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记忆(二)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侨在铺设铁路、驾桥、修路、采矿挖煤、扩建港口、兴建水力发电站、修水库、造厂房等改变朝鲜城市面貌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日本投降后,工厂矿山全部属于朝鲜国家所有,为朝鲜人民所利用,如当年修建的兴南化肥厂、长津江发电站、南北铁路、朝鲜的港口、部分水利设施,今天仍然为朝鲜人民造福。
  日帝时期华侨并不只是把技术、文化及好的影响带到朝鲜,也把坏的带到这块土地上。鸦片曾给中国人带来了极大耻辱,部分华侨把这种坑害人身健康的毒品也带到了朝鲜,只要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卖鸦片的,有卖的就有买的,为此朝鲜人也偷偷地种植鸦片卖给华侨。当时日本官府也禁止买卖鸦片和吸鸦片,被发觉了要坐牢。随着中国人来朝鲜的多了,吸鸦片者也多了起来,还带来了吸鸦片的器具,毒害自己的同胞。当时有许多华侨,尤其种地的,有一个奇怪的习惯,有病不去找大夫,而是到烟馆抽几口大烟,鸦片可以镇痛,又是兴奋剂,吸上觉得不错,一次又一次不知不觉就成了瘾,最后处于不可挽救的地步,开始东借西求,以后发展到卖家产、卖地,也有的小偷小摸。先是失去劳动能力,丢了事业,最后弄得家破人亡,披着麻袋要饭,成为乞丐,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还有的开始赌博,明知越赌越输,就是跳不出来,他们也如大烟鬼一样,他们是赌钱鬼。有的给人干活,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在皮鞭下给人家做奴隶,用血汗换来几个来之不易的钱,在一瞬间被骗走,两手空空,为了捞回来,再向主人借,也就是提前交出一年的工资再赌,却不知这是无底洞,越陷越深。在朝鲜不知有多少华侨因赌博倾家荡产,甚至把老婆都卖了,最后也披上了麻袋流浪街头。无人为这种人掉泪,却让人痛恨,若是早知这样的命运何必来到异国他乡。
  朝鲜沦陷为日本殖民地后,日本取缔了朝鲜历史和文字语言,甚至朝鲜人的姓名。在社会上把人分三个等级,日本人是一等人,朝鲜人是“皇国公民”为二等人,华侨为三等人,属于最底层。华侨无权申告日本人,若是华侨与朝鲜人打官司往往华侨败诉,平时与朝鲜人发生纠纷,日本人站在朝鲜人一边替朝鲜人辩护。
  朝鲜人以日本人的势力欺压华侨,日本警察遇到朝鲜人打华侨常常视而不见,有时还帮朝鲜人打华侨。
  当时华侨有事到警察署,警察二话不说,也不分红白,先踢两脚再问事由,不顺眼则赶出警察署大门。他们眼中无华侨,也不把华侨看成人,随便打骂,特别使华侨难以忍受的是朝鲜不论大人小孩遇到华侨便喊“大国奴”,意思是中国虽是大国也成为外国人的“奴才”。听到别人以“亡国奴”耻笑中国人,华侨心里无比悲愤。
  当时华侨对化肥还无认识,加上无钱买,靠粪便做肥料,几乎所有华侨农民都利用早晚时间到城里挑粪便。朝鲜人、日本人见到后直捂鼻子,吐吐沫,当面侮辱人。有时日本警察、伪警察(朝鲜人警察)还以防碍交通、违反卫生条例为由罚款,如有一点反抗的表示,手打脚踢,把粪桶踢翻,并强制挑粪者清扫,嘴里不停叫骂“叭嘎”催促快擦,擦不干净就打死。这些人事先没有带清扫用具,警察就强迫这些人把衣服脱下,用衣服来擦,这种做法是对华侨最大的侮辱。为了躲开警察的麻烦,华侨在天亮前或晚间到城里挑粪,有的家还没开门,华侨已到,有的家养有狼狗,华侨为了保护自己,用粪舀子或扁担驱赶狗,主人不但不喊狗,还让狗往华侨身上扑。华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狗打伤,警察来了又是一顿拳打脚踢,还要华侨赔偿,华侨被狗咬伤,警察却理都不理,还把责任推到华侨身上。那时华侨告状无门,无人替华侨争理解气。
  有时掏厕所,主人假装表示谢意,送几块点心,或其他食品,也不给筷子,只是为了看掏粪的华侨怎样用掏厕所的手抓点心吃。因此有的华侨谢绝,有的气得倒到粪桶里,主人还骂“粪奴不知好歹,竟敢蔑视人”。究竟谁侮辱谁,谁蔑视谁,天理何在。想看热闹的日本人或朝鲜人道德何在,难道华侨掏厕所就要由他们戏耍,成他们的玩物吗?这就是当年日本人的道德,是朝鲜人所自称的礼仪之国的国民的行为。
  日本统治朝鲜期间曾发生两次朝鲜人打华侨的事件,据说朝鲜人打华侨的理由是“在中国的朝鲜人都被中国人打死了”,所以他们纠集了一帮暴徒突然袭击华侨居住区,不管大人小孩老人妇女,遇到华侨就打,并喊“大国奴滚回去”,当时华侨不知何事,毫无防备,有的躲到炕洞里,有的躲到茅坑里,朝鲜暴徒们抢掠华侨财产,火烧华侨商店、饭店、小铺,社会秩序大乱,日本当局认为继续下去对他们也不利,他们的居民也要受到威胁,而且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便下令制止,平息流血事件继续蔓延。两次所发生的朝鲜人打中国人的流血事件中,死伤了多少现无法统计,平壤市受害最严重。朝鲜人把打死的华侨都埋在一个大坑里,华侨们称“万人坑”。据说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死难者从国内运来了大理石整修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后,1959年被朝当局毁掉了,如今已找不到痕迹。
  事件是由日本人从中挑起的,理由是怕中朝两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对他们。朝鲜人当时忘记了是谁侵占他们的祖国使他们成为“亡国奴”,朝鲜人好像民族意识很高,结果所谓的“皇国公民”的行动使亲者痛,仇者快,日本人的目的达到了,朝鲜人受骗了,中朝两国人矛盾加深了,朝鲜人是执行者,华侨是受害者。
  华侨在当时有状无处递,有屈无处伸,虽然汉城设有国民政府的总领事馆,元山设有领事馆,都不过有名无实,毫无作为,他们即不保护华侨的生命财产,也不管自己公民的合法利益,更不站出来替自己同胞讲话,正如驻元山的领事对自己管辖的华侨所讲的“大事我做不了主,小事我不稀管,不大不小的事你们自己办的比我办的更好”。这位领事说出了心里话,当时派遣他们的政府就屈服于日本,不顾国体引狼入室,依赖外国杀害爱国人士,欺压百姓,只顾打内战,不顾百姓死活,更无照管海外赤子之力。
  在这种条件下,当时华侨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可能有人会奇怪中国人也不是“亡国奴”,有自己的国家何必死皮赖脸待在人家的国土受耻辱,俗语说,“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华侨们为了改变自己贫困命运来到异国他乡,实际当时谁也没想永远待下去,都是想挣了钱就回国。可在异国他乡忍受着各种歧视,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带钱回老家谈何容易?华侨明知妻子儿女、父母盼其早日从国外归来,可因手中所剩无几,无脸见乡亲父老,又不甘心,总想腰装万贯回家转,所以干了一年又一年。当然也有个别人成功了,但当时还是占少数,更多人并没有因到朝鲜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离开父母妻子再没能回去,埋在了这块土地上,死时也没有闭上眼;有的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新家庭,在停止呼吸前几分钟寄托后代把骨头带到老家,这种遗言有多少儿女子孙能做到呢?有的把骨头埋到荒山野林,有的却成了野兽的食物,喂了江河大海里的鱼虾,为此华侨先辈给后人留下“出家容易回家难”的话语。   旅居海外的华侨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在朝鲜的华侨也同样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日本人的歧视和欺压下,并无人加入日本国籍,要求成为“皇国公民”,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许多人利用商人的身份把物资和资金、药品运往国内捐给了抗日组织,有许多华侨青年返回祖国参加反日斗争。这在当时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要掉脑袋,因此无爱国精神是很难做到的。
  日本侵华时期,每当日军侵占了中国省市后,日本人都要举行各种活动庆贺,并宣扬“中国不久就是日本的了”,日本家庭和朝鲜家庭都向日本太阳旗表示庆贺,又唱又跳,朝鲜人找到日本官府表示祝贺。这时只有华侨经营的商店、饭店、小铺都关了门停止营业,无人出门,他们在屋里叹息,街道上几天听不到华侨的叫卖声。作为中国人都感到耻辱,怨恨责骂国民政府软弱无能。但当通过无线电听到抗战勇士们在战场消灭了日本军取得了胜利时,又感到无比高兴,此时华侨们凑在一起喝上几杯,互相传告胜利喜讯。
  他们虽然在异国他乡受到歧视,仍然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住着自己民族式的房子,都说中国话,过民族节日,春节包饺子、放鞭炮、贴对联、贴倒福、供财神,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亮,思念家乡和亲人。继承自己民族大传统,表现了华侨们“可弯不可屈”的中华民族气节。
  旅居朝鲜的华侨不仅忠厚老实,心地也很善良。日本投降,朝鲜人不仅没收日本人的财产,还抢夺日本人私有财产、住宅,甚至把日本人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扒下来,让日本人披着麻袋,强制他们扫马路,并把他们集结在一个大仓库里,不让吃饱饭,饿死的病死的时有发生,朝鲜人对日本人不分作官的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日本人就不放过,我们华侨理解朝鲜人民的心情,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
  中国人对日本的痛恨也不次于朝鲜人,可当日本人穿着麻袋扫大街时,看到华侨偷偷要烟抽时,有的华侨就会躲着看守人员把烟扔给他们,把食品特意放在路边,他们含着泪向华侨们鞠躬。还有的日本妇女到华侨家讨饭或到地里拣菜叶时。华侨就把剩饭剩菜倒给他们吃,走时再给她们带回去,每当这时她们跪在地上磕头,并说“我们日本欠中国人的太多,永远还不清,我们不久就会被送回日本,我们不会忘记中国人,你们太好了,你们是世上最善良也最有同情心的,谢谢你们”,不断流着泪又鞠躬又磕头。
  还有许多旅居朝鲜的华侨抚养了日本孤儿。把他抚养大,供他们上学,给他们成家,把他们带到中国,在中国政府的关心下使他们回到日本,有的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若是像日本欺压华侨那样,就是杀了他们也不解恨。可我们中国人,中国华侨对日本百姓很友好,对一般官员也采取了宽恕政策,让他们反躬自问,他们杀害了多少无辜百姓,他们欠了中国人多少血债。(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日军“合围”马石山  在山东胶东半岛的乳山、海阳两县的交界处,耸立着一座高高的马石山。远远望去,宛如一匹驰骋疆场的骏马,飞腾在蓝天白云之中。  1942年,山东的敌后抗战正处在最艰苦时期。11月8日,日本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赴烟台召开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妄图歼灭山东纵队第五旅和第五支队。  日军此次凑集兵力15000多人,再加上胶东各地伪军5000人,总兵力达到两万多人。日
期刊
力做耕牛,不畏艰难  “在低谷中爬坡,他让纺织主业一路飞扬”  1976年,高中毕业后,吴洪生进了布厂,他从保全工、工段长干起,到车间主任、技术科长,一直到副厂长,一步一个脚印。1987年,受组织委派,吴洪生参加苏滨纺织厂的筹建,担任副厂长。1990年,他担任厂长,在立下军令状的基础上,曾在三个月里30多次往返于滨海与苏州之间,筹集资金与洽谈业务,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当年就通过全国
期刊
在菜市场上,常看到鲜红的西红柿堆里插着个标牌:自然红。看到这个标牌我就想笑,因为这使我联想到另个词“自来红”。在上世纪70年代,我的身上就曾标有“自来红”的标签。  那是1971年,我作为知青从农村招工到一家三线工厂,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当了电焊工。我渴望有个师傅能带着我,因为我从电影书报上看到,师傅对于徒弟太重要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师徒关系亲密的重要。我渴望有一个好师傅,
期刊
韩国留学生八成来自中国  中国留学生占韩国留学生总数的80%,这些学生中有一半左右是语言零基础。目前,中国学生在韩国读本科需要韩语4级以上,读硕士需要韩语5级以上及雅思6.5分以上。同样,首次申请者均需要进行语言学习1年。韩国最受欢迎的专业有游戏、服装、奢侈品设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游戏设计等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中国未来5年内该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将高达数十万。韩国的韩国技术产业大学、光州国立大学
期刊
公主屯镇位于新民市东北部,总人口4.1万,大田17.2万亩,丰富的饲料来源使当地素有饲养蛋鸡的传统。2000年以前,蛋鸡饲养和销售处自发状态,单兵作战形不成规模,农民经济效益不理想。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2007年公主屯镇党委和政府把养鸡业户和鸡蛋营销业户组织起来,成立公主屯蛋鸡饲养专业合作社,引导养鸡户齐心协力闯市场。合作社刚一成立,就有160多户养鸡户加入,在这些业户的宣传带动下
期刊
6月8日,新民市个私协会隆重举行《圆梦之咯一新民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家事迹》发行会。这是新民市第一部专门反映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家艰辛创业、拼搏发展进程的专著;也是一首集中讴歌新民市50余位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家精神风貌、佳行义举的诗篇。  《圆梦之路》一书,集中宣传了新民市个私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了个体和私营企业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赞美了个体和私营企业家守法经
期刊
高考后直接出国不适合所有学生  高考结束后,部分学生有意出国留学。相关人士表示,国外大学对高考成绩的看法各不相同。高考后直接出国并不适合所有学生,高考生要慎思慢行。  一本成绩加上雅思可申请直接录取,但雅思成绩一般要达6.5分以上  国外院校对申请直接录取的学生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有一本线上的高考成绩,还要有不错的在校成绩和较高的语言成绩。对勤学苦读的学生来讲,成绩达到当地高考一本分数线并不算太难
期刊
越南战争期间,正值影像和通讯技术发展高潮,彩色电视机普及,卫星技术用于广播电视,美国人可在家中通过报纸、电视获知最新战地新闻,迎来全新的战争与资讯体验。  1  越南在二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则被日本占领。1945年9月2日,在河内的巴亭广场,越南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胡志明宣读了《独立宣言》,文告表明,在越共领导下,脱离殖民统治,建立共和政体。在越南北方的河内市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世称“北越
期刊
辽宁侨联维权基地揭牌  由辽宁省侨联、辽宁省华侨法顾委和沈阳市皇姑区法院建立的辽宁省维权基地,目前在辽宁省沈阳市正式揭牌。该维权基地将推进涉侨纠纷调解工作的开展,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来辽宁投资考察免除后顾之忧。当天,辽宁省法院还聘请19名“特邀调解员”和“护侨使者”,并颁发了证书,他们可参与到涉侨案件的诉前、诉中、执行调解中,有效强化涉侨维权工作的协调衔接互动。(汪清 苏庆兰)  辽宁省县区侨
期刊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充足极了。我的心情也像这响晴的天,从里到外,边边角角,到处都是明朗的、欢快的、阳光的。  人心情一好,就按捺不住自己,总想到处走走。  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出了家门,漫无目的地走着。  去哪里呢?不知道。出门的时候也没做打算。  那就去超市吧,已经许久没有去超市买东西了。今天心情好,应该买些食料回来犒劳犒劳自己。  于是,登上了开往超市的公交车。  坐在公交车里,道路两旁熟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