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由于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不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情景教学法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几种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情况。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思想品德;生活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培养兴趣,发展潜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所以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创设一种能使每个学生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亲近感和新鲜感的课堂气氛,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一、创设生活情景,融入生活,增强生活气息
思想品德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广泛的联系,不能把思想品德课当作单纯传授知识的课程,应该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上,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产生共鸣,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内容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一次模拟市场交易活动。活动中,我特意戴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草帽,脖子上搭上一条毛巾,把自己打扮成小贩的模样,并拿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食品(大部分是优质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过期的、假的食品,比如把红糖水装进可乐瓶的“假可乐”等等)做起买卖,鼓励“买家”们来购买我的商品。这样一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马上进入“买家”角色参与进来。不出我所料,他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很少有人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瓶口密封情况等等,都是付了钱之后拿了就走。在这一买卖活动结束之后,我特意把不合格食品要了回来,于是引发了学生一场激烈的大讨论: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些什么?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内心真正有了感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提高了认识,这样的东西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适当地把学生引入现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走进生活情景达成认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情景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使课堂少了说教,多了真实,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应该怎么解决等,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自主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教师努力接轨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是激发学生真实感受的基础,也是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
二、设置情境,合作探究,让“阳光”充盈课堂
要让思想品德课堂广受学生欢迎,就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观念,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设置情境、合作探究就是这种教学形式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教学中设置情境、合作探究,就要求教师要做到:1、角色变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双边活动和有设置探究性问题等形式来发挥出来,在双边活动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例如《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课主要围绕“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选取了王芳和张凡的故事,然后将故事分成三部分设计,每一部分又设计了更有操作的问题:①王芳和张凡表现出的是什么情绪?②他们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③王芳是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呢?如果张凡不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果会怎样?在连环问题的引导下,各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探究、交流,达到心灵的触动、思想深处的体验、情感的升华,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要更加注意知识点的生成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加有效。2、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情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给出答案;学生难以回答的有深度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深度探究。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思考的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用漫画创设情景,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首先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漫画富于幽默感和趣味性,利用漫画提供的感性材料,能够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增强思品课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比较枯燥的问题变得趣味性、形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文明交往”时,我向学生呈现了两幅漫画《打招呼》和《视而不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中的人物有哪些“习惯性”的不文明行为,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本知识的兴趣。适当地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对漫画中某些人的“习惯性”的不文明行为你怎样认识?你身边还有哪些“习惯性”的不文明行?如何做一个讲礼仪讲文明的人呢?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到课堂,学生的直观感觉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激发了极大的求知欲。这样使用漫画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兴趣高涨时自觉“重现”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国芳、陈仲明.情景材料处理应把握的四个“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12)
[2]乔金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1)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思想品德;生活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培养兴趣,发展潜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所以要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创设一种能使每个学生有心理上的安全感、亲近感和新鲜感的课堂气氛,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一、创设生活情景,融入生活,增强生活气息
思想品德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广泛的联系,不能把思想品德课当作单纯传授知识的课程,应该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上,使思想品德课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产生共鸣,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课内容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课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一次模拟市场交易活动。活动中,我特意戴上了事先准备好的草帽,脖子上搭上一条毛巾,把自己打扮成小贩的模样,并拿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食品(大部分是优质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过期的、假的食品,比如把红糖水装进可乐瓶的“假可乐”等等)做起买卖,鼓励“买家”们来购买我的商品。这样一来,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马上进入“买家”角色参与进来。不出我所料,他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很少有人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瓶口密封情况等等,都是付了钱之后拿了就走。在这一买卖活动结束之后,我特意把不合格食品要了回来,于是引发了学生一场激烈的大讨论: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些什么?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而且,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内心真正有了感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提高了认识,这样的东西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寓生活原型于教学过程之中,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适当地把学生引入现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走进生活情景达成认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强化了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体验和感悟。这样的情景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使课堂少了说教,多了真实,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应该怎么解决等,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自主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教师努力接轨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是激发学生真实感受的基础,也是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
二、设置情境,合作探究,让“阳光”充盈课堂
要让思想品德课堂广受学生欢迎,就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观念,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而设置情境、合作探究就是这种教学形式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教学中设置情境、合作探究,就要求教师要做到:1、角色变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双边活动和有设置探究性问题等形式来发挥出来,在双边活动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例如《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节课主要围绕“如何调节和控制情绪”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选取了王芳和张凡的故事,然后将故事分成三部分设计,每一部分又设计了更有操作的问题:①王芳和张凡表现出的是什么情绪?②他们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③王芳是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呢?如果张凡不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果会怎样?在连环问题的引导下,各个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探究、交流,达到心灵的触动、思想深处的体验、情感的升华,从而提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但是,教师的引导要更加注意知识点的生成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加有效。2、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情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给出答案;学生难以回答的有深度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深度探究。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思考的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用漫画创设情景,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首先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漫画富于幽默感和趣味性,利用漫画提供的感性材料,能够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增强思品课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比较枯燥的问题变得趣味性、形像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文明交往”时,我向学生呈现了两幅漫画《打招呼》和《视而不见》,引导学生观察漫画中的人物有哪些“习惯性”的不文明行为,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本知识的兴趣。适当地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对漫画中某些人的“习惯性”的不文明行为你怎样认识?你身边还有哪些“习惯性”的不文明行?如何做一个讲礼仪讲文明的人呢?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到课堂,学生的直观感觉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激发了极大的求知欲。这样使用漫画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兴趣高涨时自觉“重现”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国芳、陈仲明.情景材料处理应把握的四个“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12)
[2]乔金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