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母亲,是位再普通不过的教师。三尺讲台,是她一直坚守的阵地。
3岁时,由于条件限制,我没能上幼儿园,我拽着母亲的衣角号啕大哭。上课时,她便把我放在讲台上——其实是张矮旧的书桌,让我自个儿玩,不许我出半点儿声。为了照顾后排的学生,她只好踮起脚把字写得高一些,结果脚尖被磨出一个个水泡,生疼生疼的,以至于她抱我时差点都不能站立。
不善言辞的母亲,总是习惯在别人的褒奖中,将自己的成就轻轻拂去,留给他人一个谦卑的美好形象。印象中,母亲最常对别人说的一句话是:“教得来别人家的孩子,教不来自己的。”可是在别人眼里,她已经为我付出许多心血,循循善诱,将我教育得知理、善辩,但她通常只是轻描淡写一句:“是他自己的努力和造化。”然而却是母亲,一直坚持让我读书写字,因此我从小便喜欢诗词歌赋,痴迷写作。文字给了我一支牧笛,让我能够吹响内心的声音。
在母亲的一再鼓励下,我勇敢地提笔,给杂志社投稿。终于,文字见诸刊物,像许久以来的心事开花一样,我收获着内心的欣喜和芬芳。母亲将我发表的文章一一整理出来,装订成册,摆放在明晃晃的书橱里。渐渐长大后,我才意识到,过往的成就不过是摆在橱窗里的装饰,只有那些仍未被装进去的理想,才值得你再次仰望和追求。
深刻地反省着,这段青春中曾有过的浮躁与虚荣之气,那些放不下的光环,原来也会成为进步的阻碍。母亲教给我的道理竟绵延了如此之久。
奇怪的是,母亲却羞于我写她。在一篇作文里,我曾这样写道:“母亲是爱的桨手,将我摆渡……”拿给她看,她不置可否地羞涩一笑。似乎我一生也读不透母亲这本又厚又沉的书,只因那字里行间藏着太多饱满的爱。
文字的洗礼,让我推开通往世界的另一扇窗。我的心事秘密有了寄存的地方,我的成长烦恼有了宣泄的“树洞”。我知道,是母亲给了我积极的人生指引,让我向阳生长。
人生极其平淡的母亲,像一根蜡烛一直在燃烧,总想照亮点什么,也总想实现点什么。帮孩子补习到深夜,只为兑现一个旁人看来不起眼的承诺——为孩子争取一张奖状。在去家访的路上遭遇暴雨,母亲连同自行车一起翻倒在泥浆里,到达留守儿童家时,母亲已是狼狈不堪,她却还要坚持工作,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不会忘记,她40岁生日时,我和父亲在家早早做好了丰盛的晚饭,却迟迟没有把母亲盼回。风雨中我在家门口守候多时,遥望她由小变大急急赶回家的身影,不知不觉眼眶已濡湿。
我曾向母亲发问:“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辛苦?”母亲一听,有些意外,而后会心一笑:“做老师的,除了授业解惑,当然还要对孩子和他(她)的家长负责,无论如何要给他们一个交代。”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希望,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学生。在母亲的心里,她一直认为只要自己多付出一点,就可以改变孩子们的未来。这就是母亲坚守三尺讲台兢兢业业二十年的最坚定理由。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没想过要倒下;从一开始,她就肩负着责任与使命感……
我上高三那年,学业繁重,又恰逢母亲被安排支教,除了要照顾我的起居饮食,她还要兼顾工作。忽然有一天,我发现这个女人愈发显得瘦小苍老,她的头只到我肩膀下面的位置,我已高过她一大截。儿时,她目送我上学、离家;如今,变成我目送她离开,看她忙碌在生活的柴米油盐里,奔走在工作中。
为了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我选择辍笔一年。高考成绩下来的那天,母亲终于展露久违的笑颜,她欣慰的笑容像阳光下可人的花,盛开在我青葱的十八岁。一直低调的母亲也在我毕业典礼上上台发言。短短一年的支教工作,为她赢得了不少赞誉,在知道我翻看过同事们写给她的评价后,母亲竟毫不掩饰地骄傲起来。这点小小的骄傲,应该被母亲悄悄藏在心里很久了。
万千世界,爱的方式有许多种。母亲用心教会我的是,无论如何,都要全心付出,温柔以待。岁月这把刀会残忍地给我们烙下苍老的印记,只有闪闪的泪光和回忆,陪伴在我们成长的路上。
羽翼渐丰,我想要挣脱母亲的怀抱,去追求梦想。可她对我的爱无处不在,不但在我心事和疑问最多的年纪,给了我丰富的答案,而且无论以后飞向哪里,我都能远远地望见她光明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