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培养读写能力。阅读的任务就是如何使自己的思路向作者的思路靠拢,其最终结果是完全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培养能力,关键在于阅读时不但要知其然,而且更要知其所以然。怎样才能“知其所以然”呢?我认为,阅读时务必勤于动脑,将自己“置身于书中”。
讀一篇课文,读之前先想想“如果让我写,打算怎样写”,读了之后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再与自己原来的想法对照一下,发现不同之处;接着再想一想“如果不是这样写,表达效果又将怎样”。经常进行这样的层层思考,每篇都如此阅读,就能真正读懂、读通、读透文章,就能领悟出文章写法的真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势必就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例如,读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看了标题后先得想一想“如果让我写,我该怎么写”。可以集中笔力写自己或他人在设定的某个特殊场景即“最后一课”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从而集中塑造笔下主要人物的鲜明形象,努力反映一个较为具体深刻的主题。读了原文后发现,作家都德选用材料异常巧妙,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选取了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此外,课文还成功运用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把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鲜活而又细腻地表现了出来。主人公韩麦尔老师其实只是个很普通的小学教员,过去也并非是个模范人物,工作不算很负责任,又不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而一旦晓得阿尔萨斯沦为德国的殖民地,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离开辛苦经营四十年之久的校园,告别他培养过几代人学习法语的地方,他变了,而且发生了思想的裂变。为了纪念“最后一课”,他特地“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对犯错误的学生也变得温和起来,不再单纯责怪学生,而是将心比心,引咎自责,用他那热爱祖国语言的炽热情感,点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母语的热情。他的工作态度改变了,教学方法转化了,还巧用比喻,平和、耐心地讲解。连平日懒散贪玩落下功课的小弗郎士,也能“全都懂”,感到“挺容易”。全班学生都把学习法国语言文字同热爱祖国紧密联系了起来,个个刻苦认真地学习着。韩麦尔先生的言传身教,竟让郝叟老人也跟着孩子们忘我地学习起来。小说结尾处,韩麦尔的爱国思想更是得到升华。文中写道:他“脸色惨白”,心情沉重,话不成声,只是拿起粉笔,用尽全身力气,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最后只做了个“散学了”的手势。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韩麦尔的这一“定格”和无声的手势,收到了意味无穷、令人反复品咂的艺术效果。由于巧妙利用细节描写,所以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感人,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爱国主义思想主题分外突出。
如果不这样写,就难以表现韩麦尔先生在不许教法语的禁令时刻,谱写的这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通过阅读这篇小说,学生们都能悉心地体会感受细节的妙用,“小中见大”的构思艺术,也大大加深对小说整体的融会贯通,达到了熏陶思想情操,提高鉴赏能力之目的。
再如,读《从三到万》一文,看了标题后先得想一想“如果让我写,我该怎么写”。可以先引述故事,后发表见解,再联系实际讲些道理。读了原文之后,发现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的构思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摘引一个幽默的故事并从中引出论点,这样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在引述故事前先写两段议论,提出了学习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要循序渐进的观点。这样写既抓住了读者的思想,使文章有了鲜明的针对性,同时又很切合下边故事的含义,与引述故事后几段议论存在着内在联系。如果不是这样写,一开头就直引故事,下面一直议论开去,就不及这样写灵活,有吸引力了。由此,我们就学到了一种写作方法,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
再如,读萧乾的散文《枣核》,研读标题后想想,“如果是我,该如何写”,可以把枣核作为一条叙事线索,串连成一个思乡爱国的主题。读完之后一对照,发现作者构思异常精巧,除了用“枣核”层层设置了悬念外,中间却宕开一笔,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着力写了美丽的山城、老友的阔气及事业的如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原来这是为了显示出“昔日同窗”生活条件的优越。条件如此优越,仍然深恋故土,不改“中国心”,这就更衬托出这位朋友“民族感情”的深厚浓烈。此外,也增加了文章的波澜,更具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写,就难以表现美籍华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厚意,文章虽紧凑了点,但终因蓄势不足,铺垫不够,致使内容干瘪,表达效果将逊色不少。由此,我们可知,“枣核”,它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内在线索。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技巧,一种“形散神聚”的表达技巧。
“画到生时是熟时。”倘若每读文章时,都想想这类问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就一定能获得很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
讀一篇课文,读之前先想想“如果让我写,打算怎样写”,读了之后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再与自己原来的想法对照一下,发现不同之处;接着再想一想“如果不是这样写,表达效果又将怎样”。经常进行这样的层层思考,每篇都如此阅读,就能真正读懂、读通、读透文章,就能领悟出文章写法的真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势必就会有相当大的提升。
例如,读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看了标题后先得想一想“如果让我写,我该怎么写”。可以集中笔力写自己或他人在设定的某个特殊场景即“最后一课”上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从而集中塑造笔下主要人物的鲜明形象,努力反映一个较为具体深刻的主题。读了原文后发现,作家都德选用材料异常巧妙,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选取了一所普通小学中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此外,课文还成功运用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把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鲜活而又细腻地表现了出来。主人公韩麦尔老师其实只是个很普通的小学教员,过去也并非是个模范人物,工作不算很负责任,又不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而一旦晓得阿尔萨斯沦为德国的殖民地,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离开辛苦经营四十年之久的校园,告别他培养过几代人学习法语的地方,他变了,而且发生了思想的裂变。为了纪念“最后一课”,他特地“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对犯错误的学生也变得温和起来,不再单纯责怪学生,而是将心比心,引咎自责,用他那热爱祖国语言的炽热情感,点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母语的热情。他的工作态度改变了,教学方法转化了,还巧用比喻,平和、耐心地讲解。连平日懒散贪玩落下功课的小弗郎士,也能“全都懂”,感到“挺容易”。全班学生都把学习法国语言文字同热爱祖国紧密联系了起来,个个刻苦认真地学习着。韩麦尔先生的言传身教,竟让郝叟老人也跟着孩子们忘我地学习起来。小说结尾处,韩麦尔的爱国思想更是得到升华。文中写道:他“脸色惨白”,心情沉重,话不成声,只是拿起粉笔,用尽全身力气,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最后只做了个“散学了”的手势。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韩麦尔的这一“定格”和无声的手势,收到了意味无穷、令人反复品咂的艺术效果。由于巧妙利用细节描写,所以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感人,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爱国主义思想主题分外突出。
如果不这样写,就难以表现韩麦尔先生在不许教法语的禁令时刻,谱写的这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通过阅读这篇小说,学生们都能悉心地体会感受细节的妙用,“小中见大”的构思艺术,也大大加深对小说整体的融会贯通,达到了熏陶思想情操,提高鉴赏能力之目的。
再如,读《从三到万》一文,看了标题后先得想一想“如果让我写,我该怎么写”。可以先引述故事,后发表见解,再联系实际讲些道理。读了原文之后,发现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的构思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摘引一个幽默的故事并从中引出论点,这样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在引述故事前先写两段议论,提出了学习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要循序渐进的观点。这样写既抓住了读者的思想,使文章有了鲜明的针对性,同时又很切合下边故事的含义,与引述故事后几段议论存在着内在联系。如果不是这样写,一开头就直引故事,下面一直议论开去,就不及这样写灵活,有吸引力了。由此,我们就学到了一种写作方法,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
再如,读萧乾的散文《枣核》,研读标题后想想,“如果是我,该如何写”,可以把枣核作为一条叙事线索,串连成一个思乡爱国的主题。读完之后一对照,发现作者构思异常精巧,除了用“枣核”层层设置了悬念外,中间却宕开一笔,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着力写了美丽的山城、老友的阔气及事业的如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原来这是为了显示出“昔日同窗”生活条件的优越。条件如此优越,仍然深恋故土,不改“中国心”,这就更衬托出这位朋友“民族感情”的深厚浓烈。此外,也增加了文章的波澜,更具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果不这样写,就难以表现美籍华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厚意,文章虽紧凑了点,但终因蓄势不足,铺垫不够,致使内容干瘪,表达效果将逊色不少。由此,我们可知,“枣核”,它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内在线索。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技巧,一种“形散神聚”的表达技巧。
“画到生时是熟时。”倘若每读文章时,都想想这类问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就一定能获得很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