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联动模式在首发脑卒中患者过渡期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QWSX1234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家庭联动模式在首发脑卒中患者过渡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首发脑卒中过渡期患者120例,按护理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30例接受家庭联动模式干预(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如患者疾病复发率、生活质量(SS-QOL)评分、Barthel指数、脑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China.Stroke.Scale,.C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分等。结果:比较复发率,随访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1.67%、3.33%低于对照组15%、21.67%(P<0.05),护理前组间SS-QOL评分、Barthel指数、CSS评分、FMA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SS-QOL评分、Barthel指数、CSS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首发脑卒中患者过渡期接受家庭联动模式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达到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关键词】首发;脑卒中;家庭联动模式;护理;过渡期;复发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99-02
  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脑卒中[1],此疾病发病多因脑部血管阻塞或供血血管破裂,进而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局部脑组织,甚至坏死。此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但因近年人们生活习惯和方式发生变化,此疾病发病率逐年年轻化。患者主要表现为失语、肢体障碍、偏盲、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其生活质量,需及时诊治。但因此疾病多为慢性疾病,或患者病情处于过渡期,往往需在院外接受治疗,但社区医院、基层医院等缺乏良好的医疗条件,无法更好、更准确地检测和评估病情,此对疾病治疗和病情掌握加大了难度。因此近年不少学者倡导将家庭联动模式应用到首发脑卒中过渡期患者中更为有利[2]。目前此方面报告较少,现本研究共纳入60例首发脑卒中过渡期患者分组重点讨论此点,报道如下。
  1 對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首发脑卒中过渡期患者120例,按护理方式分组,即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年龄54~75(61.35±1.24)岁,女性23例,男性37例,病程时间1.5~4(2.21±0.32)个月;观察组年龄53~74(61.38±1.23)岁,女性24例,男性36例,病程时间1.6~4个(2.35±0.31)个月。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各患者病情均处于过渡期;(2)各患者和其家属均签字接受此次护理干预方式。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心功能异常者;(2)中途脱落研究者;(3)无语言沟通能力者;(4)意识模糊者;(5)合并严重糖尿病或心肺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饮食均衡、合理休息,避免情绪焦虑和紧张,针对存在言语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者,需告知其锻炼方式和时间等,并为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观察组接受家庭联动模式干预。(1)建立病历档案。成立家庭联动照护服务小组,成员包含康复医生、社区护士、责任护士等。责任护士需明确掌握患者和其照顾者的具体状况,并与社区护士做好交接,包含病历档案等。(2)确立居家护理服务对象,为其提供社区护理指导。提前告知患者随访时间,每月回访1次。社区护士需定期上门随访患者,指导其康复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解决其疑问,并根据其实际状况调整护理计划。针对存在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肢体活动功能障碍者,需按照其病情增加回访频率,掌握其康复状况,必要时举办讲座、脑卒中疾病联谊会,让病友互相鼓励,交流自身经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3)医院建立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责任护士需随访患者,掌握其日常作息、饮食、运动、康复等状况,督促鼓励其锻炼,若患者有需求,可上门指导患者锻炼。(4)社区-医院双向转诊。社区和医院需做好转诊交接准备工作,严重病情者转诊至上一级医院,接受治疗后,病情得到稳定后,再转至家庭或社区。建立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群、网络平台等,以便患者咨询健康相关问题,定期更新相关平台的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社区、医院需将患者一般资料建立成数据库,包含随访护士、社区随访时间、出院日期、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以便医护人员跟踪患者病情时使用。
  1.3 观察指标
  随访患者6个月,记录其1个月时、6个月时疾病复发率。
  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选项为完全困难(1分)、有很大困难(2分)、中等困难(3分)、有一点困难(4分)、完全没有困难(5分),总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良好。
  用中文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洗澡、上下楼梯、穿衣等均为量表中项目,总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越良好。
  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China Stroke Scale, CSS)评分[3]评估其神经功能缺失状况,包含意识、肢体、语言等方面,分值为0~45分,轻度为0~15分,中度为16~30分,重度为31~45分。
  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估其肢体运动功能状况,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其肢体运动功能越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發率
  比较复发率,随访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1.67%、3.33%低于对照组15%、21.67%(P<0.05),见表1。




  2.2 SS-QOL评分、Barthel指数、CSS评分、FMA评分
  护理前组间SS-QOL评分、Barthel指数、CSS评分、FMA评分差异小(P>0.05),护理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认为脑卒中疾病发病机制与生活习惯不健康、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互相作用而导致。此疾病具有死亡率、残疾率高的特征[4]。每年我国因脑卒中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达196万余人[5],因此及时诊治非常必要。相对医院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质量较低,且患者居家休养,家庭照顾者和患者自身均缺乏疾病知识,得不到专业、连续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对疾病康复非常不利。为改善此点,近年本院引入家庭联动模式至首发脑卒中患者过渡期中,同时已有报告证实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脑卒中过渡期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等均有改善作用[6-7]。本研究也显示,观察组随访1个月时疾病复发率1.67%低于对照组随访1个月时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1个月时,护理1个月、护理6个月时,观察组SS-QOL评分、Barthel指数、CSS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首发脑卒中患者过渡期接受家庭联动模式干预,对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疾病症状、生活质量等均有明显改善效果。通过启动家庭联动模式,社区护理人员上门随访患者,按照患者自身需求和医生医嘱,为患者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康复技能指导和知识,不仅可改善其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且可让其恢复自主功能,降低其主要照顾者的负担,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家庭联动模式建立了医院-社区-家庭三方交流平台,各护士可随时了解患者状况[8],及时解决问题,若语言功能障碍严重者,则督促其做语言康复锻炼。确保训练有计划性,协助其提升自理能力,让其主动锻炼,恢复神经功能,对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改善作用。此外,还需加强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医院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针对脑卒中首发过渡期患者,出院前利用医院远程医学平台与基层医院、社区医院之间取得联系,患者出院后,则可到护理中心、养老院、社区医院、下级医院取得联系,患者主治医生和护士需与社区专科医生和医生联系,讨论患者后续治疗和休养方案。
  综上所述,首发脑卒中患者过渡期接受家庭联动模式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疾病症状,达到降低复发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美丽,邵德英,樊永江,等.健共体家庭-社区-医院风险预警系统三维联动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85-86.
  [2] 王慧,钟安丽,耿德勤,等.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1):183-184.
  [3] 陈苹.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积极影响探析[J]. 健康必读,2019(36):271.
  [4] 李帼媚,王飞红,许雪华.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三元联动式延续性护理实践[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10):278-281.
  [5] 刘宇,刘钧钧,金建平.“三社联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5):1051-1053.
  [6] 敖梅,莫素萤,颜玉贤,等.医联体模式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3):210-213.
  [7] 周萍.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特别健康,2020(13):179-180.
  [8] 陈桂芳,罗美梅,贾佩佩,等.四肢联动联合心理护理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及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93-9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在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筛查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站于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此期间接受HIV病毒筛查的献血者共640例,对其血液样本均采用核酸测定(NAT)与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方式,其中核酸检测采用PCR-实时荧光定量法。结果:NAT阳性样本19例,HIV病毒筛查阳性率为2.97%;ELISA阳性样本15例,HI
【摘要】目的:分析在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的结果,为临床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分析患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况。结果: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的感染情况,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且未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且此检查方式敏感率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卡联合快速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期间5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25例采用康复训练卡联合快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依从性、髋关节情况与疼痛情况、情绪状况。结果:观察组依从率(92.00%)高于对照组(68.00%)(P<0.05);术后一个
【摘要】居民医疗保险管理建设,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维护和健全保障社会稳定、患者健康的有力基础。为保证医疗事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对医保进行适当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医改变革的同时,医保管理者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就当前医改局面下医疗机构及医保人才管理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加强人才管理的措施,以不断地提高医院医保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保管理;医疗机构;人
【摘要】目的:探讨授权理论联合图文式健康教育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在试验中纳入上述患者,加以探析。以正数、分数的分组形式,每组37例,设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授权理论联合图文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前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评分差异显著(P<0.05);组内护理后与护理前评分
【摘要】目的:探究常规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3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并行手术治疗,行病理确诊。比较、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对超声检查的声像图予以总结。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确诊率相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检查病变部位确诊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摘要】目的:探究药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居家服药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遵医嘱用药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药学服务干预。规定3个月作为干预期,干预期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血压水平、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分析引发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24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尿潴留分为两组,将60例发生尿潴留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180例未发生尿潴留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引发术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果:240例患者中有60例术后出现尿潴留
【摘要】目的:探讨1例癫痫伴血小板降低药物过敏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思路。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癫痫伴血小板降低的药物过敏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进行全程监护。结果:血小板降低分为免疫和非免疫原因并对血小板降低的癫痫治疗的药物选择,结合用药时机和停药指征发现,托吡酯治疗疗效较好,无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必须培养临床与药学相结合的独立思维能力,以药物疗效为出发点,密切关注用药细节,确保治疗的安
【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不良后果。方法:跟踪分析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32例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和总结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导致药物热更多出现在连续用药8~14.d,单位累积用量多在1.5~2.8.g/kg范围;所有患者中,26例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出现发热,体温大多超过38.5.℃高热为主;嗜酸性粒细胞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