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字母型网络语言(即字母型缩略语),调查结果表明:接触互联网程度与对字母型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成正比;大部分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了解网络语言;男生比女生更了解网络语言;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原因因场合而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对字母型网络语言的使用,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使用频率高;大部分人对字母型网络语言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
关键词:字母型网络语言 了解程度 使用情况 差异 态度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交往越来越普遍,随即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语言形式——网络语言运用而生。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人们交往使用的语言,它是互联网媒介下的产物,与互联网环境密不可分。许多研究者(如邬敏,2001)将网络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交流互动中使用的一切语言。大体包括三类: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比如硬件,软件等;第二类是伴随网络交际诞生的特别用语,比如网名等;第三类是互联网用户在聊天室或者BBS上经常使用的词语或者符号,比如蛋疼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专指第三类(刘天明,2007)。本文也主要局限在调查第三类语言,尤其是指第三类语言当中的字母型语言,也称为缩略型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分类
不少的语言研究者在其文章中对网络交流中出现的的新词语进行了分类。比如邬敏(2001)将网络新词分为旧词新意类、创新类、缩略语类和符号词语四类;孟伟(2002)将网络语言中的符号语言归纳为7种:谐音、拼音及拼音的简写、使用数字、图形、同音异义字、象声词;柳丽慧(2006)将网络语言的造字、造词和表达方式分为11类。
目前,网络语言种类繁多,新词的产生和构造也相当复杂,普遍被认可的是李存的分类方法。李存(2004)将新词按其组成方式分为四类:
1.新造网语(文字型)。新造网络语言主要是因为年轻网名为追逐潮流时尚,创造出一些生动有趣的新词。创造新的网络语言主要有三种方式:(1)是“旧词义变”,即由于交流的需要,赋予原来的词新的含义,如“楼上”“楼下”;(2)是“旧词音形变”,即改变原有词的读音或者形式,如“妹妹”变成“美眉”;(3)是“音译借词”,即外来词,如将windows称为温杜思;(4)“新新词汇”,即汉语中原本没有的词,如“菜鸟”。
2.数字网语(数字型)。数字网语是指通过数字的不同的组合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该表达幽默诙谐,简单明了。如55555表示哭,520我爱你,3166撒有拉拉(再見),886拜拜了……
3.符号网语(符号型)。符号语言是指在网上交流过程中,由于看不到对方的表情、神态、体态,网民自发创造的一系列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意义的符号。如(*^__^*) 表示开心咧嘴大笑等。
基于以上的分类,为了便于实际的操作,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汇(即字母型网络缩语)展开调查,调查学生的了解程度和使用情况的差异以及对网络字母词存在和发展的态度。
二.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调查者以无记名的形式填写。问卷共设13个题,包括15个字母型网络语言、性格、性别、生源地、网络使用情况及原因、日常生活使用情况及原因等,其中15个字母型网络语言是从网上经常出现的词中随机挑选的。问卷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包括单选和多选,要求被试者从所列出的选择题中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或者多项作答。
本次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37份,回收率92.5%。调查对象主要为为华北电力大学各年级学生。为了保证样本群体的广泛性,本次调查在在操场上、食堂里、图书馆内学生中展开,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具有代表性。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16人,女21人;其中高考生源地来自农村的15人,(男7女8);来自城市的22人(男9女13).对象情况如下表所示:
一.调查内容及结果讨论分析
1. 接触互联网程度与对字母型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成正比,大部分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了解网络语言,男生比女生更了解网络语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一天天走进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触碰网络。但是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对网络的接触频率和使用程度存在不同,进而他们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以认识5-10个的差异最为明显。
2. 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原因因场合而有所不同。
伴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的运用变得越来越频繁,字母型网络语言也不例外。但在不同的场合,网络语言的使用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由于收回的37份问卷中,有三人选择的是全都没用过,故在网上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共计34人。如表三所示,在网络上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认为它有趣亲切而使用的有18人,占52.9%;认为它简单方便而使用的有11人,占32.4%;认为它流行跟风而使用的有3人,占8.8%;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上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主要是出于它的亲切有趣感。而日常生活中则不一样,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的有23人,认为字母型网络语言让谈话气氛轻松而使用的有11人,占47.8%;认为它有趣特别而使用的有6人,占26.1%;认为能更好地表达意思的有4人,占17.4%,综合以上数据,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主要是因为它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缓解谈话氛围。
3. 大部分人对字母型网络语言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
“您觉得英语词典是否应该收入这些新型的字母型缩略语?”选择情况如下:收回的37份有效问卷中,选择不应该的有12人,占32.4%;选择很少的网络语言可以收录项的有8人,占21.6%;选择一部分网络语言可以收录项的有17人,占46%;没有人选择绝大部分网络语言可以收录项。根据所选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对网络字母型词汇还是保持着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一部分词可以收录英语词典;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32.4%的人对其怀有否定态度,认为英语字典不应该收入这些字母型缩略语,英语字典是英语的一种权威象征,将字母型网络语纳入英语字典会削弱字典的权威性,因此,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结语:
21世纪的中国,伴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强大冲击,字母型网络语言迅猛发展,它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文化,它有它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一部分词从网络上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方便了我们的交流和沟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博采众长,用开放的姿态接受字母型网络语言。但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发展也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性格和地区,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科技投入以及加强信息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让大部分人了解信息时代,享受信息生活,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为字母型网络语言的日常化开辟道路。但是,另一方面,接受字母型网络语言并不代表任由它们良莠不齐地发展,我们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我们要积极规范和引导,充分发挥字母型网络语言的优势,促进字母型网络语言健康成长,真正显示出其强大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存.2004. 网络语言对网民心理的折射[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45-47.
[2]刘天明.2007. 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 北华大学学报,(6):94-97.
[3]柳丽慧. 2006. 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J]. 重庆社会科学, (9): 123-124.
[4]孟伟.2002. 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J]. 现代传播学报,(4):89-91.
[5]邬敏.2001.网络传播与网络新词语[C]. 中华传播学会2000年研讨会.
关键词:字母型网络语言 了解程度 使用情况 差异 态度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交往越来越普遍,随即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语言形式——网络语言运用而生。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上人们交往使用的语言,它是互联网媒介下的产物,与互联网环境密不可分。许多研究者(如邬敏,2001)将网络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交流互动中使用的一切语言。大体包括三类:一类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比如硬件,软件等;第二类是伴随网络交际诞生的特别用语,比如网名等;第三类是互联网用户在聊天室或者BBS上经常使用的词语或者符号,比如蛋疼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专指第三类(刘天明,2007)。本文也主要局限在调查第三类语言,尤其是指第三类语言当中的字母型语言,也称为缩略型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分类
不少的语言研究者在其文章中对网络交流中出现的的新词语进行了分类。比如邬敏(2001)将网络新词分为旧词新意类、创新类、缩略语类和符号词语四类;孟伟(2002)将网络语言中的符号语言归纳为7种:谐音、拼音及拼音的简写、使用数字、图形、同音异义字、象声词;柳丽慧(2006)将网络语言的造字、造词和表达方式分为11类。
目前,网络语言种类繁多,新词的产生和构造也相当复杂,普遍被认可的是李存的分类方法。李存(2004)将新词按其组成方式分为四类:
1.新造网语(文字型)。新造网络语言主要是因为年轻网名为追逐潮流时尚,创造出一些生动有趣的新词。创造新的网络语言主要有三种方式:(1)是“旧词义变”,即由于交流的需要,赋予原来的词新的含义,如“楼上”“楼下”;(2)是“旧词音形变”,即改变原有词的读音或者形式,如“妹妹”变成“美眉”;(3)是“音译借词”,即外来词,如将windows称为温杜思;(4)“新新词汇”,即汉语中原本没有的词,如“菜鸟”。
2.数字网语(数字型)。数字网语是指通过数字的不同的组合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该表达幽默诙谐,简单明了。如55555表示哭,520我爱你,3166撒有拉拉(再見),886拜拜了……
3.符号网语(符号型)。符号语言是指在网上交流过程中,由于看不到对方的表情、神态、体态,网民自发创造的一系列具有感情意义和形象意义的符号。如(*^__^*) 表示开心咧嘴大笑等。
基于以上的分类,为了便于实际的操作,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汇(即字母型网络缩语)展开调查,调查学生的了解程度和使用情况的差异以及对网络字母词存在和发展的态度。
二.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调查者以无记名的形式填写。问卷共设13个题,包括15个字母型网络语言、性格、性别、生源地、网络使用情况及原因、日常生活使用情况及原因等,其中15个字母型网络语言是从网上经常出现的词中随机挑选的。问卷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包括单选和多选,要求被试者从所列出的选择题中选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或者多项作答。
本次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37份,回收率92.5%。调查对象主要为为华北电力大学各年级学生。为了保证样本群体的广泛性,本次调查在在操场上、食堂里、图书馆内学生中展开,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具有代表性。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16人,女21人;其中高考生源地来自农村的15人,(男7女8);来自城市的22人(男9女13).对象情况如下表所示:
一.调查内容及结果讨论分析
1. 接触互联网程度与对字母型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成正比,大部分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更了解网络语言,男生比女生更了解网络语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一天天走进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触碰网络。但是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对网络的接触频率和使用程度存在不同,进而他们对网络语言的了解程度也存在差异,以认识5-10个的差异最为明显。
2. 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原因因场合而有所不同。
伴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的运用变得越来越频繁,字母型网络语言也不例外。但在不同的场合,网络语言的使用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由于收回的37份问卷中,有三人选择的是全都没用过,故在网上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共计34人。如表三所示,在网络上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认为它有趣亲切而使用的有18人,占52.9%;认为它简单方便而使用的有11人,占32.4%;认为它流行跟风而使用的有3人,占8.8%;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上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主要是出于它的亲切有趣感。而日常生活中则不一样,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的有23人,认为字母型网络语言让谈话气氛轻松而使用的有11人,占47.8%;认为它有趣特别而使用的有6人,占26.1%;认为能更好地表达意思的有4人,占17.4%,综合以上数据,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型网络语言,主要是因为它能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缓解谈话氛围。
3. 大部分人对字母型网络语言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
“您觉得英语词典是否应该收入这些新型的字母型缩略语?”选择情况如下:收回的37份有效问卷中,选择不应该的有12人,占32.4%;选择很少的网络语言可以收录项的有8人,占21.6%;选择一部分网络语言可以收录项的有17人,占46%;没有人选择绝大部分网络语言可以收录项。根据所选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对网络字母型词汇还是保持着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一部分词可以收录英语词典;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32.4%的人对其怀有否定态度,认为英语字典不应该收入这些字母型缩略语,英语字典是英语的一种权威象征,将字母型网络语纳入英语字典会削弱字典的权威性,因此,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结语:
21世纪的中国,伴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强大冲击,字母型网络语言迅猛发展,它是一种特殊的构词文化,它有它生存的土壤和根基,它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一部分词从网络上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方便了我们的交流和沟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博采众长,用开放的姿态接受字母型网络语言。但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发展也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性格和地区,字母型网络语言的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科技投入以及加强信息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让大部分人了解信息时代,享受信息生活,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为字母型网络语言的日常化开辟道路。但是,另一方面,接受字母型网络语言并不代表任由它们良莠不齐地发展,我们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我们要积极规范和引导,充分发挥字母型网络语言的优势,促进字母型网络语言健康成长,真正显示出其强大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存.2004. 网络语言对网民心理的折射[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45-47.
[2]刘天明.2007. 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 北华大学学报,(6):94-97.
[3]柳丽慧. 2006. 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J]. 重庆社会科学, (9): 123-124.
[4]孟伟.2002. 网络传播中语言符号的变异[J]. 现代传播学报,(4):89-91.
[5]邬敏.2001.网络传播与网络新词语[C]. 中华传播学会2000年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