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会面临很多困惑: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手段,怎样做到有取有舍;在教学方法迭出的课堂中,怎样抓住属于语文特有的本质;在个性十足的当代学生面前,教师要怎样循循善诱;面对压力十足的工作环境,教师应该怎样化解。
关键词: 传统教学 有效教学 阳光心态 读书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面临很多困惑,比如在教学中,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手段,怎样做到有取有舍;在教学方法迭出的课堂中,怎样抓住属于语文特有的本质;在个性十足的当代学生面前,教师要怎样循循善诱;面对压力十足的工作环境,应该怎样化解。2014年底,我参与了北师大语文教师的培训,对这些教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豁然开朗。
1.在众多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教师更应坚守传统教学
语文教学更应回归传统教学,在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时,我们更应冷静选择,明确它只是个教学的辅助手段,真正的教学主旋律还是老师的讲解,离开老师的讲是不行的。因为讲解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思维沟通的过程,是心灵碰撞、共鸣的过程。教师是教育中的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传统教学离不开规范的板书,因为板书有助于我们的思维导向,强化思维能力。它是学生的向导、教师的示范,是一堂课的大纲。幻灯片是没有交互、沟通的。信息量庞大,快速闪过的幻灯片,对学生来说印象是不深刻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过多的花架子。我们依旧保留和学生们最朴实的沟通、交流,写着思路清晰的板书。
2.语文课堂上更应体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在不断呼唤高效教学。但是语文课堂上高效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为文学素养是一个不断养成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下面我列举两位老师对语文有效教学的理解:第一位是北京特级教师王建宗的观点。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教语言、教语感。语文课堂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什么都不教语言。他举了一堂小学公开课的例子。《美丽的西沙群岛》,老师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你们见过美丽的西沙群岛吗?”“没有。”“那我们就到西沙群岛来看看吧。”大屏幕上打出东南沿海大地图。老师说西沙群岛在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多长时间能到西沙群岛。6分钟过去了。教了地理。然后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片: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底世界等。图片虽美,但不是语言变成的认知,而是感官变成的认知。幻灯片不是通过语言在脑海中形成形象,相反,学生不会把感知到的形象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下面分组,一组表演大龙虾,一组表演大海龟。这种教学不是语言变成行为,是感官变成行为。热热闹闹,然后下课。什么都教了,就是没教语言,也就是语文的本质。可以说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艺术教育家沈致隆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只上了小学五年级,如果他上完大学,恐怕这个奖项就不属于他了。说的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这一弊端。语文的有效性体现在你教没教语文的本质——语言。再者,有效教学还在于语文不能只以存储知识为目的,更要教产生性的知识。例如:我们讲“冷”字,教笔顺、笔画、造一个句子,这样的教学是以存储知识为目的的。如果你拿一瓶矿泉水,让学生摸一下,说一下感觉,学生就会说“凉”。冷有温度低、冰冷的意思。接着,看老师板起脸,说:“看着老师的脸,什么感觉吗?”学生说:“冷漠,不热情。”再有,你走到胆小的人的后面突然拍一下,就有冷不丁、冷不防、出人意料之意。有人在你后面开了一枪,叫开冷枪。有个专业没人报,叫报冷门。班级就剩你一个人了,你会感到冷清。冷也是姓氏。如果这么教,能培养孩子的思维发散能力。以后孩子对词语的理解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像网状一样铺开。前者叫传递,后者叫教学。因此,语文的有效教学更是语言教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张梅铃教授说得更直接,真正的有效教学是看你的课堂有没有做到育人。中国教育报曾让她概括2014年对教育来说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她说了两个字“回归”,也就是回归到了教育的原点,虽然语文老师不可能改变每一个学生,但是能够通过教学影响每一位学生,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体现出有效性,也是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3.当今教师应该具备阳光的心态和读书的习惯
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少一点埋怨,珍惜你的拥有,原谅你的没有。塑造阳光心态的四个因素:不能改变环境你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你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你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老往上比,要往下比。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颗满足心。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要想在人格上散发魅力就要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特级教师周京昱说,总有一种力量逼着你去学习,思考,交流。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来自于学生,这次学习中,有三位教师都讲到了作文,他们拿出的范文都是高考满分作文,作者无一不是从不间断地读书,形成了丰厚的文学素养。从内因上说,读书可以丰富知识,提高修养,积淀内涵,摒弃浮躁,让我们的内心不再空虚,使我们的内心就像大海一样纳百川,有内涵。有内涵会使让我们的形象在孩子眼中更加高大。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培养,达到教化人的目的。林肯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是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脸负责。读经典作品的人,听古典音乐的人,不说假话的人,相貌有清气;善良的人,爱大自然的人,面有和气,高智的人,散发着润气,每张脸上都有自己经营多年的风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身为一线教师的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高度,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仍然要积极获取新知,提升自我,享受教育的过程。我想,这是教师对教育的一种执著,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人说,语文人应该带着脉脉的温情,那么就让我们重拾温情,回归教育的本真。
关键词: 传统教学 有效教学 阳光心态 读书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面临很多困惑,比如在教学中,面对五花八门的教学手段,怎样做到有取有舍;在教学方法迭出的课堂中,怎样抓住属于语文特有的本质;在个性十足的当代学生面前,教师要怎样循循善诱;面对压力十足的工作环境,应该怎样化解。2014年底,我参与了北师大语文教师的培训,对这些教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豁然开朗。
1.在众多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时代,教师更应坚守传统教学
语文教学更应回归传统教学,在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时,我们更应冷静选择,明确它只是个教学的辅助手段,真正的教学主旋律还是老师的讲解,离开老师的讲是不行的。因为讲解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思维沟通的过程,是心灵碰撞、共鸣的过程。教师是教育中的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传统教学离不开规范的板书,因为板书有助于我们的思维导向,强化思维能力。它是学生的向导、教师的示范,是一堂课的大纲。幻灯片是没有交互、沟通的。信息量庞大,快速闪过的幻灯片,对学生来说印象是不深刻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过多的花架子。我们依旧保留和学生们最朴实的沟通、交流,写着思路清晰的板书。
2.语文课堂上更应体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现在在不断呼唤高效教学。但是语文课堂上高效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为文学素养是一个不断养成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下面我列举两位老师对语文有效教学的理解:第一位是北京特级教师王建宗的观点。他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教语言、教语感。语文课堂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什么都不教语言。他举了一堂小学公开课的例子。《美丽的西沙群岛》,老师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你们见过美丽的西沙群岛吗?”“没有。”“那我们就到西沙群岛来看看吧。”大屏幕上打出东南沿海大地图。老师说西沙群岛在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多长时间能到西沙群岛。6分钟过去了。教了地理。然后播放西沙群岛的风光片:蓝色的大海、美丽的海底世界等。图片虽美,但不是语言变成的认知,而是感官变成的认知。幻灯片不是通过语言在脑海中形成形象,相反,学生不会把感知到的形象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下面分组,一组表演大龙虾,一组表演大海龟。这种教学不是语言变成行为,是感官变成行为。热热闹闹,然后下课。什么都教了,就是没教语言,也就是语文的本质。可以说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艺术教育家沈致隆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只上了小学五年级,如果他上完大学,恐怕这个奖项就不属于他了。说的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这一弊端。语文的有效性体现在你教没教语文的本质——语言。再者,有效教学还在于语文不能只以存储知识为目的,更要教产生性的知识。例如:我们讲“冷”字,教笔顺、笔画、造一个句子,这样的教学是以存储知识为目的的。如果你拿一瓶矿泉水,让学生摸一下,说一下感觉,学生就会说“凉”。冷有温度低、冰冷的意思。接着,看老师板起脸,说:“看着老师的脸,什么感觉吗?”学生说:“冷漠,不热情。”再有,你走到胆小的人的后面突然拍一下,就有冷不丁、冷不防、出人意料之意。有人在你后面开了一枪,叫开冷枪。有个专业没人报,叫报冷门。班级就剩你一个人了,你会感到冷清。冷也是姓氏。如果这么教,能培养孩子的思维发散能力。以后孩子对词语的理解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像网状一样铺开。前者叫传递,后者叫教学。因此,语文的有效教学更是语言教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张梅铃教授说得更直接,真正的有效教学是看你的课堂有没有做到育人。中国教育报曾让她概括2014年对教育来说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她说了两个字“回归”,也就是回归到了教育的原点,虽然语文老师不可能改变每一个学生,但是能够通过教学影响每一位学生,这样的语文课才能体现出有效性,也是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3.当今教师应该具备阳光的心态和读书的习惯
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少一点埋怨,珍惜你的拥有,原谅你的没有。塑造阳光心态的四个因素:不能改变环境你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你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你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老往上比,要往下比。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一颗满足心。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要想在人格上散发魅力就要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特级教师周京昱说,总有一种力量逼着你去学习,思考,交流。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来自于学生,这次学习中,有三位教师都讲到了作文,他们拿出的范文都是高考满分作文,作者无一不是从不间断地读书,形成了丰厚的文学素养。从内因上说,读书可以丰富知识,提高修养,积淀内涵,摒弃浮躁,让我们的内心不再空虚,使我们的内心就像大海一样纳百川,有内涵。有内涵会使让我们的形象在孩子眼中更加高大。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学生学习和人格的培养,达到教化人的目的。林肯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是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脸负责。读经典作品的人,听古典音乐的人,不说假话的人,相貌有清气;善良的人,爱大自然的人,面有和气,高智的人,散发着润气,每张脸上都有自己经营多年的风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身为一线教师的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师的高度决定教育的高度,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仍然要积极获取新知,提升自我,享受教育的过程。我想,这是教师对教育的一种执著,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人说,语文人应该带着脉脉的温情,那么就让我们重拾温情,回归教育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