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博爱点亮每一颗童心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gu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号命名的南京市逸仙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是一所历经沧桑而又充满生机的百年名校。
  学校坐落于中山东路大道中段,周边文化氛围浓郁,东有逸仙村,西临总统府,北靠梅园新村纪念馆。近年来,新建的江苏美术馆、南京图书馆、红楼梦遗址等环绕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9740平方米,整体建筑群具有独特的逸仙风格。
  学校以“博爱”为办学理念,以“博爱厚德,博学明智”为学生的培养目标,以逸仙精神为榜样,在传承与践行中山先生博爱思想的过程中,让学生时时、处处、人人都融入博爱的思想光芒之中,体验博爱情感,理解博爱内容,形成博爱能力,优化博爱品质,充分彰显博爱文化的教育魅力。学校长期开展有特色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课堂上“人人有机会,个个受尊重”,班级管理中“人人有岗位,个个是主人”,使小班化理念与博爱理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校在校园建设以及文化氛围营造中,彰显逸仙独特的文化底蕴,同时突出小班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让每一个学生在亲切而舒适的环境中学习,促使每一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和谐发展。
  逸仙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小班化教育工作和研究,发展特色鲜明,一直践行着“让学生成才,让老师成功,让学校成名”的理念。
  学校传承博爱思想的光辉,将爱的教育延伸到每一个课堂上、每一次活动中、每一个家庭里。学校和贵州金堡小学手拉手,送去了博爱教育基金。学校的老师去淮安渔沟中心小学支教,并让逸仙的孩子和渔沟的孩子结成读书互助的好朋友。学校以博爱教育为指导开展了亲情教育,每月进行一次亲情活动,如为劳累的父母捶捶背、了解一个父母的童年趣事、同读一个亲情故事、同唱一首童谣、同做一份亲情问卷等,这些活动沟通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主动地关心家长,体验家长的辛苦。通过三年多的活动实践,学生的爱心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许多家长都说孩子变得懂事了、理解人了,家庭关系也和谐了。在逸仙小学的校园里,博爱是永恒的主题。
  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文学活动,有小记者团、小讲解员、童言摄影、创意空间等多种社团活动;长期实施“我爱背古诗”“科学认读”等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每学期一次的“博爱节”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自我、飞扬个性的平台。
  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增强学生体质,学校有排球、篮球、射击等体育运动队,其中校女子篮球队和男子排球队分别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屡获第一名的佳绩。同时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月末体育竞赛”深受师生和家长欢迎。在竞争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使家长们更支持学校和班级的活动。每日一练的大课间活动中,体育组编排了一套新的搏击操和排球操,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还策划了颇具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跳皮筋”,使学校的体育活动健康、快乐、有序地开展。
  逸仙小学作为南京市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一直注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陶冶了情操,传递着爱心。学校积极参与了多项心理教育课题的研究,老师和学生的心理教育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并发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心灵小屋”被评为南京市学校示范心理咨询室,多次接待兄弟学校的参观。
  教育的理想是师生的和谐,小班的追求是学生快乐学习,这两点也是逸仙小学日常课堂最大的特点。从第一天进入小班实践研究开始,逸仙小学一直致力于充分利用小班优势,立足学校特色,打造“优质小班、精致课堂”。
  在逸小,老师是孩子的朋友,可以一起游戏,一起谈心,一起讨论学习。我们鼓励一对一的辅导,要求对作业进行面批;我们改变评价形式,多元多角度地发现学生的潜能。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学习场所,而且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沟通、学会合作、共同生活、相互交往的生活场所,更是学生与教师心灵净化、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在逸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快乐展示分享、快乐互帮互助、快乐猜想研究;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人都参加兴趣小组和学习小组,每天都有特色活动时间,每节课都让孩子有自己展现的三个百分百,即课前展现百分百、过程展现百分百、组内展现百分百。我们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也遵循着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一切发展在含而不露的引领中水到渠成。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带来了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现代化,教学语言的丰富性和启迪性,教学艺术体现的人文关怀和灵活的机制,多方面多层次地使课堂鲜活、靓丽,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优质小班、精致课堂”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多年来,逸仙小学注重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目标,将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优化教师专业素养作为关键目标,形成了校本教研目标体系。
  学校始终缅怀伟人精神,光大博爱思想,一代代师生用自己的双手凝铸着百年老校的“博爱”之魂。学校编写了《孙中山故事》,孩子们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博爱精神渗透心间,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
  小班学生人数少,受关注多,更有时间和空间发展个性。在逸仙的校园里,我们重视文化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将班级文化育人作为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力求育人氛围的人文化、个性化、精致化,进一步凸显小班班级文化特色,营造充满爱心的班级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每一个小班的教室,就是一个展现班级个性的天地;每一个小班的课堂,就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舞台。我们倡导“人人有岗位,个个是主人”,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级的管理和服务,在自我管理中自我教育。
  逸仙精神激励着孩子们博爱、务实、求真。被评为“中山班”是学生在班级评选中看重的最高荣誉。“中山班”每两年一届,如今已是第十届了。每年“中山班”的学生都会利用假期去中山陵悼念孙中山先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山班”的学生们先后走上街头体验生活,走进敬老院慰问老人,走进“抗震救灾,共献爱心”捐款现场,前往南京军区总医院看望灾区小伤员,为他们带去衷心的祝福,走进情侣园参加“为爱行动”的活动。
  借助学校校园网这个平台,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个人博客,每一个班级又有一个班级空间。在一个个班级空间、在一个个个人博客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热情、智慧、创造,对新事物的好奇,对生活的热爱。潜心走进这小小的网页,我们深深地感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那么地丰富多彩。
  生活在逸仙小学的孩子是快乐的。他们每个人都是课堂学习的小主人,是班级事务的小主人,扎根在小班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更有自我展示的勇气。逸小的校园、逸小的每一个班级,已经成为孩子们幸福的家园……
  逸仙精神始终贯穿在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之中。1995年以来,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小班化示范校、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书香校园、南京市优美校园、南京市教育科研基地、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南京市心理教育实验基地、南京市示范心理咨询室、素质发展研究先进集体、江苏省心理教育研究先进集体、中央教科所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并被《江苏省名小学》编录入册。
  一百年的不懈追求,一百年的峥嵘岁月,像一部浩瀚的长书,几代逸仙人奋力拼搏,终于踏出一条百年名校流光溢彩的道路,终于绘就了一幅百年名校群贤荟萃的画卷。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逸仙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玄武区学科带头人。
其他文献
在双一流背景下,本科生课程建设已成为一项重大工作.本文已中医院校中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建设为例,从课程建设的方案、方法、课程建设措施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为相关课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中的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了通信关注的重点.目前计算机通信中的信息传输,主要包括了有线网络通信、无线网络通信及宽带通信等方式.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存在于通信领域的各个环节,是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芯片扶持力度,推动了DSP芯片的发展和推广,让其成为许多
股权激励能够使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趋于一致,有助于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促使公司管理层规避短期行为而更多地关注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激励机制。2006年以来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篇目,但相对于白话文来说,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陌生,不易理解,难以唤起学习热情.为了让经典小古文教学呈现可亲的样貌,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
随着医改政策的实施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和医疗保健,医药行业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伴随着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加强,动物保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一大批国内外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涌入了我国资本市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与私募股权投资产业相关的理
我国地下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一直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对煤矿开采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良好的控制,因而导致频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教育规划纲要,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总结既往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该明确至2015年,
特殊教育面向的是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作为教育体系中特殊的一部分,大多数人有所知晓却不甚了解。提起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人们想到的多是耐心、爱心、辛苦、不易和无私的奉献。的确,面对那些或行为暴躁,歇斯底里;或行动困难,动辄搀扶;或封闭自己,拒绝交流;或突然抽搐,口吐白沫;或屎尿一身,狼藉一片的孩子们,这些老师丝毫也不敢懈怠,个中滋味实非外人所能体会。有人说特殊教育的教师不止“传道、授业、解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