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亮新闻深处》是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的一档日播新闻科学栏目,从创立到现在已进入第七个年头,播出节目超过2000集,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奖项。作为这档栏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北京新闻广播的玉龙表示:“获奖是对《照亮新闻深处》这档节目的肯定,也是我们继续探索、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在近日举行的全国记协工作交流会议期间,玉龙分享了在节目制作流程的实践工作中所产生的成功经验。
如何得来有温度的真实
“《照亮新闻深处》的内核是用科学的视角解读新闻事件,在当下容易获取知识的网络时代,单纯讲述新闻中的科学知识已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要想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要和听众实现心意相通的‘共振’.这也是我们在实践采访中的体会。”玉龙说道。
2016年11月3日,《照亮新闻深处》栏目创始人、主持人玉龙前往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采访我国首枚大推力液体火箭“长征五号”的首次发射,这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也标志着中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转变,这也是很多媒体对外报道的基本描述。但在现场的玉龙却告诉记者,长征五号的首飞不但是“一波三折”,更加充分体现了我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別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因此,“在当时《照亮新闻深处》长征五号首飞专题节目中,我们着重体现了火箭从研发到总装,再从发射遇险到成功发射中相关‘人’的故事,让我们的听众听到了高冷科技中人性的温暖,科研工作者的无畏奉献。”他说。
玉龙深有感触地说道:“如果没有亲到现场的付出,很难得来新闻事件中有温度的真实。”
家住北京劲松的失明听众林俊阿姨,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及《照亮新闻深处》的铁杆儿粉丝,经常通过电话和栏目组联系联系。今年春节前,玉龙及栏目组前往林阿姨家探望,这位资深听众说起节目内容来可是如数家珍。不过,玉龙由此感悟道:“和听众交流的过程中,也让我有所感触——广播受众有不少是家中的老年人,有关高科技的新闻听起来开阔视野,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提升生活质量的‘硬知识’,对普通听众而言,要想让科学走进生活,要首先做到让人尝到科学的甜头。由此,可以看出,广播的特色就是陪伴和贴近,没有对听众探访,只蒙在直播间里说话,是无法做到直面现实生活,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的。”
如何打造有乐趣的科普
玉龙告诉记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同时也导致了各类谣言的泛滥,给百姓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照亮新闻深处》的栏目定位之一是科学普及,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与听众的交流,发现‘伪科学谣言’给他们带来不少困惑,因此我们联合北京市科协和诸多科学家,制作播出了140集科学辟谣微广播剧《甄家轶事》,在短短3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广播情景喜剧的方式讲述一个个在社会上流传甚广的‘谣言’,再通过科学论证的方式揭开事实真相,使得听众在轻松欢笑的氛围中收获了真正有用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传播了科学思维,让听众具备主动识别‘伪科学’的能力。”玉龙说,“广播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来自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更加来自坚持服务听众的热情。”
如何推进有态度的学习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玉龙体会到,新闻工作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但不能简单地做新闻事件的“二传手”,要做到“报道一起事件,深入一个领域”。“《照亮新闻深处》是一档新闻科学节目,与科学家对话是我们工作的日常状态,为了能制作准确全面的广播节目,我们也加强了科学领域的训练。诚然,媒体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文科生,对于精深枯燥的科学存在一定程度的畏惧,但通过与科学工作者的深入交流,我们明白科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公式或名词,而是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学习,而科学传播的目的则是传播这种‘价值观’,让社会大众了解科学的体系语言,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了解科学在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节目中与科学家多年的学习交流,不但使我们成功跨过了学习科学的畏难情绪,还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更加坚定了我们从事科学传播的信念。”
如何练就深入人心的话语方式
常言道,妙笔生花,便是体现着运笔者笔力的魅力。而对于一个广播从业者而言,他们所谓的“笔力”,就是他们的语言,要让语言有力量的前提之一,就是不能让语言和听众有距离。玉龙坦诚地告诉记者:“广播,在当下城市人群媒体类别的选择中扮演陪伴角色,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抛弃‘拿、装、端’的播报式语言,用‘实话+白话’的方式和听众对话,以《照亮新闻深处》为例,科学节目的内容容易和听众产生距离,即便我们的词汇再华丽,发音再标准,一旦听众选择换台,我们语言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在多年的广播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事件的表述一定要简单化,专业名词一定要少出现,科学成果的描述要多用比喻,科学前沿的报道要多加谨慎等。我们力求自己的声音形象在听众听来是邻居家的熟人,可以让他们在街坊邻里的闲谈中,了解到更多社会大事。”
如何得来有温度的真实
“《照亮新闻深处》的内核是用科学的视角解读新闻事件,在当下容易获取知识的网络时代,单纯讲述新闻中的科学知识已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要想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要和听众实现心意相通的‘共振’.这也是我们在实践采访中的体会。”玉龙说道。
2016年11月3日,《照亮新闻深处》栏目创始人、主持人玉龙前往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采访我国首枚大推力液体火箭“长征五号”的首次发射,这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也标志着中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转变,这也是很多媒体对外报道的基本描述。但在现场的玉龙却告诉记者,长征五号的首飞不但是“一波三折”,更加充分体现了我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別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因此,“在当时《照亮新闻深处》长征五号首飞专题节目中,我们着重体现了火箭从研发到总装,再从发射遇险到成功发射中相关‘人’的故事,让我们的听众听到了高冷科技中人性的温暖,科研工作者的无畏奉献。”他说。
玉龙深有感触地说道:“如果没有亲到现场的付出,很难得来新闻事件中有温度的真实。”
家住北京劲松的失明听众林俊阿姨,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及《照亮新闻深处》的铁杆儿粉丝,经常通过电话和栏目组联系联系。今年春节前,玉龙及栏目组前往林阿姨家探望,这位资深听众说起节目内容来可是如数家珍。不过,玉龙由此感悟道:“和听众交流的过程中,也让我有所感触——广播受众有不少是家中的老年人,有关高科技的新闻听起来开阔视野,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提升生活质量的‘硬知识’,对普通听众而言,要想让科学走进生活,要首先做到让人尝到科学的甜头。由此,可以看出,广播的特色就是陪伴和贴近,没有对听众探访,只蒙在直播间里说话,是无法做到直面现实生活,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的。”
如何打造有乐趣的科普
玉龙告诉记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同时也导致了各类谣言的泛滥,给百姓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照亮新闻深处》的栏目定位之一是科学普及,我们在实践中通过与听众的交流,发现‘伪科学谣言’给他们带来不少困惑,因此我们联合北京市科协和诸多科学家,制作播出了140集科学辟谣微广播剧《甄家轶事》,在短短3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广播情景喜剧的方式讲述一个个在社会上流传甚广的‘谣言’,再通过科学论证的方式揭开事实真相,使得听众在轻松欢笑的氛围中收获了真正有用的科学知识,同时也传播了科学思维,让听众具备主动识别‘伪科学’的能力。”玉龙说,“广播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来自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更加来自坚持服务听众的热情。”
如何推进有态度的学习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玉龙体会到,新闻工作者也是新闻的传播者,但不能简单地做新闻事件的“二传手”,要做到“报道一起事件,深入一个领域”。“《照亮新闻深处》是一档新闻科学节目,与科学家对话是我们工作的日常状态,为了能制作准确全面的广播节目,我们也加强了科学领域的训练。诚然,媒体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文科生,对于精深枯燥的科学存在一定程度的畏惧,但通过与科学工作者的深入交流,我们明白科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公式或名词,而是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学习,而科学传播的目的则是传播这种‘价值观’,让社会大众了解科学的体系语言,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了解科学在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节目中与科学家多年的学习交流,不但使我们成功跨过了学习科学的畏难情绪,还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更加坚定了我们从事科学传播的信念。”
如何练就深入人心的话语方式
常言道,妙笔生花,便是体现着运笔者笔力的魅力。而对于一个广播从业者而言,他们所谓的“笔力”,就是他们的语言,要让语言有力量的前提之一,就是不能让语言和听众有距离。玉龙坦诚地告诉记者:“广播,在当下城市人群媒体类别的选择中扮演陪伴角色,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抛弃‘拿、装、端’的播报式语言,用‘实话+白话’的方式和听众对话,以《照亮新闻深处》为例,科学节目的内容容易和听众产生距离,即便我们的词汇再华丽,发音再标准,一旦听众选择换台,我们语言的力量就会大打折扣,在多年的广播实践中我们发现,科学事件的表述一定要简单化,专业名词一定要少出现,科学成果的描述要多用比喻,科学前沿的报道要多加谨慎等。我们力求自己的声音形象在听众听来是邻居家的熟人,可以让他们在街坊邻里的闲谈中,了解到更多社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