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行大类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020年,西南医科大学在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体育学院首次实施了大类招生政策,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新生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新生在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专业认同度、培养模式了解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着重分析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满意度三个维度,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类招生;新生;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满意度
一、大类招生的实施与发展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本科教育中按照院系或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及培养的一种新型高考招生模式。学校在大学第一、二学期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在此期间让新生充分了解每个专业,结合自身长处和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为第二学期结束的专业分流和选择做好准备。大类招生模式给学生更多专业选择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也有利于培养“通用型人才”,使其专业选择更适合社会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1],是符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2001年,北大率先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方针,推行“元培计划”,大类招生政策首次正式实施。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也都先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施行大类招生制度。到了2011年,几乎所有的985高校,半數以上的211工程学校,约20%的普通高校,都引入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3]。
2020年,西南医科大学结合自身情况并借鉴各院校实行大类招生政策的成效,制定并实施2020年大类招生方案,将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药学院首先纳入大类招生办法试点:将人文与管理学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归类于公共管理大类;将体育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归类于体育大类;将药学院的临床药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归类于药学大类。
本研究中的大类招生新生特指西南医科大学实行大类招生的三院系2020级大一新生。他们初入大学校园,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并建立新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新生的适应能力是其综合素质、身心健康的全面体现,也是学校办学育人能力的体现。但是,大一新生多处于17—20岁的年纪,心智尚未成熟,认知尚有欠缺,其社会交往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发生[4]。在此背景下实行大类招生制度,难免加大其适应难度。因此,研究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的适应能力对于学校完善大类招生制度和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十分必要。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适应能力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本研究调查采用问卷法,共设计了75个项目,前6个项目为基本信息,包括新生的性别、户籍、高中学科类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第7~15个项目调查新生对大类招生模式的了解程度与满意程度,如平常学习的感受、遇到困难的态度与做法、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职业规划、业余生活等方面;第15~75个项目采用方晓义、沃建中编制的适用于中国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部《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5],包括校园适应、择业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方面,我们本次主要针对新生的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满意度这三个方面着重研究,兼顾其他四个维度的关联性。
调查对象为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药学院、体育学院2020级实行大类招生专业的全体学生。其中,公共管理类共计205人,包括6个班;药学类235人,包括7个班;体育类100人,包括3个班。问卷调查安排在10月份,即在新生入校后一个月的黄金适应期,问卷在各专业课间集中发放,并由施测人员为学生进行详细的问卷说明,保证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本次共发放问卷540份,收回问卷482份,其中有效问卷435份,问卷回收率为89.25%,样本有效率为90.24%。收回的有效问卷中三大类专业人数的比例约为2∶3∶1,与三个大类专业人数的总体比例基本相符,本次研究按50%比例抽取每个专业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综上所述,此次问卷调查具一定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从人际关系适应方面探究新生适应力
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在人际关系适应方面,男女生的适应能力没有差别,来自城镇的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非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略高于独生子女,在班级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的适应能力要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文科高于理科。
男女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没有差别,其人际关系都普遍较为融洽,虽然在刻板印象中,女生心思细腻,情绪性强,在群体中往往很难避免大大小小的矛盾,使得女生很难在人际方面有良好的适应性,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都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个体,因而男女生都能尽量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来保持群体的一致认同,所以男女生之间的人际适应能力几乎没有差异。
来自城镇的同学在人际关系方面适应力方面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这与家庭教育、思维模式、自我认知区别不开,城乡之间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差异显著,城镇的同学普遍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从社会认知上来讲,城镇学生接接触到的社会面更多元化,所以在陌生环境进行人际交往,城镇学生表现得更加自信,更能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处理更优于独生子女,可能与两种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来自家庭的关爱不可能做到绝对均等,在家庭中便要处理好兄弟姐妹中的亲情关系,而独生子女往往享有家庭中的所有关爱与期望,缺少与人分享的环节,与非独生子女作比较,独生子女就已经缺少了处理复杂家庭人际问题的机会。由于独生子女从小鲜有与其他兄弟姐妹交流的机会,也长期处于不需要与人分享的环境,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能力上略低于非独生子女。 担任班干部的同学要比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同学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更强,因为担任学生干部往往需要最早地与同学熟识、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安排班级事务,所以可以有效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另外,文科生比理科生人际交往能力更强,说明了受学科教育内容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文科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比理科生有更好的表现。
(二)从学习适应方面探究新生适应能力
在学习适应能力上,女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男生,来自城镇的学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学生适应能力高于独生子女,非班级干部的学生适应能力要高于担任干部的学生,文科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要高于理科生。
女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男生。此前,大学里“女生优势论”[6]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女生在数量上总体要多于男生,而且女生在大学中表现得更优异。女生由于天性更加温顺,能够更加踏实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而男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待学习更容易分散精力,往往没有女生耐心,并且刚刚经过高考的高压性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男生更易因缺乏约束无心学习,这可能是导致女生在学习适应方面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
来自城镇的同学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不协调的结果,也是我国教育致力提高的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但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高校作为育人主体的积极响应,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其次,非独生子女适应力高于独生子女,这与其背后所对应社会、家庭、个人等不同层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关。“家庭资源稀缺理论”认为家庭中子女数量增多,则意味着每个孩子所获得的资源会减少,父母难以给每个人同样的培育、照顾和金钱投入[7]。因此,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独自享有父母的关注,获得父母所能给予的全部身心关怀与教育投入,但同时又独自承受家庭期望,虽然有着更多非独生子女难以比拟的资源,但实际也承受着压力。进入大学,远离父母,寄居学校,独生子女远离父母专属关爱,在新的环境继续学业成为较大的挑战。与独生子女不同,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无法做到只对某一个孩子关怀,他们更具独立性,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也更能适应。
非班级干部的学生适应能力要略高于担任干部的学生。大学不同于中学的填鸭式教学,大学犹如半个社会,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干部需要承担更多的班级事务,他们既是班级管理者,又是老师与同学间的桥梁纽带,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一部分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其学习适应。
文科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要高于理科生。我校进行大类招生的三专业中,除药学大类仅招理科生外,体育大类和公共管理大类皆为文理兼收。其中,体育大类的学习差异主要通过体能表现出来,学生的文理科学习背景影响甚微。而公共管理大类属于管理学,学科性质更偏向文科,尽管在医科大学的背景下,也开设了部分医学课程,但是医学课程尽量避开医学物理,医用化学等理科性强的学科,文科生同学也能进行学习,所以文科生同学在学习适应力方面更具优势。
(三)从新生满意度方面探究适应能力
在满意度方面,男女生、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的差异不大,在高中学习文科的同学的满意度略高于理科同学。其原因与上文中分析的男女生成熟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文理科的学习背景等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且为所有群体(男/女生、非/独生子女、文/理科、城/乡、未任/班干部)中满意度最高的群体;来自农村的同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同学且为且为所有群体中满意度最低的群体(在表1中用标识)。
任班干部的同学的适应力显著高于不是班干部的同学,可能是由于班干部职务使他们在崭新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强的参与感和价值感,随之带来的是较高的满意度。
城镇同学的满意度最低,如表2所示,在以“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像现在这样生活”为例的题项选择中,城镇户籍同学选择“不同意”“不太同意”和“不确定”的占比达到了55.2%,即超过半数的城镇同学对现在的生活(学习)状态没有感到满意。城镇同学在成长环境中能接触到各类事物,这使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和未来的假想更不设限,因此他们更难被满足。
四、对策建议
大类招生模式虽是高校教育的新趋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考生选择高校依然有盲从性、分流专业冷热不均无法平衡、专业分流的公正性难以保证……除了上述问题外,高校更应认识到,大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大一阶段的适应力可能受更大挑战。大类招生专业大一安排的多为高数、思修、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通识课程,不足以表现出各专业特征,导致学生对专业分流选择存在迷惑。并且,大类分流的不确定性使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往往需要更长的适应期且面临更多的适应问题。所以,在大类招生的新背景下,高校首先应高度关注大类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了解不同类别学生群体其适应力的差异(如男女生、城乡学生、文理科学生在各项适应力上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分类别制定特色方案解决学生的适应力问题,如:重点关注大类招生中學习适应能力较差的农村同学,对他们进行引导,深入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学习帮扶,辅导员关怀,并积极开办引导性讲座,让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细心引导农村新生做好大学规划,顺利度过新生迷茫期,提高其学习适应力,为后期专业分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打下基础。
其次,高校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瞄准大类招生新模式带来的问题,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推进学生工作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第一,高校任课老师应多与学生沟通,适当在通识课程中增加专业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授课的重要因素;第二,院系应为师生搭建更广的实践和交流平台,在期中或期末,由班级学习委员匿名收集学生对每个老师上课的意见,交于任课老师,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总结,以帮助任课教师积累有效的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经验,帮助师生在大类招生教育中增强适应力。院系也可开展兴趣专业小组活动,通过操行分、第二课堂分等方式进行激励,使学生通过活动和实践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此外,学校应更加关注大类专业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讲座或班级心理委员每周开展活动互动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减压,适应大学生活。第三,鼓励学生发挥能动作用,由学习委员或班长建立以兴趣专业为导向的学习小组,各专业老师可根据兴趣小组安排周末实践,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该专业是否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生活中,班委和辅导员还应在新班级建立后多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寝室活动来增进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使其建立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高校在“按类招生、按类培养”越来越火热的背景下,高度关注大类专业新生的适应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学校的大类招生制度,针对不同群体的适应力表现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才能更好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启霞,张丽,张瑞丽.大类招生模式下社保专业的困境、定位与出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知识经济,2020(8).
[2]沈苏燕,迟文玉.大类招生模式下社保专业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有限理性选择理论.教育现代化,2018(5).
[3]田明华,高薇洋,胡明形,向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大类招生学生意愿的跟踪调查,2019,9,37(5).
[4]史大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新生信任关系的质性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2019.
[5]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
[6]王学举,赵文.大学学习中“女生优势”的实证分析.文学教育(中),2016(8).
[7]田丰,刘雨龙.高等教育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影响分析.人口与经济,2015(5).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适应能力研究——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954)
作者简介:张力(2000— ),女,汉族,西南医科大学本科在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通讯作者:刘显红。
关键词:大类招生;新生;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满意度
一、大类招生的实施与发展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本科教育中按照院系或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及培养的一种新型高考招生模式。学校在大学第一、二学期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在此期间让新生充分了解每个专业,结合自身长处和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为第二学期结束的专业分流和选择做好准备。大类招生模式给学生更多专业选择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也有利于培养“通用型人才”,使其专业选择更适合社会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1],是符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2001年,北大率先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方针,推行“元培计划”,大类招生政策首次正式实施。随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也都先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施行大类招生制度。到了2011年,几乎所有的985高校,半數以上的211工程学校,约20%的普通高校,都引入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3]。
2020年,西南医科大学结合自身情况并借鉴各院校实行大类招生政策的成效,制定并实施2020年大类招生方案,将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药学院首先纳入大类招生办法试点:将人文与管理学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归类于公共管理大类;将体育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归类于体育大类;将药学院的临床药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归类于药学大类。
本研究中的大类招生新生特指西南医科大学实行大类招生的三院系2020级大一新生。他们初入大学校园,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并建立新的学习目标、人生目标。新生的适应能力是其综合素质、身心健康的全面体现,也是学校办学育人能力的体现。但是,大一新生多处于17—20岁的年纪,心智尚未成熟,认知尚有欠缺,其社会交往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容易发生[4]。在此背景下实行大类招生制度,难免加大其适应难度。因此,研究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的适应能力对于学校完善大类招生制度和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十分必要。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适应能力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本研究调查采用问卷法,共设计了75个项目,前6个项目为基本信息,包括新生的性别、户籍、高中学科类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第7~15个项目调查新生对大类招生模式的了解程度与满意程度,如平常学习的感受、遇到困难的态度与做法、对专业的了解程度、职业规划、业余生活等方面;第15~75个项目采用方晓义、沃建中编制的适用于中国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部《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5],包括校园适应、择业适应、学习适应、心理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方面,我们本次主要针对新生的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满意度这三个方面着重研究,兼顾其他四个维度的关联性。
调查对象为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药学院、体育学院2020级实行大类招生专业的全体学生。其中,公共管理类共计205人,包括6个班;药学类235人,包括7个班;体育类100人,包括3个班。问卷调查安排在10月份,即在新生入校后一个月的黄金适应期,问卷在各专业课间集中发放,并由施测人员为学生进行详细的问卷说明,保证问卷的回收率与有效率。本次共发放问卷540份,收回问卷482份,其中有效问卷435份,问卷回收率为89.25%,样本有效率为90.24%。收回的有效问卷中三大类专业人数的比例约为2∶3∶1,与三个大类专业人数的总体比例基本相符,本次研究按50%比例抽取每个专业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综上所述,此次问卷调查具一定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从人际关系适应方面探究新生适应力
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在人际关系适应方面,男女生的适应能力没有差别,来自城镇的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非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略高于独生子女,在班级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的适应能力要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文科高于理科。
男女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没有差别,其人际关系都普遍较为融洽,虽然在刻板印象中,女生心思细腻,情绪性强,在群体中往往很难避免大大小小的矛盾,使得女生很难在人际方面有良好的适应性,但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生都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个体,因而男女生都能尽量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来保持群体的一致认同,所以男女生之间的人际适应能力几乎没有差异。
来自城镇的同学在人际关系方面适应力方面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这与家庭教育、思维模式、自我认知区别不开,城乡之间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差异显著,城镇的同学普遍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从社会认知上来讲,城镇学生接接触到的社会面更多元化,所以在陌生环境进行人际交往,城镇学生表现得更加自信,更能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处理更优于独生子女,可能与两种不同的家庭结构和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对于非独生子女而言,来自家庭的关爱不可能做到绝对均等,在家庭中便要处理好兄弟姐妹中的亲情关系,而独生子女往往享有家庭中的所有关爱与期望,缺少与人分享的环节,与非独生子女作比较,独生子女就已经缺少了处理复杂家庭人际问题的机会。由于独生子女从小鲜有与其他兄弟姐妹交流的机会,也长期处于不需要与人分享的环境,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问题处理能力上略低于非独生子女。 担任班干部的同学要比没有担任班干部的同学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更强,因为担任学生干部往往需要最早地与同学熟识、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安排班级事务,所以可以有效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另外,文科生比理科生人际交往能力更强,说明了受学科教育内容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文科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等比理科生有更好的表现。
(二)从学习适应方面探究新生适应能力
在学习适应能力上,女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男生,来自城镇的学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学生适应能力高于独生子女,非班级干部的学生适应能力要高于担任干部的学生,文科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要高于理科生。
女生的适应能力要高于男生。此前,大学里“女生优势论”[6]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中,女生在数量上总体要多于男生,而且女生在大学中表现得更优异。女生由于天性更加温顺,能够更加踏实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而男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待学习更容易分散精力,往往没有女生耐心,并且刚刚经过高考的高压性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男生更易因缺乏约束无心学习,这可能是导致女生在学习适应方面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
来自城镇的同学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城乡教育资源不协调的结果,也是我国教育致力提高的方向,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国家制定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但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高校作为育人主体的积极响应,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其次,非独生子女适应力高于独生子女,这与其背后所对应社会、家庭、个人等不同层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关。“家庭资源稀缺理论”认为家庭中子女数量增多,则意味着每个孩子所获得的资源会减少,父母难以给每个人同样的培育、照顾和金钱投入[7]。因此,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独自享有父母的关注,获得父母所能给予的全部身心关怀与教育投入,但同时又独自承受家庭期望,虽然有着更多非独生子女难以比拟的资源,但实际也承受着压力。进入大学,远离父母,寄居学校,独生子女远离父母专属关爱,在新的环境继续学业成为较大的挑战。与独生子女不同,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无法做到只对某一个孩子关怀,他们更具独立性,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也更能适应。
非班级干部的学生适应能力要略高于担任干部的学生。大学不同于中学的填鸭式教学,大学犹如半个社会,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干部需要承担更多的班级事务,他们既是班级管理者,又是老师与同学间的桥梁纽带,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一部分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其学习适应。
文科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要高于理科生。我校进行大类招生的三专业中,除药学大类仅招理科生外,体育大类和公共管理大类皆为文理兼收。其中,体育大类的学习差异主要通过体能表现出来,学生的文理科学习背景影响甚微。而公共管理大类属于管理学,学科性质更偏向文科,尽管在医科大学的背景下,也开设了部分医学课程,但是医学课程尽量避开医学物理,医用化学等理科性强的学科,文科生同学也能进行学习,所以文科生同学在学习适应力方面更具优势。
(三)从新生满意度方面探究适应能力
在满意度方面,男女生、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的差异不大,在高中学习文科的同学的满意度略高于理科同学。其原因与上文中分析的男女生成熟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文理科的学习背景等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且为所有群体(男/女生、非/独生子女、文/理科、城/乡、未任/班干部)中满意度最高的群体;来自农村的同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同学且为且为所有群体中满意度最低的群体(在表1中用标识)。
任班干部的同学的适应力显著高于不是班干部的同学,可能是由于班干部职务使他们在崭新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强的参与感和价值感,随之带来的是较高的满意度。
城镇同学的满意度最低,如表2所示,在以“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像现在这样生活”为例的题项选择中,城镇户籍同学选择“不同意”“不太同意”和“不确定”的占比达到了55.2%,即超过半数的城镇同学对现在的生活(学习)状态没有感到满意。城镇同学在成长环境中能接触到各类事物,这使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和未来的假想更不设限,因此他们更难被满足。
四、对策建议
大类招生模式虽是高校教育的新趋势,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考生选择高校依然有盲从性、分流专业冷热不均无法平衡、专业分流的公正性难以保证……除了上述问题外,高校更应认识到,大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大一阶段的适应力可能受更大挑战。大类招生专业大一安排的多为高数、思修、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通识课程,不足以表现出各专业特征,导致学生对专业分流选择存在迷惑。并且,大类分流的不确定性使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往往需要更长的适应期且面临更多的适应问题。所以,在大类招生的新背景下,高校首先应高度关注大类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了解不同类别学生群体其适应力的差异(如男女生、城乡学生、文理科学生在各项适应力上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分类别制定特色方案解决学生的适应力问题,如:重点关注大类招生中學习适应能力较差的农村同学,对他们进行引导,深入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学习帮扶,辅导员关怀,并积极开办引导性讲座,让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细心引导农村新生做好大学规划,顺利度过新生迷茫期,提高其学习适应力,为后期专业分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打下基础。
其次,高校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瞄准大类招生新模式带来的问题,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推进学生工作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第一,高校任课老师应多与学生沟通,适当在通识课程中增加专业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授课的重要因素;第二,院系应为师生搭建更广的实践和交流平台,在期中或期末,由班级学习委员匿名收集学生对每个老师上课的意见,交于任课老师,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总结,以帮助任课教师积累有效的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经验,帮助师生在大类招生教育中增强适应力。院系也可开展兴趣专业小组活动,通过操行分、第二课堂分等方式进行激励,使学生通过活动和实践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此外,学校应更加关注大类专业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讲座或班级心理委员每周开展活动互动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减压,适应大学生活。第三,鼓励学生发挥能动作用,由学习委员或班长建立以兴趣专业为导向的学习小组,各专业老师可根据兴趣小组安排周末实践,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该专业是否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生活中,班委和辅导员还应在新班级建立后多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寝室活动来增进学生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班集体,使其建立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高校在“按类招生、按类培养”越来越火热的背景下,高度关注大类专业新生的适应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学校的大类招生制度,针对不同群体的适应力表现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才能更好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启霞,张丽,张瑞丽.大类招生模式下社保专业的困境、定位与出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知识经济,2020(8).
[2]沈苏燕,迟文玉.大类招生模式下社保专业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有限理性选择理论.教育现代化,2018(5).
[3]田明华,高薇洋,胡明形,向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工作的探讨——基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大类招生学生意愿的跟踪调查,2019,9,37(5).
[4]史大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新生信任关系的质性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2019.
[5]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
[6]王学举,赵文.大学学习中“女生优势”的实证分析.文学教育(中),2016(8).
[7]田丰,刘雨龙.高等教育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差异的影响分析.人口与经济,2015(5).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适应能力研究——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954)
作者简介:张力(2000— ),女,汉族,西南医科大学本科在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通讯作者:刘显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