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一、提问要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初中学生在课堂最希望得到信任和重视,他们随时准备接受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就以《藤野先生》中的一个句子为例来说吧。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藤野先生第一次跟学生见面时,为什么不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而说成“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让学生比较两个不同的句子所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有什么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经过比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我就是藤野严九郎”的说法,多少有藤野的姓名早就为人所共知的口气。而课文中的措辞虽然只多了三个字:“叫做……的”,语气就显得诚恳而平易近人。十分准确地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接着再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句子的结尾除了句号还用省略号?这跟刻画先生的思想性格有什么关系?学生联系上下文马上回答:省略号表示先生的话被留级生的笑声打断。课文是以精神无所寄托,作风低级庸俗的留级生来反衬先生,更突出了他的严肃认真,诚恳热情。就这样,一个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地钻研思考,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提问要捕捉信息,开拓思维
把对话教育理念贯彻于阅读教学,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机结合,主动探求知识,开动脑筋,我设计了“问题导向——学生活动——生成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及时筛选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在讲授何其芳的《秋天》一课时,经过学生反复朗读,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秋景图,可作者为什么不是完整地连贯地描写某一景象或某一图画?一个学生回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就像……就像……我接过话茬: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是想象,学生连连点头。我接着说:诗歌语言有跳跃的特点,我们阅读诗歌时有一个任务?学生说“还原”,把跳跃的景物连贯起来思考,连贯起来组合成一个个完整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想象,交流,描述诗节的意境,很快学生在描述的基础上,归纳出三幅图画的名称:“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遐思图”。
在对话中,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要及时鼓励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信息,延伸疏导,说出学生不知如何说的话。帮助学生完善认识,引导学生完成回答。
三、提问要选择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
提问中,先由小问题再到大问题,小问题的提出是对大问题创造时机,问在要害处,问在恰当的时机。比如,教学《石壕吏》,我提出老妇自己说‘请从吏夜归’,而且还‘急应河阳役’,是她自己要求去的,好像不算是‘捉人’,这如何解释。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我暂不解答。我提出另一个问题:“老妇既说了‘室中更无人’,何以又说‘唯有乳下孙’?既然是‘唯有’,怎么又提到‘有孙母未去’?老妇说话不是自相矛盾吗?”学生激烈争论,思维活跃,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注意,全文中直接写吏的只有这两句话,为什么题目用“石壕吏”?这说明吏在本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又发问:老妇致词时,“吏”在干什么?“吏”可能说些什么?如果把“吏”的话加进去,变成对话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试验,经过点拨和师生互动,学生自然明白,省略了差吏的话,老妇的话才显得似乎矛盾,而老妇的“请”和“急”是为了掩护有乳下孙的年轻母亲,才不得已而出口的,并非真正的主动应征。由于选择了较好的切入口,让学生换角度思考,避免了看问题的表面性,片面性,从而顺利地解开了疑惑。
四、提问要难易适中,体现民主,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要点拨引导,化大为小,化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如我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提问“如何评价课文中的两个骗子?”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我就围绕“骗”字让学生思考几个具体问题,1.谁在行骗?骗子的出发点是什么?2.谁被骗?为什么被骗?3.骗子是怎样行骗的?4.作者在结尾为何不让骗子落入法网?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最终知道了作者的用意:把骗子当作一面镜子,剖析社会人生的病态。
提问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问,真正平等的与文本、教师对话,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学生的回答,以求实的态度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每一点成绩,不拘泥于己见,不轻易排斥学生的答案,小心呵护学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王耀平. 课堂提问的“是”和“非”[J]. 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5期.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中学)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一、提问要切中要害,启迪思维
初中学生在课堂最希望得到信任和重视,他们随时准备接受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就以《藤野先生》中的一个句子为例来说吧。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藤野先生第一次跟学生见面时,为什么不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而说成“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让学生比较两个不同的句子所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有什么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经过比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我就是藤野严九郎”的说法,多少有藤野的姓名早就为人所共知的口气。而课文中的措辞虽然只多了三个字:“叫做……的”,语气就显得诚恳而平易近人。十分准确地突出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接着再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句子的结尾除了句号还用省略号?这跟刻画先生的思想性格有什么关系?学生联系上下文马上回答:省略号表示先生的话被留级生的笑声打断。课文是以精神无所寄托,作风低级庸俗的留级生来反衬先生,更突出了他的严肃认真,诚恳热情。就这样,一个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不断地钻研思考,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提问要捕捉信息,开拓思维
把对话教育理念贯彻于阅读教学,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机结合,主动探求知识,开动脑筋,我设计了“问题导向——学生活动——生成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及时筛选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如在讲授何其芳的《秋天》一课时,经过学生反复朗读,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秋景图,可作者为什么不是完整地连贯地描写某一景象或某一图画?一个学生回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就像……就像……我接过话茬: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是想象,学生连连点头。我接着说:诗歌语言有跳跃的特点,我们阅读诗歌时有一个任务?学生说“还原”,把跳跃的景物连贯起来思考,连贯起来组合成一个个完整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想象,交流,描述诗节的意境,很快学生在描述的基础上,归纳出三幅图画的名称:“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遐思图”。
在对话中,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要及时鼓励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信息,延伸疏导,说出学生不知如何说的话。帮助学生完善认识,引导学生完成回答。
三、提问要选择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
提问中,先由小问题再到大问题,小问题的提出是对大问题创造时机,问在要害处,问在恰当的时机。比如,教学《石壕吏》,我提出老妇自己说‘请从吏夜归’,而且还‘急应河阳役’,是她自己要求去的,好像不算是‘捉人’,这如何解释。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我暂不解答。我提出另一个问题:“老妇既说了‘室中更无人’,何以又说‘唯有乳下孙’?既然是‘唯有’,怎么又提到‘有孙母未去’?老妇说话不是自相矛盾吗?”学生激烈争论,思维活跃,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注意,全文中直接写吏的只有这两句话,为什么题目用“石壕吏”?这说明吏在本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我又发问:老妇致词时,“吏”在干什么?“吏”可能说些什么?如果把“吏”的话加进去,变成对话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试验,经过点拨和师生互动,学生自然明白,省略了差吏的话,老妇的话才显得似乎矛盾,而老妇的“请”和“急”是为了掩护有乳下孙的年轻母亲,才不得已而出口的,并非真正的主动应征。由于选择了较好的切入口,让学生换角度思考,避免了看问题的表面性,片面性,从而顺利地解开了疑惑。
四、提问要难易适中,体现民主,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要点拨引导,化大为小,化难为易,为学生答题架桥铺路。如我在讲《皇帝的新装》时,提问“如何评价课文中的两个骗子?”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我就围绕“骗”字让学生思考几个具体问题,1.谁在行骗?骗子的出发点是什么?2.谁被骗?为什么被骗?3.骗子是怎样行骗的?4.作者在结尾为何不让骗子落入法网?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最终知道了作者的用意:把骗子当作一面镜子,剖析社会人生的病态。
提问的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发问,真正平等的与文本、教师对话,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听取学生的回答,以求实的态度肯定学生回答中的每一点成绩,不拘泥于己见,不轻易排斥学生的答案,小心呵护学生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王耀平. 课堂提问的“是”和“非”[J]. 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5期.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