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油田开发后期,如何应对增储难、上产难、成本控制难的矛盾?大港油田采油三厂把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作为增加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持续不懈地推进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和典型激励机制,打造出7"--支技艺精湛、勇于创新、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采油三厂以配套政策、完善体系为基础,建立业绩、能力导向目标和技能人才评聘目标,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目标化管理,营造出“岗位靠竞争、薪酬凭技能”的浓厚氛围。为鼓励技能人才钻研技术、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他们设立了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作难易程度等定性指标,实施以“职业生涯导向”为主体的考核机制,激发技能人才的学习和创新热情。2009年,仅技术革新、小改小革一项,就为企业带来了几百万元的丰厚回报。地质技术人员通过研究,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新增1284万吨,形成了千万吨级滚动增储战场。
采油三厂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练、每季一考”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动态分析评比、每半年组织一次工艺方案评比展示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学习形式,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每年举办一次员工技能大赛,并给予重奖,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导师带徒、技能拔尖人才选拔等活动,以提高培训质量,检验培训效果。采油三厂还对复合型人才进行跨专业、跨学历培养,将工艺系统员工与地质系统员工相互交流,将技术岗位员工交流至管理岗位,不断拓宽员工的思路和接触面,增强员工的综合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年,在中油集团公司集输工职业技能大赛上,采油三厂参赛的3名选手取得一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为企业赢得了荣誉。2009年,采油三厂技术工种持证率达到99,2%,技师、高级技师增加了15人,高级工增加了75人;有2名技能拔尖人才被聘为中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2名技能拔尖人才被聘为大港油田公司技能专家;为采油三厂增储上产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夏国朝和刘艳涛,被授予“采油厂功勋员工”荣誉称号,并获得每人l万元的重奖。
采油三厂以配套政策、完善体系为基础,建立业绩、能力导向目标和技能人才评聘目标,持续推进高技能人才目标化管理,营造出“岗位靠竞争、薪酬凭技能”的浓厚氛围。为鼓励技能人才钻研技术、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他们设立了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作难易程度等定性指标,实施以“职业生涯导向”为主体的考核机制,激发技能人才的学习和创新热情。2009年,仅技术革新、小改小革一项,就为企业带来了几百万元的丰厚回报。地质技术人员通过研究,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新增1284万吨,形成了千万吨级滚动增储战场。
采油三厂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练、每季一考”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动态分析评比、每半年组织一次工艺方案评比展示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学习形式,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每年举办一次员工技能大赛,并给予重奖,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坚持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导师带徒、技能拔尖人才选拔等活动,以提高培训质量,检验培训效果。采油三厂还对复合型人才进行跨专业、跨学历培养,将工艺系统员工与地质系统员工相互交流,将技术岗位员工交流至管理岗位,不断拓宽员工的思路和接触面,增强员工的综合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年,在中油集团公司集输工职业技能大赛上,采油三厂参赛的3名选手取得一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为企业赢得了荣誉。2009年,采油三厂技术工种持证率达到99,2%,技师、高级技师增加了15人,高级工增加了75人;有2名技能拔尖人才被聘为中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2名技能拔尖人才被聘为大港油田公司技能专家;为采油三厂增储上产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夏国朝和刘艳涛,被授予“采油厂功勋员工”荣誉称号,并获得每人l万元的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