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细节的运用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免要接触一些史料,这些史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与读懂历史,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史料与教学内容结合,一方面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并帮助学生养成历史思维。本文就简单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细节的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细节;运用
  引言: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基本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不仅学习效率比较低,还会出现知识点的混淆,掌握不牢固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历史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帮助学生来了解历史,使他们可以通过最短的时间产生最深的理解,提高整体学习的效果。
  一、史料的主要引用方式
  在了解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时,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历史资料来进行当时情景的还原,以便我们可以准确了解历史,并获得一些启示。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图像、碑文以及画像等史料,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内容。一般情况下,历史课本中史料的呈现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大量的图片。这些图片有地图、历史遗迹、画像和碑文等,可以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历史,增强其代入感。同时,这些史料可以丰富历史课本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利用小字体引入史料。在历史课本中,一般正文与引文会采用不同的字体,这样便于学生区别重点。之所以要在正文中插入引文,不仅是为了可以论证历史内容的真实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正文阐述的观点[1]。三是,以“图表”呈现部分史料。为了可以增强历史事件的说服力,会通过统计数字来论证历史事实,并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
  二、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作为教学铺垫使用
  课前导入对整节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史料来导入新课,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也可以是前人说的一些话,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提问学生:有没有看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与学生一起回忆这本书讲述的内容,并指出美国奴隶制度的不道德与罪恶,进而探寻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原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大概了解美国内战,并明白林肯为什么要宁死也要废除奴隶制度。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也会产生更多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巧用多媒体展示史料
  如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对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史料的运用中,教师就可以巧用多媒体,以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形式向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多史学资料,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在学习中感到乏味、枯燥。例如,在“三大战役”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视频,可以是历史记录片,也可以是一些历史短片,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以此来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与理解三大战役[2]。
  3.谨慎选择史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细节运用,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史料。因为有的史料并不一定是客观、真实的,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比如,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部分文人在撰写正史的时候就多以证明评价当时的统治者,而对于底层的起义军,更多是以“草寇”“逆贼”这样的称呼来进行撰写,如吴广、陈胜等。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就被刻画成一个不仁不义、奸诈狡猾的人,但在历史上他不仅在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征讨董卓、黄巾,避免国家陷入畏难。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谨慎选择史料,不能将稗官野史、民间传说作为正史,防止学生对历史产生误解。
  4.适当补充史料
  初中历史课本每册只有百页左右,显然是无法将所有历史内容都囊括到里面的,而能够被纳入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必定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有着十分重要的学习价值。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历史教材的局限性,要根据教学的需求来对史料进行适当补充,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认知。例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历史教材中对《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概述,为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就可以查找《马关条约》的全文以及相关的历史图片,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史料辅助初中历史教学,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对此,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搜集史料,根据教学的需求进行合理运用,引导学生有效分析史料,提高其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华金群.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8, 000(007):74-75.
  [2]曾春勇.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2019, 000(007):97.
其他文献
摘 要:班级构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载体开展教学和管理,通过创新学生管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打造高效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习小组;管理;评价;激励  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和评价激励机制体现的是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倡导学生主动地参与,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的效能。  一、班级学习小组的评价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英语课堂教学,而英语教师要上一堂高质量的英语课应该通过平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然后在课前充分有效的备课,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意讲练结合,这样会使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识别码:A  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区域性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劳动力迁徙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不少农村地区的成年人都会选择背井离乡,去一线城市打工。在这种背景下造成了农村地区一个难以忽略的问题——留守儿童。还是孩子的他们从小就要面临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遗憾,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关键词: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教育部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实施与落实,我
期刊
摘 要:同源染色体是二倍体生物的特色染色体,通过同源染色体可以辨析出细胞分裂是有丝还是减数分裂,判断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组数目,判定发生的变异情况,推理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推理子细胞中可能的还标记的情况。  关键词: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同学们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还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后的染色体情况等,以及是否发生了基因突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跟踪调查、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竞技水平发展现状。经分析后得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是影响广西高校大学生羽毛球竞技能力内在的、主要的核心因素;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是内在的、次要的关键影响因素;而经济、环境、竞赛则是外在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教学或者比赛中教师或者教练要懂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出:在羽毛球的教学与训练中,结合影响广
期刊
摘 要:跳绳这一种体育活动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而且这一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多辅助作用,帮助提升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对于小学生跳绳的意义以及提升方法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跳绳;意义;提升方法  引言:  跳绳这一项运动灵活性比较强,不会受到场地等的限制,而且开展起来比较简单,是小学体育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跳绳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各项机能,进而有效提升学生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大环境下,教师要将微课应用贯彻到课堂之中,通过以下几大方面,来不断提高师生对于新时代下微课的认知,加强学生在写作技巧,作文内容和文章强化领域的能力水平,有效提高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充实他们的课堂学习,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用探究  一、微课在写作技巧教学之中的应用。  由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初步阶段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教育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走进物理课堂,成为切实有效的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融合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转化具象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交互式情境中积累物理知识、调动物理思维、实现物理创新。但是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也要适时、适度,不能因有效而滥用。作为物理教师,要充分了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物理课堂融合运用的积极意义,探寻具体实施策略
期刊
摘 要: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教师要明确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问题,探索改进课程教学模式的促使方法,加强创新实践探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将生活化的思维应用于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实践与政治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政治课程内容内化学习的有效措施方法,对自身的长远发展进步都有着积极影响作用。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思维;教学指导  引言:  围绕新课改的目标要求,
期刊
摘 要: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老师的培养,还需要的是家庭环境的理念教育。学习是一种过程,很多人对此有误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而和家长无关,学校教育重于家庭教育,但是在教学思路上而言,家庭理念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并重,理念培养和系统化知识学习并重,从而让家长和教师的学习目标达到一致。班主任不仅肩负着学生的学习任务同时更注重的是学生全方面的身心发展,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合作,为学校和家长构建起一道沟通桥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