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然的生命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y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余华从写作早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到中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让他同时也让我们读者在生存的困兽之斗中找到了一条突围而出的道路。本文试图结合自身三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过程中的精神突围之路,对余华生命哲学的突围之路做出解读。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给人以一种神经兮兮的感觉。像作品中写年轻的许三观因为好奇跟着根龙、阿方卖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血后,到酒楼吃炒猪肝喝黄酒来补身,装出见过大场面的架势,特意学根龙和阿方“手拍着桌子喊道:‘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好不让店小二笑话他,表现了许三观的让人啼笑皆非的自尊心;写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后拿到钱,便请许玉兰吃东西,好让许玉兰嫁给自己的因为“你花掉了我八角三分钱”所以就要嫁给自己的既单纯又荒谬的推理;写许三观仔细端详三个儿子的模样,琢磨一乐是不是真的像传言所说的一样不是自己的儿子,最后对自己说“……儿子长得不像爹,儿子长得和兄弟像也一样……一乐不像我没关系,一乐像他的弟弟就行了”,表现了许三观十分奇怪的自我安慰的逻辑思维;写一乐打伤方铁匠儿子的头闯了祸后对亲生父亲何小勇求情却被拒绝,说出“我妈说了,我要是叫你一声爹,你不答应,我妈就要我多叫几声。我叫了你四声爹了,你一声都不答应,还要我滚开,那我就回去了”,平静叙说逻辑的态度让人感到陌生和新奇。作品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文本语言,读着就会让我们感到其与我们一般现实生活里语言叙述的陌生。
  笔者认为,这种陌生既和作家采用的逻辑化非逻辑的技巧有关,也残留了他在早期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迷惘矛盾的痕迹。笔者所说的作品中的逻辑化非逻辑的技巧,是指余华经常将一些本身不具有逻辑必然性的事件或本身具有另一种逻辑必然性的事件置于“那”“那么”“所以”的因果关系中,使之看似具有逻辑必然性或具有不是另一种而只能是这一种的逻辑必然性。像前面举的第二例和第四例便是这种技巧的运用。另外,笔者认为,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迷惘矛盾是余华早期作品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之所以暴力血腥、冷峻残酷的重要原因。余华的随笔散文集中,很多篇都说出了他在早期作品中对什么是真实、怎样真实、什么是生存、怎样生存的上下求索,如《我的写作经历》、《文学中的现实》、《虚伪的作品》。这种求索是痛苦的,是折磨的,是难以为外人所理解的,反映到作品中,便使此期的作品也令人觉得痛不欲生和陌生荒诞。
  《许三观卖血记》中作为残留的迷惘矛盾痕迹而存在的荒诞叙述,是作家持久地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求索的印证。幸运的是,作家找到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走出迷惘走向坚定的突围之路。
  
  二、突围之路第一阶段——同情与怜悯
  
  走在这条突围的路上,也是有阶段的。笔者认为在第二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后最萦绕心头的温情话语是能够体现突围的第一个阶段的。像写许玉兰在许三观生日时特意为许三观煮了加了糖的又稠又粘的玉米粥,许三观在许玉兰被批斗时送饭送菜和为她的遭遇泪流满面,表现了夫妻间虽然在平时生活中充满小摩擦小误会但仍然彼此相守关爱;写一乐因受到许三观的歧视而离家出走,后来许三观嘴皮子抵不过良心终于出去寻找一乐,找到一乐后虽责骂一乐害人担心,却“在他(一乐)身前蹲下来,对他(一乐)说:‘爬到我背上来。’”,和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的灯光后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是不是带自己去吃面条,许三观于是“不再骂一乐,他(许三观)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表现了特殊情境下(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的舐犊情深;写当一乐病重许三观找三乐筹钱时,三乐从因不知情而说“我给了你十元,下半个月我吃什么?”到知情后说“爹,你都拿走吧,你先回医院去,我请了假就来。”,写出了现实困境中依然血脉相连的兄弟情谊;还有像许三观冒着“是个笨蛋,是个傻子,是个二百五,是他妈的老乌龟”、“乌龟越做越甜了,越做越香了”的闲言闲语而让一乐给亲生父亲何小勇喊魂,一乐病重许三观只能向左邻右里借钱而“一个上午走了十一户人家,有八户借给了他钱”,许三观去上海途中遇到的两个年轻人来顺、来喜对许三观“都在一条船上了,就要有福同享”的关怀照顾,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同情与怜悯。
  余华在一篇随笔《我的写作经历》中曾经这样写道:“到了九十年代,我的写作出现了变化,从三部长篇小说开始,它们是《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正在变得平易近人,正在逐渐地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不知道是时代在变化,还是人在变化,我现在更喜欢活生生的事实和活生生的情感,我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它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样的情感彻底地表达出来。”余华对“同情与怜悯”的自觉,可以说是走在了突围之路的第一阶段。
  
  三、突围之路第二阶段——应然而生
  
  突围之路的第二阶段,是笔者在第二次阅读这部作品中开始有了模糊的体认、在第三次阅读过程中继续体悟、寻思而建构起来的对《许三观卖血记》的解释。用余华深爱的但丁《神曲》中的一句话来说是“箭中了目标,离了弦”,化用鲁迅的话来说是“希望之于存在,正与绝望相同”,用笔者的话来说是《许三观卖血记》直指出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坚守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性。
  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是说他们是绝对的,是“是什么”的答案。其实只要大家想一想便会发现,一部悲剧比一部喜剧给予我们的震撼是更为强烈的,印象是更为深刻的,影响是更为久远的。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悲剧是更接近于生命的共同质素——死亡和绝望的,所以更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生命的必然是生命的共同质素,死亡和绝望是生命的共同质素,所以死亡和绝望也就是生命的必然。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是说他们是应该的、应当的、适当的,是“怎么样”的答案。人之活着只是人应然活着,应然是任何生命作为奇迹而存在的价值的惟一实证,除了应然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能够肯定生命的价值。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和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是通过承受苦难(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承受苦难)——卖血结合在一起的。
  先来说说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在小说里的体现,它主要集中在小说结尾部分。在结尾部分,多次写到许三观“想着四十年来,今天是第一次,他的血第一次卖不出去了。四十年来,每次家里遇上灾祸时,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而且在结束时写“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都是透彻地直达核心——死亡、绝望是客观必然的,用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自序中所说的就是“许三观一生追求 平等,到头来却发现:就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屌毛都不平等”;另外,在小说中间部分也有一些体现,如许三观卖血的启蒙导师阿方和根龙最终都因卖血或“身体败了”或“死了”,反映了死亡、绝望之于生命的必然。
  再说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在作品中是如何通过承受苦难(卖血)体现的。像小说开始部分,写许三观的爷爷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爷爷住的村里的一位年长的女人说“我先是听人说,说他快有一年没去城里医院卖血了,我心里就打起了锣鼓,想着他的身体是不是不行了……”,许三观的四叔说“……在这地方没有卖过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都是把能否卖血与生命有否价值(生命的应然)并置的(能卖血意味着身子骨结实意味着能娶到女人,身子骨结实、能娶到女人又是生命的应然,是生命有价值的唯一实证,所以能否卖血与生命有否价值并置);写阿方和根龙为了活得更好,不愿意在“这田地里挣得钱最多也就是不让我们饿死”,于是哪怕卖血也要挣多点钱来“娶女人、盖屋子”,和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得到报酬后琢磨钱应该怎么用,既不愿给行将死朽的爷爷也不舍得给四叔,最后“突然想到娶女人”,这三人的愿望和选择都反映了生存不仅仅是要不饿死也要结婚盖房的“人该怎么样活着”的主观应然;写一乐闯祸后方铁匠把许三观家的东西都拿去抵债,“许三观在自己空荡荡的家里睡了一个晚上之后,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说什么也要把被方铁匠搬走的再搬回来,于是他想到卖血了,想到十年前与阿方和跟龙去卖血的情景,今天这个家就是那一次卖血以后才有的。现在又需要他去卖血了,卖血挣来的钱可以向方铁匠赎回他的桌子,他的箱子,还有所有的凳子……”,终于背着“花钱买乌龟做”的耻辱,第二次卖血,“替何小勇还了债”,“又去做了一次乌龟”,表现了哪怕卖血意味着“做乌龟”承受耻辱,但为了一家人能好好地过日子,也要去卖血的选择;写因闹饥荒“一家人已经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许三观“就对自己说:我要去卖血了,我要让家里的人吃上一顿好饭菜”的第四次卖血,为了让一乐、二乐下乡补补身体和早点抽调回城的第五、第六次卖血,为了给一乐治病接连的第七到十一次卖血,都是表现了许三观以卖血来主动承担家庭苦难、好让家人活得好一些的主观应然。
  另外,许三观有一段话,笔者认为是特别能反映死亡、绝望的必然和生存、希望的应然的结合,“我快活到五十岁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我儿子才只有二十一岁,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他连个女人都没有娶,他还没有做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太吃亏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是对死亡、绝望的必然的直面,“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是对生存、希望的应然的选择,二者通过许三观的哪怕卖了命也要为儿子卖血的承受苦难紧紧结合。
  
  四、结语
  
  有些评论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给紧张的生存关系披上一层温情的面纱,甚至认为其仅仅是对无望的刻画,笔者认为都是不够全面的解释。《许三观卖血记》所写的先“中了目标”,给我们直指出了苦难、死亡、绝望是生命的必然,同时也写再“离了弦”,给我们揭示了人之作为生命的奇迹,只有承受苦难、不断追求虽然永远也无法追及的美好生活,生命才有价值的应然,告诉了我们希望之于存在正与绝望一样。笔者认为,余华就是通过《许三观卖血记》中死亡、绝望的必然和生存、希望的应然的结合,找到了也给我们读者指出了困惑迷惘已久的什么是真实、怎样真实、什么是生存、怎样生存的突围之路。
其他文献
曹七巧和繁漪是张爱玲和曹禺笔下两个杰出的人物形象,因为悲剧的深刻和典型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业史上独树一帜的两位悲剧女性。从作品诞生到现在,对曹七巧和繁漪悲剧命运的争论和研究从未停止过。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典型人物的悲剧成因进行探究和评析,成为文学史上一道经久不衰的风景。    一、嫁错人、爱错人的错位开端    嫁给不该嫁的人是曹七巧与繁漪悲剧的第一步。七巧因为低微的出身,一进门便受到歧视。说到
期刊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古道西风,吹不尽的乡情怀念;岁月更迭,说不完的尘世沧桑。   历史延续,演绎无数兴衰荣辱;薪火相传,穿越千年风霜雨雪。   一个驿站,感应时代的脉搏,诉说着古往今昔……  平安篇  古驿新城的历史沿革   平安县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湟水流域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
期刊
西方对“现代性”理论的理解有两种模式,一种认为现代性就是着重于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发展出的一套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理论。一种模式认为所谓现代性,表面看来是从欧洲发展而来的,事实上蕴含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内涵,包括理性科学及个人因素、主体性因素、语言和现实的因素等多种方面。中国的现代性是产生于新的世界格局重建的情势之下,建构在衰败的古典性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现代性的指标,而又无法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套
期刊
所谓集锦式,即“整部小说由若干个故事构成,故事各有各自的核心事件与核心人物,相对独立;故事根据故事中的核心人物出现的先后依次讲述,一个讲完之后再讲述另外一个;故事之间通过人物、事件、因果关系等互相联系,通过人物接力从一个故事过渡到另一个故事。”    一、“杂糅”中的共性——“集锦”    辛亥革命之前,谴责小说一度活跃于晚清文坛,由于处在中国小说转型期间,其结构“杂糅”的形态中展现共共同的特质,
期刊
雪域安多藏区有两大藏传佛教名刹,这就是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拉卜楞寺和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隆务寺。这里藏传佛教文化十分发达,尤以藏传佛教学者云集而闻名遐迩,早已形成藏族文化比较发达的文化名城。这两座寺院虽属两省管辖,但地理毗连、宗教文化联系又十分紧密,论辩著学术活动从未间断。二寺有夏日仓活佛和嘉木洋活佛系统的传承,佛殿寺宇庄严辉煌,鼎盛时期二寺僧众达七千余人,学者辈出,成为安多藏
期刊
自汉语白话诗歌问世以来,各种质疑之声便持续不断;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人更是对诗歌感到困惑至极,诗歌市场、文体样式、命运等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这里试从解析困惑入手,阐明诗歌仍是处于前进的路上,仍是拥有美丽的明天,让诗歌爱好者坚定信心。    一、对新诗的困惑    质疑新诗的各种声音几乎从未间断,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的边缘化,诗歌成了边缘的边缘,诗歌观察者、读者和专业诗歌创作者,无不对诗
期刊
《药》作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系列小说之一,刻画了当时国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人评价说,“《药》就是这样一篇具有严肃深刻的社会政治主题,又有新颖独创的艺术形式的革命现实主义力作”,因为它深刻地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尤其是小说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国民性代表者,更是深入人心。但当读者们都习惯性地将试图搜寻“麻木”的目光投放在无知而善良的华老栓,或安放在那群愚昧而可笑的看客身上
期刊
1958年被确定为“新浪潮”诞生的具体年份,“新浪潮”的导演们对萨杜尔笔下“稳定时期”末期的电影发起了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可以归于这一流派的导演有弗朗索瓦·特吕弗、让一吕克·戈达尔、克洛德·夏布洛尔、雅克·里韦特等。在这些新生代导演看来,他们之前的法国电影一直处于僵化状态。“这包括从戏剧继承来的编剧理论(必须有情节、心理、结局、良好的感情);‘成功模式’的美学(精雕细琢的剧本、流行的对话、有
期刊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80年代初她以“雯雯系列”登上文坛,清新纯美。她的初期作品白描“文革”以后中国内地生活的变化,平实细腻又充满感伤,颇能体现又一辈年轻作家的心声。王安忆以惊人的潜力和韧力写作不辍而勇于创新,以十足的“自我”意识一次次的超越自己的创作而获得文坛“常青树”的赞誉。80年代中后期她涉足“寻根”写了《小鲍庄》,注目于市民生活创作了《米尼》,她也大胆写性有“三恋”系列。直
期刊
自从张爱玲的《金锁记》问世以来,就被各方评论家称为其杰出的代表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止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猎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范。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其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更是把张爱玲的《金锁记》冠以“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称号。虽然外界把它捧得的如此之高,但一向决绝的张爱玲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