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族民间舞蹈
狮子上老杆
是一种民间狮子舞,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地区富县。
这种舞蹈里面的狮子能爬竿上架,多在悬梯和高杆上进行精彩的高、悬、惊、险技艺表演,不仅塑造出了狮子雄威、矫健的形象和活泼、精灵的性格,还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技巧,是陕西省舞狮节目里最为突出的一个代表。
狮子上老杆适于广场表演。表演前在广场中央架设一个2丈多高、既能在顶端平转又能左右压翘的铁梯子(当地称其为“游梯”),还栽一根三四丈高的大杆(当地称其为“老杆”)作为狮子表演的场地。表演时,狮子在地面上的动作很少,在强烈的锣鼓和鞭炮声中,由一武生打扮的引狮郎急速引逗着狮子上场。先在丈余高的板凳架上表演360度的腾空大磨头,之后,狮子和引狮郎爬上2丈多高的游梯,并做出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更为精彩和惊险的是引狮郎还能引着狮子爬上四五丈高的老杆。杆顶上又翻架了一方桌,桌上再架一条长凳,狮子站在长凳上做各种表演。在高达四五丈、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桌顶和长凳上,三个人要进行一系列惊险表演,不仅要配合默契,而且要技艺纯熟。引狮郎与狮子上杆与下杆的技艺堪称一绝,他们不论上杆还是结束后下杆,全靠老杆两侧的绳索。引狮郎上杆时,嘴咬着绣球,双手握着两条绳索,连续不停地倒翻至杆顶。扮狮子的两个艺人一边舞着狮子,一边用腿顺着绳索慢慢地爬至杆顶。下杆时,引狮郎和狮子又骑在两根绳索上,边舞边滑下来,有时还做出倒立、翻滚等动作,使观者心惊胆战。
狮子上老杆的表演有较浓的杂技色彩,丰富精彩的绝招技巧在民间狮舞中很少见。这正是古籍记载的我国古代狮子舞能做踩绳走索的惊险技艺表演在现实民间狮舞中的再现。
黑社火
亦称“夜社火”,是流传于陕西西府一带的宝鸡、陇县、凤县山区的一种春节社火表演形式。
这种社火是在天黑以后耍的。夜暮降临,村民们在广场上点起篝火,燃起火把,围成圆圈观看表演。黑社火的表演往往在强烈的锣鼓中开场,由社火头(即社火的组织者或主要表演者)先唱开场曲,接着表演跑场(一种有故事情节的舞蹈),然后演唱“小曲”(一种以当地民歌为主的清唱节目),清唱完毕后表演“笑谈”(当地一种有说、有歌、有舞的小歌舞),之后,再表演气氛强烈、动作奔放的刁鼓,使观众情绪达至高潮,最后由社火头唱《道谢曲》,以示对东道主和广大群众的感谢。
黄河灯
是西北人民节日夜晚的一种灯会活动,在甘肃河西一代尤为盛行。
这种灯会活动本身是民间各色灯彩艺术的大展览,同时又给各种民间歌舞艺术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活动场地。灯彩因有歌舞的喧闹而平添无穷欢乐,歌舞因有灯彩的照耀而顿生夺目光辉,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甘肃河西一带的黄河灯,又有“九曲灯”、“九连环灯”、“九曲黄河灯”等名。灯场一般在正月十四日以前破土立桩,栽360根灯杆,挂360盏花灯。灯杆与灯杆之间,用绳索编织成3米宽的曲曲弯弯的小巷,或通或阻,扑朔迷离。灯场所用灯彩,均由各家各户自己制作、自愿捐獻。人们为了表诚心、显技艺,竹木纸绢,各选其宜;花鸟虫鱼,惟求其肖;雕刻镂画,不厌其精;机关消息,必逞其新。整个灯场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灯场入口处搭建有高大彩门,贴有喜庆对联,这种对联常由当地秀才应景而作。中心灯杆顶端立白鹤、挂黄幡,下面置方斗,斗上大书一“丰”字。人们从这里走过,要向斗中投下豆麦或钱币,以期新的一年万事顺遂。
转灯场要逆时针方向先转完东西南北四大角,绕过中心灯杆后,再顺时针方向转四小角,这样才能灯灯不漏,顺利转出灯场。
黄河灯场会最早发端于祀太一、祀三官、祀舍利子等祭祀活动,因此,其中包含着儒教、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的大量民风民俗。
乡人傩
是一种傩舞,流行于甘肃河西一带。
“傩”或“驱傩”系古代劳动人民在除夕夜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仪式。其驱逐情况通过歌舞来表现,有“四大方相”、“十二神”等表演内容。“乡人傩”语出《论语·乡党篇》,原文云:“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意思是说,民间举行驱傩仪式时,主人穿着礼服,站立在东面的台阶上迎接傩神。后来,这种傩舞逐渐向娱乐方面转化,发展成为歌舞戏,成为傩戏。
甘肃河西一带,迄今还较多地保留着这种傩舞原始古朴的风貌。其中,高台县的乡人傩最具典型性。当地传唱有这样一首民谣:“倒羊角,闹羊角,头顶羊角闹什么?孔夫子遗下乡人傩;解瘟疫来和地脉。”这和傩舞的历史渊源是完全吻合的。关于这种傩舞的脚色行当,当地还有一首这样的民谣:“大肚子生下十六个娃,四个鼓子四朵花,挎儿道童成双对,四个棒槌出了冢。”这也和上面提到的“四大方相”、“十二神舞”的总人数相吻合,同时又反映了傩舞向戏曲方面转化的轨迹,即脚色中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初步划分。
(本刊编辑部整理)
狮子上老杆
是一种民间狮子舞,流传于陕西省延安地区富县。
这种舞蹈里面的狮子能爬竿上架,多在悬梯和高杆上进行精彩的高、悬、惊、险技艺表演,不仅塑造出了狮子雄威、矫健的形象和活泼、精灵的性格,还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技巧,是陕西省舞狮节目里最为突出的一个代表。
狮子上老杆适于广场表演。表演前在广场中央架设一个2丈多高、既能在顶端平转又能左右压翘的铁梯子(当地称其为“游梯”),还栽一根三四丈高的大杆(当地称其为“老杆”)作为狮子表演的场地。表演时,狮子在地面上的动作很少,在强烈的锣鼓和鞭炮声中,由一武生打扮的引狮郎急速引逗着狮子上场。先在丈余高的板凳架上表演360度的腾空大磨头,之后,狮子和引狮郎爬上2丈多高的游梯,并做出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更为精彩和惊险的是引狮郎还能引着狮子爬上四五丈高的老杆。杆顶上又翻架了一方桌,桌上再架一条长凳,狮子站在长凳上做各种表演。在高达四五丈、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桌顶和长凳上,三个人要进行一系列惊险表演,不仅要配合默契,而且要技艺纯熟。引狮郎与狮子上杆与下杆的技艺堪称一绝,他们不论上杆还是结束后下杆,全靠老杆两侧的绳索。引狮郎上杆时,嘴咬着绣球,双手握着两条绳索,连续不停地倒翻至杆顶。扮狮子的两个艺人一边舞着狮子,一边用腿顺着绳索慢慢地爬至杆顶。下杆时,引狮郎和狮子又骑在两根绳索上,边舞边滑下来,有时还做出倒立、翻滚等动作,使观者心惊胆战。
狮子上老杆的表演有较浓的杂技色彩,丰富精彩的绝招技巧在民间狮舞中很少见。这正是古籍记载的我国古代狮子舞能做踩绳走索的惊险技艺表演在现实民间狮舞中的再现。
黑社火
亦称“夜社火”,是流传于陕西西府一带的宝鸡、陇县、凤县山区的一种春节社火表演形式。
这种社火是在天黑以后耍的。夜暮降临,村民们在广场上点起篝火,燃起火把,围成圆圈观看表演。黑社火的表演往往在强烈的锣鼓中开场,由社火头(即社火的组织者或主要表演者)先唱开场曲,接着表演跑场(一种有故事情节的舞蹈),然后演唱“小曲”(一种以当地民歌为主的清唱节目),清唱完毕后表演“笑谈”(当地一种有说、有歌、有舞的小歌舞),之后,再表演气氛强烈、动作奔放的刁鼓,使观众情绪达至高潮,最后由社火头唱《道谢曲》,以示对东道主和广大群众的感谢。
黄河灯
是西北人民节日夜晚的一种灯会活动,在甘肃河西一代尤为盛行。
这种灯会活动本身是民间各色灯彩艺术的大展览,同时又给各种民间歌舞艺术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活动场地。灯彩因有歌舞的喧闹而平添无穷欢乐,歌舞因有灯彩的照耀而顿生夺目光辉,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甘肃河西一带的黄河灯,又有“九曲灯”、“九连环灯”、“九曲黄河灯”等名。灯场一般在正月十四日以前破土立桩,栽360根灯杆,挂360盏花灯。灯杆与灯杆之间,用绳索编织成3米宽的曲曲弯弯的小巷,或通或阻,扑朔迷离。灯场所用灯彩,均由各家各户自己制作、自愿捐獻。人们为了表诚心、显技艺,竹木纸绢,各选其宜;花鸟虫鱼,惟求其肖;雕刻镂画,不厌其精;机关消息,必逞其新。整个灯场异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
灯场入口处搭建有高大彩门,贴有喜庆对联,这种对联常由当地秀才应景而作。中心灯杆顶端立白鹤、挂黄幡,下面置方斗,斗上大书一“丰”字。人们从这里走过,要向斗中投下豆麦或钱币,以期新的一年万事顺遂。
转灯场要逆时针方向先转完东西南北四大角,绕过中心灯杆后,再顺时针方向转四小角,这样才能灯灯不漏,顺利转出灯场。
黄河灯场会最早发端于祀太一、祀三官、祀舍利子等祭祀活动,因此,其中包含着儒教、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的大量民风民俗。
乡人傩
是一种傩舞,流行于甘肃河西一带。
“傩”或“驱傩”系古代劳动人民在除夕夜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仪式。其驱逐情况通过歌舞来表现,有“四大方相”、“十二神”等表演内容。“乡人傩”语出《论语·乡党篇》,原文云:“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意思是说,民间举行驱傩仪式时,主人穿着礼服,站立在东面的台阶上迎接傩神。后来,这种傩舞逐渐向娱乐方面转化,发展成为歌舞戏,成为傩戏。
甘肃河西一带,迄今还较多地保留着这种傩舞原始古朴的风貌。其中,高台县的乡人傩最具典型性。当地传唱有这样一首民谣:“倒羊角,闹羊角,头顶羊角闹什么?孔夫子遗下乡人傩;解瘟疫来和地脉。”这和傩舞的历史渊源是完全吻合的。关于这种傩舞的脚色行当,当地还有一首这样的民谣:“大肚子生下十六个娃,四个鼓子四朵花,挎儿道童成双对,四个棒槌出了冢。”这也和上面提到的“四大方相”、“十二神舞”的总人数相吻合,同时又反映了傩舞向戏曲方面转化的轨迹,即脚色中有了生、旦、丑等行当的初步划分。
(本刊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