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草根艺术瑰宝,广东“大吴泥塑”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湖小姐,大吴安仔。”这句潮州民间的俗语不仅是形容银湖小姐美貌俊俏,更赞美了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泥塑巧夺天工,美妙绝伦。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大吴泥塑”,以其特有的“多层贴塑”技艺,成为中国泥塑界的一朵奇葩,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2008年,大吴泥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在欧美国家颇受青睐,如今,其23代传人吴光让的作品,每件已高达2000欧元,仍供不应求!

活了700年的草根艺术


   说起大吴泥塑,绕不开一个人和一个家族,那就是國家级非遗项目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光让,以及世代从事泥塑制作的吴光让家族。据记载,南宋末年,曾随父亲在江苏无锡经商并学会了惠山泥塑艺术的福建漳浦人、吴光让的先祖吴静山,南迁至广东省潮安县浮洋镇一带定居,以制作、售卖泥塑玩具为生。此后,这项手艺代代相传,至明朝中期开始繁荣,清朝乾隆时期至清末最为鼎盛。当时,1000余人口的大吴村,就有泥塑艺人400多人,几乎是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
   吴光让出生于1948年,受家庭的耳濡目染,他在孩提时就是村里捏泥人的“小神童”。14岁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开始系统学习泥塑技艺。吴光让说,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捏“土安仔”(潮州人对大吴泥塑的叫法)的,泥塑是这个家族世代相承的营生。
   “我父亲的泥塑技艺,是从我爷爷和叔爷那里学来的。”吴光让介绍,父亲吴来树十几岁时,爷爷卧病在床,只能靠口传教导泥塑方法。后来,父亲跟在叔爷身边学习,才学了4个月,泥塑手艺就与叔爷不相上下。随后,吴来树自立门户,开始捏泥人赚钱。
   20多岁的他,靠着一双巧手捏了无数栩栩如生的泥人,在大吴村颇有名气。“当时父亲捏的泥人很好卖,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我父亲捏一个泥人可以换两担米,那是了不起的事。”
   当时人们在娶妻、添丁和传统节日里都要用到“安仔”,捏泥塑这门手艺也成为“香饽饽”。那时的大吴村共1000多人,其中有400多人以做泥塑为营生。村头巷尾、屋前厝后、树下路旁摆满了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的各种泥塑制品;每到傍晚,烧制泥塑的小窑炉白烟袅袅,与晚霞交相辉映……这个时期大吴泥塑的生产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当时全国最出名的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
   令吴光让自豪的是,如今村里还流传着他父亲当年“捏三夜安仔娶房媳妇”的佳话,说的是吴来树利用三个晚上赶工捏出来的泥人,卖出去就存够了娶媳妇的钱。
   特殊时期,创作传统戏剧人物的泥塑是不被允许的。当时,吴光让白天创作现代题材的泥塑,为了学习传统泥塑的“多层贴塑”技艺,坚持在晚上点煤油灯偷学,不断向父亲请教其中的制作奥秘。吴光让说,当时他的同龄人大都转行做木工、瓦工、裁缝等,而他因为不想让祖传的泥塑手艺失传,才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大吴泥塑的所有技法学全了。

“褶片成衣”,品类丰繁


   潮州民间有句俗语“银湖小姐,大吴安仔”,不仅形容银湖小姐美貌俊俏,更是称赞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的泥塑巧夺天工,美妙绝伦。大吴泥塑种类丰富,从题材上划分有戏剧人物、喜童、泥玩具、人物塑像和神像。不过,如今最常见的是戏剧人物,它以一组人物造型定格一出戏剧中的特定场景,让人一看泥塑便知整出戏的全貌,并且点出这出戏的主题。制作戏剧人物有一套较为固定的工序,分为采泥、练泥、捏塑、烧坯和彩绘五大环节,雕、塑、捏、贴、刻、划多种艺术手法并用,塑造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泥塑相比,大吴泥塑最特别的制作工艺便是多层贴塑。多层贴塑,就是在捏好人物的身段后,再另外把泥擀成薄片,然后按照“先穿内衣后穿外衣”的原则,把泥片“穿”在人物身上,并且根据人物的身体姿势做出褶皱和翻转,使之与人物完全搭配。“压泥成片,褶片成衣”,指的就是这个过程。
   “其他地方的泥塑人物的服饰是整体塑成的,即使有使用贴塑技艺,也只是用在衣摆或袖口等地方,而大吴泥塑人物的服装是整件‘穿’上去的,有几件衣服就要贴几层泥片。雕刻是把多余的泥一点一点地去掉,是做‘减法’的艺术,而贴塑是把泥一层一层地贴上去,是做‘加法’的艺术。”
   除了贴塑外,大吴泥塑在着色上也十分讲究。艺人一般根据泥偶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为泥塑着上恰当的色彩,其中开眉点睛技术难度非常大,需要艺人从力度和速度、技法各个方面去把握。
   大吴泥塑品种丰繁。吴光让介绍说,它可分为五大类,一是潮剧戏出,二是神佛造像,三是塑真肖像,四是泥塑头面,五是玩具杂锦。
   特色最为鲜明的是潮剧戏出,与天津泥人张的古装人物、无锡的手捏戏文、北京的泥戏出一样,取舞台人物若干,塑成泥人,搭配组合,构成戏剧舞台的场面。不一样的是,大吴泥塑的题材均取自潮剧,而潮剧的很多剧目却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如《陈三五娘》《薛蛟遇狐狸》《王茂生进酒》以及《搜楼》《咬靴》等剧目,唯潮剧才有,于是形成了大吴泥塑的题材特色。
   “若将潮剧戏出细化分类,又可得五种,即文身、武景、臣景、大斧批、文寸。文身主要表现小生、老旦、丑角等以唱念为主功的角色。武景则多取材武生、武旦、二花脸、小花脸等以作、打为主的武戏场面。文臣、武景均以七寸为度。大斧批较高,可达十二寸,用以表现场面恢宏、人物众多的戏剧场景。可见文武带打、唱念聚集的剧目,属大型泥塑戏出。臣景是单个的朝臣人物,类似古装人物。文寸则比臣景更小,表现文戏主角以及寓意吉祥的典故传说。现在以上五类中以文臣、武景传承最好。”
   这位民间艺术大师介绍说:“神佛造像的内容比较复杂,造型庄严肃穆,内涵神秘多彩。”
   肖像类,即各地所说的塑真,有如清代虎丘塑真与当代塑像,是以真人为表现内容的泥塑,塑谁像谁,这是大吴泥塑中最为写实的品种。
   泥塑头面是大吴泥塑的副产品,指专为潮州木偶、花灯人物而做的假人头。潮州木偶又称铁枝傀儡,以铁枝代替竹木,实则就是杖头木偶。素有“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的创作规则。所谓“塑泥为头”,就是由大吴泥塑为头面。清代的铁枝木偶兼有祀神、娱神功能,节日、家庆、红白喜事都请一台铁枝木偶助兴。今日仍为民间演艺的保留品种;潮州花灯也叫“纱丁”“丁屏”,名为灯,却不论盏,而论屏。其实这种灯也不发光,以竹木为骨架,表面裱糊纸张或纺织品,构成人物故事场景或潮剧剧目,或民间传说,或历史事件,无所不有,在元宵节期间供奉庙宇、道观、商铺、名胜等场所,供人观赏,以庆节日。每一场景是为一屏,人物的头面则是大吴所出的泥塑人头,俗称“纱丁头”。除此之外,尚有戏剧脸谱,泥胎彩绘各种戏剧角色。
   玩具杂锦是小型的泥塑,以“喜童”为代表,当地称之为“涂安仔”,包括各种泥娃娃、泥动物、泥哨子。喜童中有单童、双童、鲤鱼童,用于馈赠亲友、拜老爷、还愿等民俗事项。现在,涂安仔仍留存于大吴的邻村——颜厝村,有《招财进宝》《仙姬送子》《京城会》等诸多名目,全部模印成型,浓施彩绘,鲜艳亮泽,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又有手捏小人、小猴和模印的小鱼、小鸟等陶哨子,因其丰富庞杂故名玩具杂锦。

作品在欧美颇受青睐


   50多年来,由于吴光让承祖辈古风,专注于大吴传统泥塑艺术的研究创作,从而让大吴泥塑技艺传统纯正,又深含潮汕民间艺术神韵。为了向我们更直观地展示贴塑技艺,吴光让从身后的琉璃橱窗里一组名叫《赵五娘寻夫》的泥塑中小心取下“赵五娘”。赵五娘的服饰复杂繁冗,衣领、衫、袖、带、裙、袍……作品从里到外一共贴了四层。吴光让介绍,这是他做过的最难的作品,从早到晚整整做了5天,这组作品在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评选中获得金奖!
   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大吴泥塑的重视和媒体的宣传,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中国美术馆、中国名人博物馆、中国农业美术博物馆等,都先后向吴光让订做泥塑作品,作为藏品展示。
   现在,年近七旬的吴光让不常做泥塑了,儿子吴闻鑫、吴宏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继续传承大吴泥塑之路。吴闻鑫师从于父亲吴光让,是大吴泥塑第24代传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吴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延续大吴泥塑的古风技法,秉承务实创作理念,曾经代表潮州到俄罗斯、韩国、法国等地进行泥塑表演。
   在吴闻鑫看来,一门技艺的代代相传,离不开每一代艺人的创新。在继承父亲传统泥塑技艺的同时,他注重个性化的创新,其代表作品《农闲》2013年荣获“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金奖。
   2018年秋天,大吴泥塑第23代传人吴光让接到德国一家私人收藏馆的订单,对方一个单子就是40万欧元。因在欧美国家颇受青睐,如今,吴光让老先生的作品,每件已高达2000欧元,但仍供不应求!
其他文献
忙碌的生活,繁重的工作负担,让都市人不堪重负,你作何选择?30岁的井姐,放弃优裕的白领生活,来到一个叫郎木寺的地方,与爱人经营一家名叫“泊客”的青年旅馆,过着平静、简朴的日子。有人说她“二”,井姐却说,做自己,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一次旅行遇见自己  1987年出生的井姐是一位地道的重庆姑娘,从小喜欢朗诵,所以大学去读了播音主持专业。2010年7月毕业后,自己经营一家婚庆公司,两年后进入一
喜欢听歌,也喜欢唱歌,与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快乐的人生。没有音乐的时光,该有多暗淡,会有多寂寥。有事没事,总会哼一哼那些熟悉的旋律,唱一唱那些百听不厌的歌曲,这就是自己人生的乐趣之一。很多时候,倾听那些熟悉的旋律就会百感交集,听闻那些律动的节奏就想手舞足蹈,听到那些大气磅礴的音效,内心就会无比地豪迈。偶尔,也聆听一首舒缓的小调,让自己都变得如此多情,偶遇一段感伤的音符,亦会随之一起落泪,一起叹惜。  
身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深知宣传的重要性,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才是疫情得以扩散的根源。因此他立足本职岗位,先后写下了《倡议书》和《致林区青年的一封信》,号召广大林区青年朋友们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好防范,随时准备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随后他又在林区青年中发起了“加油武汉、加油中国”的作品征集活动,通过搜集、整理,创作了“支持武汉,绥阳林区青年纷纷助力”“声援武汉,声动中国”等文章,相继在绥阳林区
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这里山川秀美,大江大河,土地肥沃,处处生机处处胜景。这片热土拥有大糧仓、大厨房、大工业、大森林,是中国饭碗、国家脊梁、民生根基。  依旧是这一片热土,百年之前,却是地覆天翻的景象。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外交困的艰难境地,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晚清政府无力维护国家主权之独立,旧军阀只顾割据称雄视乡民为鱼肉,沙俄借地修路建立“国中之国
崆峒山秋季美景如画。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崆峒山风景区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景区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笔者最近采风有幸走进这座山,美丽的山峦,满山的红叶,云海翻腾等景象,犹如身临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道教名山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
网上盛传着这样一句绝对的话:“没用过328(300mm1∶2.8的简称)就不算玩过单反”。哎,这简直太残酷了,300mm1∶2.8这种又大、又重、又昂贵的镜头,普通爱好者怎么能够承受得起呢?况且定焦头局限性大,相对利用率又低,这便如何是好……天无绝人之路,适马有一款120-300mm1∶2.8 EX APO DG HSM变焦头,全程F2.8的恒定大光圈,如果你手里已经有了标准变焦头,如果你追求大孔
6岁对弹钢琴产生兴趣,自主要求踏上学艺路  李宇航2000年出生在海滨城市大连,自幼聪慧。与天底下所有家长一样,李宇航父母非常重视儿子的成长,希望他能全面发展,将来不仅学习好,而且多才多艺,于是李宇航6岁开始,父母便有意识地培养他,先后给他报了钢琴、单簧管、围棋等学习班。在学习过程中李宇航渐渐对弹钢琴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觉得清脆的琴声那样悦耳,一到钢琴班上课特别积极,不管什么时候从不缺课。  就这样
1.   周一的早晨,8点左右的时间,大水晶街上已是行人渐多。这里临近道外客运站,人流往来,络绎不绝。旁边是太古的陶瓷批发市场,还有各种商家店铺铺陈开来,一派市井融融的景象。   东莱街派出所就在这大水晶街的街口,矗立在这块我们常说的“老道外”的烟火之地上。   东莱街派出所和这片老城区一样历史悠久,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同年8月,东莱
去共青农场秋收吧!   为了积极响应“厉行节约,青年先行”的号召,团黑龙江省委将遴选50名优秀青年一起走进北方共青城,参与“粮食我来收”线下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将带领他们去往共青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大农机现场、梧桐河抗联纪念馆、宝泉岭远征军博物馆以及宝泉岭机械记忆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体验农耕甘苦,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接受垦荒精神洗礼。  共青农场是新中国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的起始地。1955年,京、津、冀
让·西梅翁·夏尔丹,法国画家,1699年生于巴黎,法国18世纪市民艺术的杰出代表。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給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平凡生活的积淀   夏尔丹于1699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个家具工匠,收入不多,家境贫寒。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