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体育教学强调教师和教材知识的联系、学生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自觉、自主学习。新课标着眼解决学生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变学习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培养,变教师为课堂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变教学为导学,随之必将带来教育观念的改变及教学方法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改变
【分类号】G623.8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旧的课程设置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课程设置和学生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我多年教学实际教学中发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育教学观念落伍。
在传统体育课模式中,传授运动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处于主导地位,甚至是课程的唯一目标,学生课程学习评估也是以运动技能、技术掌握多少来评估的,学生健康成为体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健康的学生才能掌握那些运动技能、技术,体育课成为一部分人参与的内容,这部分学生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而整体学生健康、体育态度、行为的改善及情感态度的改善都被忽视了,这些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
二.教学实践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机械、枯燥。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学内容由教师根据教材选择,教学技术性内容过多,忽视学生兴趣,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比如老教材里“铅球”课内容,按课的内容一步一步完成技术学习,可是有多少同学会以铅球为锻炼身体的项目内容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在课上只能跟教师所讲内容学习,在这种体制下进一步限制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单一的内容也使学生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过少。
三.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始终围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中进行,教学方法简单、机械,教学上老师教,学生跟着学,要求学生服从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目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几乎没有交流,课堂气氛严肃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的现象,师生间团队凝聚力缺乏。
在传统体育教学诟病从生时,新课程标准的出现给解决传统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带来契机,新课标从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给现今体育教学以全面变革,给体育教学工作以全新的体验。
一.顺应时代变化产生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转变观念,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的課程,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性整体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激发体育兴趣,强调要把学生的健康贯穿体育课教学全部过程当中。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从心理角度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只有这个动机被激发出来,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及日常体育运动锻炼,体育课围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开展,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技能转变成学生自己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性,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理解学习教学内容,能自主对学习活动进行支配和调节,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身体条件,兴趣和运动能力的差异,根据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不同评价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二.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
(1)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课程目标体系。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摆脱传统体育课以运动成绩为目标的思路,真正体现体育课程的性质,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真正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的整体健康目标。
(2)新课标带来新的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坚持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学习领域和学习目标,采取灵活、有效的教法和学法,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3)情感教学是新课标里的新体验。
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很忽视,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创新的课堂里,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得以发挥的活跃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甚至是比着学,从而使每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标给现在体育教学工作带来良好转机之际,我们应坚定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学习、总结新课标内涵,思考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中怎样去切切实实具体地贯彻新课标精神的办法。
一.从培养“运动员”到体育为“人人”的转变。
应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过于竞技化,在过去教学中强调绝对成绩好坏来评判学习的好坏,在这种教学中只是面向少数人,使大多数人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比如:初三50m跑教学中要求男生达到7”5,实际情况很大一批男生达不到,达到的固然可喜,达不到的同学就越来越没信心了。现在在新课标体系中我们可以从9”跑进8”的有进步的同学予以及时的肯定,这种“以人为本”既符合运动规律,又让人人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愿意去锻炼,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绩的好坏。
二.注重学生个性及能力培养,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当然我们不是要放任不管的“放羊”式教学,学生还处于发展阶段,其自我把控能力还相对有限,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调控。我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能在学习上灵活地运用知识,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能互相合作、交流善于利用团队力量去完成学习。
三.教师要从“灌输”知识的人转变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领路人”。
(1)教师要从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师总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总想着把差异巨大的学生按照一个模式去培养,让所有都有着相同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这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现今时代不是一味强调竞技技能传授的时代,而是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并运用自己知识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从传统的“说教者”变成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者。
(2)要从“教书匠”变成学习“天堂”的构建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机械执行课程计划的“教书匠”,在新课程标准里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其中要给学生开发课程学习氛围,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如何去面对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情感技能上的适应,给学生构筑学习的“天堂”。
四.建立科学发展性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应是课程和教学的有机环节,它是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是让学生形成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而不是少数体育优秀生才能体会的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体育课学习中要让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激情的释放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体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改变
【分类号】G623.8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旧的课程设置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课程设置和学生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我多年教学实际教学中发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体育教育教学观念落伍。
在传统体育课模式中,传授运动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处于主导地位,甚至是课程的唯一目标,学生课程学习评估也是以运动技能、技术掌握多少来评估的,学生健康成为体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健康的学生才能掌握那些运动技能、技术,体育课成为一部分人参与的内容,这部分学生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而整体学生健康、体育态度、行为的改善及情感态度的改善都被忽视了,这些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
二.教学实践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机械、枯燥。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教学内容由教师根据教材选择,教学技术性内容过多,忽视学生兴趣,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比如老教材里“铅球”课内容,按课的内容一步一步完成技术学习,可是有多少同学会以铅球为锻炼身体的项目内容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在课上只能跟教师所讲内容学习,在这种体制下进一步限制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单一的内容也使学生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过少。
三.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始终围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中进行,教学方法简单、机械,教学上老师教,学生跟着学,要求学生服从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目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几乎没有交流,课堂气氛严肃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的现象,师生间团队凝聚力缺乏。
在传统体育教学诟病从生时,新课程标准的出现给解决传统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带来契机,新课标从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给现今体育教学以全面变革,给体育教学工作以全新的体验。
一.顺应时代变化产生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转变观念,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的課程,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性整体提高,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激发体育兴趣,强调要把学生的健康贯穿体育课教学全部过程当中。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从心理角度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机,只有这个动机被激发出来,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及日常体育运动锻炼,体育课围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开展,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体育运动知识、技能转变成学生自己生活和发展的需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性,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理解学习教学内容,能自主对学习活动进行支配和调节,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身体条件,兴趣和运动能力的差异,根据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不同评价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二.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
(1)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课程目标体系。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摆脱传统体育课以运动成绩为目标的思路,真正体现体育课程的性质,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真正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的整体健康目标。
(2)新课标带来新的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坚持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学习领域和学习目标,采取灵活、有效的教法和学法,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3)情感教学是新课标里的新体验。
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很忽视,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在创新的课堂里,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得以发挥的活跃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甚至是比着学,从而使每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新课标给现在体育教学工作带来良好转机之际,我们应坚定素质教育思想,积极学习、总结新课标内涵,思考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中怎样去切切实实具体地贯彻新课标精神的办法。
一.从培养“运动员”到体育为“人人”的转变。
应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过于竞技化,在过去教学中强调绝对成绩好坏来评判学习的好坏,在这种教学中只是面向少数人,使大多数人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比如:初三50m跑教学中要求男生达到7”5,实际情况很大一批男生达不到,达到的固然可喜,达不到的同学就越来越没信心了。现在在新课标体系中我们可以从9”跑进8”的有进步的同学予以及时的肯定,这种“以人为本”既符合运动规律,又让人人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愿意去锻炼,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绩的好坏。
二.注重学生个性及能力培养,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当然我们不是要放任不管的“放羊”式教学,学生还处于发展阶段,其自我把控能力还相对有限,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调控。我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能在学习上灵活地运用知识,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能互相合作、交流善于利用团队力量去完成学习。
三.教师要从“灌输”知识的人转变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领路人”。
(1)教师要从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师总是按照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总想着把差异巨大的学生按照一个模式去培养,让所有都有着相同的学习能力和成绩,这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现今时代不是一味强调竞技技能传授的时代,而是要指导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并运用自己知识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从传统的“说教者”变成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者。
(2)要从“教书匠”变成学习“天堂”的构建者。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机械执行课程计划的“教书匠”,在新课程标准里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其中要给学生开发课程学习氛围,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这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如何去面对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情感技能上的适应,给学生构筑学习的“天堂”。
四.建立科学发展性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应是课程和教学的有机环节,它是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是让学生形成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体现“健康第一”的理念而不是少数体育优秀生才能体会的成功的乐趣。
总之,在体育课学习中要让学生有情感的投入、激情的释放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体育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