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研究的内容为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以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为例,提出了课堂渗透、化学历史渗透和实验渗透等策略,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实验渗透
引言:绿色教育是教育部门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是近些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为响应国家的号召,让学生树立绿色意识,学校应重视绿色教育的作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一、課堂渗透策略
化学教师应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将绿色化学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以达成绿色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进行生态环境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站在排污、减污和二次利用的角度,对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方式可以是案例分析、布置学习任务等等,通过这种教育措施的使用,增强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可程度。在化学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的策略如下所述:
1.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绿色素材
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其中就包括绿色化学,但由于这部分知识并非是教学的重点,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一笔带过,而学生也对此缺少兴趣。但在绿色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基于绿色教育理念,找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达成渗透绿色化学的目的。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中的诸多实例,都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了体现。
化学流程、原料和产品绿色化是绿色化学的主要追求,与此同时,绿色化学还能有效节省能源和增加原子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应基于化学教材,设计教学内容,使其渗透在化学课堂之中。比如:某教师在进行碘水萃取实验的过程中,使用了CCl4作为萃取剂,由于这种物质属于毒性物质,故该教师在讲解实验步骤的同时,让学生不得将其直接倒掉,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议其通过绿色方法的使用,回收和利用此类药剂。为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将几种无毒绿色溶剂告知给学生,主要包括水和离子液,上述溶剂属于典型的绿色溶剂,在具备溶解能力的基础上,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1]。
再比如:教师在讲解消毒剂方面的知识时,指出将氯气作为漂白剂与绿色化学理念不符,究其原因,主要是氯气在与水混合后,会导致致癌物质的产生,这种危害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知,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规定,禁止其继续作为漂白剂使用,而取代氯气的漂白物质为二氧化氯,究其原因,主要是二氧化氯无毒副作用。
2.应用化学化工实例
与化学实验相比,化学化工实例更具代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教材中的化学化工实例,达成渗透绿色化学的目的。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含有工业制碱的化工实例,教师应该从三废处理的角度,引导学生探索绿色化处理方式。包括原料绿色化、原子利用率、能量最大利用率、污染物排放控制、原料循环使用等等。
二、实验渗透策略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将绿色化学应用于化学实验之中,可以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化学教师应基于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减少实验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污染物质,特别是在实验后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处理措施,能够让学生掌握处理污染物的方法。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传统方案存在的不足,使旧有实验方案逐渐转变为绿色实验方案。
1.实验微型化
目前,微型化学实验受到了化学教师的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化学实验方式与传统实验方式相比,在容器和试剂选择上呈现出微观化的特点,通过注射器、九孔板等容器的使用,对烧杯、容量瓶进行取代,以减少试剂的需求量,从而达成缩短实验时间、减小体积和节约化学试剂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降低实验的难度,所产生的污染也微乎其微。
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实验方式的应用,可以增强绿色化学渗透的效果。化学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阶段,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进行微型实验,以实现在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目的[2]。
以氯气制备和检验性质为例。传统实验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容器和化学试剂,并且组装方式十分复杂,据了解得知,本实验需要使用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如果没有教师帮助,学生实验成功率非常低。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会浪费大量资源,污染大气环境。与传统实验方式相比,微型实验方式所使用的容器为青霉素瓶,具有操作便捷、实验难度低的特点,并且,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用量少,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降低玻璃容器的使用率
据了解得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玻璃容器是最常用的实验容器。但是在绿色化学理念下,应降低对玻璃容器的使用率。比如:在进行定性实验的过程中,如果试剂会在实验时出现明显的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点滴板作为主要容器,通过这种方式,节省化学试剂,并控制污染。针对微型实验方式效果不佳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教进行辅助,比如:放大实验现象、剖析实验流程等等。
此外,在化学实验结束后,还要利用绿色处理手段,对污染物进行无公害的处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贯彻执行绿色化学理念,尽量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在实验完成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
结论:综上所述,绿色化学是绿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部门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在此背景下,化学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绿色化学渗透在课堂和实验之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绿色素材、应用化学化工实例、实验微型化以及降低玻璃容器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戴博娜.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84-185.
[2]陶永聪.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10-211.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实验渗透
引言:绿色教育是教育部门所倡导的教育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是近些年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为响应国家的号召,让学生树立绿色意识,学校应重视绿色教育的作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
一、課堂渗透策略
化学教师应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将绿色化学渗透到化学课堂教学之中,以达成绿色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进行生态环境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站在排污、减污和二次利用的角度,对相关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引导方式可以是案例分析、布置学习任务等等,通过这种教育措施的使用,增强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可程度。在化学课堂上渗透绿色化学的策略如下所述:
1.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绿色素材
教材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其中就包括绿色化学,但由于这部分知识并非是教学的重点,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一笔带过,而学生也对此缺少兴趣。但在绿色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基于绿色教育理念,找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达成渗透绿色化学的目的。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中的诸多实例,都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了体现。
化学流程、原料和产品绿色化是绿色化学的主要追求,与此同时,绿色化学还能有效节省能源和增加原子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应基于化学教材,设计教学内容,使其渗透在化学课堂之中。比如:某教师在进行碘水萃取实验的过程中,使用了CCl4作为萃取剂,由于这种物质属于毒性物质,故该教师在讲解实验步骤的同时,让学生不得将其直接倒掉,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议其通过绿色方法的使用,回收和利用此类药剂。为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将几种无毒绿色溶剂告知给学生,主要包括水和离子液,上述溶剂属于典型的绿色溶剂,在具备溶解能力的基础上,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1]。
再比如:教师在讲解消毒剂方面的知识时,指出将氯气作为漂白剂与绿色化学理念不符,究其原因,主要是氯气在与水混合后,会导致致癌物质的产生,这种危害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知,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规定,禁止其继续作为漂白剂使用,而取代氯气的漂白物质为二氧化氯,究其原因,主要是二氧化氯无毒副作用。
2.应用化学化工实例
与化学实验相比,化学化工实例更具代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教材中的化学化工实例,达成渗透绿色化学的目的。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含有工业制碱的化工实例,教师应该从三废处理的角度,引导学生探索绿色化处理方式。包括原料绿色化、原子利用率、能量最大利用率、污染物排放控制、原料循环使用等等。
二、实验渗透策略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将绿色化学应用于化学实验之中,可以起到出人意料的作用。化学教师应基于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减少实验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污染物质,特别是在实验后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处理措施,能够让学生掌握处理污染物的方法。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传统方案存在的不足,使旧有实验方案逐渐转变为绿色实验方案。
1.实验微型化
目前,微型化学实验受到了化学教师的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种化学实验方式与传统实验方式相比,在容器和试剂选择上呈现出微观化的特点,通过注射器、九孔板等容器的使用,对烧杯、容量瓶进行取代,以减少试剂的需求量,从而达成缩短实验时间、减小体积和节约化学试剂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降低实验的难度,所产生的污染也微乎其微。
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这种实验方式的应用,可以增强绿色化学渗透的效果。化学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阶段,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进行微型实验,以实现在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目的[2]。
以氯气制备和检验性质为例。传统实验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容器和化学试剂,并且组装方式十分复杂,据了解得知,本实验需要使用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如果没有教师帮助,学生实验成功率非常低。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会浪费大量资源,污染大气环境。与传统实验方式相比,微型实验方式所使用的容器为青霉素瓶,具有操作便捷、实验难度低的特点,并且,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用量少,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2.降低玻璃容器的使用率
据了解得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玻璃容器是最常用的实验容器。但是在绿色化学理念下,应降低对玻璃容器的使用率。比如:在进行定性实验的过程中,如果试剂会在实验时出现明显的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点滴板作为主要容器,通过这种方式,节省化学试剂,并控制污染。针对微型实验方式效果不佳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实验教进行辅助,比如:放大实验现象、剖析实验流程等等。
此外,在化学实验结束后,还要利用绿色处理手段,对污染物进行无公害的处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贯彻执行绿色化学理念,尽量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在实验完成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
结论:综上所述,绿色化学是绿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部门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在此背景下,化学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绿色化学渗透在课堂和实验之中。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绿色素材、应用化学化工实例、实验微型化以及降低玻璃容器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戴博娜.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84-185.
[2]陶永聪.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