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果实既可入药也可用于酿酒、制汁生产饮料,具有敛肺、涩精、止汗、止泻、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喘嗽、盗汗、痢疾、神经衰弱、急慢性肝炎、视力减退等症。
1育苗技术
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播种,扦插和压条等几种方法,因目前优良品种较少,生产用苗仍以实生苗为主。培育五味子苗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方法。
1.1实生繁殖
1.1.1采种、层积处理及催芽 7月下旬以后可到栽培园或野外调查选种,选种标准是把穗长8cm以上,平均粒重0.5g以上,浆果着色早的结果树,确定为采种树。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实,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种子2~3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水箱或花盆中贮放,温度保持0~5℃,沙子湿度一般为饱和含量的40~50%,通常用手握紧成团又不滴水。北五味子种子层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在80~90天,播种前半个月左右,把种子从层积沙中筛出,用凉水浸泡3~4天,每天换水1次水。浸水的种子种皮裂开或露出胚根,即可播种。
1.1.2露地直播 露地直播可实行春播(5月上旬)和秋播(土壤结冻前)。播种前作宽1.2m,长10m的低畦。播种采用条播法,即在畦面上按15~20cm的行距,开深2~3cm的浅沟,每畦撒播种子100~120g。覆2cm细土。用木磙镇压,浇透水,在床面上覆盖一层稻草帘,以保持土壤湿度,至幼苗出土时揭去。在播种覆土后,结合浇水,喷施800~1000倍50%代森铵水剂。
当出苗率达到50%~70%时,撤掉覆盖物并随即搭设简易遮荫棚,在幼苗至5~6cm时撤掉。苗期要适时除草松土,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7~10cm。苗期追肥2次,第1次在拆除遮荫棚时进行在幼苗行间开沟,每个苗床施硝酸铵200~250g;硫酸钾50~60g;第2次在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每个苗床施磷酸二铵300~400g,硫酸钾60~80g。
2栽培技术
2.1 园地的选择和苗木栽植
2.1.1 园地选择 北五味子适于微酸性及酸性土壤,在无霜期115天以上,≥10℃年活动积温2300℃以上的区域可大面积栽培。建立北五味子园应选择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平地或背阴坡地,篱架栽培,株行距0.75~1.0×2m。
2.1.2 定植前的准备 入冬前按确定的行距挖深50~70cm,宽80~100cm的栽植沟。挖土时把表土放在沟的一侧,心土放在另一侧,沟挖好后先填入一层表土,然后分层施入腐熟或半腐熟有机肥(3~5m3/亩)分2~3次踏实。回填后把全园平整好,栽植带高出地面10cm左右。架柱和架线的设立在栽苗前完成,架高2m,设三道线,间距60cm。
2.2 土壤管理
2.2.1 中耕除草 一年4次以上,深度10cm左右,栽植带内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2.2.2 深耕在果实采收以后进行全园深耕,深度20~25cm,在9月下旬前完成。
2.2.3 间作及清理萌蘖在一、二年生园,行间可种植矮裸作物。三年生以上园要保持清耕休闲;在萌芽前清除植株基部上年产生的萌蘖。
2.2.4 施肥深耕(秋悉地)后,进行秋施肥,每亩施农家肥3~5m2,在架的两侧隔年进行,头两年靠近栽植沟壁,第三年后在行间开深30~40cm的沟,填粪后马上覆土。
2.3 整形修剪
2.3.1 立架杆 北五味子枝蔓柔软不能直立,需依附支棍缠绕向上生长,因此它的整形需人为设立架杆和结合修剪来完成。北五味子在定植当年生长量不大,株高40~50cm,第2年平均为1301cm,第3年可布满架面。在第2年春季(5月上旬)把长2.0~2.2m,上头直径1.5~2.0cm的竹杆插在植株的两侧,间距35~50cm,用细铁丝固定在三道架线上,入土部分最好涂上沥清以延长使用年限。每个竹杆上保留2~3个固定主蔓。
2.3.2 冬季修剪 从植株落叶后2~3周至翌年伤流开始前均可进行冬季修剪,但以3月中下旬完成为宜。修剪时,剪口离眼2~2.5cm,离地表30cm架面内不留侧枝。在枝蔓未布满架面时,对主蔓延长枝只剪去未成熟部分;对侧蔓的修剪以中长梢修剪为主(留6~8个芽)间距保持15~20cm,单株剪留的中长枝以10~15个为宜。
2.4 夏季架面管理
植株在幼龄期要及时把选留的主蔓引缚到竹杆上促进其向上生长,成龄树侧蔓抽生的新梢原则上不用绑缚,若有过长的可留10节左右摘心,侧蔓(结果母枝)留的过长或负荷量较大量,应给予必要的绑缚,以免折枝。
3收获加工
五味子栽后4~5年大量结果,秋季8~9月果实呈紫红色时摘下,晒干或阴干。若遇阴雨天要用微火烘干,但温度不能过高,防止挥发,变成焦粒。
1育苗技术
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播种,扦插和压条等几种方法,因目前优良品种较少,生产用苗仍以实生苗为主。培育五味子苗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方法。
1.1实生繁殖
1.1.1采种、层积处理及催芽 7月下旬以后可到栽培园或野外调查选种,选种标准是把穗长8cm以上,平均粒重0.5g以上,浆果着色早的结果树,确定为采种树。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实,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瘪粒,放阴凉处晾干。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种子2~3天,每天换一次水,然后按1:3的比例将湿种子与洁净细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水箱或花盆中贮放,温度保持0~5℃,沙子湿度一般为饱和含量的40~50%,通常用手握紧成团又不滴水。北五味子种子层积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在80~90天,播种前半个月左右,把种子从层积沙中筛出,用凉水浸泡3~4天,每天换水1次水。浸水的种子种皮裂开或露出胚根,即可播种。
1.1.2露地直播 露地直播可实行春播(5月上旬)和秋播(土壤结冻前)。播种前作宽1.2m,长10m的低畦。播种采用条播法,即在畦面上按15~20cm的行距,开深2~3cm的浅沟,每畦撒播种子100~120g。覆2cm细土。用木磙镇压,浇透水,在床面上覆盖一层稻草帘,以保持土壤湿度,至幼苗出土时揭去。在播种覆土后,结合浇水,喷施800~1000倍50%代森铵水剂。
当出苗率达到50%~70%时,撤掉覆盖物并随即搭设简易遮荫棚,在幼苗至5~6cm时撤掉。苗期要适时除草松土,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7~10cm。苗期追肥2次,第1次在拆除遮荫棚时进行在幼苗行间开沟,每个苗床施硝酸铵200~250g;硫酸钾50~60g;第2次在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每个苗床施磷酸二铵300~400g,硫酸钾60~80g。
2栽培技术
2.1 园地的选择和苗木栽植
2.1.1 园地选择 北五味子适于微酸性及酸性土壤,在无霜期115天以上,≥10℃年活动积温2300℃以上的区域可大面积栽培。建立北五味子园应选择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平地或背阴坡地,篱架栽培,株行距0.75~1.0×2m。
2.1.2 定植前的准备 入冬前按确定的行距挖深50~70cm,宽80~100cm的栽植沟。挖土时把表土放在沟的一侧,心土放在另一侧,沟挖好后先填入一层表土,然后分层施入腐熟或半腐熟有机肥(3~5m3/亩)分2~3次踏实。回填后把全园平整好,栽植带高出地面10cm左右。架柱和架线的设立在栽苗前完成,架高2m,设三道线,间距60cm。
2.2 土壤管理
2.2.1 中耕除草 一年4次以上,深度10cm左右,栽植带内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2.2.2 深耕在果实采收以后进行全园深耕,深度20~25cm,在9月下旬前完成。
2.2.3 间作及清理萌蘖在一、二年生园,行间可种植矮裸作物。三年生以上园要保持清耕休闲;在萌芽前清除植株基部上年产生的萌蘖。
2.2.4 施肥深耕(秋悉地)后,进行秋施肥,每亩施农家肥3~5m2,在架的两侧隔年进行,头两年靠近栽植沟壁,第三年后在行间开深30~40cm的沟,填粪后马上覆土。
2.3 整形修剪
2.3.1 立架杆 北五味子枝蔓柔软不能直立,需依附支棍缠绕向上生长,因此它的整形需人为设立架杆和结合修剪来完成。北五味子在定植当年生长量不大,株高40~50cm,第2年平均为1301cm,第3年可布满架面。在第2年春季(5月上旬)把长2.0~2.2m,上头直径1.5~2.0cm的竹杆插在植株的两侧,间距35~50cm,用细铁丝固定在三道架线上,入土部分最好涂上沥清以延长使用年限。每个竹杆上保留2~3个固定主蔓。
2.3.2 冬季修剪 从植株落叶后2~3周至翌年伤流开始前均可进行冬季修剪,但以3月中下旬完成为宜。修剪时,剪口离眼2~2.5cm,离地表30cm架面内不留侧枝。在枝蔓未布满架面时,对主蔓延长枝只剪去未成熟部分;对侧蔓的修剪以中长梢修剪为主(留6~8个芽)间距保持15~20cm,单株剪留的中长枝以10~15个为宜。
2.4 夏季架面管理
植株在幼龄期要及时把选留的主蔓引缚到竹杆上促进其向上生长,成龄树侧蔓抽生的新梢原则上不用绑缚,若有过长的可留10节左右摘心,侧蔓(结果母枝)留的过长或负荷量较大量,应给予必要的绑缚,以免折枝。
3收获加工
五味子栽后4~5年大量结果,秋季8~9月果实呈紫红色时摘下,晒干或阴干。若遇阴雨天要用微火烘干,但温度不能过高,防止挥发,变成焦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