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教育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陕西5所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使用SPSS工具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信息素养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的策略和途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推动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转化为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达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备较高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笔者以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信息素养能力的现状,分析信息素养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策略和途径,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信息素养及其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保罗认为“经过培训以后能够在工作中运用信息的人即认为具备了信息素质,他们在掌握了信息工具的使用及熟悉主要信息源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马晓婧等,2016)。
信息素养是個人利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工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人能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于2008年提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指出教师应具备技术概念和娴熟的操作能力,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优化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外都拟定了面向全国或地区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但是研究对象主要是集中在学习者,而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的评价标准却很少。目前较有权威的关于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包括:《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以及我国拟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三个能力标准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协会在关于教师的技术能力的诸多目标上基本是一致的。
本研究以陕西普通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由于外语学科和专业能力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对本研究更具有普适性,因此本次研究将以该标准为框架进行调查设计。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选定陕西5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本科院校,对这些高校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职称的大学英语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设计。先是对这些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通过对这些学校的十位一线英语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的情况。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职称等)、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频率,信息素养能力(技术素养、知识深化和知识创新),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2。问卷采用Likert 五级计分法,从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到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五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能力越强,教师的信息素养越高。
问卷调查实际发放150份,回收数据130份,有效数据123份,有效率为95%,参与问卷调查教师的个人因素表明:性别、年龄和职称比例合理,基本保证了抽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被调查对象的组成结构如下表所示。
问卷调查中,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资源包括:教材和教辅、课件、网络资源,多媒体光盘,报刊杂志和数据库。调查结果显示,被研究对象对这六种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分别为:教材和教辅4.521,课件4.362,网络资源4.024,多媒体光盘3.869,报刊杂志3.635,数据库3.027。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相关信息资源的使用率比较频繁,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他们主要通过学校配发、网络检索、同事交流和自己购买等方式获得这些资源。
笔者对各种信息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标准差对比(标准差0.925),发现教师个体在数据库的使用率方面差异大,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17.6%对数据库资源不了解,更谈不上进一步使用。总体上分析,男性教师对各类信息资源的使用率高于女性教师,年龄50岁以下的教师比50岁以上的教师更频繁使用各种信息资源,不同职称的教师在资源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
关于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对技术素养能力,知识深化和知识创新分别分六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教师的技术素养能力总体均值为3.362,知识深化能力总体均值为3.603,知识创造能力总体均值为3.267,也就是处于“通常符合我的情况”和“有时符合我的情况”之间,这表明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能力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由此可推断整体上我省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达不到该标准的要求,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笔者还对比了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称对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总体上就信息素养能力而言,男性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略高于女性教师,年纪轻的教师高于年纪大的教师,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教师略高于高级教师,但都无显著差异。此外,笔者还对教师资源利用率和信息素养能力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586,p值为0.000,这表明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影响显著,这也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调查结果及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得出:陕西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对信息资料的利用率良好,但对数据库资料使用较少,不同年龄、性别和职称在资源的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大学英语教师具备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但是其三个层次的能力:技术素养、知识深化和知识创造能力都还是介于“通常符合我的情况”和“有时符合我的情况”之间,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称在信息素养能力上略有不同,但是也没有显著差异,总体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其中技术素养和知识创造能力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大大影响到其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认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符合甚至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应该从个人,学校和国家政策三个层面上来努力。
从个人层面上,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树立科学和全面的信息素养观。在大数据时代下,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并解决新问题。通过信息网络等各种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合作,充分运用多媒体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应用、整合优化,并创新。
从国家和学校的层面上,各相关部门应针对国内不同地区和层次的高校,分阶段和类别,建立相应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提供技术支持,提升教师的信息和通信能力,对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教师有机会了解到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最新政策和发展动态,使教师能进一步扩展教学,并为学生创建更为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很有意愿参加有关外语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希望有机会提升自己,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此外,从国家层面上,由于国内官方权威的评价标准目前只有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针对高校教师的标准这方面还是空白,有待出台科学、权威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和相关考核机制。
结 语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是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在这场改革中取决定性因素的是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陕西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其信息素养能力提升提供策略支持,以服务于陕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能给其他地区有关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照,也为我国制定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Zurkowski·P·G.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 and Priorities. 1974. Related Paper No.5[R].Washington D.C.: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面向教师的美國国家教育技术标准[EB/OL].[2018-12-20].http://www.iste.org/standards/iste-standards/standards-for-teachers.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EB/OL].[2018-12-20]. http://www.unesco.org/new/en/unesco/themes/icts/teacher-education/unesco-ict-competency-framework-for-teachers/.
[4]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201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蒋瑜.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 海外英语,2016,(9):35-37.
[6]马晓婧,陈晓明等.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师信息素养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85-87.
[7]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 ——写在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闭幕之际[J].外语界,2010,(6):26-32.
[8]周小勇.信息技术支持等外语教学——逻辑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0,(4):32-36.
作者简介
张贞桂 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推动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转化为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达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具备较高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笔者以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信息素养能力的现状,分析信息素养能力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策略和途径,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信息素养及其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保罗认为“经过培训以后能够在工作中运用信息的人即认为具备了信息素质,他们在掌握了信息工具的使用及熟悉主要信息源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马晓婧等,2016)。
信息素养是個人利用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工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人能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于2008年提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指出教师应具备技术概念和娴熟的操作能力,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优化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外都拟定了面向全国或地区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但是研究对象主要是集中在学习者,而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的评价标准却很少。目前较有权威的关于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包括:《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以及我国拟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三个能力标准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协会在关于教师的技术能力的诸多目标上基本是一致的。
本研究以陕西普通高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由于外语学科和专业能力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对本研究更具有普适性,因此本次研究将以该标准为框架进行调查设计。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
本研究选定陕西5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本科院校,对这些高校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职称的大学英语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设计。先是对这些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然后通过对这些学校的十位一线英语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的情况。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职称等)、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频率,信息素养能力(技术素养、知识深化和知识创新),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2。问卷采用Likert 五级计分法,从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到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五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能力越强,教师的信息素养越高。
问卷调查实际发放150份,回收数据130份,有效数据123份,有效率为95%,参与问卷调查教师的个人因素表明:性别、年龄和职称比例合理,基本保证了抽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主要采用SPSS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被调查对象的组成结构如下表所示。
问卷调查中,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资源包括:教材和教辅、课件、网络资源,多媒体光盘,报刊杂志和数据库。调查结果显示,被研究对象对这六种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分别为:教材和教辅4.521,课件4.362,网络资源4.024,多媒体光盘3.869,报刊杂志3.635,数据库3.027。这些数据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相关信息资源的使用率比较频繁,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他们主要通过学校配发、网络检索、同事交流和自己购买等方式获得这些资源。
笔者对各种信息资源使用情况进行标准差对比(标准差0.925),发现教师个体在数据库的使用率方面差异大,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17.6%对数据库资源不了解,更谈不上进一步使用。总体上分析,男性教师对各类信息资源的使用率高于女性教师,年龄50岁以下的教师比50岁以上的教师更频繁使用各种信息资源,不同职称的教师在资源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
关于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对技术素养能力,知识深化和知识创新分别分六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教师的技术素养能力总体均值为3.362,知识深化能力总体均值为3.603,知识创造能力总体均值为3.267,也就是处于“通常符合我的情况”和“有时符合我的情况”之间,这表明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能力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由此可推断整体上我省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达不到该标准的要求,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笔者还对比了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称对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总体上就信息素养能力而言,男性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略高于女性教师,年纪轻的教师高于年纪大的教师,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教师略高于高级教师,但都无显著差异。此外,笔者还对教师资源利用率和信息素养能力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586,p值为0.000,这表明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影响显著,这也进一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调查结果及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得出:陕西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对信息资料的利用率良好,但对数据库资料使用较少,不同年龄、性别和职称在资源的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大学英语教师具备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力,但是其三个层次的能力:技术素养、知识深化和知识创造能力都还是介于“通常符合我的情况”和“有时符合我的情况”之间,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称在信息素养能力上略有不同,但是也没有显著差异,总体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其中技术素养和知识创造能力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大大影响到其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认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符合甚至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应该从个人,学校和国家政策三个层面上来努力。
从个人层面上,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树立科学和全面的信息素养观。在大数据时代下,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并解决新问题。通过信息网络等各种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合作,充分运用多媒体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应用、整合优化,并创新。
从国家和学校的层面上,各相关部门应针对国内不同地区和层次的高校,分阶段和类别,建立相应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提供技术支持,提升教师的信息和通信能力,对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教师有机会了解到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最新政策和发展动态,使教师能进一步扩展教学,并为学生创建更为有效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教师很有意愿参加有关外语信息化教学的培训,希望有机会提升自己,适应信息化教育的改革。此外,从国家层面上,由于国内官方权威的评价标准目前只有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针对高校教师的标准这方面还是空白,有待出台科学、权威的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标准和相关考核机制。
结 语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是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在这场改革中取决定性因素的是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本研究通过对陕西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其信息素养能力提升提供策略支持,以服务于陕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能给其他地区有关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照,也为我国制定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Zurkowski·P·G.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 and Priorities. 1974. Related Paper No.5[R].Washington D.C.: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美国教育技术国际协会.面向教师的美國国家教育技术标准[EB/OL].[2018-12-20].http://www.iste.org/standards/iste-standards/standards-for-teachers.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EB/OL].[2018-12-20]. http://www.unesco.org/new/en/unesco/themes/icts/teacher-education/unesco-ict-competency-framework-for-teachers/.
[4]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2010,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蒋瑜.大数据时代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 海外英语,2016,(9):35-37.
[6]马晓婧,陈晓明等.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师信息素养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8):85-87.
[7]束定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教什么,怎么教? ——写在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闭幕之际[J].外语界,2010,(6):26-32.
[8]周小勇.信息技术支持等外语教学——逻辑框架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0,(4):32-36.
作者简介
张贞桂 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