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自成杀李岩,是因为相信谣言。
李岩为李自成义军迅速壮大立了三次大功。第一次立功是李岩当“宣传部长”时,起草了广为传播的歌谣“迎闯王、不纳粮”,使得农民军迅速壮大;第二次立功是建议李自成“少杀人”,人心归附;第三次是建议李自成赈济饥民:“民受饷者,不辨岩、自成也,杂呼曰:‘李公子活我。’”
此三功,显示了李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一直辅佐李自成,或许李自成能像朱元璋那样功德圆满。可惜就在这时,一则“李岩要当皇帝”的谣言在军中疯传。这则谣言是咋回事?原来宋献策曾向李自成献上谶语“十八子,主神器”(也就是说老天将安排姓李的人做皇帝),李自成听了非常高兴。接下来,大将牛金星为了搞垮得宠的李岩,抓住这句谶语对李自成说:“你要小心李岩,说不定‘十八子,主神器’,指的是他李岩呢。”与此同时,牛金星还指使心腹在军中散播此谣言。李自成疑心重,为稳定军心,在召开军事会议时,指令埋伏帐外的刀斧手,以迅雷之势将李岩斩杀,可怜李岩还来不及申辩就命丧九泉。
在古代,特别是涉及军国大事的谣言,其能量确实很大,轻则能制造冤案,重则成为国家不幸。然而,以现代眼光看谣言,不仅荒诞,而且可笑。在古代,为何谣言能有如此之大的能量?西方人曾给谣言总结了一个公式:谣言传播速度=事件的重大性×事件的模糊性,但和人们辨别水平成反比。也就是说,事情越重大且越模糊,谣言传播速度越快,反之越慢;而百姓的文化知识和辨别能力越低,谣言传播越快,反之就越慢。
这个公式,很适合解释古代“谣言猛于虎”这个奇特现象。“李岩要当皇帝”事情属重大,且李自成又没有及时做调查,于是谣言传播速度极快,再加上农民军文化水平低,又容易成为谣言的“义务宣传员”,于是,谣言很快成为催命符。因此说“李岩被谣言杀害”并不过分。
陈胜吴广制造“谣言”的手法其实并不高明,却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民夫们迷信鬼神、认知水平低。陈胜吴广在举事前,把写有“陈胜王”的布条塞进鱼肚里,兵士们买鱼回去,发现了这三个字,十分惊奇;半夜,吴广又在一破庙里,点起篝火,装狐仙叫喊:“大楚兴,陈胜王。”迷信鬼神的民夫们经此一惊一乍,就对“陈胜将来当皇帝”深信不疑。于是,中国历史首次农民大起义,在一则谣言引领下粉墨登场。在古代,以谣言为工具,利用人们无知、信息不对称去制造重大事端的例子不计其数。比如千年之后的“陈桥兵变”,就是赵匡胤部下在京城散布的一则“点检要做天子”的流言所致;元末韩山童等人制造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谣言,其爆发的能量无异于给元政权扔下一颗原子弹。
正因为谣言具有强大威力,一些国家竟把制造、传播谣言巧妙运用到军事领域,作为秘密武器攻击敌国。嬴政8年,赵国制造谣言:“嬴政不姓嬴,头上两张口。”于是民间传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当谣言传到秦国时,整个国家鸡飞狗跳,皇帝合法地位受到严峻挑战。而其他六国在楚国权臣春申君的斡旋下,决定在赵国邯郸形成合纵之势,计划趁秦国发生内乱时发动攻击。为了对付谣言引发的国内危机,秦国迅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谣言攻击六国合纵的总设计师春申君,因为只要他倒台,合纵就会土崩瓦解。秦国给春申君造谣:“当今楚国太子,并非楚王之血脉,而是春申君之骨肉。”并且公开了证据若干。谣言一出猛于虎,于是楚国不安,春申君闻报,大惊失色,匆忙辞别赵国邯郸,日夜兼程回楚国处理谣言危机,而春申君一离开,合纵攻秦也就胎死腹中。
尽管谣言猛于虎,但一旦谣言被揭穿,无论是谣言制造者还是传播者,也同样会自食苦果。比如,李自成起义时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但后来却没有真正施行,于是美丽的“口号”变成了忽悠百姓的谣言。不仅如此,李自成的军队还经常烧杀抢掠,即使对已投降的明朝大臣,依然以酷刑逼迫其交出财产。于是,谣言不攻自破时,无论是明朝官员,还是李自成管辖地的老百姓,均群起追杀仓皇逃离的李自成。谣言只能发威一时,不可能逞能一世,只可惜李自成到死,也没有悟透其中的道理。
(编辑/张金余)
李岩为李自成义军迅速壮大立了三次大功。第一次立功是李岩当“宣传部长”时,起草了广为传播的歌谣“迎闯王、不纳粮”,使得农民军迅速壮大;第二次立功是建议李自成“少杀人”,人心归附;第三次是建议李自成赈济饥民:“民受饷者,不辨岩、自成也,杂呼曰:‘李公子活我。’”
此三功,显示了李岩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一直辅佐李自成,或许李自成能像朱元璋那样功德圆满。可惜就在这时,一则“李岩要当皇帝”的谣言在军中疯传。这则谣言是咋回事?原来宋献策曾向李自成献上谶语“十八子,主神器”(也就是说老天将安排姓李的人做皇帝),李自成听了非常高兴。接下来,大将牛金星为了搞垮得宠的李岩,抓住这句谶语对李自成说:“你要小心李岩,说不定‘十八子,主神器’,指的是他李岩呢。”与此同时,牛金星还指使心腹在军中散播此谣言。李自成疑心重,为稳定军心,在召开军事会议时,指令埋伏帐外的刀斧手,以迅雷之势将李岩斩杀,可怜李岩还来不及申辩就命丧九泉。
在古代,特别是涉及军国大事的谣言,其能量确实很大,轻则能制造冤案,重则成为国家不幸。然而,以现代眼光看谣言,不仅荒诞,而且可笑。在古代,为何谣言能有如此之大的能量?西方人曾给谣言总结了一个公式:谣言传播速度=事件的重大性×事件的模糊性,但和人们辨别水平成反比。也就是说,事情越重大且越模糊,谣言传播速度越快,反之越慢;而百姓的文化知识和辨别能力越低,谣言传播越快,反之就越慢。
这个公式,很适合解释古代“谣言猛于虎”这个奇特现象。“李岩要当皇帝”事情属重大,且李自成又没有及时做调查,于是谣言传播速度极快,再加上农民军文化水平低,又容易成为谣言的“义务宣传员”,于是,谣言很快成为催命符。因此说“李岩被谣言杀害”并不过分。
陈胜吴广制造“谣言”的手法其实并不高明,却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民夫们迷信鬼神、认知水平低。陈胜吴广在举事前,把写有“陈胜王”的布条塞进鱼肚里,兵士们买鱼回去,发现了这三个字,十分惊奇;半夜,吴广又在一破庙里,点起篝火,装狐仙叫喊:“大楚兴,陈胜王。”迷信鬼神的民夫们经此一惊一乍,就对“陈胜将来当皇帝”深信不疑。于是,中国历史首次农民大起义,在一则谣言引领下粉墨登场。在古代,以谣言为工具,利用人们无知、信息不对称去制造重大事端的例子不计其数。比如千年之后的“陈桥兵变”,就是赵匡胤部下在京城散布的一则“点检要做天子”的流言所致;元末韩山童等人制造的“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谣言,其爆发的能量无异于给元政权扔下一颗原子弹。
正因为谣言具有强大威力,一些国家竟把制造、传播谣言巧妙运用到军事领域,作为秘密武器攻击敌国。嬴政8年,赵国制造谣言:“嬴政不姓嬴,头上两张口。”于是民间传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当谣言传到秦国时,整个国家鸡飞狗跳,皇帝合法地位受到严峻挑战。而其他六国在楚国权臣春申君的斡旋下,决定在赵国邯郸形成合纵之势,计划趁秦国发生内乱时发动攻击。为了对付谣言引发的国内危机,秦国迅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谣言攻击六国合纵的总设计师春申君,因为只要他倒台,合纵就会土崩瓦解。秦国给春申君造谣:“当今楚国太子,并非楚王之血脉,而是春申君之骨肉。”并且公开了证据若干。谣言一出猛于虎,于是楚国不安,春申君闻报,大惊失色,匆忙辞别赵国邯郸,日夜兼程回楚国处理谣言危机,而春申君一离开,合纵攻秦也就胎死腹中。
尽管谣言猛于虎,但一旦谣言被揭穿,无论是谣言制造者还是传播者,也同样会自食苦果。比如,李自成起义时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但后来却没有真正施行,于是美丽的“口号”变成了忽悠百姓的谣言。不仅如此,李自成的军队还经常烧杀抢掠,即使对已投降的明朝大臣,依然以酷刑逼迫其交出财产。于是,谣言不攻自破时,无论是明朝官员,还是李自成管辖地的老百姓,均群起追杀仓皇逃离的李自成。谣言只能发威一时,不可能逞能一世,只可惜李自成到死,也没有悟透其中的道理。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