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看人更重能力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选手道德和能力的衡量,评委与观众差异巨大。
  
  在“赢在中国”第二赛季的商业实战环节——“蒙牛义卖”活动中,选手李书文动用评委资源拉赞助,这被评委判定为违规操作。牛根生(蒙牛乳业董事长)等评委建议直接淘汰李书文,但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要求刀下留人,他最终得以继续参与比赛,乃至取得冠军。
  这一事件在赛场内外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总评委柳传志和宁高宁还是在决赛中都把票投给了李书文,柳当时给出的解释是:“你闯了这个红线,评委就可以让你下去。那天确实卖牛奶卖得太生动了,你们又是赢的那组,所以我看他们手下留情了,不然的话,那天的做法、说法实际是不合适的……今天我想投你的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只是一千万元的小小的投资而已。”
  许多普通观众却不赞同总评委的这一选择。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争议?《赢在中国》的评委究竟以何种标准评价选手呢?
  
  道德还是能力
  有了这些行为,李书文还可以得冠军吗?这里有两种观点,一种偏向于“道德论”,如有评论称“比赛规则是所有选手的底线、红线”,“《赢在中国》把一个无视规矩和信用的人、一个早应该淘汰的人推选为冠军,是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误导”;一种则属“能力论”,认为李书文有很强的能力,所以尽管他有“踩红线”的行为,但这一行为的性质还不足以影响他获得冠军。
  在参加央视的一次《对话》节目时,柳传志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面对一个有道德但工作能力平庸的人和一个工作能力强但不太守规矩的人,选择哪一个来管理企业。柳的回答是:用那个工作能力强但不太守规矩的,然后找个人盯住他。这可以解释柳传志的人才观。
  采访中,其他评委和选手对此也基本持包容态度。《赢在中国》第一赛季的获胜选手周宇表示:“评选时,我觉得评委40%是在看项目,60%是看人,看这个人的人品。选手有没有真正踩红线,一定要就事论事。任何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我们应该包容他,只要他改,可以原谅。”
  对此,《赢在中国》海选评委、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璞的看法是:所有选手都是定性评价的、假设的,而不是严格的数据要求,“重要的是看你对他的道德要求是100分还是60分。如果道德水准高,但企业实战能力差怎么办?如果一个人道德水准60分,而企业实战能力强,两者相比,那企业可能会选择后者。”
  这表明,相对于普通大众,企业界和创投界对选手道德水平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但是,一个诚信公平的环境毕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商业诚信公平环境的改善,这些情况会逐步走向规范化。
  获得冠军后,李书文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释:“事情已经过去了,评委当时要刀下留人,也就过了关。但是以后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守规则。”
  事实上,在整个比赛中,很多选手也一直在呼吁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第三季36强进12强时,符德坤被淘汰,他一度激动地要求评委重新考虑。评委俞敏洪则劝告他:“只有你的心是平的,你脚下的路才是平的。”《赢在中国》毕竟只是一个电视节目,何必太执着?
  
  人还是项目
  在面对不同选手带来的不同项目,评委又是如何做出衡量并最终进行裁决的呢?“人和项目的关系,就像马和鞍的关系。第一届比赛的获奖者不少最后都换了项目,这表明《赢在中国》看的还是人。”王璞表示。
  针对外界对于有选手获胜后更换创业项目表示出的不理解,王璞解释说:“人和项目都要考虑,如果参赛时人是优秀的,项目也是过关的,那么至于他获奖后是否做原来的项目并不重要。”
  由于评选时间较短,客观上给评委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只有很短时间近距离看选手,但看不到项目,所以70%~80%是看人。海选评委、优扬高尔夫网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晖表示,“我们更多的是看人,看他的综合素质,对行业的认识,对市场的敏锐性和决断力,管理和执行力强不强。”至于对项目的判断,则是看它的市场需求、创新之处、商业模式、团队、技术门槛等。
  


  《赢在中国》的评委主要有风险投资商和企业家组成。周晖认为,两者在评价选手时并没有本质区别,但企业家往往更看重过程,VC则希望去设定目标——我投多少钱,希望带来多少回报。
  比赛中,评委们往往会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测试选手。王璞举例说:比如问选手“你用什么方法来激励你的团队?”这种情况下,有人会用“绩效目标”,有人会用“职责描述”,也可以“告诉他达到目标后的晋升空间”,或者通过“加强沟通、加强培训”,等等。“凭借多年的经验,在选手回答时,我可以看出他是在背教条,还是有感觉地在讲。”
  当然,选手即使能讲得很好,也不一定在现实中就做得好。因此,项目组采取了辩论、沙盘演练、商业实战等环节,尽可能全面的考察一个选手的综合素质。一场接一场的比赛中,选手和评委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带来了很多思维的火花,选手就在这一过程里成长。
  
  俞敏洪:创业是心的考试
  “俞敏洪老师以最温柔的方式戳到每一个创业选手的心中的痛楚”,第三赛季《赢在中国》108强选手中被认为最“偏激”、最“冷漠”、最“硬”的符德坤这样说。能让背着蜗牛壳的选手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证明其独特之处。
  俞敏洪告诉创业者,公平没有绝对性的,是流动性的,只在一个点上才能体现公平。如果一个创业者因为社会的原因,或者个人的原因产生了太多的不平,这个世界就会给他带来太多的不平坦,创业的道路就会永远是在山脉、丘陵中,也永远不可能走上创业的“高速公路”。俞敏洪说,“只有你心中是平的,脚下的创业路才会平,这个世界才会给你打开广阔的道路”。
  荣誉也是创业选手要面对的一大考试。对待荣誉和名次,俞敏洪认为尽管很重要,但是绝对不是成功和成就,成长和创业是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在学校里面过于注重名次的人,往往很少有成功的创业家,反而不介意名次的学生成为成功企业家的几率高很多。“成就,荣誉,名次,就像天边的彩云,当别人给你一片云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躺进去,躺进去就掉下来了,摔得粉身碎骨”。他建议说。
其他文献
手机摄像头在广告、购物和搜索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是时候考虑一下充分利用手机上的数码摄像头了。图像分辨率的提高,宽带无线网络的出现,这些都鼓励企业家开始尝试移动分类广告和产品信息的搜索服务。在未来一年中,一直以来只是用于拍些个人照片的摄像手机,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传播推广信息、张贴广告或让顾客搜集更多产品信息的方式。  举个例子,根据Winecommune公司创始人和CEO迈克史德加(Michae
期刊
投资人和创业者都要保护各自的股权不被过分稀释。    在投资协议中,VC之所以要加入防稀释条款,其实就是为优先股确定一个新的转换价格,而并不是为了以后增发更多的优先股股份。  防稀释条款主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在股权结构上防止股份价值被稀释,另一类是在后续融资中防止股份价值被稀释。(下文以A系列优先股为例)    结构性防稀释条款  (Structural anti-dilution)  结构性防
期刊
当人们都期待免费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企业该如何赚钱呢?    最近,我问了身边的一群高级经理们,为了取悦顾客,我们还可以为顾客做些什么?他们的答案竟然大部分是,这个服务要免费,那个产品和服务也应该免费。很显然,关于免费这个话题的争论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当人们都期待免费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作为企业,你该如何赚钱呢?我提供了以下三个思路。  1.培养管理层的销售技能。营销技能的缺乏是许多小企业举步维艰、
期刊
第一次跟客户沟通,如何一下子进入有效沟通状态。    在商业沟通中,第一次主动给未谋面和交流过的客户打电话,通常叫冷访电话(Cold Call)。你很少能碰到那种喜欢接受陌生电话沟通的人,因为必须很费劲地才能和对方进入一种有效的沟通状态。因此营销人员都希望有一些替代的方法,这里是一些简单的建议,告诉你怎么跟客户“热”起来。    抓住各种机会展示企业  商业机会可以在任何地方蹦出来。例如,在一些商
期刊
对你来说,IPO可能是最好选择,但你也将为此付出相应的“负加值”。    上市一直是企业家发财的好机会,通过该途径,企业家告诉所有人,我的公司已经“到站”。但在美国,经历了一轮公司会计丑闻后,对所有快速成长的公司,上市并非都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按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立法规定来看。  促使公司上市的最好理由是,你能够得到投资人的资金。一旦公司上市,你就能够从公开市场获得资金,以扩大运营,开
期刊
融资后,公司原有的决策流程将面临挑战。    初创阶段,大部分企业家并不太在意公司的董事会,即使公司接受了外部资本,投资人欲进入董事会,企业家也不会对此投入足够的重视。但几年前,当天使投资人加入我所创建的公司董事会时,他们改变了公司原有的董事会议的流程。我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并在这里跟你们讲述我的经验,希望能对那些正在融资时的初创型公司有所帮助。  1.顾问不是董事,董事也不是顾问。  作为一个企
期刊
找出你的连锁店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把它推销给买家。    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如何让你的企业从同行中脱颖而出?    把“惟一性”放进你的独特销售理论  如今已是快餐市场巨擘的麦当劳,当年仅凭一家单体经营店起家。在它坐稳全美快餐业的“龙座”之前,他们面前有成百上千个竞争对手。  我们依稀记得,部分股权属于麦当劳前副总裁的盖瑞的汉堡店(Geri’s)和麦当劳有很多相同之处,例如像麦当劳一样用卡通玩偶
期刊
只有提高营销回报率,才能增强企业的盈利水平。    营销不只是一种付出,它也是一项投资。作为会计师,我常常看到企业在营销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回报却与投入很不成比例,获得的效果并不好。要获得好的回报,关键是要在市场中以更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你的营销预算,提高营销回报率。  花费达数百万美元的广告通常并不会自动带给你一个大的客户基础,企业家要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广告预算。这里是7个可以提高企业的营销回
期刊
广告已经铺天盖地,越简单的广告,越能吸引顾客。    如果你想做一些成功的印刷广告和网络广告,那么一定要记住,内容和形式越简单越好。很多时候,企业家为自己的企业广告填满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其实这样做可能会破坏他们成功的机会。事实上,现在的广告环境简直太杂乱了,到处都是广告,而每一个广告都希望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力。今天拥挤的营销环境要求广告必须能简单、明确的传递内容。   现在很多读者对广告都是快速扫描
期刊
切入具体特征的缝隙市场,可不能用“散弹枪”的方法。     历史上,最成功的营销故事都是从一个有良好潜力的缝隙市场(Niche Marketing)中产生的。换句话说,这些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发现了最有前景的市场,所以他们才会充满干劲地去行动。你很少看到一个公司成为行业领导者是因为采用“散弹枪”的方法,把产品和服务推向所有的大众,但是现在,这仍是很多企业家正在走的路。   如果没有切入最合适的市场,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