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生在黑龙江、长在黑龙江的满族后裔,我带着几分欣喜和好奇,乘车赶往齐齐哈尔市的昂昂溪,沿着松嫩平原古道,去寻找先人的足迹,不出国门去感受异国的风情。不久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罗西亚大街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完整的历史风貌和浓郁的俄罗斯风情,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品读历史沧桑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上渔猎生活,创造出了北方草原文化——昂昂溪文化。如今,以滕家岗子为代表的39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遗址点构成的昂昂溪文化遗址群,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地之一,民族英雄马占山1931年在这里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的第一次战斗,向世人宣示了这块土地的英勇和不屈。
走在昂昂溪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宽阔的道路,经纬分明,道路两边,草坪、花坛、果树相互交错,把小镇装扮得如同妩媚的少女,清纯而含蓄。
这里的火车站展现着历史和今天:俄罗斯式的原齐齐哈尔火车站已经成为国际旅客候车室;新建的昂昂溪火车站,每天热情地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这里虽很少下雨,但空气清新,随着风向的不同,空中时而带着泥土的芳香,时而缭绕着草原的清新。
这里的人热情洋溢,如果你问路,他们不但认真指点,有时还会送你一程。在路边的果园里,无论你是否有意购买,果农们都会把葡萄、李子、沙果捧到你的面前,让你吃个够。
来到昂昂溪历史博物馆,悠远的历史在向我娓娓道来。昂昂溪是蒙古语“狩猎场”的意思。早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嫩江流域,不仅有了渔猎生活,而且开始了农业生产。到了商周时期,昂昂溪属于北夷索离国管辖范围;春秋战国时期,昂昂溪又属东胡族居住地;秦汉时期,归属扶余国;金时,为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元代时,曾是成吉思汗的弟弟铁木尔斡赤斤的封地。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先后征服了蒙古、索伦、达斡尔、赫哲等民族,并迁移上述各族中一部分人定居昂昂溪一带,从事游牧、渔猎和简单的农业生产,在嫩江东岸建立起聚落,其中,大、小阿拉街等村屯一直沿续至今。
1635年,清朝统治者3次出征黑龙江以北索伦和达斡尔等地,并将所俘虏的人口编入八旗或变为家奴,安置于吴库马尔(今天的榆树屯镇大五福玛村)、昂阿奇(今昂昂溪区中心城区西部)等地,驻扎耕田,任其择地定居。
后来,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及精奇里江一带的达古尔(达斡尔)人,携牲畜南涉嫩江,游牧于嫩江东西两岸。这一时期,在嫩江东岸的昂堤屯(今昂昂溪)等地建筑房屋,形成聚落。从康熙元年到乾隆六十年的130余年间,昂昂溪境内人口迅速增多。
今天的昂昂溪,全区有10万人口,包括汉、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等16个民族。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素有“鱼肥水美乳飘香,历史文化四海扬”之美誉。
站在昂昂溪古遗址前,我仿佛听到了先人群雄逐鹿的呐喊声,为争夺领地而战的厮杀声……其实,那些人与人、兽与兽、人与兽之间的一切一切,都被埋在了厚厚的泥土中。这就是历史。
感受异国风情
从昂昂溪到罗西亚大街,中间只隔着一条铁路。这条修建于19世纪末期的中东铁路将昂昂溪分成南北两个部分,道南是昂昂溪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主城区,道北则是由俄罗斯铁路俱乐部、俄式火车站、俄罗斯民居等117栋俄式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充满异域风情的罗西亚大街就位于昂昂溪道北的俄罗斯小镇的中轴线上。罗西亚大街的形成与中东铁路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为“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据历史记载,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出卖了路权:俄国有权免费运兵,运往俄国的货物一概免税,等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苏联违约,出卖了中东铁路南段(长春至大连)。日本买下这段铁路后,立即把宽轨改为窄轨,以适应其对华进行侵略战争的需要。中东铁路又成了日军侵华的“坦途”,称南满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1897年8月,中东铁路正式动工修建。1904年,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铁路建成通车,昂昂溪火车站也成为了这条铁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当年,它担负着编组、修养、护路等重要功能,来自俄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纷纷涌入此地。他们将昂昂溪铁路道北辟为员工住宅区,在火车站附近建起了大量办公和居住建筑。规划有序建设,众多的俄式建筑汇聚成了罗西亚大街。
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俄方当时在这里设立了“自治会”,管理行政事务,使昂昂溪形成了“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1920年10月,我国政府设立东省特别区取代了中东铁路附属地,在哈尔滨设立了市政管理局,收回了行政管理权。1923年4月,设立了东省特别区昂昂溪市政分局。
20世纪初期,昂昂溪站的站名就叫齐齐哈尔站。1908年,修建了齐齐哈尔至昂昂溪之间的轻便铁路。1927年7月,洮昂铁路通车。昂昂溪作为3条铁路的交汇点,成为省城交通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贸易商埠,附近各县粮食和其他货物均在此集散吞吐,嫩江流域的农副产品也大多由此中转,过往商旅频繁。大量增加的外来人口、便捷的交通,使昂昂溪一时间商贾云集,外地客商纷纷来这里办工厂、开商号。昂昂溪街上,车水马龙,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买卖络绎不绝。20世纪20年代初期,这里已有大中型饭店21家、客栈10余家。中东铁路建成时,在昂昂溪居住的俄国人有1600余名。此后,俄罗斯人大量拥入,最多时,居住在昂昂溪的俄罗斯人有4000余名。他们不但在道北以罗西亚大街为中心建设了大量俄式建筑,还在车站开设了俄式餐厅,在罗西亚大街开设了杂货铺、药铺、表铺、肉铺、书铺和饭店,在俄罗斯铁路俱乐部开设了酒吧。由于俄罗斯人众多,以至于当时昂昂溪市政分局的公文普遍采用中、俄两种文字。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商人也敏锐地感觉到了昂昂溪的商机。在罗西亚大街,除了俄罗斯人开的商铺外,还有丹麦商人、英国商人、法国商人以及波兰商人开的商铺。随处可见的外国人使这里具有了浓烈的国际化色彩。当时,昂昂溪被称为东北的“国际都市”。仅仅用了23年,昂昂溪就从一个小屯子发展成了颇具规模的城镇。
无声的乐章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息,岁月的流逝也在不经 意地改变着昂昂溪几代人的生活。如今,虽然昂昂溪区火车站道北的罗西亚大街上那些风采依旧的俄式建筑的主人,早就从俄国工人、技术人员变成了热情好客的鹤城百姓;但罗西亚百年的风情和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在当地人的精心呵护与包容中愈发迷人与成熟。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5年,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被当地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3年,市政府把昂昂溪区的百年俄罗斯老建筑群列为保护街区,并陆续颁布实施了保护条例。
漫步在罗西亚大街上,两旁的一栋栋俄式住宅顺地势而建,高低不等,它们都有着鲜明的异域特色:厚厚的外墙被粉刷成了黄色,窗户基本都开在南面,而且又高又窄,屋子里面有木板天棚和又宽又厚的松木地板,有的房子还保留着火墙或是壁炉。每栋房子门斗、阳台的样式和装饰都各不相同。这些仿植物形态、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精致装饰,虽然经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平整完好。
当你随便沿大街旁窄窄的小巷,走进这些民居的院落,映入眼帘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偶尔会有居民在菜园里修枝剪叶,或在门前树荫下乘凉;十几位退休老人围在一棵大树底下下着象棋,树上挂着几个鸟笼,笼中的小鸟欢快地叫着;小猫、小狗在门前懒懒地晒着太阳……一派祥和、安静的景象,仿如世外桃源。
仔细端详每一栋俄式建筑,外观基本保持着百年前的模样。只是百年的风雨洗礼,还是在这些见证了中东铁路历史的俄式建筑群上留下了“暮年”的痕迹:许多门窗上的油漆脱落,有的木制框架干裂腐朽,尽显斑驳苍老之态。在一栋俄式住宅墙体上有一块“昂昂溪铁路俄式住宅”简介: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随中东铁路建设兴建的俄式住宅区。毛石基础、木屋架、木刻楞、外包厚厚的砖墙。这些典型的俄罗斯民居,直到今天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建筑是历史,是无声的乐章。今天,这无声将变成有声。一段更加华美精彩的乐章即将上演。在标志性俄罗斯建筑——原俄罗斯工人俱乐部的对面,有一个宣传长廊,上面有当地政府恢复和发展规划,决定在这片俄式建筑群的基础上,建设“俄罗斯风情小镇”。依托区内留存的俄式民居、俄式俱乐部等建筑群落和其历史文化资源及紧邻的森林公园,打造“俄罗斯风情小镇”。
在“俄罗斯风情小镇”规划宣传长廊前,几位退休老人和我聊了起来。一位姓张的老师傅说,他今年76岁,退休前在昂昂溪铁路房产科工作,他对这些俄罗斯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每一户房屋,他都亲自维修过。一位姓肖的老师傅指着宣传栏风趣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争取多活几年,看到规划中的罗西亚大街成为现实,看到罗西亚大街变成风情万种的俄罗斯小镇。”
流连在罗西亚大街上,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来到街角的一处茶楼,老板娘沏上一壶龙井茶,我慢慢品着。回眸窗外,夕阳下的罗西亚大街,宛若一条记载着历史风云、岁月沧桑的河流,在身边缓缓地流淌……(文章代码:102133)
[责任编辑]赵菲
品读历史沧桑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水草丰美的土地上渔猎生活,创造出了北方草原文化——昂昂溪文化。如今,以滕家岗子为代表的39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遗址点构成的昂昂溪文化遗址群,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地之一,民族英雄马占山1931年在这里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的第一次战斗,向世人宣示了这块土地的英勇和不屈。
走在昂昂溪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到,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宽阔的道路,经纬分明,道路两边,草坪、花坛、果树相互交错,把小镇装扮得如同妩媚的少女,清纯而含蓄。
这里的火车站展现着历史和今天:俄罗斯式的原齐齐哈尔火车站已经成为国际旅客候车室;新建的昂昂溪火车站,每天热情地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这里虽很少下雨,但空气清新,随着风向的不同,空中时而带着泥土的芳香,时而缭绕着草原的清新。
这里的人热情洋溢,如果你问路,他们不但认真指点,有时还会送你一程。在路边的果园里,无论你是否有意购买,果农们都会把葡萄、李子、沙果捧到你的面前,让你吃个够。
来到昂昂溪历史博物馆,悠远的历史在向我娓娓道来。昂昂溪是蒙古语“狩猎场”的意思。早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开发了嫩江流域,不仅有了渔猎生活,而且开始了农业生产。到了商周时期,昂昂溪属于北夷索离国管辖范围;春秋战国时期,昂昂溪又属东胡族居住地;秦汉时期,归属扶余国;金时,为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元代时,曾是成吉思汗的弟弟铁木尔斡赤斤的封地。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先后征服了蒙古、索伦、达斡尔、赫哲等民族,并迁移上述各族中一部分人定居昂昂溪一带,从事游牧、渔猎和简单的农业生产,在嫩江东岸建立起聚落,其中,大、小阿拉街等村屯一直沿续至今。
1635年,清朝统治者3次出征黑龙江以北索伦和达斡尔等地,并将所俘虏的人口编入八旗或变为家奴,安置于吴库马尔(今天的榆树屯镇大五福玛村)、昂阿奇(今昂昂溪区中心城区西部)等地,驻扎耕田,任其择地定居。
后来,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及精奇里江一带的达古尔(达斡尔)人,携牲畜南涉嫩江,游牧于嫩江东西两岸。这一时期,在嫩江东岸的昂堤屯(今昂昂溪)等地建筑房屋,形成聚落。从康熙元年到乾隆六十年的130余年间,昂昂溪境内人口迅速增多。
今天的昂昂溪,全区有10万人口,包括汉、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等16个民族。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素有“鱼肥水美乳飘香,历史文化四海扬”之美誉。
站在昂昂溪古遗址前,我仿佛听到了先人群雄逐鹿的呐喊声,为争夺领地而战的厮杀声……其实,那些人与人、兽与兽、人与兽之间的一切一切,都被埋在了厚厚的泥土中。这就是历史。
感受异国风情
从昂昂溪到罗西亚大街,中间只隔着一条铁路。这条修建于19世纪末期的中东铁路将昂昂溪分成南北两个部分,道南是昂昂溪充满现代都市气息的主城区,道北则是由俄罗斯铁路俱乐部、俄式火车站、俄罗斯民居等117栋俄式建筑组成的建筑群。充满异域风情的罗西亚大街就位于昂昂溪道北的俄罗斯小镇的中轴线上。罗西亚大街的形成与中东铁路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为“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据历史记载,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密约》,出卖了路权:俄国有权免费运兵,运往俄国的货物一概免税,等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苏联违约,出卖了中东铁路南段(长春至大连)。日本买下这段铁路后,立即把宽轨改为窄轨,以适应其对华进行侵略战争的需要。中东铁路又成了日军侵华的“坦途”,称南满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1897年8月,中东铁路正式动工修建。1904年,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的铁路建成通车,昂昂溪火车站也成为了这条铁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当年,它担负着编组、修养、护路等重要功能,来自俄国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纷纷涌入此地。他们将昂昂溪铁路道北辟为员工住宅区,在火车站附近建起了大量办公和居住建筑。规划有序建设,众多的俄式建筑汇聚成了罗西亚大街。
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俄方当时在这里设立了“自治会”,管理行政事务,使昂昂溪形成了“国中之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1920年10月,我国政府设立东省特别区取代了中东铁路附属地,在哈尔滨设立了市政管理局,收回了行政管理权。1923年4月,设立了东省特别区昂昂溪市政分局。
20世纪初期,昂昂溪站的站名就叫齐齐哈尔站。1908年,修建了齐齐哈尔至昂昂溪之间的轻便铁路。1927年7月,洮昂铁路通车。昂昂溪作为3条铁路的交汇点,成为省城交通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贸易商埠,附近各县粮食和其他货物均在此集散吞吐,嫩江流域的农副产品也大多由此中转,过往商旅频繁。大量增加的外来人口、便捷的交通,使昂昂溪一时间商贾云集,外地客商纷纷来这里办工厂、开商号。昂昂溪街上,车水马龙,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买卖络绎不绝。20世纪20年代初期,这里已有大中型饭店21家、客栈10余家。中东铁路建成时,在昂昂溪居住的俄国人有1600余名。此后,俄罗斯人大量拥入,最多时,居住在昂昂溪的俄罗斯人有4000余名。他们不但在道北以罗西亚大街为中心建设了大量俄式建筑,还在车站开设了俄式餐厅,在罗西亚大街开设了杂货铺、药铺、表铺、肉铺、书铺和饭店,在俄罗斯铁路俱乐部开设了酒吧。由于俄罗斯人众多,以至于当时昂昂溪市政分局的公文普遍采用中、俄两种文字。其他国家在中国的商人也敏锐地感觉到了昂昂溪的商机。在罗西亚大街,除了俄罗斯人开的商铺外,还有丹麦商人、英国商人、法国商人以及波兰商人开的商铺。随处可见的外国人使这里具有了浓烈的国际化色彩。当时,昂昂溪被称为东北的“国际都市”。仅仅用了23年,昂昂溪就从一个小屯子发展成了颇具规模的城镇。
无声的乐章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息,岁月的流逝也在不经 意地改变着昂昂溪几代人的生活。如今,虽然昂昂溪区火车站道北的罗西亚大街上那些风采依旧的俄式建筑的主人,早就从俄国工人、技术人员变成了热情好客的鹤城百姓;但罗西亚百年的风情和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在当地人的精心呵护与包容中愈发迷人与成熟。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5年,昂昂溪中东铁路建筑群被当地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3年,市政府把昂昂溪区的百年俄罗斯老建筑群列为保护街区,并陆续颁布实施了保护条例。
漫步在罗西亚大街上,两旁的一栋栋俄式住宅顺地势而建,高低不等,它们都有着鲜明的异域特色:厚厚的外墙被粉刷成了黄色,窗户基本都开在南面,而且又高又窄,屋子里面有木板天棚和又宽又厚的松木地板,有的房子还保留着火墙或是壁炉。每栋房子门斗、阳台的样式和装饰都各不相同。这些仿植物形态、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精致装饰,虽然经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平整完好。
当你随便沿大街旁窄窄的小巷,走进这些民居的院落,映入眼帘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偶尔会有居民在菜园里修枝剪叶,或在门前树荫下乘凉;十几位退休老人围在一棵大树底下下着象棋,树上挂着几个鸟笼,笼中的小鸟欢快地叫着;小猫、小狗在门前懒懒地晒着太阳……一派祥和、安静的景象,仿如世外桃源。
仔细端详每一栋俄式建筑,外观基本保持着百年前的模样。只是百年的风雨洗礼,还是在这些见证了中东铁路历史的俄式建筑群上留下了“暮年”的痕迹:许多门窗上的油漆脱落,有的木制框架干裂腐朽,尽显斑驳苍老之态。在一栋俄式住宅墙体上有一块“昂昂溪铁路俄式住宅”简介: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随中东铁路建设兴建的俄式住宅区。毛石基础、木屋架、木刻楞、外包厚厚的砖墙。这些典型的俄罗斯民居,直到今天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建筑是历史,是无声的乐章。今天,这无声将变成有声。一段更加华美精彩的乐章即将上演。在标志性俄罗斯建筑——原俄罗斯工人俱乐部的对面,有一个宣传长廊,上面有当地政府恢复和发展规划,决定在这片俄式建筑群的基础上,建设“俄罗斯风情小镇”。依托区内留存的俄式民居、俄式俱乐部等建筑群落和其历史文化资源及紧邻的森林公园,打造“俄罗斯风情小镇”。
在“俄罗斯风情小镇”规划宣传长廊前,几位退休老人和我聊了起来。一位姓张的老师傅说,他今年76岁,退休前在昂昂溪铁路房产科工作,他对这些俄罗斯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每一户房屋,他都亲自维修过。一位姓肖的老师傅指着宣传栏风趣地说:“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争取多活几年,看到规划中的罗西亚大街成为现实,看到罗西亚大街变成风情万种的俄罗斯小镇。”
流连在罗西亚大街上,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来到街角的一处茶楼,老板娘沏上一壶龙井茶,我慢慢品着。回眸窗外,夕阳下的罗西亚大街,宛若一条记载着历史风云、岁月沧桑的河流,在身边缓缓地流淌……(文章代码:102133)
[责任编辑]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