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上海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yyy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调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华丽,上海人很避讳“乡气”、“俗气”,在这个令_人惊艳的都市,每个人都会让自己尽量与周围协调,慢慢地,造就出一个华丽的城市。没有西方人的张扬,我们从低调中走出我们自己的华丽。
  低调中是一种理性,在现在上海人的眼中,比财富更重要的是拥有财富的气质。上海人眼光“势利”,大概就是如此。人不会一辈子活在低调中,但偶尔能从低调的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低调,上海精神
  
  高立身,低处世
  在这座城市,行为一定要低调。
  低调行事是保护自己的有效策略,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有功莫自大,有才莫自傲,在上海才能吃得开,大器量者更容易成大事。 高立身,低处世,宁取谦卑,勿取傲慢,做人还是放低一些调门为好。在上海这座庞大巨城,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
  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但该出手时要出手,让别人见识了你的身手后,可以谦虚地说只是“瞎弄弄”,“还要向你多学习”,“与你相比距离还差得远”。
  聪明之人不自招妒忌,韬光养晦,伺机而动,适时低身也是人生的制胜策略,放下“身架”才能提高“身价”。
  
  在这座城市,狂傲清高是要付出代价的。花看半开,酒喝微醺,不自恃才高,要勇于自嘲和为他人解嘲。不能过分表现小聪明,吃亏不见得是坏事,人在屋檐下时,不要屈膝,适当低头不一定会带来坏效果。放低姿态以保全身,学会穿梭在夹缝中,和气为人,低调行事,以低姿态化解别人的嫉妒。
  在这座城市,措辞一定要适宜。
  谦虚之辞在上海是最受欢迎的,不管是真谦虚还是假谦虚,但一定要说得真诚,不矫情。话不可说得太满,不随便发表意见,不在背后议论朋友,少打听别人私事,少搅和复杂的是非。不要急于说话,让他人先吐为快,逢人只说三分话,人微言轻少开口。对自己不懂的事坦白说“不知道”没人会鄙视你,不懂装懂才会遭人耻笑。对自己无法控制的场面不要硬着头皮出风头,低调地混在人群中才会使自己的修为加分。
  要从容应对他人的嘲笑,“搓搓侬”时一笑而过。对于别人的赞美,心里千万别当真,当面却要做出“非常受用”和“当之有愧”状。劝告他人时多用隐语,出现差错对先批评自己,适时的“沉默”更有力量。
  归根到底,在这座城市,心态要放低调。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天外有天楼外有楼,越是处于社会金字塔中能看到一些风景的位置,越要站得稳,不能轻飘,没有人是不能取代的。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多点思辨,方为混在上海的良策。适可才能保住人的根本。
  
  游离在低调和张扬之间
  
  都说上海人低调,但在我眼里,她肯定不是“做小服低式。的低调,她是绝对主动性的。她出人于低调与张扬之间,就像在黑白之间有着高高下下的灰,这些灰色阶的丰富之腴,过渡之自然,反倒成全了上海式低调的特别性。
  很多人会记得早前三四十年代,沪上张姓女作家的一句名言,那就是“出名要趁早!”活泼的文风,张扬有余,没有低调。除了这句话,还有她对衣着的理解和对人处世的方式,也是张扬而特别的。但除此以外,我都觉得张爱玲还是一位颇低调的上海作家。她的独自离沪,独自安度晚年,独自离世;她对主流文学,主流价值观,主流判断始终保持着审视和距离,这种种除却性格和自我感知等因素外,你不能不说她是一位做派较彻底的“低调人物”。只是,这样的人物身上又确确实实闪亮着张扬的色彩。为什么?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她的那句名言,我的理解是:你如果一味地想跨越张爱玲的天才性以及她的生命背景,去盲目追逐“出名要趁早”的感觉,那你就是无知和无理了!
  是的,张爱玲是上海式低调人物中活脱脱的代表。她们更愿意在自己的某些感知和生活方式上低调着,从而得以将张扬的生命色彩挥洒自如。在数值坐标轴上,低与高可能是反向的标值;但在我们生命的坐标轴上,它们的绝对值是等量的,只有低得下去,才能真正高得起来。
  低调是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张扬是一种生命状态。她们是生活不同的质态,彼此并非水火不相容,恰恰在生命图景的多维向度中演绎出交错变幻的精彩。真正的上海式低调是对张扬的依托与皈依。像张那样的人物,是全然明白生命的真相,也不骄傲,也不气馁,而是那样一种全情投入:采取游离于低调与张扬之间的方式,来获取生命平衡的乐趣、灵性以及创造力的充沛,
  只是很多时候,那些火候不深,功夫不到的家伙们,不得精髓,表现出的低调偏离了原旨,弄得怪里怪气的,就给旁人留下“没有锐气”、“装腔作势”等等之嫌。实在的,低调和张扬分别操作起来不难,难的就是游离的分寸和火候的把握了。
  
  低调,上海细节
  
  遭遇低调
  在上海,你往往会在一条弄堂尽头,见到一扇旧橡木大门,是酒吧,却不一定会有Bar的标记。或者会见到一个终日关着门的中装店,里面没有人,却挂满了每一件你都想试穿的漂亮衣裳,也可能是一家小画廊,开在老旧的小洋房里。不用广告,更没有欢迎光临的姿态,它们冷冷地考验着每一个试图进入的陌生人的胆识和眼光。囊中羞涩的人会被所有精致的细节吓退,没有眼光的人则根本不会发现这些场所。遭遇这样的低调主义,你的耳畔会响起一个很熟悉的声音:“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市井低调
  
  在某一家普通的饭店,也许每周都能看见几位相谈甚欢的老者,几杯小酒,几盘小菜,中间摆放的是一道鲜鱼,特地从菜场上买来,劳烦饭店的大师傅加工一下,当然也从不忘记每次贴心地塞给大师傅一包香烟。时代变迁,老人们脸上的皱纹,代表着段段沧桑往事,但几十年的磨难并没有使他们心怀怨恨,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自尊,经营着自己的快乐。低调所在
  那是一条市井气很重的街道,理发店、服装店、名片印刷店、小饭店、杂货店、超市、干洗店、棉花胎铺子等等拥簇在一起,冷不防抬头,一条不知从哪个居民楼里钻出来的被单正当头顶,如同旗帜一样在空中招摇,我不禁皱了一下眉头,该不会走错地方了吧。坚持着又挪动了几步,忽见醒目的红墙,横在两墙中间的一块石头牌匾上写着“田子坊”“泰康路210弄”几个大字,心中一番欣喜,终于“柳暗花明”了。泰康路很短,若是走马观花一番,不及十分钟就可以逛完,但若想细细品味其中的曲径通幽处,则需要花时间慢慢浸泡。走在泰康路幽静的小道上,不时走过几个阿奶,手中的篮子里葱翠欲滴的青菜探头探脑,那种巷外的浓重市井气也随之倾泻而来,冲击着艺术家们所营造的超现实情怀。在这里,石库门的“原住民”与稀奇古怪的租客们按各自的方式生活着,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类似于泰康路的,还有莫干山路 50号,8号桥,苏河艺术中心等地,工厂旧仓库的沉重与沧桑似平前世注定将成为前卫艺术的历史积淀,那种衰落在墙壁里的斑驳,机器里的残迹,好像还在娓娓道来它所未尽的使命,日的故事余间缭绕:新的故事又在继续。然而最近几年,香港人又改了口,上海只去过新天地,那同样是件很丢人的事情。中断了弄堂故事的“新天地”,太游客了的新天地失去了上海的本色+而相反,那些缺乏大手笔炒作的旧厂“新贵们”却因艺术的底气得以声名远播。
  这就是低调,不刻意装新,不故意显摆,随意的气质使得高深的艺术与杂乱的市井、工业的残迹微妙地交融在一起。不仅仅是这些艺术园区,更多的是一幢幢老洋房、一条条里弄,外表的矜持与黯淡,与内里的细节考究形成鲜明的对比。
  
  低调低到骨灰级
  
  以前采访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临走前主编叮咛,这人来头很大,资产过亿,要做足功课。
  记住了地址,约好了时间,心里便已经犯起嘀咕:人民路?不是婚纱租赁一条街么?怎么选这么个地方办公?
  第二天如约赶去,一路周转问询,七拐八绕之后,一条深僻的弄堂里,耸现一幢摇摇欲坠的五层砖楼,暗红色,貌似烂尾的样子,或者拆了半边、更或者,刚刚走了水,处处显露出劫后余生的寒酸与庆幸。拿着地址对了又对,终于狐疑,没错啊,就是这儿,可是,这像是有大公司安营扎寨的样子么?
  终于见到老总了,略微发福的中年男人,目光犀利笑容却很温和,看不出穿什么牌子的衬衣,袖口却闪灼着两颗水钻。一见我便客气笑道:“我这儿不太好找吧。”我见有人发表同情,便冲而出:“是啊!”他倒是一愣,既而大笑道:“把公司安置在高档商务区既浪费钱又太张扬,不是我的STYLE。”我不作声,心想:那也不必简陋到这种地步啊。
  好在他侃侃而谈,收放自如,对当下房地产行情条分缕析颇有见地,只顾得记录了,心里的成见早已消失大半。转眼流光飞逝,我任务完成,便要告辞。他倒是有些眷眷,说:“回公司么?我送你一趟如何?”
  路程不远,推辞不过,便下楼,来到后院他的私家车库。他漫然道,这是我设计的。环顾四周,这个地方似炮楼,再安全隐蔽不过了。院子里泊着三辆车,他指着右侧的白色尼桑说:“上来吧。”
  我却久久不动,眼睛一直盯着左边那辆车——黑色宾利。分明记得,是在某年北京车展上标价888万的那款,后有消息称被上海一神秘人物买走,引发网上一波唏嘘。
  人民路,烂尾楼,歪门邪道下坡路,原来都是幌子。我早该了悟,神龙潜水,名士藏山,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低调到这个份上,也算骨灰级了。只是我替自己难堪得紧:哎,道行不够啊!
  
  低调的奢华
  
  曾看到过那样一座上海人的墓坟,一口黑色的铁棺放在一座简朴的石台上。前面是一道铜绿色的铁栏,相当古朴。它巍巍独立在浩瀚群墓之间,很特别。我侧目注视,奇怪了,没有正式的墓碑,没有生卒年月,任何装饰也没有。心想,主人家的作风颇为低调呢。不同于周边泱泱墓群,他们在小小一块墓碑上大书特书,以期能写满生平和子孙三代的姓名;后来,从园内的一位老职工处得知,那是早前上海人家屈指可数的富户的墓坟哩。于是,再经心围绕它细看:黑棺的一面上,有隶书灼写的主人姓名,饱满韵致。那颜料似乎是昂贵的金漆,底下的石台泛着幽幽的红线,莫非是传说中的“印度红”?铸铁的雕工细看下也越见品质非凡,应该是上好工匠的手艺…
  曾经上海城市的主流,是那些注重品质,在细节处彰显奢华的一群人。这座城市的底蕴性决定了她低调的奢华气质,低调的生活方式,但追求个性和美感。现代的上海人,也喜欢精致时尚的生活,上海在全中国是西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她每日吞吐着中西交流的广袤信息,浩瀚心情。喧嚣激荡的情势,一早还蓬勃茁壮,傍晚已经岌岌可危。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国际化的背景,把她带到即便低调也奢华的现实情境中。形成异样的变通,异态的融合。
  低调的奢华,奢华不是浮华。浮华生活的代价原来是让人变得偏执与孤傲,背后是无所事事的疲惫,更可怕的是失去爱的感觉。时代变迁、那种不嗜张扬的低调奢华气质才是永恒不变的时尚。一件真正体现低调奢华品质的物品,虽然外观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表现,但售价一定不菲。因为它们每一件的背后,都历经数月甚至数年的打磨,制作巧妙绝伦,能够将技能美学与高贵风格合二为一内敛但质感细腻、简约却富有细节,所散发的低调奢华气息俨然成为一种艺术。
  低调奢华却亳不吝惜细腻繁复的工序和精致完美的细节,也不会放弃对品质的坚持和对品位的追求。时尚界的传奇人物Tom Ford曾经说过,“低调,原是奢华的本质。她是一部节奏舒缓的交响乐,虽然没有惊涛骇浪、跌宕起伏的乐章,却拥有丰厚的层次和深远的意境,体验它,演员与听众都需要与众不同的品位。”
  
  低调,上海智慧
  
  曾几何时转了调
  上海人从前还是很高调的。
  但是不知不觉的,上海人在各种外界目光的长期注视下开始逐渐低调起来了。说起这种注视,应该要从上海开埠之初算起:那时候,小刀会起义刚刚在上海被扑灭,富商巨贾们带着他们数不清的白银云集在各国租界里,“舞榭歌楼,戏园酒肆,争奇斗艳,生面独开”,引得洋人们流连忘返,更不要说内地人了:和平的时候想去上海,见见世面行情,赚点炒票:战乱的时候更想去上海,不但避开了枪炮战火,甚至还可以赚更大的炒票,于是大量的移民涌进上海滩,造就了段引人注目的辉煌历史。
  上海人就是这样在招人艳羡的注视下生活了一个多世纪,那是一个很乱也很精彩的年代,要是给现在的上海老克勒回忆起来,将是一段讲也讲不完的无限风光的岁月。
  如今的年轻人都喜欢哈日哈韩,孰不知上世纪五四运动以后的上海学生,曾经是最新潮的一群^物。l最新式的衣服,最时髦的社交活动都由他们最先兴起,那时候的日韩学生还很幼稚很土气。上海的电影,上海的名媛、上海的旗袍,上海的文人……阮玲玉、王人美、赵丹、宋家三姐妹、苏青、张爱玲、鲁迅等等,地灵人杰,精彩如转马灯般一批又一批在上海的历史舞台上走过。及至到了解放后,上海的轻工业就像是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一张王牌。谁的手腕上要是带着一只上海牌手表,那就得刮目相看:哪家姑娘穿的是上海“的确凉”的衬衫,就足以骄傲。而上海工人,也是一个让人自豪的职业。
  然而上海人在近二十年里逐渐把自己的风头压低了,言语之间也少闻“阿拉上海人”这句口头禅。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在网络上流行转载的一篇文章,文章以辛辣的语气调侃了中国的各种地方性格,其矛头指向上海时,言下之意说上海人以为除了上海 之外的地区都是乡下,是一种心胸促狭,无知浅薄的表现。我想上海人面对这种指责,多少会有些尴尬:因为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其祖辈在一个多世纪前,正是来自于上海周边地区以及江渐地带的移民。而这些移民的后裔,面对如今再次滚滚而来的上海新移民热潮时,正在学会把自己以往高调的优势姿态逐渐改变成一种低调的生活态度。
  无法究其造成这种改变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上海人的血管里终究还流淌着移民祖辈们的血液,让他们有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或许是这个以码头起家,有着巨大吸引力来云集各方资本家的大上海造就了上海人的一种特别基因,这种基因使得上海人有着迅速辨清现实的能力,俗话说,就是“拎得清”。
  “拎得清”的上海人,逐渐明白了低调的好处。面对如今从各个地方拥进来的竞争势力,他们知道应该怎样世故而精明地行事。这种快速应变的能力,应该要归功于他们好在是移民的后代,而非遗老的后代。就在90年代初期,上海人还无法接受新移民的概念。短短十多年间,他们就已经能够谦淡而平和地与新移民们一起生活在上海:一起挤地铁,一起领薪水,一起排队买房子’一起炒股票。
  想起前段时间,上海某商场春节搞促销,买钻戒可以同等价值,买一送一。据说来买的人排队等候几乎挤爆了商场的大门,有些外地人身携巨款,出手阔绰,一买就买了十几万的东西,商家一时准备不足,没有那么多钻戒可送,导致发生外地人砸店的闹剧。上海人现在很少轧这种闹猛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去香港买成色又好又便宜的钻戒。他们想,何必要那样辛苦地捡这种便宜呢?而且那样高调地露富,他们一定也是看不上眼了。
  
  一种奇异的智慧
  
  诚如余秋雨先生形容上世纪中国商业的中坚宁波帮的美言,宁波拥有一股“大气魄的低调”;那么,上海的低调就是基于其海派文化的沉积,是一种务实的有理的低调,那里面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每一种低调都是有个性的,上海式低调的个性就是务实和智慧。身为国际都会的上海,在每一次政治文化风云中的华丽变身,都给予上海一次次脱胎换骨存优去粕的机会。那么如何在百多年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中。强都如林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屹立不倒,卓业荣荣?需要的是百折不挠而又踏实稳定的城市气质。特别就务实一点,上海人比谁都通晓明白。
  上海人的低调,低调得智慧+这点怎么说呢?和当今城市的版图变迁一样,本来只是中间的一小块,渐渐囊括周边郊县,总面积越来越大,县级市变成地级市。一个城市的精神特质,风貌气质的变迁也是一样的。简单说,就是渐渐地囊括和融合。海纳百川的上海接受了来自外围众多城市的移民,他们带来不同的特质和风貌。每一次融合,甚至是同时的多种融合中,上海人运用其海派的工具理性进行分析、判断,去劣存优。能够被保存下来的又经过一代代人的变通与发扬,以致其智慧度之高之精深之合理,难以辨驳。
  低调,作为城市品貌气质特征之一,也当如是来解读。它不再是纯粹单一的,而是融合有智慧的。但社会众相斑驳,许多“或多或少符号化、仪式化了的情境”对不怎么了解上海的朋友们,很容易产生误读或简单地读表读白。
  
  低调而华丽的电影
  
  就像忽然暴发的人热衷于炫耀财富一样,仅仅掌握技术皮毛的人才对炫技乐此不疲。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多项提名,并荣获金球奖最佳编剧奖的影片《女王》却优雅地向观众展示了一种低调的华丽。
  我习惯于从最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华丽”一词。无论从画面、故事、表演哪一个方面,无论是形式抑或内容,凡是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和观影快感的华彩段落都可称之为“华丽”。即便回到最本原的意义,“华丽”也不等于景物的铺陈和色彩的堆砌。从这个角度讲,《夜宴》比《满城尽带黄金甲》华丽一点。
  仅从对宫廷场景的表现即可看出不同影片艺术趣味上的差距,何况该片的精彩并不仅止于油画般优美的画面。只要稍加留心就能发现,流畅而富于节奏感的叙事背后是娴熟的电影制作技巧。在表现王室对戴安娜出车祸后的反应时,导演只用了几个镜头和查尔斯的一声惊叫,这使影片开头的叙事十分简洁,也容易让观众入戏。此后对于王室态度,各方力量此消彼长的表现也始终扣人心弦。如果从平易程度上来比较,英国媒体对该片像肥皂剧的评价倒也不失为一种褒奖。只有高超的技巧才能做到不着痕迹,才能让观众忽略准确的运境,精练的剪辑,只感受影片整体呈现的非凡效果。导演也只有拥有高超的技巧才有胆识和气度让自己的才华掩盖在编剧的光芒之下,让所有的技术手段都为一个优秀的剧本服务。
  影片能做到低调而华丽、平易而优雅最终要归功于精妙的编剧技巧,导、摄、美,表演、配乐都是讲故事的手段,故事本身才是目的。
其他文献
上海,各大影院里依然充斥着大片、商业片的时候,一部名为《第三种温暖》的低成本影片带来一种别样的气息。《第三种温暖》由上海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吴天戈、李欣和毛小睿联合执导,各制作一个相互关联的30分钟电影短片,折射当下上海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尤其是社会底层人物以及弱势群体的生活。  电影第一段是由李欣拍摄的故事《彩虹》,聚焦某城市“金领”阶层。高级白领郭宁即将与前任市长的女儿结婚,而与他有过一夜情的女孩
期刊
上海社会朋友之间的一个交往规则是:宁当施主,不当债主。  当然,不向私人借钱并不代表上海人不爱向银行贷款。调查显示,上海人具有更频繁的借贷倾向,上海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消费的比例已经占到了超过人口的1/4。  理性借贷,诚信交友,这日益成为上海人的主流生活模式,体现出一座商业都市的文明程度。    宁当施主,不当债主  文/何菲    上海社会朋友之间的一个交往规则是:宁当施主,不当债主。  美
期刊
今朝早上心情蛮好。阿拉同学还叫吾帮伊买早饭,吾开开心心帮伊买了3两锅贴,摆了书包里继续踏着我那辆老爷脚踏车到学校去。吾个拧踏脚踏车就是喜欢东张西望张法张法,看到吾斜背着的书包边上有一只手,吾哈了一跳,本能的“啊……”了一声再看看是一各大约廿几岁各新疆拧跟牢吾脚踏车跑一刚。各新疆拧听到吾叫了,一就走特了,吾就乃脚踏车停了边上,看看有伐有少东西,还算好书包没被拉开。吾想想又气,大白天新疆拧啊敢偷东西!
期刊
多年来我们一直对性讳莫如深,要说“性感”两个字好辛苦。记得81年代初看一部1974年出品的美国影片《鸽子号》,结尾处男主人公读父亲的来信,信的最后夸奖了一番他的女友,具体夸了些什么我记不得了,就证明了最后两个字:性感。当时女友反应很讶异:你爸爸是这么说的?后来证实“性感”两字是男主人公假传圣旨加上去的。看来当时美国也还是蛮保守的,一是身为阿公不会随便拿“性感”来夸儿媳,二是身为男友开口夸女友“性感
期刊
关于王朔,曾有的、现有的和将有的话统统都是名余的,因为这位爷呢,整个就是“话”这种东西变出来的一妖怪。那天下午,我从“三人行”棚里钻出来的时候,他正撅了根烟在化妆间里神侃,听众们脸上一概瞠目结舌外加哭笑不得的奇妙表情看见我,他直嚷嚷,“哟,是影子吧,来来来,拥抱!”我打开小怀凑过去稍微意思了—下,他的大脑袋在我的下巴那儿使劲蹭了蹭。梁文道看了一眼一旁正在接受化妆的曾子墨,咳嗽了一声小心翼翼地说,锵
期刊
四大古文明之一    印度有很多深奥、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一般人要理解还是十分艰难的。我们今天普通的中国人对于欧美、韩日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自己的近邻印度就知之甚少。尽管大家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对于佛教最终在印度消亡又疑惑不解。正因为如此,还请读者花不多的时间读完本篇文章,相信对于你快速了解印度是有益的。  要写印度,不得不从古印度写起。人们通常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包括了印度。但实际上当
期刊
应准确而全面了解    如今,人们常常喜欢使用这样两个时髦的单词,叫做“按国际惯例”和“与国际接轨”。甚至连教育人们走路,都要用上这样庄严的词汇。最近,看到好几篇文章都在呼吁一件事,指出人们在搭乘自动扶梯时,要做到“右侧站立,左侧急行”,也就是站在黄线右边,将左边的通道让出来,以供有急事的乘客快速通行,避免发生碰撞和拥挤,说这是与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接轨,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因为文章认为“左行右
期刊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池。它永远安静地驻扎在心里,将无数细节平面成一片沉默的黑白光影。抽离那些扰攘而始终错身的人流,摈弃那些喧嚣而一闪而过的声响,留下的是否就会是一座只属于一个人的都市?平面因为内藏对比而生动,细节由于凝固在具体的景象中而获得质感。单纯的影像,当快门按下,将统统冠上我的名字,因为这样,我们彼此熟悉,然后彼此珍惜,它们是我的那座城池中具体而永恒的片断。
期刊
一个考察人员在深入研究了几个月的野生动物之后,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字。  根据下面的提示,猜猜每个动物的名字:  捣蛋鬼、小飞侠和跟屁虫与其他动物看东西的方向相反。  跟屁虫和胆小鬼是兄弟。  书呆子和小飞侠是它们各自种类中唯一的动物。  嗲妹妹和开心果是姐妹,站在它们哥哥的前面。  美人、老顽固和弹簧都是妈妈。  小狂躁在弹簧和开心果中间,弹簧是它妈妈,开心果是它姐姐。  芦苇就在老顽固的后面,老顽
期刊
都市的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的艰辛,学习的劳累,生活的压抑,使得现代都市人不得不寻找一个能释放自己属于自己的空间,所以有一群人当结束了白天的繁忙后,晚上喜欢穿梭于都市的酒吧,画廊和时尚场所,混迹于各种派对中释放压力展现自我,所以就有了一群叫做派对动物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