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拌合、浇筑、养护方面的施工技术,更需要严格控制,否则就不会生产出合格的道路桥梁结构物。本文主要对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如果经济发展是一个生命机体,那么道路桥梁就贯穿其身的大动脉,所以做好国家道路桥梁施工工作至关重要。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一、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前的整体准备 在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做好其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单位应该协同业主、工程设计单位以及工程监理单位,联合审查施工图纸,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地将其指出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审查过程中,应重点审查容易出现设计变更的施工位置,尽量避免发生设计变更问题。其次,细化工程的施工内容,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确定每根钢筋以及每个螺丝的具体放置位置,特别要重点分析钢筋保护层,处理好施工缝以及后浇带等一些特殊部位,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最后,还应该做好工程项目的交底工作,不管是技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该了解及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要求,并熟悉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严格按工程技术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施工流程来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二)材料的准备
混凝土在化学性质上来看并不是一种单纯化合物,而是多种物质进行混合处理后具有一定粘合性质及加固性能的混合物,所以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质量。
(1)水泥是混凝土的的胶结材料,水泥的强度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品质的优劣。在水泥的选择上,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对水泥的矿物质进行一定的化学分析,依据检测数据按照国家认定的有关标准进行水泥的分类采购。
(2)掺和料应和水泥配套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掺合料对混凝土综合性能起到辅助作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从而使混凝土耐久性有了大幅提高。由于掺合料化学性质上具有多样性,可以有效解决水泥被许多腐蚀性物质侵蚀的问题。
(3)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完毕之后,外加剂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好的外加剂能合理控制混凝土硬化的时间,保证各材料混合的高密度性以及延长后期投入使用后的耐久性。
二、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做好混凝土的生产控制
(1)合理选择水泥厂家、标号。一般选用硅酸盐类的水泥,确定合适的强度等级,不可忽略水泥的批号、厂家。在同一工程中一般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水泥。
(2)严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泌水情况的发生,应该根据道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水灰比。坍落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包括运输方式、浇筑方式、钢筋间距等等。
(3)选择生产规模较大的骨料生产厂家,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选择高强度、低针片状含量,级配连续的碎石,严格控制其中的含泥量,一般不得大于1%,如果发现其中有杂质,应该尽量清除干净,粒径以5-31.5毫米为宜。在选择细骨料时,以中粗砂為宜,其含泥量不得超过2%,细度模数必须大于2.5,严禁含有杂物,优先选择河砂。
(4)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就减水剂的选择而言,一般应该选择高效能的,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好外加剂的掺入量,应该关注外加剂的品牌、厂家等,充分考虑减水剂与水泥是否匹配,以免对混凝土的泌水率、坍落度产生不良的影响。
(5)掺合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粉煤灰、硅粉、矿粉等。掺合料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要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活性,更要注意混凝土内部充填的密实性。
(二)严格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1)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加强控制。混凝土浇筑是形成结构物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加强控制。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送料时间,确保在混凝土发生初凝之前送料到位。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应该坚持逐车测量的措施。二是实施分层浇筑,严格控制每层的厚度。浇筑时应按照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的原则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30cm。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选用合适的振捣机具,保证振捣到位,严防出现振捣不足或振捣过度的情况。为了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气泡数量,可以采用两次振捣的办法。
(2)重视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模板的设计。一是在进行模板设计时,必须充分注意模板安装、拆除的便捷性,考虑到模板支撑施工的方便性和牢固性;同时必须确保模板具有刚度、强度、稳定性和平整性;严防因为模板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变形;确保模板密封的密实性,严防出现浆体流失的情况。二是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模板材料必须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吸水性,其表面平整光滑。根据不同构件的各种形状、规格等,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对于圆形构件而言,一般应该以钢模板为宜;E形、T形等复杂的构件,应该首先考虑选择竹胶板。三是做好相应的处理。如果选用的是钢模板,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光洁度,与混凝土接触面应进行抛光处理。
(3)混凝土的养护以及修补。
1)混凝土的养护应结合混凝土水硬性特点,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为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水分的流失出现色差以及裂纹等现象,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混凝土硬化初期应实施特别养护。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一些新浇筑混凝土的表面应及时进行浇水,或者利用湿棉毡或者湿麻袋进行覆盖来实施养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采用洒水养护或者蓄水养护,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散热阶段,尽量采取喷雾养护,以此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色泽差异。此外,还应加大模板连接接缝处的养护,确保其不会因失水出现干燥裂缝现象。第二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气象条件,待同期养护试块满足规定的强度要求以后,才能拆除混凝土各部位构件的模板。在拆除模板以后,应对混凝土表面及时实施养护工作,其养护时间可以依据施工的具体气候情况来定,通常其养护时间为7d以上。第三,在养护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温度,构件的任何一个截面在任何时间段内,其内部的温度和其表层温度之间的温差不能超过20℃。此外,新浇筑的混凝土和相邻周围已经硬化的混凝土或者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能超过20℃,混凝土降温速率不能高于3℃/d。第四,在整个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级变化,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控制好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以及升温速率。
2)混凝土的修补工作根据混凝土拆模后的实际情况实施。混凝土拆模后在表面经常会出现砂带或者气泡状的孔洞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拆除侧模以后,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与砂带。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了要考虑在拆模时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外,同时还应该注意在拆模的时候混凝土的温度不可过高,不能进行凉水养护工作,防止其接触空气的时候因降温过快而出现裂缝现象。
结语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在我国已经相当成熟,但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施工后对混凝土路面没有及时养护和修缮,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影响交通运输。所以,在不断探索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道路时,还应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以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段青萍. 试论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 中国城市经济,2011,02:158+160.
[2]曾斌. 深度探讨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2011,16:69-70.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如果经济发展是一个生命机体,那么道路桥梁就贯穿其身的大动脉,所以做好国家道路桥梁施工工作至关重要。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一、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施工前的整体准备 在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做好其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单位应该协同业主、工程设计单位以及工程监理单位,联合审查施工图纸,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地将其指出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审查过程中,应重点审查容易出现设计变更的施工位置,尽量避免发生设计变更问题。其次,细化工程的施工内容,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确定每根钢筋以及每个螺丝的具体放置位置,特别要重点分析钢筋保护层,处理好施工缝以及后浇带等一些特殊部位,确保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最后,还应该做好工程项目的交底工作,不管是技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应该了解及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关要求,并熟悉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严格按工程技术的相关规范要求以及施工流程来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二)材料的准备
混凝土在化学性质上来看并不是一种单纯化合物,而是多种物质进行混合处理后具有一定粘合性质及加固性能的混合物,所以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质量。
(1)水泥是混凝土的的胶结材料,水泥的强度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品质的优劣。在水泥的选择上,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对水泥的矿物质进行一定的化学分析,依据检测数据按照国家认定的有关标准进行水泥的分类采购。
(2)掺和料应和水泥配套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掺合料对混凝土综合性能起到辅助作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从而使混凝土耐久性有了大幅提高。由于掺合料化学性质上具有多样性,可以有效解决水泥被许多腐蚀性物质侵蚀的问题。
(3)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完毕之后,外加剂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好的外加剂能合理控制混凝土硬化的时间,保证各材料混合的高密度性以及延长后期投入使用后的耐久性。
二、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确定合理的配合比,做好混凝土的生产控制
(1)合理选择水泥厂家、标号。一般选用硅酸盐类的水泥,确定合适的强度等级,不可忽略水泥的批号、厂家。在同一工程中一般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水泥。
(2)严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泌水情况的发生,应该根据道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水灰比。坍落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包括运输方式、浇筑方式、钢筋间距等等。
(3)选择生产规模较大的骨料生产厂家,确保骨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选择高强度、低针片状含量,级配连续的碎石,严格控制其中的含泥量,一般不得大于1%,如果发现其中有杂质,应该尽量清除干净,粒径以5-31.5毫米为宜。在选择细骨料时,以中粗砂為宜,其含泥量不得超过2%,细度模数必须大于2.5,严禁含有杂物,优先选择河砂。
(4)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就减水剂的选择而言,一般应该选择高效能的,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好外加剂的掺入量,应该关注外加剂的品牌、厂家等,充分考虑减水剂与水泥是否匹配,以免对混凝土的泌水率、坍落度产生不良的影响。
(5)掺合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粉煤灰、硅粉、矿粉等。掺合料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要确保其具备一定的活性,更要注意混凝土内部充填的密实性。
(二)严格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1)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加强控制。混凝土浇筑是形成结构物的关键环节,因此在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加强控制。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送料时间,确保在混凝土发生初凝之前送料到位。对于混凝土的坍落度,应该坚持逐车测量的措施。二是实施分层浇筑,严格控制每层的厚度。浇筑时应按照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的原则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超过30cm。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选用合适的振捣机具,保证振捣到位,严防出现振捣不足或振捣过度的情况。为了减少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气泡数量,可以采用两次振捣的办法。
(2)重视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模板的设计。一是在进行模板设计时,必须充分注意模板安装、拆除的便捷性,考虑到模板支撑施工的方便性和牢固性;同时必须确保模板具有刚度、强度、稳定性和平整性;严防因为模板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变形;确保模板密封的密实性,严防出现浆体流失的情况。二是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模板材料必须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吸水性,其表面平整光滑。根据不同构件的各种形状、规格等,可以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对于圆形构件而言,一般应该以钢模板为宜;E形、T形等复杂的构件,应该首先考虑选择竹胶板。三是做好相应的处理。如果选用的是钢模板,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光洁度,与混凝土接触面应进行抛光处理。
(3)混凝土的养护以及修补。
1)混凝土的养护应结合混凝土水硬性特点,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为避免混凝土表面由于水分的流失出现色差以及裂纹等现象,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混凝土硬化初期应实施特别养护。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一些新浇筑混凝土的表面应及时进行浇水,或者利用湿棉毡或者湿麻袋进行覆盖来实施养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采用洒水养护或者蓄水养护,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散热阶段,尽量采取喷雾养护,以此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色泽差异。此外,还应加大模板连接接缝处的养护,确保其不会因失水出现干燥裂缝现象。第二根据施工时的具体气象条件,待同期养护试块满足规定的强度要求以后,才能拆除混凝土各部位构件的模板。在拆除模板以后,应对混凝土表面及时实施养护工作,其养护时间可以依据施工的具体气候情况来定,通常其养护时间为7d以上。第三,在养护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温度,构件的任何一个截面在任何时间段内,其内部的温度和其表层温度之间的温差不能超过20℃。此外,新浇筑的混凝土和相邻周围已经硬化的混凝土或者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能超过20℃,混凝土降温速率不能高于3℃/d。第四,在整个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级变化,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控制好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以及升温速率。
2)混凝土的修补工作根据混凝土拆模后的实际情况实施。混凝土拆模后在表面经常会出现砂带或者气泡状的孔洞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拆除侧模以后,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与砂带。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了要考虑在拆模时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外,同时还应该注意在拆模的时候混凝土的温度不可过高,不能进行凉水养护工作,防止其接触空气的时候因降温过快而出现裂缝现象。
结语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在我国已经相当成熟,但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施工后对混凝土路面没有及时养护和修缮,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影响交通运输。所以,在不断探索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道路时,还应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研究,以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段青萍. 试论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 中国城市经济,2011,02:158+160.
[2]曾斌. 深度探讨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2011,1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