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教学资源的延伸与拓展。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4-0090-02
  引    言
  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锻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时,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这是引发学生就具体学习问题做深入思考探究、加强思维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训练的过程。同时,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延伸与拓展。
  一、構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
  教师要从教学文本出发,构建有效的教学思路,对语文知识教学的推进过程做有效的安排与设计。教师要研究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点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基于这些内容做相应的教学组织与安排。探究式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构建清晰的思路,具备一定的课堂把控能力。虽然探究式教学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但课堂的整体运作方向、教学过程的推动与指引仍然主要依赖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与教学目标以及教师心中的预设成果,教师都要有相应准备。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明确总目标,以便更好地把控全局。
  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形成多层次的学习目标。首先,教师需要扫清学生文本阅读的语言障碍。尤其是在这篇文章生字词多且复杂的情况下,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安排预习工作,让大家基于有效预习就新的字词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课堂学习的时间。其次,教师让学生将这首诗歌读清楚,理解作品的语言特点,感受其中的磅礴气势,在诵读的基础上受到感染。最后,教师对作品主题思想的解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加以体会,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启发,辅助学生有效自主地探究,让学生能够揭示这首作品的主题。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的整体实践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才能让课堂推进更加顺畅,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会更为充分。这才是本课需要达到的整体教学效果。
  建立清晰合理的整体教学目标,教师就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做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组织,不仅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依托,也是有效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基础。教师在建立整体教学思路时不仅要从文本出发,基于文章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可能存在的重难点做有效突破,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做有效教学活动的组织创设。充裕的教学准备既能让课堂教学得到有效推进,让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也能更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让基于文本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可以更好地达成。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正如南宋朱熹所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问题意识是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有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才能得以进行。从具体文本教学实施方面来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提问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疑问,就可以听到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见解。例如,无论学生对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总结句有任何疑问,或者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都应当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说出已知与未知的内容,并借助这些内容发问。当学生提出疑问或者问题后,教师不要立即给出答案,而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对有难度的问题,教师则可以在思维方式和探究方向上做相应提示,辅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解答问题。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文章时,散文题材由于形散神聚,使得学生在把握文本主题和内在思想情感上有一定的障碍,甚至产生某些认知偏差。基于学生的这些学习疑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各种想法和观点,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随后,教师可以从具体问题出发,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空间,在学生探究式学习中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思维引导。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后,学生可以慢慢以正确的思维方式理解文意,不仅能够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特点与美感,还能够慢慢领会字里行间传递的作者内心的情感,对文章的解读更加精确,自身探究式的学习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
  从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开始,教师就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锻炼,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独立性的一种体现。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完成更具体的探究式学习任务,基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就所学内容做出更深入的挖掘。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学科能力的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原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注重教学资源的延伸与拓宽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延伸与拓展。这能够为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展开与深入提供依托。教学资源的延伸与拓展,有各种不同的实施方法。首先,教师可以从教学文本出发,给学生补充一些背景知识介绍,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有更好的理论依托,消除学习认知障碍。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组织方法上做转变革新。例如,可以将微课教学引入课堂,基于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开放性。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非常直观地锻炼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
  以《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以微课教学构建课堂时,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播放微视频,在微视频中将讨论的重点、文本耐人寻味的过渡语段、说明方法等都解释清楚,然后让学生在平板中输入自己的语段阅读感受,并拍照上传进行随堂分享。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拓展了文中的背景知识,可以基于这篇很有代表性的说明文的学习让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做基本了解。首先,教师可以给大家介绍常见的说明方法。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在这篇文章的阅读中就这些方法的使用加以体验。最后,教师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文意,对文章中呈现的画面做分析体会,并组织大家做总结分享。总之,这是一堂阅读探究式课堂教学尝试。它本着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需要,拓宽第一课时的容量,激励语文教学向更广、更深处蔓延。
  结    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慢慢推进,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逐渐发展与提升,教师在构建课堂时应当更多地考虑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1]。尤其是在基于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与锻炼的课堂组织和构建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延伸素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细致地剖析原文,在思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能够找到有效依托。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教师既能够达成文章教学目标,也会让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得到锻炼与强化。
  [参考文献]
  沈冬宇.小学语文体验教学课堂范式构建探析[J].名师在线,2019(25):32-33.
  作者简介:王霞(1976.3—),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要建立起很好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建立起和谐的班级氛围,可以在与学生交谈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
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优良的吸湿性和染色性能,但是结晶区的染色性能仍然不理想。针对结晶区难染色问题,从分子水平对纤维素Ⅱ晶体的扩散性质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构建了
1 选育经过  2004年以‘龙园秋李’为母本,‘安哥诺’为父本,在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内进行人工杂交授粉,获杂交果实61个,采摘后取种。2005年5月初将层积好的种子条播,获35株杂种苗,2006年春定植,2009年开始结果,其中05-01-03单株表现果个适中、果实外观艳丽、优质、丰产,定为初选优系,于2010年复选,并进行区域性试栽。2010—2013经过连续3年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