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认知、情感、行为能力和提高知识、能力和觉悟能力的教学目标。因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思想品德教学中采用越来越广泛的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是围绕学生实际和知识点,通过搜集和设置一个个的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小组进行表达、分析、讨论等,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达到学生由掌握知识的层面上升到灵活运用知识的,从而提升知识、情感、行为的综合能力的层面。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开展;教学模式;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03-02
如何开展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以下几步骤进行探讨: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科学和正确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显得很被动,在课堂上呈现出的是教条形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培养的学生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题地位,关注学生学习和事件的过程,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新课程标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而科学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开展教学活动。而案例分析教学体现的是为学生主题,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讨论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无门的听的教学方法,做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案,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明确师生角色关系,围绕课程标准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科学建立学习小组,制定奖励措施,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创立条件
开展案例分析教学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因此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最基本的环节。教师应该围绕教材知识点,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学习小组,让学习中上学生帮带学习方面的中差生,让纪律好的学生帮带自我控制能力差且又好动的学生。然后每组选出正组长和副组长带领组员参与学习活动。其次制定班级的小组奖励措施,制定相关表格进行记录,以引导和鼓励每个学习小组开展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充分融入小组,融入集体惊醒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创立条件。
三、巧设案例情境,引导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前两个环节是为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提供前提条件,而开展案例分析教学确是关键,也是要教师花心思的环节。因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可以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本文将从课堂中的几个步骤所采用的几种途径加以探究:
1.创设故事情境,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上《平等待人》的第一课时,首先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选取《美国总统林肯与乞丐》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呈现故事: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个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进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识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然后设计问题:听完故事,你赞成林肯的做法吗?为什么?最后把问题交给学生,交给学习小组探究,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无论总统还是乞丐,任何人都享有平等,我们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2.以问题形式呈现学习目标,小组进行自主学习,为分析案例提供知识理论条件。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教材知识点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而科学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目标进行小组内自学。然后小组交流问题答案,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学生整体归纳。如:《平等待人》第一课时的故事情境环节之后,教师围绕知识点进行设问:
(1)人与人之间的拥有哪些方面的平等?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然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知识,并在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学习,从而理清知识脉络,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拨和归纳:人与人之间有人格的平等,享有法律的平等,拥有生命权、发展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应该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引申)设想假如整个社会不能保障平等,人们缺乏平等观念,社会将会怎样?
3.巧设生活情境,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巧设生活情境。首先教师搜集整理几个情境案例,然后针对不同小组的情况以纸条的形式交予他们,给他们一点探讨时间进行情境分析和角色扮演。如《小文的故事》、《小凯的故事》、《小兰的故事》、《小峰的故事》等,然后每个故事让学生在分析之后都进行角色扮演,并小组之间围绕是不是平等待人进行交流,最后教师点拨归纳。通过巧设生活情境,情境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等待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进一步引申:假如世界没有了平等……?
4.利用多媒体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地相关不平等现象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设想假如世界都没有平等……?让学生结合视频感受在小组内交流意见。教师在适当点拨。从而归纳出平等待人的重要意义。
5.创设相关组织的案例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学生学习的綜合能力。
在层层情境中感悟知识,进而知识融入生活。创设案例分析情境,围绕知识点进行生活个案研讨。如:呈现电教动画作品:《参加合唱团的条件》(视频略):学校合唱团招收新人员的条件“歌唱得很好;长得很漂亮;身高16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以上;急停有经济能力置办演出服装。”
小组探讨分析:
(1)假如你是相关执法人员,你觉得此条件合理吗?为什么?
(2)如果让你重新拟定条件,你怎么制定。
然后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都充当评论家,对案例进行评价并理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发现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观察生活,列举案列并进行分析
让知识成为学生观察生活的慧眼,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观察生活,收集相关生活现象并整理成案例,然后大家集体分析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开展;教学模式;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03-02
如何开展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本文从以下几步骤进行探讨: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科学和正确的教学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显得很被动,在课堂上呈现出的是教条形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培养的学生只停留在认识层面。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强调课程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题地位,关注学生学习和事件的过程,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新课程标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而科学的教学观和教育观开展教学活动。而案例分析教学体现的是为学生主题,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讨论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无门的听的教学方法,做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案,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明确师生角色关系,围绕课程标准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科学建立学习小组,制定奖励措施,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创立条件
开展案例分析教学离不开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因此科学建立学习小组是最基本的环节。教师应该围绕教材知识点,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学习小组,让学习中上学生帮带学习方面的中差生,让纪律好的学生帮带自我控制能力差且又好动的学生。然后每组选出正组长和副组长带领组员参与学习活动。其次制定班级的小组奖励措施,制定相关表格进行记录,以引导和鼓励每个学习小组开展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充分融入小组,融入集体惊醒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创立条件。
三、巧设案例情境,引导学习小组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前两个环节是为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提供前提条件,而开展案例分析教学确是关键,也是要教师花心思的环节。因此,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可以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本文将从课堂中的几个步骤所采用的几种途径加以探究:
1.创设故事情境,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上《平等待人》的第一课时,首先通过搜集和整理资料选取《美国总统林肯与乞丐》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呈现故事: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个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进行鞠躬礼。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随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识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然后设计问题:听完故事,你赞成林肯的做法吗?为什么?最后把问题交给学生,交给学习小组探究,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无论总统还是乞丐,任何人都享有平等,我们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2.以问题形式呈现学习目标,小组进行自主学习,为分析案例提供知识理论条件。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教材知识点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而科学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目标进行小组内自学。然后小组交流问题答案,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学生整体归纳。如:《平等待人》第一课时的故事情境环节之后,教师围绕知识点进行设问:
(1)人与人之间的拥有哪些方面的平等?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然后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知识,并在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学习,从而理清知识脉络,教师再加以适当点拨和归纳:人与人之间有人格的平等,享有法律的平等,拥有生命权、发展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应该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引申)设想假如整个社会不能保障平等,人们缺乏平等观念,社会将会怎样?
3.巧设生活情境,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引申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巧设生活情境。首先教师搜集整理几个情境案例,然后针对不同小组的情况以纸条的形式交予他们,给他们一点探讨时间进行情境分析和角色扮演。如《小文的故事》、《小凯的故事》、《小兰的故事》、《小峰的故事》等,然后每个故事让学生在分析之后都进行角色扮演,并小组之间围绕是不是平等待人进行交流,最后教师点拨归纳。通过巧设生活情境,情境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平等待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然后教师进一步引申:假如世界没有了平等……?
4.利用多媒体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地相关不平等现象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设想假如世界都没有平等……?让学生结合视频感受在小组内交流意见。教师在适当点拨。从而归纳出平等待人的重要意义。
5.创设相关组织的案例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提高学生学习的綜合能力。
在层层情境中感悟知识,进而知识融入生活。创设案例分析情境,围绕知识点进行生活个案研讨。如:呈现电教动画作品:《参加合唱团的条件》(视频略):学校合唱团招收新人员的条件“歌唱得很好;长得很漂亮;身高16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以上;急停有经济能力置办演出服装。”
小组探讨分析:
(1)假如你是相关执法人员,你觉得此条件合理吗?为什么?
(2)如果让你重新拟定条件,你怎么制定。
然后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都充当评论家,对案例进行评价并理出解决办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发现能力和运用能力。
四、观察生活,列举案列并进行分析
让知识成为学生观察生活的慧眼,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观察生活,收集相关生活现象并整理成案例,然后大家集体分析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