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初中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知识点繁多且复杂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清晰的学习思路和良好的学习思维。但是在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教学模式陈旧、课堂氛围枯燥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而要想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采用契合历史学习的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及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90
引言
思维导图主要通过具体的图形变化联系,把一些繁杂抽象的思维内容聚合起来,从而在一个小范围内完整概括这些内容。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对内容进行分级,有着明显易懂的层次感,而且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升。
1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現实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富含丰富的知识点,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多是进行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很难高效获得学习成果。而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某一知识点为原点不断进行发散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关联学习和记忆。为此,教师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直接且实用性非常强的思维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其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将不同级别的内容、知识点层次化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发散思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绘制思维导图,而学生绘制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自身发散思维的过程。
2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理念不断提升,各类教育方法的改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本身作为一个全新的方案必须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探究,要让初中历史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取得更好的进步。《鸦片战争》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同学们的历史观念、爱国思想、社会思想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英美帝国主义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是一种毒品,对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安定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思维导图的运用过程中,以鸦片战争的时间节点和背景为中心,分析鸦片输入的原因、鸦片对人民和国家造成的伤害、鸦片获取的经济利益等等。与此同时,观察鸦片战争以后对国家产生的影响,应该如何去看待鸦片和爆发的战争,如何与现代社会联系。通过不同的思维解读和导图的有效建立,能够让同学们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结果,而且在自身的历史观塑造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成绩。
2.2加强教学沟通
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难度不断提升,因此即便是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依然需要在教学沟通的力度上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学沟通的过程中,以思维导图为基础进行解读和分析。《辛丑条约》的学习过程中,是最为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时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教师与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从“辛丑条约”之前的各类不平等条约来阐述观点和想法;同学们从“辛丑条约”的影响来阐述,大家以“辛丑条约”为中心进行沟通,共享自己的想法和依据,由此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观点,大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学的效率上提升,同时可以对教师的经验进一步增加,对同学们的学习思路、学习思维做出更好的清晰处理,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体系健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2.3严格把控主题
思维导图形成过程中有一个既定的总结性主题,在对具体内容拓展展望的时候要紧扣主题,以此为发散中心,然后对周围事物逐渐延伸,揭开面纱接触理解内容,对其再进行浓缩整合,最终形成小结。例如,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进行剖析,探究如此重大的国家事件成功所需要的中坚力量。还要让学生明白人民解放战争的艰苦过程,要求他们理解战争胜利的现实意义。带领学生从今天的美好生活,逐步反向探索,挖掘前辈的努力,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加珍视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教师在具体教材内容同生活的联系过程中,已经有效地带领学生的思维走进课堂,不知不觉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理解了历史教材内容。
2.4用于课后复习,强化学生理解、记忆效果
历史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记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采用的复习方式通常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书面练习来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一种复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复习效果也不甚理想。而若教师积极采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画出时间轴和对应的历史时间,以此来进行发散性复习。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鸦片战争”为原点,结合教材进行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发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拓展性学习。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加以高度重视,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切实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充分应用于教学的预习阶段、课堂阶段及复习阶段,在有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思路的同时,促使学生建构起历史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新华.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9,20(07):180-181.
[2]邓玲.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9(5).
昆山市周市中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300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390
引言
思维导图主要通过具体的图形变化联系,把一些繁杂抽象的思维内容聚合起来,从而在一个小范围内完整概括这些内容。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对内容进行分级,有着明显易懂的层次感,而且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升。
1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現实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富含丰富的知识点,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多是进行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很难高效获得学习成果。而思维导图是一种以某一知识点为原点不断进行发散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关联学习和记忆。为此,教师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直接且实用性非常强的思维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其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将不同级别的内容、知识点层次化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发散思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绘制思维导图,而学生绘制的过程其实就是锻炼自身发散思维的过程。
2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理念不断提升,各类教育方法的改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本身作为一个全新的方案必须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探究,要让初中历史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取得更好的进步。《鸦片战争》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同学们的历史观念、爱国思想、社会思想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英美帝国主义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是一种毒品,对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安定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思维导图的运用过程中,以鸦片战争的时间节点和背景为中心,分析鸦片输入的原因、鸦片对人民和国家造成的伤害、鸦片获取的经济利益等等。与此同时,观察鸦片战争以后对国家产生的影响,应该如何去看待鸦片和爆发的战争,如何与现代社会联系。通过不同的思维解读和导图的有效建立,能够让同学们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结果,而且在自身的历史观塑造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成绩。
2.2加强教学沟通
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难度不断提升,因此即便是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下,依然需要在教学沟通的力度上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学沟通的过程中,以思维导图为基础进行解读和分析。《辛丑条约》的学习过程中,是最为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时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教师与同学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教师从“辛丑条约”之前的各类不平等条约来阐述观点和想法;同学们从“辛丑条约”的影响来阐述,大家以“辛丑条约”为中心进行沟通,共享自己的想法和依据,由此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观点,大家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在教学的效率上提升,同时可以对教师的经验进一步增加,对同学们的学习思路、学习思维做出更好的清晰处理,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体系健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2.3严格把控主题
思维导图形成过程中有一个既定的总结性主题,在对具体内容拓展展望的时候要紧扣主题,以此为发散中心,然后对周围事物逐渐延伸,揭开面纱接触理解内容,对其再进行浓缩整合,最终形成小结。例如,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进行剖析,探究如此重大的国家事件成功所需要的中坚力量。还要让学生明白人民解放战争的艰苦过程,要求他们理解战争胜利的现实意义。带领学生从今天的美好生活,逐步反向探索,挖掘前辈的努力,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加珍视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教师在具体教材内容同生活的联系过程中,已经有效地带领学生的思维走进课堂,不知不觉让学生带着好奇心理解了历史教材内容。
2.4用于课后复习,强化学生理解、记忆效果
历史复习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记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采用的复习方式通常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书面练习来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一种复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复习效果也不甚理想。而若教师积极采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不仅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例如,在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画出时间轴和对应的历史时间,以此来进行发散性复习。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鸦片战争”为原点,结合教材进行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发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拓展性学习。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巩固了课本上的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加以高度重视,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同时还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切实需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充分应用于教学的预习阶段、课堂阶段及复习阶段,在有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思路的同时,促使学生建构起历史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新华.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外交流,2019,20(07):180-181.
[2]邓玲.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19(5).
昆山市周市中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