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大调整的过程中有个说法:抗跌的基金好。现在的统计情况表明,抗跌的不一定就好,只有少跌多涨的基金才是好基金。
基金一季报刚刚披露完毕,基金排名也开始了新一轮大洗牌。相比去年“鸡犬升天”格局,基金业绩明显开始分化,一些抗跌基金脱颖而出,而另外一些则持续沉沦。
经过统计,华夏大盘、东吴价值双动力、华宝兴业多策略、申万巴黎盛利配置基金等表现出较高的抗跌性。但是,也有一些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包括中邮系的两只基金,以及博时精选等,与去年相比,净值悲惨不已。
据统计,在本轮市场下跌之后,有些长期、中期业绩比较好的基金业绩排名明显落后了。去年业绩排名前十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除了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之外,其余9只都已经跌出前十。尤其原来排名前三的另两家更是跌到了百名之外。
通过基金仓位测算数据,排名前三甲的均为配置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不到25%,平均收益下跌5.66%,显著低于其196只偏股基金14.51% 的区间跌幅和73.78% 的区间平均仓位。其中,万家保本的仓位水平更是低至10%附近,而其区间收益跌幅只有1.4%。
排名后20位基金平均仓位82.18%,基金净值跌幅16.97%,高于全体平均值。排名靠后及名次下跌较快的基金除仓位相对较高外,重仓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重配蓝筹的融通系基金,指数基金鹏华50以及持股集中度较高的华安宏利等。
大跌中考验谁最抗跌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跌幅逾5%的暴跌共出现过6次。它们分别是“1.22”的-7.62%、“1.28”的-6.81%、“3.18”的-5.08%、“4.1”的-5.48%、“4.9”的-5.22%,以及“4.14”的-6.54%。
而在今年以来的6次暴跌中,在净值增长排名居前5位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出现频率中,仍不难发现最为抗跌的股票型基金。
经统计,易方达科讯在其中的4次大跌中表现出较好的抗跌力。东吴动力、长城消费和华宝增长紧随其后,6次大跌中有3次抗跌排名居前。华夏行业、博时主题及博时产业分别在2次抗跌中表现不俗。再从市场发生暴跌的3个月份来看,月净值增长率表现中,东吴双动力仍名列前茅,工银红利和宝康消费品亦表现优异。
从上面弱市中抗跌能力较强的基金中可以发现,次新的股票型基金抗跌能力靠前居多,例如东吴动力、华夏行业、工银红利、博时成长以及“封转开”的易方达科讯。少部分诸如宝康消费品和华宝增长这些经过熊牛市交替的老基金亦让投资者略感欣慰。
一般而言,高风险与高收益并行,尽管今年以来净值普遍下滑,然而从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以来所统计的区间净值增长率表现来看,抗跌性较高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其净值下滑幅度亦较小。
天相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部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东吴双动力、华宝增长及宝康消费品都位于前列,其区间净值分别下滑6.79%、10.95%、12.92%及15.9%,远低于全部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净值下降27.28%的平均水平。
抗跌性与仓位并重
在单边下跌或者震荡市中,仓位是第一位的,一般来说,仓位越低越抗跌。仓位的升降和基金管理公司对市场趋势的正确判断密切相关。从最新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报告中可以看到,抗跌性股票型基金的仓位,大部分维持在股票型基金标准的底线附近。
今年一季报显示,博时产业和博时主题股票投资比例分别为61.1%和66.33%,工银红利股票投资比例为68.67%,长城消费为73.6%,东吴双动力仓位相对较高,为81.8%,易方达科讯由于其“封转开”处于建仓期,其股票投资比例为56.44%。

此外,从2007年的年报也可以看到,绝大数基金公司在去年股市逐步进入震荡下挫时,早已对仓位做出了减仓调整。数据显示,几次大跌中抗跌表现较好的几只基金其仓位亦处于相对低位。如宝康消费品为71.26%,华宝增长77.39%。
而一直保持高仓位的基金也为数不少。从测算数据看,几家保持高仓位的基金在大跌中自始至终基本上没有采取明确的减仓动作,目前旗下偏股基金的平均仓位都高达80% 以上,这些基金在大跌中净值损失惨重。虽然随着股市逐渐见底,在可能的反弹中高仓位有可能使净值回升较快,但在动荡剧烈的2008年投资市场上,这种简单化的投资策略让这些基金成为高风险的投资品种。
基金经理对大势判断至关重要
基金经理持股集中度高、选股能力较差也是基金净值大幅下滑的原因。
资料显示,2007年三四季度,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基金长盛动态精选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44.6% 左右,同时前十大重仓股中和三季度相比,四季度有5个发生了变动,新增的重仓股前三位中的西飞国际、中国国航在一季度又分别下跌了37.29% 和40.89%。而另外一只中邮核心成长基金,2007 年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为-23.06%,今年以来更是达到-32.43%。规模较大基金净值达到320亿元是一方面的原因,基金仓位从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在89%-90% 的重仓,基金经理对市场错误判断是另外一方面的原因。
同样的例子还有广发基金,其旗下所有基金在今年3月集体加仓,随之遭遇业绩“滑铁卢”,正是由于其对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
与此相反的是博时平衡配置。该基金一季度报告显示,3月末,其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29.81%。而基金合同约定的组合投资比例是:股票资产30%-60%;债券资产0-65%;现金和到期日不超过1 年的政府债券不低于5%。由此可以看出,其股票投资比例甚至已经低于了契约规定。这因此成为投资者和媒体的质疑所在,基金公司诚信再受拷问。
根据德胜基金研究中心的仓位测算研究,大致可以检验基金的策略分析能力。例如,风险意识较强的基金—博时、南方系基金,旗下基金在2007 年对于2008 年的风险因素已普遍有所预期,并提前减仓至较低水平。而在下跌中策略调整及时的基金,则以华夏、华宝兴业等基金公司为代表。这些基金都是在大跌形成初期明确采取了减仓操作,并在之后保持较低仓位水平。
分红策略锁定利润
分红作为一种现金持有策略,也是降低仓位锁定利润的一种方式。
在震荡市场环境下,有部分基金选择分红的方式来锁定基金投资利润,这无疑也是延缓基金净值下跌幅度的方法。尤其是一些封闭式基金,因为契约规定当年分红至少应为上年已实现利润的90%,而且有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分红一定会在4 月30 日之前分完, 所以在这轮市场下跌中极大规避了市场下跌风险。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年10月16日-2008年4月20日这轮下跌中封闭式基金平均下跌了29.15%,远小于开放式股票型和配置型基金的跌幅。
少跌多涨的基金凤毛麟角
在少有的大幅度震荡行情中,谁是少跌多涨的基金,应该成为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前者体现了基金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后者展现了基金公司的投资盈利能力,能够将这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基金,才能展现基金管理人的专业理财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在4月份的涨跌幅度都很大,而且后期第一因为前面的跌幅过大,第二因为有相关利好消息刺激,短短7个交易日的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上、中两旬的下跌幅度。
如果以4月前期跌幅较少的前四分之一基金与后期涨幅较多的前四分之一基金作为观察对象,并对比观察,能够有重合表现的基金仅有2只,即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兴业全球视野。可见,兼具较好抗风险能力与较好盈利能力的基金是凤毛麟角。
3月31日至4月21日谁抗跌
在2008年3月31日至4月21日期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净值损失幅度是12.34%,全体基金的净值折损,净值损失幅度最少的3只基金是南方稳健成长二号、南方稳健成长、中信红利精选,净值损失幅度均介于6%至7%之间,仅为市场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从公司层面上来看,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在此期间表现出了较好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宝盈、博时、长城、东吴、富国、工银瑞信、华宝兴业、华富、汇丰晋信、汇添富、嘉实、建信、交银施罗德、景顺长城、融通、兴业、银华、中海、中信这19家公司旗下的全部股票型基金净值损失幅度较少,属于绩效表现相对较好的前半部分。
4月21日至4月30日谁跑得快
在2008年4月21日至4月30日期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是13.45%,全体基金的净值上涨,期间净值增长率高于20%的3只基金是中邮核心优选、中邮核心成长、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3.02%、22.9%和21.53%。
从公司层面上来看,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在此期间表现出了较好的整体盈利能力,长盛、长信、大成、国海富兰克林、光大保德信、广发、国投瑞银、建信、上投摩根、万家、信达澳银、兴业、友邦华泰、中欧、中邮核心这15家公司旗下的全部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速度较快,全部属于市场的前半部分之列。
将上述两项统计数据结合起来看,4月份的市场上只有建信、兴业这两家公司旗下的全部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了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相关基金分别是建信恒久价值、建信优选成长、兴业全球视野。
4月份少跌多涨的股票型基金
由以上分析可见,4月份少跌多涨的基金主要共有34只,它们是华宝兴业先进成长、诺安股票、兴业全球视野、长城品牌优选、华夏行业精选、华富成长趋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景顺长城精选蓝筹、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博时主题行业等。
如果以前期跌幅较少的前三分之一基金和涨幅较多的前三分之一基金作为观察对象,并对比观察,能够有重合表现的基金仅有4只,即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兴业全球视野、华富成长趋势、景顺长城精选蓝筹。
如果以前期跌幅较少的前四分之一基金和前期涨幅较多的前四分之一基金作为观察对象,并对比观察,能够有重合表现基金仅有2只,即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兴业全球视野。
在市场大调整的过程中有个说法:抗跌的基金好。现在的统计情况表明,抗跌的不一定就好。只有少跌多涨的基金才是好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