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品牌的“汉化”和中国品牌的“洋化”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stgaoy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牌市场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已经进入中国的外国品牌在寻求汉化,而众多的当地品牌却在寻求“洋化”。
  可口可乐、百事、高露洁、七喜、雪碧、百思买等,无一不是挖空心思,寻找一个既朗朗上口、寓意深远,又与外文原名发音接近的汉化品牌名,以求融入中国的文化氛围,深入市井巷陌,进入人们的日常词汇。这种汉化的效果是明显的,随之而来的品牌效益是巨大的。可口可乐中文名的翻译,在中国品牌史上被传为佳话。最早的译音“蝌蝌啃蜡”让人联想起泥水和滑腻的蝌蚪,更让人联想起“味同嚼蜡”这个成语,饮用欲望肯定荡然无存,可口可乐的销售业绩也可想而知。后来,身在英国的上海教授蒋彝,用音意均佳的“可口可乐”获得了可口可乐公司350英镑的征名大奖,从而使这个品牌在中国流行了近一个世纪。刚进入中国的 PAPA JOHNS批萨店,中文品牌名也是别出心裁,PAPA的意思本来是“老爹”,但翻译者将这个名字翻译成“棒约翰”,音意俱佳。
  在外国品牌寻求汉化的同时,很多本地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刻意取一些外文名或者是仿外文名,以求沾一些洋味,尤其是时装品牌,洋风污染非常严重。检视目前正在招商的女装品牌,大约有百分之五十使用的是外文名或仿外文名,米奇乐、阿依莲、艾米莉、塔曼歌、阿珍妮、尤丽卡、菲纹庞吉、凯迪米拉、玛纬丝、伊兰莎、衣伦奴,等等,让人眼花缭乱,仿佛又回到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代。我们先不从文化角度评论这种品牌战略的可行性,单从管理意义上说,这种品牌战略就是教科书中一再厉诫的“ME TOO”(我也是)手法,其有效性早已为实践所否定。向大品牌学习,是学习其经营之道,而不是东施效颦。否则形似神不似,弄不好会成为笑料,被消费者当作“赝品”而摈弃。
  眼下主宰时尚市场的是外国品牌,业界和消费者崇尚外国品牌,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取一个洋名,并不能代表时尚,反而是在嘲讽消费者的鉴赏力。刚进城一族可能一时眼拙,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外国名牌,什么是山寨外国名牌,被“仿外国品牌”所蒙蔽,而新一代的时尚男女,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对国际时尚品牌早已了然于胸,几个外国字母和外国名字,如何能逃过他们的法眼?模仿外国品牌,只能吸引那些崇尚名牌、但对名牌的认识还处在懵懂阶段的群体,失去的却是对品牌有真正鉴赏力的时尚一族,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品牌所有者主动地把自己定位在了“仿外国品牌”系列,失去了成为自创名牌的机会。
  一个品牌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也不是取一个洋名字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是品牌所有者智慧、汗水与资金的结晶,是经验的积累和时间的陶冶。凭空取一个外国名字,就指望着和外国名牌平起平坐,这种好事有,但是并不多。然而我们有50%的女装品牌在指望着这种好事,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一个品牌必须定位于一个核心消费群体,再通过这个核心消费群体影响和感化与之相邻的群体,逐渐吸纳新的消费者进来,当这个消费群体足够大的时候,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名牌。“仿外文名牌”既不是名牌,又不愿屈居大路货的角色,于是就选择了那些羡慕外国名牌,又不认识外国名牌,或者是无力消费外国名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群体。这个群体显然无法担任核心消费者和品牌倡导者的角色―――当他们经济情况有所进步时,就会抛弃这类“名牌”,而去消费真正的名牌;当他们经济情况不如以前的时候,就会转向消费更廉价的大路货。这个群体就象城乡结合部的居民,要么前进跻身于市民序列,要么后退退入乡民序列。
  品牌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消费者借助品牌,寻找精神寄托和文化表达。品牌需要凝聚一个中坚消费群体,坚定地拥护这个品牌。这个群体必须有可增长性和发展潜力,而不是过渡群体。选择了过渡群体,这个品牌也就成了过渡性产物,时过境迁,烟消云散。因此,消费品牌的定位极为微妙,需要经营者考虑天时地利人文,以执着的精神,应对万变的环境,缜密地审视市场,然后用恰如其分的名份、理想的性价、鲜明的形象、准确的词语,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介给自己所选定的中坚消费者,并通过中坚消费群体,推动品牌的发展壮大。
  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模仿不失是学习创建品牌的方法之一,但只能模仿名牌的开发思路、经营套路,而不是模仿其名称。模仿名称是最为拙劣的模仿。改革开放初期,有人把MITSUBISHI的第一个字母倒过来,改成WITSUBISHI,三十年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到WITSUBISHI也能够成为和MITSUBISHI齐名的国际品牌。MITSUBISHI是靠实力赢得的市场,岂是改一个字母就能模仿得了?把M换成W的企业家在当时可能为自己的创意而欢欣,今天可能会为自己的愚蠢而汗颜。
  品牌所享有的“名”是结果,不是原因。其原因乃是通过创新向消费者提供利益。何谓创新?只要认真观察,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有存在缺憾。把这些缺憾弥补起来,就是创新。创新并不一定要重打锣鼓另开张,而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外国有MSN,在此基础上有了创新后的中国QQ;外国有谷歌,在此基础上有了创新后的中国百度。只要有所创新,就能自成一家,不管是独创还是细节上的创新,都是创新。但细节上的创新必须有用,而不是画蛇添足。画蛇添足形型的创新在电子产品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按钮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复杂。然而很多功能往往只是一个摆设,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反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于是“创新”成了实质上的倒退。苹果公司看到了这个弊端,又反其道而行之,把按钮减少到只有一个,这不失又是一种创新,于是IPOD又红火市场若干年。创新是个活概念:把甜改成辣是创新,把辣再改成甜也是创新,关可见,在品牌建立上,创新远比模仿外国名字更为有效。2009胡润中国品牌榜上,一百个知名品牌中,只有六个品牌用的不是纯正的中文名称,其余全是地道的中文名,这和前文所说的50%女装品牌,形成鲜明的对照,难道不足以引起企业家们的深思么?
  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陶冶,已经具有极强的自我免疫能力。历史上的五胡乱华、蒙满当权,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文化的纯正性,任何泊来品,迟早都会被同化成汉语的组成部分,或者是作为异己排除在外。由此可知,使用属于外来文化的名称等,迟早有被“免疫”掉的风险,除非这些名称在一定的时间内被大众所认同,比如说海尔,虽然也是外文,但源自最初的琴岛利博海尔,虽然在汉语中海尔两个字没有实际意义,但发音简单,不会引起歧义,基本上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假如前文所说的女装品牌都能成为名牌,则中国的大街小巷50%的招牌都是叽里咕噜的外国名字,这种状况会出现吗?直觉告诉我们不会。既然不会,为什么还要等着被同化或者是被淘汰呢?愿品牌所有者们深思。
其他文献
[摘 要] 隨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化成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作。本文通过对国际化运作的文献回顾和理论阐述,对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运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国际化运作 国际化阶段 国际化路径    一、引言  国际化运营是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运营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国境的各种运营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
[摘 要] 组织变革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组织变革的原因,对企业组织变革中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 组织变革 经济 制度    一、企业组织变革的原因  随着社会劳动力多元化趋势加强、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增强、顾客消费理念的变化及多元化的需要、企业公众形象要求的提升、生态企
目的:建立HPLC示差折光分析法检测硫酰胺的纯度.方法:采用UnisphereAquaC18(2.0mm×150mm,3.5μm)色谱柱,1g/L庚烷磺酸钠(pH=3.5)作为流动相,柱温25℃,灵敏度16AUFS,流速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经济的发展与信息的流通程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密切的关系,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国家对行政作用的运用。所以,人们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经济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经济新闻的特点出发,发现并分析经济当前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经济新闻可读性增强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闻 特点 存在问题 可读性 措施    一、经济新闻的
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对组织绩效产生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试图打开两者之间的“黑箱”。本文基于知识管理作为中介变量的研
[ 摘 要 ]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已成为中小企业乃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 关键词 ]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
本文以北京市郊区县的50个乡镇为样本点,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北京郊区县农民收入的各种因素。首先通过拟合多元回归方程并且重点研究观测数据中间不满足基本假定的情况,进而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