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提问随意性大
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提问多达二十多个问题,少则一两个甚至没有。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一些老师对此认识是模糊的、随意的。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
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如《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教学中,师问:“谁破陋习?”学生齐答:“孙中山。”师问:“有没有破除陋习呀?”学生齐答:“破除了。”这样的提问难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缺乏有效性。
3.提问深度把握不准
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上述表现往往和教师提问缺乏一定技巧及把握教材的准确度、深度有关。笔者以为,课堂提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大大提高其有效性。
1.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教师就要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卧薪尝胆》的教学,教者通过提问“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切入课文的重点(第四自然段)。由此拓展到课文的前后内容,使学生不仅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 从而感受到勾践发奋图强的意志与精神。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2.提问应把握时机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 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共性的问题,又要兼顾学生中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以免影响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价或提下一个问题,应该有足够的等待时间,让学生有补充或修改答案的机会。
3.提问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是指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积极思维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注意:①所提问题要有鼓励性,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探究。②所提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要允许学生有多维的解答,有多维的理解。③所提问题还要具有层递性,不断提升。如《三袋麦子》一课的教学,品读课文时,教者先引导学生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紧接着针对主题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土地爷爷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二是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三是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具有层递性、开放性,教者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4.提问反馈的及时强化
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强化。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如话语评价“你真棒!”或奖励小贴星等。这样明确了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有效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提问随意性大
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提问多达二十多个问题,少则一两个甚至没有。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一些老师对此认识是模糊的、随意的。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
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如《孙中山破陋习》一课教学中,师问:“谁破陋习?”学生齐答:“孙中山。”师问:“有没有破除陋习呀?”学生齐答:“破除了。”这样的提问难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缺乏有效性。
3.提问深度把握不准
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效提问的策略
上述表现往往和教师提问缺乏一定技巧及把握教材的准确度、深度有关。笔者以为,课堂提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大大提高其有效性。
1.所提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教师就要围绕这些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如《卧薪尝胆》的教学,教者通过提问“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切入课文的重点(第四自然段)。由此拓展到课文的前后内容,使学生不仅知道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 从而感受到勾践发奋图强的意志与精神。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2.提问应把握时机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 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共性的问题,又要兼顾学生中存在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同时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以免影响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要马上给予评价或提下一个问题,应该有足够的等待时间,让学生有补充或修改答案的机会。
3.提问应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
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是指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积极思维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注意:①所提问题要有鼓励性,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探究。②所提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要允许学生有多维的解答,有多维的理解。③所提问题还要具有层递性,不断提升。如《三袋麦子》一课的教学,品读课文时,教者先引导学生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紧接着针对主题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土地爷爷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二是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三是如果是你,会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具有层递性、开放性,教者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4.提问反馈的及时强化
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强化。否则,会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如话语评价“你真棒!”或奖励小贴星等。这样明确了问题的答案,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有效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