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翻看教学日记,看着其中“一个鸡蛋35千克”“竖式除法商的位置随意写”“3+4×2=14”“①4位寄宿生带着22元到商场买脸盆,每个脸盆5元,他们最多能买几个?(4个)②22位寄宿生星期五要租车回家,每辆小车最多载4人,他们要租几辆车才能同时到家?(4辆)”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笔者思考:如何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思维方式,实现具体问题具体思考,在思考中创新理解,让某一知识在学生心中成长!
一、你感知了,能辨了
课外,笔者与学生交流:你对1千克、1克的感觉是什么?某样东西大约多少的量是1千克或1克,或者1件什么东西是几千克或几克?学生很茫然,有的说几个课本上出现过的,几乎不能说出具体的日常物品。感性经验的缺失,如何让学生能准确思辨?活动经验是很重要的。为此,要引导课前体验,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感知具体重量感。例如,事先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商店或家里带一些重量为1千克、1克或是几千克、几克的实物来到课堂上。学生看到这些不同的物体,自然而然地激发了探究欲望,迫不及待地先在小组中掂一掂,感知一下。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寻找、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重量为1千克、1克的物品。学生在上台展示、验证后,他们就有了初步的质量感性经验。然后,教师随意出示物品引导学生判断,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从而,学生不再盲目地猜测,而是合理地估测。
二、你想通了,能算了
由认知基础欠缺造成的理解障碍导致“竖式除法商的位置随意写(图1)”与“3+4×2=14”之类的计算失误。在教学中,如何克服理解障碍,避免计算失误,让学生想通并能正确算?
1. 有序呈现活动经验,深化认知。
教学中注重有条理的意义思考,引导学生在“动”中去明理。上述第一种错误,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分东西,或是以画图的形式感知商“2”的具体含义。同时,教师反问学生:“‘2’如果这样写,表示是2个十,那13平均分6份,每份能分到2个十吗?”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体验商中各数位的含义,在活动经验中深化理解,促进数学发展。
2. 合理比较活动经验,明晰内涵。
笔者反复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引导学生在“思”中感悟运算顺序?语文教学中“字词”的理解应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相似的,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弄清运算顺序,在思辨中进行创新性理解,发展数学,各种具体的运算顺序便在学生心中发展。
上述第二种错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比较、思考中理解数学混合运算顺序。例如,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①小东到超市购买一瓶饮料3元,每块面包4元,买了2块,一共需付多少元?②小东到超市买了2份点心,每份都是一瓶饮料3元和一块面包4元,一共需付多少元?再比较两个算式:“3+4×2=11(元)”与“(3+4)×2=14(元)”的异同,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说一说运算顺序。有效实现了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意义建构。
这样在活动经验中比较,在反思中具体应用知识解决活动经验中的冲突问题,知识点就在学生心中生长着。
三、你探究了,明理了
数学教学是要注重引导,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探究,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推敲,在合作中发展,在理解经验中牢固地将知识烙印在心中,在具体的活用中提升、发展数学素养。
某教师执教“表内除法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情境图时,引导学生说出:“总共有49面小红旗、每行有7面,可排列成几行?”该信息出示后,教师只提问学生应该用什么算法,学生回答用除法就算完成教学。其中,忽略了引导学生经历独立“圈”与小组“说”———弄清49里面有几个7?
学生有独立思考了吗?没有。学生有经历活动经验的产生过程来触摸数学吗?没有。学生能对这个数学问题加以阐述吗?不能。教学中如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直接活动经验将“分的过程”与“图”建立联系,就能加深其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在对算式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实现将“操作”“横式”“用乘法口诀求商”等相互结合,最终在对“分”的工具性理解中得到数学素养的发展。
四、你思考了,发展了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活学活用。教师应如何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数学知识的螺旋发展的特点,多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来具体分析、处理问题,只有创新性理解数学知识,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前文所述“买盆问题”与“租车问题”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应如何在教学中联系具体的生活经验具体分析?
1. 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感性理解。
要让学生回到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感悟问题,在发现问题中,触动思维,启发思考该怎么解决?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小组“画图”分析中发现“能买5个,还是4个?”“要租4辆,还是5辆?”
2. 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层次触摸,理解关系。
让学生亲历“冲突”,在具体解决问题中,对比观察,在理解关系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了数学事实。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究自己发现的问题。有的学生就用“画圈”解决,有的学生则通过写算式解决。(图2)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说”,在动中悟理,轻松解决问题。
3. 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创新理解。
有了上述多层次的理解,就为以后“有余数除法”的具体应用提供“撑杆”了。
例如,按照下面(图3)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你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
题目出示后,学生自然而然就有的拿起笔来圈,有的一个一个地数,还有的能用算式来解答……在展示中、互议中,学生明白了要弄清楚每组(每份)是几面?(除数),再看16面里有几组(商),再分析是否刚好成组?还是有剩余?(余数)。这时,问题就来了,学生会发现如果是刚好成组,就说明最后1面是某种颜色。如果不是,就要通过某种方法来判定。此时,用算式解决的方法便应运而生了。学生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创新应用中将除法应用(工具性理解)与具体分析(关系理解)进行紧密结合,数学素养得以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
一、你感知了,能辨了
课外,笔者与学生交流:你对1千克、1克的感觉是什么?某样东西大约多少的量是1千克或1克,或者1件什么东西是几千克或几克?学生很茫然,有的说几个课本上出现过的,几乎不能说出具体的日常物品。感性经验的缺失,如何让学生能准确思辨?活动经验是很重要的。为此,要引导课前体验,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感知具体重量感。例如,事先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商店或家里带一些重量为1千克、1克或是几千克、几克的实物来到课堂上。学生看到这些不同的物体,自然而然地激发了探究欲望,迫不及待地先在小组中掂一掂,感知一下。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在寻找、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重量为1千克、1克的物品。学生在上台展示、验证后,他们就有了初步的质量感性经验。然后,教师随意出示物品引导学生判断,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从而,学生不再盲目地猜测,而是合理地估测。
二、你想通了,能算了
由认知基础欠缺造成的理解障碍导致“竖式除法商的位置随意写(图1)”与“3+4×2=14”之类的计算失误。在教学中,如何克服理解障碍,避免计算失误,让学生想通并能正确算?
1. 有序呈现活动经验,深化认知。
教学中注重有条理的意义思考,引导学生在“动”中去明理。上述第一种错误,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分东西,或是以画图的形式感知商“2”的具体含义。同时,教师反问学生:“‘2’如果这样写,表示是2个十,那13平均分6份,每份能分到2个十吗?”学生在反思中进一步体验商中各数位的含义,在活动经验中深化理解,促进数学发展。
2. 合理比较活动经验,明晰内涵。
笔者反复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引导学生在“思”中感悟运算顺序?语文教学中“字词”的理解应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相似的,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弄清运算顺序,在思辨中进行创新性理解,发展数学,各种具体的运算顺序便在学生心中发展。
上述第二种错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比较、思考中理解数学混合运算顺序。例如,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①小东到超市购买一瓶饮料3元,每块面包4元,买了2块,一共需付多少元?②小东到超市买了2份点心,每份都是一瓶饮料3元和一块面包4元,一共需付多少元?再比较两个算式:“3+4×2=11(元)”与“(3+4)×2=14(元)”的异同,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说一说运算顺序。有效实现了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意义建构。
这样在活动经验中比较,在反思中具体应用知识解决活动经验中的冲突问题,知识点就在学生心中生长着。
三、你探究了,明理了
数学教学是要注重引导,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探究,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推敲,在合作中发展,在理解经验中牢固地将知识烙印在心中,在具体的活用中提升、发展数学素养。
某教师执教“表内除法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的情境图时,引导学生说出:“总共有49面小红旗、每行有7面,可排列成几行?”该信息出示后,教师只提问学生应该用什么算法,学生回答用除法就算完成教学。其中,忽略了引导学生经历独立“圈”与小组“说”———弄清49里面有几个7?
学生有独立思考了吗?没有。学生有经历活动经验的产生过程来触摸数学吗?没有。学生能对这个数学问题加以阐述吗?不能。教学中如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直接活动经验将“分的过程”与“图”建立联系,就能加深其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在对算式产生感性认识的同时,实现将“操作”“横式”“用乘法口诀求商”等相互结合,最终在对“分”的工具性理解中得到数学素养的发展。
四、你思考了,发展了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活学活用。教师应如何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数学知识的螺旋发展的特点,多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来具体分析、处理问题,只有创新性理解数学知识,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前文所述“买盆问题”与“租车问题”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应如何在教学中联系具体的生活经验具体分析?
1. 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感性理解。
要让学生回到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感悟问题,在发现问题中,触动思维,启发思考该怎么解决?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小组“画图”分析中发现“能买5个,还是4个?”“要租4辆,还是5辆?”
2. 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层次触摸,理解关系。
让学生亲历“冲突”,在具体解决问题中,对比观察,在理解关系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了数学事实。还要引导学生去探究自己发现的问题。有的学生就用“画圈”解决,有的学生则通过写算式解决。(图2)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说”,在动中悟理,轻松解决问题。
3. 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创新理解。
有了上述多层次的理解,就为以后“有余数除法”的具体应用提供“撑杆”了。
例如,按照下面(图3)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你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
题目出示后,学生自然而然就有的拿起笔来圈,有的一个一个地数,还有的能用算式来解答……在展示中、互议中,学生明白了要弄清楚每组(每份)是几面?(除数),再看16面里有几组(商),再分析是否刚好成组?还是有剩余?(余数)。这时,问题就来了,学生会发现如果是刚好成组,就说明最后1面是某种颜色。如果不是,就要通过某种方法来判定。此时,用算式解决的方法便应运而生了。学生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创新应用中将除法应用(工具性理解)与具体分析(关系理解)进行紧密结合,数学素养得以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