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智能性方向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基本能够满足低压用电安全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运行时经常会出现异常情况,甚至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退出运行,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隐患。基于此,本文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原理入手,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管理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原理
根据剩余电流保护器不同的动作方式,可以将其分为电子式和电磁式两个基本类型,其中,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能够通过半导体放大器件作为其中间能量,将间接动作环节放大。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直接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形成的能量,对纯电磁结构的脱扣器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直接引发主开关动作。两种剩余电流保护器均为剩余电流的漏电保护技术的基础类型,也就是包括试验装置、执行机构、漏电检测部件和主回路开关等几个部分,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中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图1。
图1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能运行的原因
2.1 接线原因
在家庭中一般将线路刀闸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起安装,刀闸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位置有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当采用刀闸在前的线路接线方式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线为刀闸相线与线路中心线和保险丝熔断线的之后穿过,如果线路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之前的刀闸中性线熔断,会导致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去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源,从而在发生故障时不能进行预设的动作。此时线路中相线的熔断丝并没有熔断,各个电器虽然都已停止工作,但是线路中的刀闸仍处于带电的状态,这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假象带电。如果这时用电户在检查此时停电的原因时,非常容易由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拒动而发生的触电事故。所以,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日常的接线操作时,应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先入线的接线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防止线路因中性线的熔断,而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电拒动,同时也能够防止由于在更换电容器时忘记了拉闸而出现的触电事故的发生。
2.2 设备漏电原因
设备漏电有两个方面,一是相线漏电,二是中性线漏电,对于相线漏电,在合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就会出现泄漏电流或直接跳闸;而中性线漏电,在合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不会出现泄漏电流,只有产生回路时,才能出现泄漏电流或跳闸。当多处小的泄漏电流累加在一起,达到额定泄漏电流值的时候,一、二级剩余電流动作保护器就会出现跳闸,这也是配变台区普遍存在,而又不好查明原因的主要现象。
2.3 设备安装不正确
保护器在安装时,存在重复接地现象,这是保护器所不允许的,会造成保护器误动,如果非要有重复接地,需要将重复接地线接到零序互感器以上。对于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由于很多下线电缆安装不正确,在下雨时雨水倒灌到二级保护内,造成内部原件受潮、损坏,有很多不能正常动作,已经退出运行。
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3.1 优化电力资源合理配置
在实际中,政府与电力部门在电网安全稳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协调当地党政领导与电力部门的沟通,及时发现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并马上解决,适时举行网改发布会,给有关部门下任务,及时落实国家方针。在电力网络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优化,对于电网高效稳健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资源优化主要是电网的规划,所以要正确规划主干网络与电能用户的接入关系,注重电网建设,配电设备的调节,使得线路布局及保护装置安装趋于简单化、标准化,从根本上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加快电网发展步伐。
另外,室内私自接线,室内布置年久失修,新盖房的室内布线未按相关的要求施工。天气好时泄漏电流小,保护器可以正常运行,遇到阴雨天泄漏电流大,用户在使用一些家用电器及照明设备很可能引起保护器误动作。因此,应加大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提高室内布线的安全运行水平,新建工程应提高设计和施工标准,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程、规范的要求,确保末端保护器正常运行。
3.2 相关部门需加强管理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投入运行后,各供电所都建立了运行记录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应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通电跳闸试验,即按动试验按钮,以检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每当雷击或其他原因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后,应作检查并进行跳闸试验。用电高峰季节,应增加试跳次数;停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前应先跳闸试验一次。另外,为全面掌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状况,供电所管理部汇总公司有关管理部室不定期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抽样检查测试,并实行常态运行机制。
3.3 合理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坚决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落实产品质量的终身制,对各类剩余电流保护产品和配电线进行质量跟踪,监督考察,并加大对各类档次产品适时检查;为防止电气设备放电造成人身伤害,积极推进电能用户增加三、四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使用;为防止螺丝松动而造成烧毁现象,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安装前,需将表箱内所有螺丝进行加固;根据电能用户电力使用的特点,要对保护装置进行合理选型,挑选和设置合适的保护值,严禁带故障强行送电。供电所配备常用测试表计和一定数量的备用保护器。定期分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关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并对其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成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的将各种存在的故障排除,才能更好地将其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确保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夏越,杜松怀,李春兰,等.中国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与装置的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S2):151-155.
[2]吴绍卿.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发展及其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1):131-132.
[3]张培君.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常见故障的检测[J].农村电工,2015,01:24.
[4]朱则刚.谈建筑物内的电气剩余电流保护器及其运用[J].电气工程应用,2014,1(1):8-10.
关键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运行;管理
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工作原理
根据剩余电流保护器不同的动作方式,可以将其分为电子式和电磁式两个基本类型,其中,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能够通过半导体放大器件作为其中间能量,将间接动作环节放大。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直接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形成的能量,对纯电磁结构的脱扣器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直接引发主开关动作。两种剩余电流保护器均为剩余电流的漏电保护技术的基础类型,也就是包括试验装置、执行机构、漏电检测部件和主回路开关等几个部分,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供电系统中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图1。
图1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能运行的原因
2.1 接线原因
在家庭中一般将线路刀闸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一起安装,刀闸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位置有两种不同的接线方式。当采用刀闸在前的线路接线方式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线为刀闸相线与线路中心线和保险丝熔断线的之后穿过,如果线路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之前的刀闸中性线熔断,会导致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去正常工作所需的电源,从而在发生故障时不能进行预设的动作。此时线路中相线的熔断丝并没有熔断,各个电器虽然都已停止工作,但是线路中的刀闸仍处于带电的状态,这就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假象带电。如果这时用电户在检查此时停电的原因时,非常容易由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拒动而发生的触电事故。所以,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在进行日常的接线操作时,应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先入线的接线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够防止线路因中性线的熔断,而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失电拒动,同时也能够防止由于在更换电容器时忘记了拉闸而出现的触电事故的发生。
2.2 设备漏电原因
设备漏电有两个方面,一是相线漏电,二是中性线漏电,对于相线漏电,在合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就会出现泄漏电流或直接跳闸;而中性线漏电,在合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时,不会出现泄漏电流,只有产生回路时,才能出现泄漏电流或跳闸。当多处小的泄漏电流累加在一起,达到额定泄漏电流值的时候,一、二级剩余電流动作保护器就会出现跳闸,这也是配变台区普遍存在,而又不好查明原因的主要现象。
2.3 设备安装不正确
保护器在安装时,存在重复接地现象,这是保护器所不允许的,会造成保护器误动,如果非要有重复接地,需要将重复接地线接到零序互感器以上。对于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由于很多下线电缆安装不正确,在下雨时雨水倒灌到二级保护内,造成内部原件受潮、损坏,有很多不能正常动作,已经退出运行。
3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3.1 优化电力资源合理配置
在实际中,政府与电力部门在电网安全稳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协调当地党政领导与电力部门的沟通,及时发现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并马上解决,适时举行网改发布会,给有关部门下任务,及时落实国家方针。在电力网络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优化,对于电网高效稳健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资源优化主要是电网的规划,所以要正确规划主干网络与电能用户的接入关系,注重电网建设,配电设备的调节,使得线路布局及保护装置安装趋于简单化、标准化,从根本上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加快电网发展步伐。
另外,室内私自接线,室内布置年久失修,新盖房的室内布线未按相关的要求施工。天气好时泄漏电流小,保护器可以正常运行,遇到阴雨天泄漏电流大,用户在使用一些家用电器及照明设备很可能引起保护器误动作。因此,应加大安全用电常识的宣传,提高室内布线的安全运行水平,新建工程应提高设计和施工标准,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程、规范的要求,确保末端保护器正常运行。
3.2 相关部门需加强管理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投入运行后,各供电所都建立了运行记录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应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通电跳闸试验,即按动试验按钮,以检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每当雷击或其他原因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后,应作检查并进行跳闸试验。用电高峰季节,应增加试跳次数;停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前应先跳闸试验一次。另外,为全面掌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状况,供电所管理部汇总公司有关管理部室不定期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抽样检查测试,并实行常态运行机制。
3.3 合理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坚决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落实产品质量的终身制,对各类剩余电流保护产品和配电线进行质量跟踪,监督考察,并加大对各类档次产品适时检查;为防止电气设备放电造成人身伤害,积极推进电能用户增加三、四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使用;为防止螺丝松动而造成烧毁现象,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安装前,需将表箱内所有螺丝进行加固;根据电能用户电力使用的特点,要对保护装置进行合理选型,挑选和设置合适的保护值,严禁带故障强行送电。供电所配备常用测试表计和一定数量的备用保护器。定期分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不能正常使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情况来看,相关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并对其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成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的将各种存在的故障排除,才能更好地将其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确保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夏越,杜松怀,李春兰,等.中国剩余电流保护技术与装置的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S2):151-155.
[2]吴绍卿.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发展及其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11):131-132.
[3]张培君.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常见故障的检测[J].农村电工,2015,01:24.
[4]朱则刚.谈建筑物内的电气剩余电流保护器及其运用[J].电气工程应用,2014,1(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