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利水电施工项目施工工作在实际进行中涉及到颇多的内容,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较强。为了使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应该对各专业的技术特性进行充分研究,从而制定出更加规范化的施工工序。本文对影响施工质量的要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对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361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该工程的合理利用,可以使我国各项民生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相关建设单位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无论是理论层面的工作还是实际层面的工作内容都应该严格遵循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从而最终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保障,将其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然而在实际施工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施工技术很有可能在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使整体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具体施工中应该采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并且从多个角度对技术的实用性进行探讨。保障每项技术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整体工程质量提供有效地保障。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影响因素探讨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由于该技术本身专业性较强,内容繁多,因此施工现场中诸多的因素会对其应用效果造成影响。
首先,基体沉降因素。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为了使其使用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基体的整体组成部分的体积较为庞大且重量相当可观。如果建筑工程所在区域地质以及气候环境较差,由于基体建筑结构本身重力较大,因此很有可能出现基础设施下沉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建筑物与地基结构所具有的内应力。如果准备工作未进行完全,令建筑物沉降超出预设的基准时,建筑结构很有可能会发生形变。
其次,稳定性因素。无论是任何类型的工程建设工作,基坑挖建始终是整个项目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实际选址时,技术部门不仅要对各个地区的地质环境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尽可能地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还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有效划分。在这一阶段工作进行中由于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在实际进行中本身便存在着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例如,工程项目的周边地质条件恶劣将会进一步加大基坑支护工作进行的难度,并且很容易使地基地抗滑性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后期工程在使用中,一旦产生超过预期的振动力以及内应力,将会使整个工程的抗剪力遭到破坏,使工程的使用寿命得不到有效保障。
最后,地基渗漏因素。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建设在一些岩层以及陡坡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地基搭建的各项工作均满足相关标准。然而随着地质的自然化变迁,仍然可能使得工程出现一定的接缝问题。随着地势积水的不断渗透,地基地施工区域将会面临基坑积水问题,使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能不得到有效保障。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 锚固施工技术
该项技术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基础的一道施工工序。由于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相应的施工工作较为简便,而且需要资金注入少。因此可以使得整体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就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整体而言,为了防止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施工环境一般会远离城市体系。而且该工程要比其他工程对水源的依赖性更高。对于水源周边地质而言,其在周边水体长期作用下,地理结构的稳定性将会产生一定程度地降低。在这样的地质上进行施工工作时,技术人员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技术设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地基施工工作的质量可以满足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求。锚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进一步加大地基施工的稳定性,通过拉力杆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将岩层和建筑物牢牢地连接在一起,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平台。从而保障结构物获得较高的结构力,使建筑施工设施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工程后续应用提供坚强的保障。
2.2粉喷桩施工技术
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是通过固化剂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地基进行混合搅拌工作。固化剂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之后,可以使地基变得更加牢固。从而提升地基所具有的整体强度,全面排除地基中具有饱和软黏土特性的土质。粉喷桩由于其在具体应用时所表现出的特性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固土桩。在该技术使用前期需要委派工作人员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有效的清洁处理工作,保障地基土质层面的整洁性以及光滑性满足该技术实际使用需求。在对桩体进行定位时,技术人员必须要亲自前往现场对具体的方位进行有效确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保障放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并且能够严格遵守图纸文件的需求降低误差产生概率。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该在工作时在桩体相应位置上对基准高位置进行有效标明,方便后续下桩工作。除此之外,在下桩时施工人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桩体的整体垂直度误差维持在1.7%之内。尽可能地避免由于桩体太过于倾斜而使部分区域搅拌不均匀,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对于一些材料以及工程水电等必要的设施,更应该严格地遵守各项参数的基准。同时,电力系统应该保障供电的可持续性,保障各项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2.3预应力施工技术
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一般可以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大阶段。这两阶段工作的有效配合可以保障建筑整体施工完整性。先张法技术一般应用于施工前期,可以该技术可以有效加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建筑前期建筑成本表现出的物理特性满足施工需求后,则进行后张法施工对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有效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工作进行中预应力施工,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以起到相当明显的效果。例如,通过夯击法、静压法等,可以将建筑结构有效的穿插于地基之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的有效利用可以使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得到稳定提升。保障在地基承受的极限范围之内,使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
3结束语
综合文章上面所描述的内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进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对其进行整体设计布局时,应该严格地按照施工环境、施工进度、施工规模等一系列要素对相应的施工工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林,唐成方.试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20(23):88-89.
[2]夏红.咬合灌注桩在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20(21):95-96.
[3]苏李刚.高喷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礎防渗处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94-95+98.
[4]朱丽想.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地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5):290-291.
[5]施必军.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20(11):57.
(江苏鸿基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5000)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361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该工程的合理利用,可以使我国各项民生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相关建设单位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建设的整个过程当中,无论是理论层面的工作还是实际层面的工作内容都应该严格遵循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从而最终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保障,将其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然而在实际施工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施工技术很有可能在应用中出现一些问题,使整体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具体施工中应该采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并且从多个角度对技术的实用性进行探讨。保障每项技术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整体工程质量提供有效地保障。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影响因素探讨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由于该技术本身专业性较强,内容繁多,因此施工现场中诸多的因素会对其应用效果造成影响。
首先,基体沉降因素。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为了使其使用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基体的整体组成部分的体积较为庞大且重量相当可观。如果建筑工程所在区域地质以及气候环境较差,由于基体建筑结构本身重力较大,因此很有可能出现基础设施下沉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建筑物与地基结构所具有的内应力。如果准备工作未进行完全,令建筑物沉降超出预设的基准时,建筑结构很有可能会发生形变。
其次,稳定性因素。无论是任何类型的工程建设工作,基坑挖建始终是整个项目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实际选址时,技术部门不仅要对各个地区的地质环境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尽可能地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还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有效划分。在这一阶段工作进行中由于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在实际进行中本身便存在着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例如,工程项目的周边地质条件恶劣将会进一步加大基坑支护工作进行的难度,并且很容易使地基地抗滑性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后期工程在使用中,一旦产生超过预期的振动力以及内应力,将会使整个工程的抗剪力遭到破坏,使工程的使用寿命得不到有效保障。
最后,地基渗漏因素。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水利水电工程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建设在一些岩层以及陡坡区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地基搭建的各项工作均满足相关标准。然而随着地质的自然化变迁,仍然可能使得工程出现一定的接缝问题。随着地势积水的不断渗透,地基地施工区域将会面临基坑积水问题,使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能不得到有效保障。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 锚固施工技术
该项技术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基础的一道施工工序。由于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相应的施工工作较为简便,而且需要资金注入少。因此可以使得整体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就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整体而言,为了防止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施工环境一般会远离城市体系。而且该工程要比其他工程对水源的依赖性更高。对于水源周边地质而言,其在周边水体长期作用下,地理结构的稳定性将会产生一定程度地降低。在这样的地质上进行施工工作时,技术人员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技术设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地基施工工作的质量可以满足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求。锚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进一步加大地基施工的稳定性,通过拉力杆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将岩层和建筑物牢牢地连接在一起,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平台。从而保障结构物获得较高的结构力,使建筑施工设施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工程后续应用提供坚强的保障。
2.2粉喷桩施工技术
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是通过固化剂作用的正常发挥在地基进行混合搅拌工作。固化剂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之后,可以使地基变得更加牢固。从而提升地基所具有的整体强度,全面排除地基中具有饱和软黏土特性的土质。粉喷桩由于其在具体应用时所表现出的特性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固土桩。在该技术使用前期需要委派工作人员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有效的清洁处理工作,保障地基土质层面的整洁性以及光滑性满足该技术实际使用需求。在对桩体进行定位时,技术人员必须要亲自前往现场对具体的方位进行有效确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保障放线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并且能够严格遵守图纸文件的需求降低误差产生概率。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该在工作时在桩体相应位置上对基准高位置进行有效标明,方便后续下桩工作。除此之外,在下桩时施工人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桩体的整体垂直度误差维持在1.7%之内。尽可能地避免由于桩体太过于倾斜而使部分区域搅拌不均匀,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对于一些材料以及工程水电等必要的设施,更应该严格地遵守各项参数的基准。同时,电力系统应该保障供电的可持续性,保障各项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2.3预应力施工技术
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一般可以分为先张法、后张法两大阶段。这两阶段工作的有效配合可以保障建筑整体施工完整性。先张法技术一般应用于施工前期,可以该技术可以有效加强整个建筑结构的刚性。当建筑前期建筑成本表现出的物理特性满足施工需求后,则进行后张法施工对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有效优化。尤其是在沉降施工工作进行中预应力施工,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以起到相当明显的效果。例如,通过夯击法、静压法等,可以将建筑结构有效的穿插于地基之下。通过力学共振原理的有效利用可以使建筑结构与地基层面的契合度得到稳定提升。保障在地基承受的极限范围之内,使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
3结束语
综合文章上面所描述的内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进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对其进行整体设计布局时,应该严格地按照施工环境、施工进度、施工规模等一系列要素对相应的施工工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林,唐成方.试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珠江水运,2020(23):88-89.
[2]夏红.咬合灌注桩在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20(21):95-96.
[3]苏李刚.高喷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基礎防渗处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94-95+98.
[4]朱丽想.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地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5):290-291.
[5]施必军.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的处理技术分析[J].居舍,2020(11):57.
(江苏鸿基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