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家女”现象这一个案的分析,揭示网络传媒塑造当代女性形象的负面效应,显示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对网络的渗透,提出女性在新技术条件下应更好地分享媒体话语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女性形象 神话
2008年9月6日,一篇名为《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的帖子出现在某门户网站。该帖作者自称出身贫困农家,虽上过大学,但由于专业不好、英文不好,只能找到月薪1800元的工作,又看到身边有人和穷人结婚因而背起沉重负担的例子,由此劝告像她一样的农家女们:“哪怕做二奶,也千万别嫁给一个跟你一样穷的人”。这条帖子一出现,就迅即被转发至各大论坛,仅仅数天,该文的点击率就飙升至80多万次,跟帖达3000多条。(据2008年9月9日《华商报》)
当今的网络时代,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无论是想出名的个人还是想赢利的网站,都有着通过制造热点话题“夺取眼球”的强烈图谋。因此,无论是“农家女”还是前些时候出现的“雅阁女”、“兰董”、“卡帕女”,并不一定是个真实的人物,勿宁说是由媒体、网民以及大众文化,为了各自目的创作、包装出的一个个“当代神话”。在这里,我们用解构主义哲学家罗兰·巴特的理解来对“神话”下定义,它指的是一种“语言”,或者是古典或人类学意义下的一篇叙事,甚至也可以是一种文体。①解构“神话”,让它们背后的图谋逐一显形,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和最终的目的。
我们先来看“农家女”这个文本,由于原文较长,这里只做关键内容的节录:
漂亮女大学生,宁做三奶,也不嫁穷打工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很偏僻的农村,我是我们那个村也是全乡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名女大学生。为了我的读书,三个妹妹全部付出了辍学的代价,我最小的妹妹七岁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去砖厂拉砖。
我入大学只花了六百块钱,这六百块还是爸爸卖掉了一头养了好久的大肥猪凑来的,并且在学校每个月还可以拿到四十五块的生活费。因为我每天只吃馒头咸菜,只穿校服也不用买衣服,更不懂用什么化妆品。也就是在大学里,我才明白了穷是多么可耻的事。
好不容易毕业了,政策变了,自谋出路,不包分配。我不能回家,一是家里的条件我已经无法适应了;二是读了那么多年书再回农村会成为家乡人的反面教材,成为不让自己孩子读书的借口。当弟弟考上大学的时候,那近万元的天价学费把我们全家都吓傻了……那时候,我真的想到了死……
……于是这个姐姐告诉我,要嫁就嫁得好一点,至少有个房子,不用生活在随时都有可能被赶到街头的恐惧中。要不就别嫁,不嫁一个人受穷,嫁了两个人一同受罪,说不定你还得承担另外一个人的穷。哪怕做二奶,也千万别嫁给一个跟你一样穷的人。所以,不做二奶是因为没有机会,如果有人给我机会有人要我,我是会做到的……
福柯在谈到历史上对女性长期精神禁锢的情况时说:他们竭力把妇女困在她们的性别上。这一种性别的人是非常脆弱的,她们不停地生病,还给别人带来疾病。“你就是男人的病。”②“农家女”在自我意识中,正是把自己定位于这种“不停地给男人带来麻烦”的女人。她在自述中首先讲到了自己的出身,字里行间充满了负罪感:“农家女”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却不敢回到农村,表面上的理由是“读了那么多年书再回农村会成为家乡人的反面教材”,实质上就是不能让家庭丢了面子。当弟弟因家里没钱而上不起大学时,“农家女”的负罪感达到了极致,以至于差点“一死了之”。在传统的父权制家庭结构下,“女人”永远是附属于家庭的。“农家女”挥之不去的心灵自责,不正是这种潜意识的体现吗?
“农家女”最后分析了与她同住的三个女人的三种人生。第一种人生是“当二奶”,不但“住高级住宅穿名牌吃大餐”,而且“每个月还有一万块的零花钱”,羡慕之情寓于字里行间。第二个人是当“小姐”,虽然“人人唾弃”,却也吃穿不愁,是个“暂时做稳了奴隶”(鲁迅语)的人。而第三种人,因为嫁了个“农村出来的打工仔”,结果由于丈夫生病被解雇导致家庭一贫如洗,“三十岁了连孩子都不敢要”。最后,“農家女”自我表白:“不做二奶是因为没有机会,如果有人给我机会有人要我,我是会做到的……”联系到上文中她不无苦恼地自我评价为“一个长得不算好英语又不好”的女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心情跃然纸上。
《圣经·耶稣·西拉》中说:一个不为男人喜欢的女人使男人对万事万物都烦恼。德国神学家温德尔在《女性主义神学景观》中引用这句话,用来说明西方传统宗教对女性的贬抑。③在东方,像“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类的圣贤语录同样充斥着人们的耳鼓。“农家女”在内心深处首先充满了对象征男权的“父亲”的愧疚,然后又为不具有取悦男人的容貌而苦恼,最后则乞盼一个给她做“二奶”机会的男性出现。不论是“农家女”的真情告白还是各种类型的“灰姑娘”神话,其隐含的象征意义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女人是属于“第二性”(西蒙·波伏瓦语)的,是一个需要男人拯救的角色。
另一方面,“农家女”的帖子虽然是以女性的身份写的,但无处不渗透着男性视角。约翰·伯格在《看的方法》一书中针对广告中的女性提出了“被看的女人”这一观点。“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决定了女人和他们自己的关系。”④
在“农家女”的文章中,讲到了一件事:“我九岁的时候,亲眼看到村里的一个大嫂偷隔壁堂叔地里的棉花,后来堂叔来了当场抓住要把她带到村里示众,她就求堂叔放过她,说她可以陪堂叔睡觉……”大嫂之所以情愿“献身”,是因为不想“示众”,也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在众人尤其是众男人的眼里变坏,而堂叔则是那个可以保证自己“清白”形象的“拯救者”。
第二个拯救者的形象是父亲。作为“村里少有的见过世面的人”,父亲恩准了我上学的愿望,虽然初衷也可能只是“想让我识个字能分清男女厕所”。当然,这是因为他在我身上看到了“走出农村的希望”,并且我还能一边读书一边在课堂上编草辫赚钱。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幕琼瑶式的苦情戏:善良而命运多舛的女主人公,由于一个“父亲”的从天而降或一个“皇阿玛”的良心发现而获得拯救。
第三个拯救者是“毒贩”。在“农家女”想要撞车寻死时,正巧撞到了那个毒贩的车上,那人先是“下来打了一顿”,然后又“把我抱起来送到了医院”,可能因为“我是个女人”。
第四个是“农家女”想象中的“终极拯救者”,就是那些有钱且想“包二奶”的男人。因为父亲只能靠拉砖供她上完大学,“毒贩”只能让她不至于毙命街头,而且马上进了班房,只有这个“包二奶”的男人可以为她提供从生存到发展乃至履行女人“生孩子”义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笔者在此并不想否认《宁做三奶,不嫁穷人》这个帖子所反映的现实问题,诸如农村贫困、性别歧视、上学难、看病贵、大学生工作难找等问题,相信许多人都感同身受,这也正是“农家女”得到网民广泛同情的原因。但如果就此将“包二奶”者美化成女性拯救者,将男性的狎妓行为当作女性最后的救赎,是不是过于荒唐了?
最近网络上对女性“典型”的刻画引人关注,她们数量众多,类型各异,有的贫苦,有的富贵,有的可怜,有的嚣张。在这众多人物中,“农家女”扮演的是“男性拯救情结”的代言人,而其余几位则是“女性神经质人格”的样本。这些网络形象的幕后主导者,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视角无疑都是男性化的,女性充其量扮演着“被看者”、“被分析者”的角色。她们或是需要来自于男性的拯救(“农家女”);或是虽然事业成功,但却粗俗不堪(兰董、雅阁女);或是局限于肉欲的形象(卡帕女);或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包包和阿紫)。
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能否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为女性带来更多的话语权?目前看来还不能过于乐观。在这场新的分享话语权的斗争中,女性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网络媒体的建设中,发出更多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展现更多正面的形象。最后,用学者戴尔·斯潘德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妇女必须改变信息的符号并将新科技调整到女性主义的一端。妇女确实需要做好准备,这个准备也必须做得快一点,因为信息革命已经是既成事实。⑤■
参考文献
①《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罗兰·巴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②《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 福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
③《女性主义神学景观》 E.M.温德尔 著三联书店1995年第1版
④《性别与传播》 陈阳 [《国际新闻界》2001(1)]
⑤《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 苏·卡利·詹森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作者单位:无锡日报社出版部)
【关键词】网络 女性形象 神话
2008年9月6日,一篇名为《宁做三奶,不嫁穷人》的帖子出现在某门户网站。该帖作者自称出身贫困农家,虽上过大学,但由于专业不好、英文不好,只能找到月薪1800元的工作,又看到身边有人和穷人结婚因而背起沉重负担的例子,由此劝告像她一样的农家女们:“哪怕做二奶,也千万别嫁给一个跟你一样穷的人”。这条帖子一出现,就迅即被转发至各大论坛,仅仅数天,该文的点击率就飙升至80多万次,跟帖达3000多条。(据2008年9月9日《华商报》)
当今的网络时代,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无论是想出名的个人还是想赢利的网站,都有着通过制造热点话题“夺取眼球”的强烈图谋。因此,无论是“农家女”还是前些时候出现的“雅阁女”、“兰董”、“卡帕女”,并不一定是个真实的人物,勿宁说是由媒体、网民以及大众文化,为了各自目的创作、包装出的一个个“当代神话”。在这里,我们用解构主义哲学家罗兰·巴特的理解来对“神话”下定义,它指的是一种“语言”,或者是古典或人类学意义下的一篇叙事,甚至也可以是一种文体。①解构“神话”,让它们背后的图谋逐一显形,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和最终的目的。
我们先来看“农家女”这个文本,由于原文较长,这里只做关键内容的节录:
漂亮女大学生,宁做三奶,也不嫁穷打工
我出生在北方一个很偏僻的农村,我是我们那个村也是全乡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名女大学生。为了我的读书,三个妹妹全部付出了辍学的代价,我最小的妹妹七岁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去砖厂拉砖。
我入大学只花了六百块钱,这六百块还是爸爸卖掉了一头养了好久的大肥猪凑来的,并且在学校每个月还可以拿到四十五块的生活费。因为我每天只吃馒头咸菜,只穿校服也不用买衣服,更不懂用什么化妆品。也就是在大学里,我才明白了穷是多么可耻的事。
好不容易毕业了,政策变了,自谋出路,不包分配。我不能回家,一是家里的条件我已经无法适应了;二是读了那么多年书再回农村会成为家乡人的反面教材,成为不让自己孩子读书的借口。当弟弟考上大学的时候,那近万元的天价学费把我们全家都吓傻了……那时候,我真的想到了死……
……于是这个姐姐告诉我,要嫁就嫁得好一点,至少有个房子,不用生活在随时都有可能被赶到街头的恐惧中。要不就别嫁,不嫁一个人受穷,嫁了两个人一同受罪,说不定你还得承担另外一个人的穷。哪怕做二奶,也千万别嫁给一个跟你一样穷的人。所以,不做二奶是因为没有机会,如果有人给我机会有人要我,我是会做到的……
福柯在谈到历史上对女性长期精神禁锢的情况时说:他们竭力把妇女困在她们的性别上。这一种性别的人是非常脆弱的,她们不停地生病,还给别人带来疾病。“你就是男人的病。”②“农家女”在自我意识中,正是把自己定位于这种“不停地给男人带来麻烦”的女人。她在自述中首先讲到了自己的出身,字里行间充满了负罪感:“农家女”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却不敢回到农村,表面上的理由是“读了那么多年书再回农村会成为家乡人的反面教材”,实质上就是不能让家庭丢了面子。当弟弟因家里没钱而上不起大学时,“农家女”的负罪感达到了极致,以至于差点“一死了之”。在传统的父权制家庭结构下,“女人”永远是附属于家庭的。“农家女”挥之不去的心灵自责,不正是这种潜意识的体现吗?
“农家女”最后分析了与她同住的三个女人的三种人生。第一种人生是“当二奶”,不但“住高级住宅穿名牌吃大餐”,而且“每个月还有一万块的零花钱”,羡慕之情寓于字里行间。第二个人是当“小姐”,虽然“人人唾弃”,却也吃穿不愁,是个“暂时做稳了奴隶”(鲁迅语)的人。而第三种人,因为嫁了个“农村出来的打工仔”,结果由于丈夫生病被解雇导致家庭一贫如洗,“三十岁了连孩子都不敢要”。最后,“農家女”自我表白:“不做二奶是因为没有机会,如果有人给我机会有人要我,我是会做到的……”联系到上文中她不无苦恼地自我评价为“一个长得不算好英语又不好”的女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心情跃然纸上。
《圣经·耶稣·西拉》中说:一个不为男人喜欢的女人使男人对万事万物都烦恼。德国神学家温德尔在《女性主义神学景观》中引用这句话,用来说明西方传统宗教对女性的贬抑。③在东方,像“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之类的圣贤语录同样充斥着人们的耳鼓。“农家女”在内心深处首先充满了对象征男权的“父亲”的愧疚,然后又为不具有取悦男人的容貌而苦恼,最后则乞盼一个给她做“二奶”机会的男性出现。不论是“农家女”的真情告白还是各种类型的“灰姑娘”神话,其隐含的象征意义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女人是属于“第二性”(西蒙·波伏瓦语)的,是一个需要男人拯救的角色。
另一方面,“农家女”的帖子虽然是以女性的身份写的,但无处不渗透着男性视角。约翰·伯格在《看的方法》一书中针对广告中的女性提出了“被看的女人”这一观点。“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决定了女人和他们自己的关系。”④
在“农家女”的文章中,讲到了一件事:“我九岁的时候,亲眼看到村里的一个大嫂偷隔壁堂叔地里的棉花,后来堂叔来了当场抓住要把她带到村里示众,她就求堂叔放过她,说她可以陪堂叔睡觉……”大嫂之所以情愿“献身”,是因为不想“示众”,也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形象在众人尤其是众男人的眼里变坏,而堂叔则是那个可以保证自己“清白”形象的“拯救者”。
第二个拯救者的形象是父亲。作为“村里少有的见过世面的人”,父亲恩准了我上学的愿望,虽然初衷也可能只是“想让我识个字能分清男女厕所”。当然,这是因为他在我身上看到了“走出农村的希望”,并且我还能一边读书一边在课堂上编草辫赚钱。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幕琼瑶式的苦情戏:善良而命运多舛的女主人公,由于一个“父亲”的从天而降或一个“皇阿玛”的良心发现而获得拯救。
第三个拯救者是“毒贩”。在“农家女”想要撞车寻死时,正巧撞到了那个毒贩的车上,那人先是“下来打了一顿”,然后又“把我抱起来送到了医院”,可能因为“我是个女人”。
第四个是“农家女”想象中的“终极拯救者”,就是那些有钱且想“包二奶”的男人。因为父亲只能靠拉砖供她上完大学,“毒贩”只能让她不至于毙命街头,而且马上进了班房,只有这个“包二奶”的男人可以为她提供从生存到发展乃至履行女人“生孩子”义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笔者在此并不想否认《宁做三奶,不嫁穷人》这个帖子所反映的现实问题,诸如农村贫困、性别歧视、上学难、看病贵、大学生工作难找等问题,相信许多人都感同身受,这也正是“农家女”得到网民广泛同情的原因。但如果就此将“包二奶”者美化成女性拯救者,将男性的狎妓行为当作女性最后的救赎,是不是过于荒唐了?
最近网络上对女性“典型”的刻画引人关注,她们数量众多,类型各异,有的贫苦,有的富贵,有的可怜,有的嚣张。在这众多人物中,“农家女”扮演的是“男性拯救情结”的代言人,而其余几位则是“女性神经质人格”的样本。这些网络形象的幕后主导者,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视角无疑都是男性化的,女性充其量扮演着“被看者”、“被分析者”的角色。她们或是需要来自于男性的拯救(“农家女”);或是虽然事业成功,但却粗俗不堪(兰董、雅阁女);或是局限于肉欲的形象(卡帕女);或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包包和阿紫)。
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能否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为女性带来更多的话语权?目前看来还不能过于乐观。在这场新的分享话语权的斗争中,女性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网络媒体的建设中,发出更多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展现更多正面的形象。最后,用学者戴尔·斯潘德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妇女必须改变信息的符号并将新科技调整到女性主义的一端。妇女确实需要做好准备,这个准备也必须做得快一点,因为信息革命已经是既成事实。⑤■
参考文献
①《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罗兰·巴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
②《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 福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
③《女性主义神学景观》 E.M.温德尔 著三联书店1995年第1版
④《性别与传播》 陈阳 [《国际新闻界》2001(1)]
⑤《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 苏·卡利·詹森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作者单位:无锡日报社出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