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06126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尤其是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长远意义。通过探讨、分析学生的运动兴趣、體育意识、运动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培养学生运动锻炼的自觉性与积极性,真正培养学生把运动当成一种需要、一种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实现健康促进,充分展现学校体育教学的教育过程。
  [关键词] 体育教学;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108-02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幸福可言。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开展,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逐渐在养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其自身运动习惯的建立与养成。但是近几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的结果显示,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其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呈下滑趋势,学生整体情况不理想,体质分化等现象严重,这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性差、运动行为养成率低、体育锻炼效果不均衡有直接关系。这俨然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受国家体育战略的影响,我国的体育运动往往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是群众性体育活动,即锻炼身体,二是以成绩为目的的竞技性体育活动,对体育理解的偏差,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和行为。《全国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也明确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关键内涵,是学生努力的目标;同时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之一。
  一 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影响学生运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国外的许多国家,就把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国内也有很多学校,把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当作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任务。
  1 提高学生对参与运动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深受前苏联的教育影响,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进行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有所欠缺。实际上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没有端正的运动态度,就不会有运动参与的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参与其中,真正的去领会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反之,如果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有正确的认识和强烈的兴趣,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参与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首先要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参与及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对参与运动的认识,要把端正态度与激发兴趣相结合。运动参与态度、兴趣和习惯,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运动参与态度端正,参与运动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运动习惯的学生,其运动态度自然端正,参与运动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明显提高。
  2 把握形成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两个因素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模仿性是青少年时期学生的突出特性,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会对学生能否形成及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示范、讲解动作技术,并且创新练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使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这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通过综合效应,来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
  第二,促使学生形成运动参与的自律性。在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心理学中,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的运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运动习惯的目的。当然,由被动到主动,这需要很强的运动自觉性和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切实从个人出发,制定具体锻炼计划,严格运动的内容、方法、过程,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从点滴做起,引导学生加强对自身运动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 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自觉运动参与的观念
  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参与自觉性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心对运动锻炼的强烈愿望和向往,克服体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疲劳,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 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转变运动锻炼观念
  在现行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观念,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思想上,要通过运动参与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教育学生树立为人类的繁荣幸福而学习和锻炼的观念。
  2 促进学生运动自觉性与坚持性的形成
  在体育参与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情绪,创新教学形式和丰富运动锻炼内容,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形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在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坚持性,锻炼学生的意志,克服运动极限,使之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 学校体育教学要优化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形式
  丰富的运动内容是学生锻炼兴趣的根本保证。为了激发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运动锻炼的参与度,我们必须要不断创新,提高锻炼活动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 运动方式的多样化要和“个性化”相结合   学校的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要提高趣味性和实效性,方式要多样,如布置提高学生耐力素质锻炼项目时,可以选择长跑或跳绳等,还可以创设“个性化”的锻炼目标,如定向运动等趣味目标游戏。
  2 课外运动锻炼与校内体育教学相结合
  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以“全面发展”为方针,但同时体育课时又相对有限,造成许多教学内容掌握不了,不能形成运动特长,激发不起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如,排球技术单凭每学期的几堂体育课教学,最基本的垫球技术都不能掌握。提倡课外运动锻炼与校内体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技术水平,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电脑查阅资料、周末观看比赛转播等,让学生了解有关规则和运动知识。日积月累,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增加了运动兴趣。
  3 锻炼活动与小型竞赛相结合
  为促进学生参与运动锻炼活动,使体育运动竞赛形成常态化,以赛促练激发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使运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从中享受到快乐。
  4 个人运动参与活动与小组运动锻炼相结合
  体育运动的魅力就是去感受那种与别人进行的力量、速度与智慧的对抗,去享受助威声与欢呼声。因此,要养成学生自主运动的习惯,就要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学生在学校有许多伙伴一起进行各项锻炼活动,但回到家里就会显得很冷清,就会降低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以社区为单位组织起锻炼小组,选出组长,在安全措施落实的情况下开展体育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锻炼。体育教师有计划的引导和指挥,利用良好的锻炼氛围激发起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
  四 完善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评价方式、方法
  学生是体育运动锻炼参与的主体,家长和教师要起到主导的作用,我们把每天的课内外运动锻炼的评价权交给孩子自己,让孩子享受到平等、自主的权利,再由家长和教师评估,激发起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要制定学校期末各项评比必须同学生的运动参与评价相结合,这会极大的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总之,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始终要把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习惯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参与运动成为一种习惯。在体育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動性,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要使体育教学课内外相结合,不断优化学生参与运动锻炼的形式。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加大宣传,促进学生自我运动习惯的建立、形成。建立与完善合理的运动参与的评价方式方法。
  建议将学校的体育教学引入“兴趣项目优先教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尊重学生不同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要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建议实现学生运动锻炼课内外一体化。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利用体育这个育人的平台,加强学生对自我运动锻炼的兴趣习惯的培养,这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成军,李金龙. 我国中部地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J]. 运动,2013 (18).
  [2]李建国.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 (3).
  [3]蔡罕.浅谈学校体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风险投资学课程采用研究性教学,能够做到整合规范教学内容,将多元教学方法融入课程的学习里,合理的实验训练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借力研究性专题,提升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的授课形式,并有针对性介绍风险投资典型事件,同时将风险投资和专业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说明,通过系统介绍风险投资相关知识的形式,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直观、迅速地了解掌握风险投资。  [关键词] 风险投
[摘 要] 公关交际英语为行业英语(ESP),是本校公共关系学和礼仪方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笔者通过三年的教改实践,摸索出一条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辅,以交际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并改革考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行业英语;公关交际英语;教学模式;交际教学法;Blackboard平台;体演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1145×Y331 F1获得的DH群体,属国内第一个生物孤雌生殖诱导产生的DH群体。本研究以其为材料,通过比较DH群体、重组自交系和双亲的农艺性状,对DH群体做出评价。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DH群体的遗传分离特性。由于1145是高抗青枯病白交系,Y331是高感青枯病自交系,分两次重复对行种植DH系,并分别接种青枯病原禾谷镰刀菌和肿囊腐霉菌,以检测DH家系对两种病原菌的抗性表现
[摘 要] 微课与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舶来的教学形式已逐渐被人们熟知,两者相结合符合教育的科学规律。把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灵活应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88-02  全国性微课大赛结束后,教育界兴起了一股针对微课的研究热潮。作为一
油菜角果是油菜产量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源和库,每角粒数是油菜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普通油菜角果内含2室,多室油菜角果内部含3~5室。前人对多室油菜的产量性状进行研究表明,多室油菜的单株产量普遍高于相同遗传背景下的二室油菜;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表明,每角粒数的增加是多室油菜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利用油菜角果多室性状对油菜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青海芥菜型多室油菜为材料,对其多室角果的形态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urriculum provision,training form and training time of midwifery managers in Beijing and understand the ne
[摘 要] 西方文论史课程的知识对象以往限于“编年史”或“思潮史”的存在状况,使知识内容过于庞杂而难于掌握。本文在主要文学观念或“知识型”层面,提出了西方文论史知识类型“五分法”问题,即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接受说。这种分类法将对西方文论史知识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化繁为简,起到有效传达知识和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 西方文论史;教学改革;知识类型;五分法;模仿说、实用说
Purpose: The family caregiver’s role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 of patient’s adaptation behaviour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stroke.The purpose of this r
本研究利用改良的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LDγ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4、山农1521、富硒乌麦、烟农15 ,在卡那霉素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异PCR扩增、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
[摘 要] 批判性思维对于发展大学生创造才能、推动科学发展和进行理性生活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写作是在课程教学中以写作方式促进学生认知学习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更好的运用课程写作教学法,教师既要遵循必要的课程写作教学原则;也要打破概念束缚,对写作采取一种更为开放的和多样的理解。此外,教师要努力克服障碍,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写作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课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