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当前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及特点,通过具体实例浅谈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及做法。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教学;语言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意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而生物课的教学语言,更具有它独特的要求和特点。在长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对生物课有抵触情绪,有的还产生急躁、畏惧情绪,他们对生物课有“爱”到“怕”的转变,使我感触颇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素质、知识的难易固然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些学生都有一个普遍的感觉,老师讲的课不愿“听”,也听不进去。怎样才能使他们“听”进去,并且听得“懂”呢?有待每一位教师去认真反思和共同探讨。
多年生物课的教学实践,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使我认识到: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不仅仅是规范化教学的典范,能够了解学生,吃透教材,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都很注重生物课的教学语言。他们不仅在语言的严谨、清晰、语调的轻重缓急、课程进度的节奏上下一番功夫,而且更注重生物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为生物语言也具有其它语言相似之处,也要经过“单词”的积累,才能“造句成章”,形成自己特有的“韵味”,成为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的生物知识。比如,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增值”和“分化”,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实现由局部上升到整体的转变。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语言的水平,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学好生物这门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生物课的教学语言。
一、生物学科有其独立使用的语言符号
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语言符号,例如: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显性遗传因子(D)、隐性遗传因子(d)等等。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有意识的让学生理解并明白这些语言符号的真正含义,通过潜移默化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符号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语言符号,那么在教学中,遇到这些符号,就必然会同它的特殊生物意义概念联系起来。这样,概括既明了,又提高了板书的速度,为增大生物课教学的容量,减少了繁琐的汉语赘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与ADP是怎样相互转化的?这有什么意义?细胞中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
设问: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ATP——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ATP叫什么?其结构简试,各字母代表什么?ATP的作用是?是什么物质?弄清楚以上关系后在黑板上用语言符号进行板书,自然让人一目了然。
二、重视第二语言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直观教具、演示实验、图像和板图都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实践证明,我们每走一步,都是用第二语言来表明和补充生物语言的叙述,它使生物教学生动、直观、形象,它所表明的原理比用语言表达的更直接、更迅速、更有说服力,因而可以缩短学生思维和理解的过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通过一个“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如图:渗透现象示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溶液液面的高低变化,可以很容易理解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原理以及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又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讲课之前,学生应该先弄明白: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纯种高茎的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的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亲代(P)表示,子代(F)表示。
这些形象的图像语言,使学生清晰的看到各个量之间的变化,把看不见的抽象理论变成为看得见的直观影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化理解,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智力、培养 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已作出了大量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收到了丰硕的成果。愿我们共同努力,为生物课的优质课堂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教学;语言
语言,是交流思想,沟通意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而生物课的教学语言,更具有它独特的要求和特点。在长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对生物课有抵触情绪,有的还产生急躁、畏惧情绪,他们对生物课有“爱”到“怕”的转变,使我感触颇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素质、知识的难易固然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些学生都有一个普遍的感觉,老师讲的课不愿“听”,也听不进去。怎样才能使他们“听”进去,并且听得“懂”呢?有待每一位教师去认真反思和共同探讨。
多年生物课的教学实践,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使我认识到: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不仅仅是规范化教学的典范,能够了解学生,吃透教材,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都很注重生物课的教学语言。他们不仅在语言的严谨、清晰、语调的轻重缓急、课程进度的节奏上下一番功夫,而且更注重生物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为生物语言也具有其它语言相似之处,也要经过“单词”的积累,才能“造句成章”,形成自己特有的“韵味”,成为使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的生物知识。比如,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增值”和“分化”,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实现由局部上升到整体的转变。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语言的水平,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为学生学好生物这门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生物课的教学语言。
一、生物学科有其独立使用的语言符号
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语言符号,例如: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显性遗传因子(D)、隐性遗传因子(d)等等。教师在讲课时就要有意识的让学生理解并明白这些语言符号的真正含义,通过潜移默化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符号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语言符号,那么在教学中,遇到这些符号,就必然会同它的特殊生物意义概念联系起来。这样,概括既明了,又提高了板书的速度,为增大生物课教学的容量,减少了繁琐的汉语赘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说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与ADP是怎样相互转化的?这有什么意义?细胞中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
设问: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ATP——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ATP叫什么?其结构简试,各字母代表什么?ATP的作用是?是什么物质?弄清楚以上关系后在黑板上用语言符号进行板书,自然让人一目了然。
二、重视第二语言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直观教具、演示实验、图像和板图都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实践证明,我们每走一步,都是用第二语言来表明和补充生物语言的叙述,它使生物教学生动、直观、形象,它所表明的原理比用语言表达的更直接、更迅速、更有说服力,因而可以缩短学生思维和理解的过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讲“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通过一个“渗透现象”的演示实验(如图:渗透现象示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溶液液面的高低变化,可以很容易理解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原理以及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又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讲课之前,学生应该先弄明白: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纯种高茎的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的豌豆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亲代(P)表示,子代(F)表示。
这些形象的图像语言,使学生清晰的看到各个量之间的变化,把看不见的抽象理论变成为看得见的直观影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化理解,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智力、培养 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已作出了大量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收到了丰硕的成果。愿我们共同努力,为生物课的优质课堂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