学的兴趣,并且能够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相关知识,将课本内容和生活现象相结合也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在应试考试中的解题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观念,值得每位高中化学教师去研究学习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华 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从立新 著.《课程论问题》,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