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浅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能使他们的记忆、想像、思维、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发展。并陶冶他们的性情,发展智力。所以,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1、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
  小学音乐教学首先教学生学会识谱。然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来白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掇差,他们除了跟老师学唱几首歌外,对简谱和五线谱等一些基本音乐知识了解极少。简谱的实用性以及小学音乐教材中大部分都是简谱写成,决定了对学生进行简谱、五线谱(尤其是简谱)的教学是音乐课的首要任务。在此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简谱中的七个基本音名和唱名掌握较快,只要通过简短认读和适当竞赛就能激励学生牢牢记住。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学习简谱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它来学唱歌曲,就像学习26个字母是为了能拼读音节一样,所以还必须学习音符的时长知识,在进行这项教学时,我先详细说明简谱中音的长短是由横线多少决定的,如果一个音符要唱两拍,那就在这个四分音符的右边加一条短横线。如果唱三拍就加两条横线,横线越多,时值越长,如果音符的时值变短就在音符的下面加短线,下面的短线越多,时值就越短。再辅以具体的乐句进行教学。对于四、五年级的学生这样还好接受些,但像“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这样的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却是既抽象又枯燥的。因此,我努力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像的音乐环境:首先,我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声音长,狗叫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我再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昕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这种以兴趣促训练,以训练促巩固,最后达到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音乐素质的目的,虽方法一般,但却很实在、有效。
  2、要细心倾听音乐的和声效果
  和声,同时发生的音响,可作为旋律的背景。和声的变化可加强单位音乐的动力,也制约着音乐的性格,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作品的廣度、深度和力度。听音乐的和声音响好似感到光、色、景、情的变化和安静、庄严、激动、压抑等的情绪交替。和声音响的强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和声节奏的张弛、明暗等能表现渲染音乐思想情感的矛盾冲突的戏剧效果,它也是一种表现手段。如《保卫黄河》这首大合唱歌曲,作曲家用复调手法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加强了音乐的发展气势,造成此起彼伏、前后呼应的效果。
  3、要细心倾听辨别音乐的音色
  音色,指音乐中声音的音质,即不同人声、不同乐器以及入声、乐器组成的音响上的特色。音色的变化与对比,可以丰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一般来说,每个人要熟悉各种乐器组合的音响的音色,就要多听、多比较,因为作曲家在创作时运用什么声部、乐器.运用怎样的配器手法,就好似画家在绘画时用色彩一样,都是为表达作品内容服务的。如六年制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欣赏《龟兔赛跑》,这是中国福利会上海儿童艺术院史真荣为儿童写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作者根据童话《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作了音乐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乐曲发挥了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大树林的清晨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大树林中欢乐愉快的舞会情节。音乐通俗易懂,特别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小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更能激起他们丰富的想像,从中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经常赏听实际音乐的声响,培养训练感受音乐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4、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像和思维的空间。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能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创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在已有知识、经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找们一都知道。音乐也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只不过它不像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那样把社会现实真实而叉具体的再现出来.而是通过特定音响的变化与特定情感起伏的复杂对应关系间接而又曲折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复杂斗争与人的思想情感变化的关系。因此,要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意象”,就要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意识和相应的音乐审美能力,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能力,才能达到目的。这个道理就像小孩子用七巧板拼动物图案的时候一样,如果是没有亲眼见过的动物,小孩子怎么拼也难以拼得出来。音乐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一定的乐理知识和经验,是培养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培养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培养创造思维的条件,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不断的培养与提高。
  以上这些,仅供小学音乐教育同行们参考。希望能通过我的“抛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让我们小 学音乐教学法这块百花园能开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鲜花来!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中,教师要善于正视学生的错误、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错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错误的练习中不断深入,使学生在错误中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错误资源巧用错误合适教法  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与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就是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教者应构建“愉”“悦”的教学情感,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定要重视教学的导入艺术,特别是新课的导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  导人新课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导人新课,可以巧妙地拉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数不在,但是目前的数学教学却严重与实际脱轨。为此,教改后对小学数学有了新的要求与标准,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数学教学与实际的联系,通过数学生活化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本文将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有益探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  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非常重视,每个人都拥有创新的潜在能力,但是
1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恰当程度的冲突,使之引起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的思维意向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对课
【摘要】教学改革以来,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是好多教师探索的一个教学改革重点。其中不乏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好的教学方法。而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被许多教师所认可。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探究式  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公共支出是政府行使职能的财力保障,公共支出的方向和规模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公共支出以政府所掌控的“公众之财”为物质基础,以履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可见,公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发展的源泉,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等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
【摘要】讲课中的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的成败关键。所以,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不时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常常能营造成一种积极的、热烈的、竞争的课堂气氛,一个个闪烁着奥秘神光的问号会转化为学生的智慧火花,创造出灵感,那么,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关键词】數学教学课堂提问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恰到
新课程的实施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和模式,《课程标准》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