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余华从写作早期的作品如《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到中后期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让他同时也让我们读者在生存的困兽之斗中找到了一条突围而出的道路。本文试图结合自身三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过程中的精神突围之路,对余华生命哲学的突围之路做出解读。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给人以一种神经兮兮的感觉。像作品中写年轻的许三观因为好奇跟着根龙、阿方卖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血后,到酒楼吃炒猪肝喝黄酒来补身,装出见过大场面的架势,特意学根龙和阿方“手拍着桌子喊道:‘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好不让店小二笑话他,表现了许三观的让人啼笑皆非的自尊心;写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后拿到钱,便请许玉兰吃东西,好让许玉兰嫁给自己的因为“你花掉了我八角三分钱”所以就要嫁给自己的既单纯又荒谬的推理;写许三观仔细端详三个儿子的模样,琢磨一乐是不是真的像传言所说的一样不是自己的儿子,最后对自己说“……儿子长得不像爹,儿子长得和兄弟像也一样……一乐不像我没关系,一乐像他的弟弟就行了”,表现了许三观十分奇怪的自我安慰的逻辑思维;写一乐打伤方铁匠儿子的头闯了祸后对亲生父亲何小勇求情却被拒绝,说出“我妈说了,我要是叫你一声爹,你不答应,我妈就要我多叫几声。我叫了你四声爹了,你一声都不答应,还要我滚开,那我就回去了”,平静叙说逻辑的态度让人感到陌生和新奇。作品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文本语言,读着就会让我们感到其与我们一般现实生活里语言叙述的陌生。
笔者认为,这种陌生既和作家采用的逻辑化非逻辑的技巧有关,也残留了他在早期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迷惘矛盾的痕迹。笔者所说的作品中的逻辑化非逻辑的技巧,是指余华经常将一些本身不具有逻辑必然性的事件或本身具有另一种逻辑必然性的事件置于“那”“那么”“所以”的因果关系中,使之看似具有逻辑必然性或具有不是另一种而只能是这一种的逻辑必然性。像前面举的第二例和第四例便是这种技巧的运用。另外,笔者认为,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迷惘矛盾是余华早期作品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之所以暴力血腥、冷峻残酷的重要原因。余华的随笔散文集中,很多篇都说出了他在早期作品中对什么是真实、怎样真实、什么是生存、怎样生存的上下求索,如《我的写作经历》、《文学中的现实》、《虚伪的作品》。这种求索是痛苦的,是折磨的,是难以为外人所理解的,反映到作品中,便使此期的作品也令人觉得痛不欲生和陌生荒诞。
《许三观卖血记》中作为残留的迷惘矛盾痕迹而存在的荒诞叙述,是作家持久地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求索的印证。幸运的是,作家找到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走出迷惘走向坚定的突围之路。
二、突围之路第一阶段——同情与怜悯
走在这条突围的路上,也是有阶段的。笔者认为在第二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后最萦绕心头的温情话语是能够体现突围的第一个阶段的。像写许玉兰在许三观生日时特意为许三观煮了加了糖的又稠又粘的玉米粥,许三观在许玉兰被批斗时送饭送菜和为她的遭遇泪流满面,表现了夫妻间虽然在平时生活中充满小摩擦小误会但仍然彼此相守关爱;写一乐因受到许三观的歧视而离家出走,后来许三观嘴皮子抵不过良心终于出去寻找一乐,找到一乐后虽责骂一乐害人担心,却“在他(一乐)身前蹲下来,对他(一乐)说:‘爬到我背上来。’”,和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的灯光后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是不是带自己去吃面条,许三观于是“不再骂一乐,他(许三观)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表现了特殊情境下(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的舐犊情深;写当一乐病重许三观找三乐筹钱时,三乐从因不知情而说“我给了你十元,下半个月我吃什么?”到知情后说“爹,你都拿走吧,你先回医院去,我请了假就来。”,写出了现实困境中依然血脉相连的兄弟情谊;还有像许三观冒着“是个笨蛋,是个傻子,是个二百五,是他妈的老乌龟”、“乌龟越做越甜了,越做越香了”的闲言闲语而让一乐给亲生父亲何小勇喊魂,一乐病重许三观只能向左邻右里借钱而“一个上午走了十一户人家,有八户借给了他钱”,许三观去上海途中遇到的两个年轻人来顺、来喜对许三观“都在一条船上了,就要有福同享”的关怀照顾,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同情与怜悯。
余华在一篇随笔《我的写作经历》中曾经这样写道:“到了九十年代,我的写作出现了变化,从三部长篇小说开始,它们是《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正在变得平易近人,正在逐渐地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不知道是时代在变化,还是人在变化,我现在更喜欢活生生的事实和活生生的情感,我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它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样的情感彻底地表达出来。”余华对“同情与怜悯”的自觉,可以说是走在了突围之路的第一阶段。
三、突围之路第二阶段——应然而生
突围之路的第二阶段,是笔者在第二次阅读这部作品中开始有了模糊的体认、在第三次阅读过程中继续体悟、寻思而建构起来的对《许三观卖血记》的解释。用余华深爱的但丁《神曲》中的一句话来说是“箭中了目标,离了弦”,化用鲁迅的话来说是“希望之于存在,正与绝望相同”,用笔者的话来说是《许三观卖血记》直指出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坚守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性。
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是说他们是绝对的,是“是什么”的答案。其实只要大家想一想便会发现,一部悲剧比一部喜剧给予我们的震撼是更为强烈的,印象是更为深刻的,影响是更为久远的。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悲剧是更接近于生命的共同质素——死亡和绝望的,所以更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生命的必然是生命的共同质素,死亡和绝望是生命的共同质素,所以死亡和绝望也就是生命的必然。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是说他们是应该的、应当的、适当的,是“怎么样”的答案。人之活着只是人应然活着,应然是任何生命作为奇迹而存在的价值的惟一实证,除了应然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能够肯定生命的价值。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和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是通过承受苦难(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承受苦难)——卖血结合在一起的。
先来说说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在小说里的体现,它主要集中在小说结尾部分。在结尾部分,多次写到许三观“想着四十年来,今天是第一次,他的血第一次卖不出去了。四十年来,每次家里遇上灾祸时,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而且在结束时写“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都是透彻地直达核心——死亡、绝望是客观必然的,用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自序中所说的就是“许三观一生追求 平等,到头来却发现:就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屌毛都不平等”;另外,在小说中间部分也有一些体现,如许三观卖血的启蒙导师阿方和根龙最终都因卖血或“身体败了”或“死了”,反映了死亡、绝望之于生命的必然。
再说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在作品中是如何通过承受苦难(卖血)体现的。像小说开始部分,写许三观的爷爷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爷爷住的村里的一位年长的女人说“我先是听人说,说他快有一年没去城里医院卖血了,我心里就打起了锣鼓,想着他的身体是不是不行了……”,许三观的四叔说“……在这地方没有卖过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都是把能否卖血与生命有否价值(生命的应然)并置的(能卖血意味着身子骨结实意味着能娶到女人,身子骨结实、能娶到女人又是生命的应然,是生命有价值的唯一实证,所以能否卖血与生命有否价值并置);写阿方和根龙为了活得更好,不愿意在“这田地里挣得钱最多也就是不让我们饿死”,于是哪怕卖血也要挣多点钱来“娶女人、盖屋子”,和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得到报酬后琢磨钱应该怎么用,既不愿给行将死朽的爷爷也不舍得给四叔,最后“突然想到娶女人”,这三人的愿望和选择都反映了生存不仅仅是要不饿死也要结婚盖房的“人该怎么样活着”的主观应然;写一乐闯祸后方铁匠把许三观家的东西都拿去抵债,“许三观在自己空荡荡的家里睡了一个晚上之后,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说什么也要把被方铁匠搬走的再搬回来,于是他想到卖血了,想到十年前与阿方和跟龙去卖血的情景,今天这个家就是那一次卖血以后才有的。现在又需要他去卖血了,卖血挣来的钱可以向方铁匠赎回他的桌子,他的箱子,还有所有的凳子……”,终于背着“花钱买乌龟做”的耻辱,第二次卖血,“替何小勇还了债”,“又去做了一次乌龟”,表现了哪怕卖血意味着“做乌龟”承受耻辱,但为了一家人能好好地过日子,也要去卖血的选择;写因闹饥荒“一家人已经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许三观“就对自己说:我要去卖血了,我要让家里的人吃上一顿好饭菜”的第四次卖血,为了让一乐、二乐下乡补补身体和早点抽调回城的第五、第六次卖血,为了给一乐治病接连的第七到十一次卖血,都是表现了许三观以卖血来主动承担家庭苦难、好让家人活得好一些的主观应然。
另外,许三观有一段话,笔者认为是特别能反映死亡、绝望的必然和生存、希望的应然的结合,“我快活到五十岁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我儿子才只有二十一岁,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他连个女人都没有娶,他还没有做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太吃亏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是对死亡、绝望的必然的直面,“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是对生存、希望的应然的选择,二者通过许三观的哪怕卖了命也要为儿子卖血的承受苦难紧紧结合。
四、结语
有些评论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给紧张的生存关系披上一层温情的面纱,甚至认为其仅仅是对无望的刻画,笔者认为都是不够全面的解释。《许三观卖血记》所写的先“中了目标”,给我们直指出了苦难、死亡、绝望是生命的必然,同时也写再“离了弦”,给我们揭示了人之作为生命的奇迹,只有承受苦难、不断追求虽然永远也无法追及的美好生活,生命才有价值的应然,告诉了我们希望之于存在正与绝望一样。笔者认为,余华就是通过《许三观卖血记》中死亡、绝望的必然和生存、希望的应然的结合,找到了也给我们读者指出了困惑迷惘已久的什么是真实、怎样真实、什么是生存、怎样生存的突围之路。
一、求索印证——荒诞叙述
初次阅读,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作品中的荒诞叙述。这种荒诞叙述,是说作品的文本语言及其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给人以一种神经兮兮的感觉。像作品中写年轻的许三观因为好奇跟着根龙、阿方卖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血后,到酒楼吃炒猪肝喝黄酒来补身,装出见过大场面的架势,特意学根龙和阿方“手拍着桌子喊道:‘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温一温。’”,好不让店小二笑话他,表现了许三观的让人啼笑皆非的自尊心;写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后拿到钱,便请许玉兰吃东西,好让许玉兰嫁给自己的因为“你花掉了我八角三分钱”所以就要嫁给自己的既单纯又荒谬的推理;写许三观仔细端详三个儿子的模样,琢磨一乐是不是真的像传言所说的一样不是自己的儿子,最后对自己说“……儿子长得不像爹,儿子长得和兄弟像也一样……一乐不像我没关系,一乐像他的弟弟就行了”,表现了许三观十分奇怪的自我安慰的逻辑思维;写一乐打伤方铁匠儿子的头闯了祸后对亲生父亲何小勇求情却被拒绝,说出“我妈说了,我要是叫你一声爹,你不答应,我妈就要我多叫几声。我叫了你四声爹了,你一声都不答应,还要我滚开,那我就回去了”,平静叙说逻辑的态度让人感到陌生和新奇。作品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文本语言,读着就会让我们感到其与我们一般现实生活里语言叙述的陌生。
笔者认为,这种陌生既和作家采用的逻辑化非逻辑的技巧有关,也残留了他在早期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迷惘矛盾的痕迹。笔者所说的作品中的逻辑化非逻辑的技巧,是指余华经常将一些本身不具有逻辑必然性的事件或本身具有另一种逻辑必然性的事件置于“那”“那么”“所以”的因果关系中,使之看似具有逻辑必然性或具有不是另一种而只能是这一种的逻辑必然性。像前面举的第二例和第四例便是这种技巧的运用。另外,笔者认为,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迷惘矛盾是余华早期作品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之所以暴力血腥、冷峻残酷的重要原因。余华的随笔散文集中,很多篇都说出了他在早期作品中对什么是真实、怎样真实、什么是生存、怎样生存的上下求索,如《我的写作经历》、《文学中的现实》、《虚伪的作品》。这种求索是痛苦的,是折磨的,是难以为外人所理解的,反映到作品中,便使此期的作品也令人觉得痛不欲生和陌生荒诞。
《许三观卖血记》中作为残留的迷惘矛盾痕迹而存在的荒诞叙述,是作家持久地对真实、生存等形而上学问题求索的印证。幸运的是,作家找到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条走出迷惘走向坚定的突围之路。
二、突围之路第一阶段——同情与怜悯
走在这条突围的路上,也是有阶段的。笔者认为在第二次阅读《许三观卖血记》后最萦绕心头的温情话语是能够体现突围的第一个阶段的。像写许玉兰在许三观生日时特意为许三观煮了加了糖的又稠又粘的玉米粥,许三观在许玉兰被批斗时送饭送菜和为她的遭遇泪流满面,表现了夫妻间虽然在平时生活中充满小摩擦小误会但仍然彼此相守关爱;写一乐因受到许三观的歧视而离家出走,后来许三观嘴皮子抵不过良心终于出去寻找一乐,找到一乐后虽责骂一乐害人担心,却“在他(一乐)身前蹲下来,对他(一乐)说:‘爬到我背上来。’”,和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的灯光后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是不是带自己去吃面条,许三观于是“不再骂一乐,他(许三观)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表现了特殊情境下(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的舐犊情深;写当一乐病重许三观找三乐筹钱时,三乐从因不知情而说“我给了你十元,下半个月我吃什么?”到知情后说“爹,你都拿走吧,你先回医院去,我请了假就来。”,写出了现实困境中依然血脉相连的兄弟情谊;还有像许三观冒着“是个笨蛋,是个傻子,是个二百五,是他妈的老乌龟”、“乌龟越做越甜了,越做越香了”的闲言闲语而让一乐给亲生父亲何小勇喊魂,一乐病重许三观只能向左邻右里借钱而“一个上午走了十一户人家,有八户借给了他钱”,许三观去上海途中遇到的两个年轻人来顺、来喜对许三观“都在一条船上了,就要有福同享”的关怀照顾,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同情与怜悯。
余华在一篇随笔《我的写作经历》中曾经这样写道:“到了九十年代,我的写作出现了变化,从三部长篇小说开始,它们是《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正在变得平易近人,正在逐渐地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不知道是时代在变化,还是人在变化,我现在更喜欢活生生的事实和活生生的情感,我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就是在于它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样的情感彻底地表达出来。”余华对“同情与怜悯”的自觉,可以说是走在了突围之路的第一阶段。
三、突围之路第二阶段——应然而生
突围之路的第二阶段,是笔者在第二次阅读这部作品中开始有了模糊的体认、在第三次阅读过程中继续体悟、寻思而建构起来的对《许三观卖血记》的解释。用余华深爱的但丁《神曲》中的一句话来说是“箭中了目标,离了弦”,化用鲁迅的话来说是“希望之于存在,正与绝望相同”,用笔者的话来说是《许三观卖血记》直指出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性,同时坚守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性。
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是说他们是绝对的,是“是什么”的答案。其实只要大家想一想便会发现,一部悲剧比一部喜剧给予我们的震撼是更为强烈的,印象是更为深刻的,影响是更为久远的。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悲剧是更接近于生命的共同质素——死亡和绝望的,所以更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生命的必然是生命的共同质素,死亡和绝望是生命的共同质素,所以死亡和绝望也就是生命的必然。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是说他们是应该的、应当的、适当的,是“怎么样”的答案。人之活着只是人应然活着,应然是任何生命作为奇迹而存在的价值的惟一实证,除了应然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能够肯定生命的价值。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和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是通过承受苦难(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承受苦难)——卖血结合在一起的。
先来说说死亡、绝望的客观必然在小说里的体现,它主要集中在小说结尾部分。在结尾部分,多次写到许三观“想着四十年来,今天是第一次,他的血第一次卖不出去了。四十年来,每次家里遇上灾祸时,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而且在结束时写“许三观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都是透彻地直达核心——死亡、绝望是客观必然的,用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自序中所说的就是“许三观一生追求 平等,到头来却发现:就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屌毛都不平等”;另外,在小说中间部分也有一些体现,如许三观卖血的启蒙导师阿方和根龙最终都因卖血或“身体败了”或“死了”,反映了死亡、绝望之于生命的必然。
再说生存、希望的主观应然在作品中是如何通过承受苦难(卖血)体现的。像小说开始部分,写许三观的爷爷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爷爷住的村里的一位年长的女人说“我先是听人说,说他快有一年没去城里医院卖血了,我心里就打起了锣鼓,想着他的身体是不是不行了……”,许三观的四叔说“……在这地方没有卖过血的男人都娶不到女人……”,都是把能否卖血与生命有否价值(生命的应然)并置的(能卖血意味着身子骨结实意味着能娶到女人,身子骨结实、能娶到女人又是生命的应然,是生命有价值的唯一实证,所以能否卖血与生命有否价值并置);写阿方和根龙为了活得更好,不愿意在“这田地里挣得钱最多也就是不让我们饿死”,于是哪怕卖血也要挣多点钱来“娶女人、盖屋子”,和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得到报酬后琢磨钱应该怎么用,既不愿给行将死朽的爷爷也不舍得给四叔,最后“突然想到娶女人”,这三人的愿望和选择都反映了生存不仅仅是要不饿死也要结婚盖房的“人该怎么样活着”的主观应然;写一乐闯祸后方铁匠把许三观家的东西都拿去抵债,“许三观在自己空荡荡的家里睡了一个晚上之后,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说什么也要把被方铁匠搬走的再搬回来,于是他想到卖血了,想到十年前与阿方和跟龙去卖血的情景,今天这个家就是那一次卖血以后才有的。现在又需要他去卖血了,卖血挣来的钱可以向方铁匠赎回他的桌子,他的箱子,还有所有的凳子……”,终于背着“花钱买乌龟做”的耻辱,第二次卖血,“替何小勇还了债”,“又去做了一次乌龟”,表现了哪怕卖血意味着“做乌龟”承受耻辱,但为了一家人能好好地过日子,也要去卖血的选择;写因闹饥荒“一家人已经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许三观“就对自己说:我要去卖血了,我要让家里的人吃上一顿好饭菜”的第四次卖血,为了让一乐、二乐下乡补补身体和早点抽调回城的第五、第六次卖血,为了给一乐治病接连的第七到十一次卖血,都是表现了许三观以卖血来主动承担家庭苦难、好让家人活得好一些的主观应然。
另外,许三观有一段话,笔者认为是特别能反映死亡、绝望的必然和生存、希望的应然的结合,“我快活到五十岁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我儿子才只有二十一岁,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他连个女人都没有娶,他还没有做过人,他要是死了,那就太吃亏了……”。“做人是什么滋味,我也全知道了,我就是死了也可以说是赚了”,是对死亡、绝望的必然的直面,“他还没有好好做人呢”是对生存、希望的应然的选择,二者通过许三观的哪怕卖了命也要为儿子卖血的承受苦难紧紧结合。
四、结语
有些评论认为《许三观卖血记》是给紧张的生存关系披上一层温情的面纱,甚至认为其仅仅是对无望的刻画,笔者认为都是不够全面的解释。《许三观卖血记》所写的先“中了目标”,给我们直指出了苦难、死亡、绝望是生命的必然,同时也写再“离了弦”,给我们揭示了人之作为生命的奇迹,只有承受苦难、不断追求虽然永远也无法追及的美好生活,生命才有价值的应然,告诉了我们希望之于存在正与绝望一样。笔者认为,余华就是通过《许三观卖血记》中死亡、绝望的必然和生存、希望的应然的结合,找到了也给我们读者指出了困惑迷惘已久的什么是真实、怎样真实、什么是生存、怎样生存的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