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晰课堂教学中的数学生活化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化教学是数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是现实生活本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的几点感悟:
  1.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机械记忆、死战题海、“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等成为最受青睐的方法方式。教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相脱离是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抑制这一现象产生的最好方法。同时,21世纪又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正生活在一个剧烈震荡、疾速变化的环境中。数学教学只有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才能在教育领地上立于不败之地。数学教学要将所学知识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2.1 精心选取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意义。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精选“生活素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充分的数学事实,使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生活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地获取知识。比如:在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放一分钟学生喜欢的音乐,让学生有的跳绳、有的拍球、有的读书、有的写字,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会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从而比较直观的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从小学会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在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产生亲身感受的体验,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化难为易。
  2.2 精心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帮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教学“线段”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身边有数学。
  2.3 注重活用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他们肯定是十分乐意的,这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比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了平均分知识后,可设计这样的一个“坐船方案”:二年级(一)班要去公园划船,每条船限载4人,24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4人4人地站在一起,有6个4人,要租6条船;想,几个4是24?四六二十四,要租6条船;…… 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在生活化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真真切切存在于生活之中,养成爱数学的情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为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而努力。
  总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以研究的发展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注入五彩缤纷的生活化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新鲜与活力。
  
  收稿日期:2012-03-04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要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一位数字教师毕生所追求的。本人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为切入点,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六个方面展开,阐述了教学中怎样培养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思维品质     1.激发学生质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孔子日:“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
期刊
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长了,老师们通常容易形成一个思维定势。和学生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事与愿违,往往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总结了一下方法。  1.学会倾听  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
期刊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学生;语感语言能力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
期刊
【摘 要】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尤其是小学生的英语启蒙教学。因此,英语课应该是技能课和实践课,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放在首位。学生只有在头脑中形成用英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从而大大地促进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能力     1.听是进行交际的前提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其学好英语的关键和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从而最终达到并熟练运用英语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英语学习;激发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
期刊
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地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往往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学生不堪重负,而结果却是事倍功半。而《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是说,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该渗透
期刊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着勃勃生机、充满着智慧的挑战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变为充满智慧挑战的课堂。笔者以下面几个过程加以阐述。   1.从教材到教案   教材选定了教学内容,也给出了较为具
期刊
【摘 要】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但活动课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重复。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学生思维能力     它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比堂教学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多彩,能够加深和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建设优良的校风、开展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全面育人的功能。对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如何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这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则必须有一支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队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初期,则需要全体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只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