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近三年来的课程改革,吸纳了“洋思”经验并把“东庐”的导学稿与“杜郎口”的小组合作经验结合起来,实施了“以‘帮学稿’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题研究。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用“帮学稿”上课的学生自学习惯在逐渐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均有显著提高。
一、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常常鼓励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学生渐渐学会在问题库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由于敢于大胆地向书本、向同学、向老师质疑问难,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我们提出;我们前面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今天要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容积和容积单位。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容积?容积的单位有哪些?怎样计算物体的容积?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等等。正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在帮学稿的引领下,竟像小老师一样提出了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由于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因而学生更加喜欢去研究。
二、指导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帮学稿”是年组教师集体备课的晶华,目的是用尝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在问题库中提出疑难问题。课堂上再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时,我们让学生帮妈妈做糖拌萝卜丁。首先,选择一个白萝卜,切成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其次,先切成1厘米厚的片,再切成1厘米宽的条,最后切成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萝卜丁;再次,把切好的萝卜丁装入盘内,拌上白糖。学生带着操作任务,积极地参与到自学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新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三、加强操作,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俗话说:看到的易忘,听到的易忘,唯有亲自实践得到的知识永远不会忘。因此,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探究发现。如:求西红柿的体积。我们提出:由于不能把它切成长方体来计算,在不损坏、不切割的情况下,如何求它的体积呢?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得知将西红柿沉浸在水中,水面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这时再提问:桌上有苹果、橘子、鸡蛋各一个,你还想知道哪个物体的体积呢?先估一估,再动手实验,可以到前面来亲自测量所需的数据,即原来正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放入苹果后水的长、宽、高。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办法,得出方法一:水和物体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方法二:容器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四、巧设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设计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等等。
众所周知:授人以鱼,只享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在运用“帮学稿”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帮学稿”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会更加努力地致力于“帮学稿”的研究,让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经过探索和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用“帮学稿”上课的学生自学习惯在逐渐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均有显著提高。
一、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常常鼓励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学生渐渐学会在问题库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由于敢于大胆地向书本、向同学、向老师质疑问难,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我们提出;我们前面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今天要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容积和容积单位。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容积?容积的单位有哪些?怎样计算物体的容积?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同?等等。正因为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在帮学稿的引领下,竟像小老师一样提出了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由于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因而学生更加喜欢去研究。
二、指导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帮学稿”是年组教师集体备课的晶华,目的是用尝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最后在问题库中提出疑难问题。课堂上再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进率”时,我们让学生帮妈妈做糖拌萝卜丁。首先,选择一个白萝卜,切成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其次,先切成1厘米厚的片,再切成1厘米宽的条,最后切成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萝卜丁;再次,把切好的萝卜丁装入盘内,拌上白糖。学生带着操作任务,积极地参与到自学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新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然后再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进一步体会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三、加强操作,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俗话说:看到的易忘,听到的易忘,唯有亲自实践得到的知识永远不会忘。因此,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探究发现。如:求西红柿的体积。我们提出:由于不能把它切成长方体来计算,在不损坏、不切割的情况下,如何求它的体积呢?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得知将西红柿沉浸在水中,水面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西红柿的体积。这时再提问:桌上有苹果、橘子、鸡蛋各一个,你还想知道哪个物体的体积呢?先估一估,再动手实验,可以到前面来亲自测量所需的数据,即原来正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放入苹果后水的长、宽、高。接着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办法,得出方法一:水和物体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方法二:容器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最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
四、巧设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设计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等等。
众所周知:授人以鱼,只享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在运用“帮学稿”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帮学稿”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会更加努力地致力于“帮学稿”的研究,让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