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角下的青春叙事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uohui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翻日历,蓦然发现一个让文化人百感交集的日子——五月四日,“五四”是青年的节日,更是诸多青年经历过的五彩斑斓却无法复制的历程,这恰恰与我正在细读的青年作家寇洵的几篇小说,在我的潜意识里交相辉映着:寇洵笔下的的青年形象,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青年,早已经相去甚远,甚至说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物质环境、文化土壤、生存际遇,形象、气息、趣味等迥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与之同时,我还在内心深处做着“关公战秦琼”式的较量,假如说,寇洵笔下的王鸟、徐凯歌、“我”、王晓静们,活在“五四”时代的话,是不是也能成为高觉慧、涓生、子君、漂泊者汪中之类的人物呢?我想,这个是一定的。
  然而,时光早已翻过将近百年,现代化的光泽早已经通体照耀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使得夜如白昼、古风荡然。物质的极大丰富,现代技术的日趋高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之时,也使得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过多地沉溺于物与欲,精神世界却日趋贫乏、逐渐荒芜。正如马尔库塞所分析,发达的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了物质文明,物质生活享受程度逐渐提高,但人的“非人化”生存状态却日趋严重,生命个体已经难以维系自身固有的激情、想象与灵悟,人与人之间逐渐成为一架机器内相互配合的零件与零件的关系。
  寇洵小说中的不少人物,与马尔库塞的论述不谋而合。
  短篇小说《干点什么呢》(原载《都市》)中,“我”、王鸟、徐凯歌本是一张酒桌上彻夜而饮、“无话不谈”的“朋友”——中国古语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能坐在一起喝到微醺乃至酩酊的人,即便不是知己,但至少也应是相知熟稔、相互体贴之人。但在当今时代,这样的人之常情早已经面目全非,“我”、王鸟、徐凯歌三者之间远远不是“知己”,他们之间存在着太多的“隔”,太多的遮蔽,他们根本无法走进别人的内心,别人也休想进入自己的魂灵世界。他们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各怀鬼胎,在利用与被利用、利用与“反利用”的较量中“欢度”自己的光陰,完成各自在小说中的使命……
  “我”和王鸟的亲密关系并未到此为止,在小说《做了一个梦》(原载《满族文学》)中,“我”和王鸟已经上升为“兄弟”关系,“我”甚至还为王鸟的人身安危而苦口婆心、殚精竭虑;但是,亲密如兄弟的关系,并不意味着真正的了解与知心,小说的结尾,王鸟因为我的一个梦以及一句戏言而凶相毕露,声称要弄死“我”。以笔者之见,作者并非要讲述一个与少妇有关亦真亦幻的梦境故事,而是想借这样的一个故事,来折射现代社会看似亲密、热情背后的人性隔阂。熟人、朋友,甚至号称过命之交的结拜兄弟,他们之间,仅仅是为了某些利益而“亲密团结”在了一起,对于彼此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从未真正了解,也无力甚至无心去了解,这样仅仅是形式上的亲密,与同一机器上的不同零件又有何异呢?
  《晚上有时间吗》(原载《昆仑》)与前两篇有着形式上的差异,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干点什么呢》与《做了一个梦》以友情为主要载体,叙述方式以讲故事为主。《晚上有时间吗》侧重于爱情,但这爱情仅仅存在于“我”的幻想之中,与之对应的,此小说的演绎方式主要依靠“我”的心理活动。现实与幻境的变换,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一厢情愿的单恋故事,更重要的意图则是在揭示所谓的“爱情”游戏中,男女双方之间的陌生、隔膜与冷漠。这个看似温婉的故事,在精神气质上与《干点什么呢》及《做了一个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重在彰显那些看似温情背后的冷漠,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朋友、知己,仅仅是认识你的人,却远远不是真正理解你的人。
  寇洵的这三篇小说都以青年为写作对象,而且,此类的“青春叙事”占据了寇洵小说的绝大部分,现代视角之下的青春,显然与从“五四”时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近七十年间的“青春叙事”,堪称大相径庭。寇洵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他舍弃了精妙的故事之皮,而直抵人性之核,直达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实质。
  寇洵的小说温婉细致,语言风格韵致有味,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称得上心理现实主义的上乘之作,然而,若从女性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些小说仍然存在不少值得非议的地方,作者以及作者笔下的人物,尤其是男性人物,大多都还活在男权话语的“单色世界”里,无论是“我”还是王鸟,对于女性的态度尽管较之封建时期的士大夫们有着一定的进步,但依然未能完全逃脱对于女性的把玩、戏狎等消极意味。同时,在这些小说里,女性大抵都是弱者,是被保护、被追求、被臆想、被评说的对象,她们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丧失了话语权,仅仅是“被动”地完成了小说作者赋予她们的使命与任务。
  在寇洵的青春题材小说中,我读出了一些《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味道,同样是一群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年轻人,同样是活在自身苍白贫乏的内心世界里,同样都想通过自身的挣扎与抗争试图去做一些改变,只是,与塞林格所传达的愤怒和焦虑的生命主题略有差异的是,寇洵更专注于观照现代人内心世界的隔阂与陌生,而这样的隔阂与陌生恰恰正是当前时代绝大多数青年人的心理现实。
其他文献
摘要:张岱年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要表现。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历史内涵,主要表现在政治生活、个人生活及生活态度上;厚德载物的历史内涵,主要表现在国家民族关系、文化价值观、人际关系及治国之道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促进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铸就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品格;推动中国社会的绵延不断的变革。  关键词:张岱年;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
期刊
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关于全球化与环境的四个论点。首先,一个不断扩展的和全球化的文明对地球产生了物理的与生物的重要影响;其次,与全球化相关联的工业与知识生产构型的变化导致了环境外部性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重新分布;再次,隐含于后福特主义之中的“使所有东西商品化”以一种未曾预见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构型和废弃物制造;最后,全球化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机制作为应对全球化的环境影响的政策工具“听起来不错做起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英国作家查理斯·狄更斯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塑造手法,主要从幽默和讽刺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作者对人物神态、个性和语言的描绘;让读者在作品的诙谐、愉悦气氛中领略作者的写作初衷,透过作者锋利的笔触认识到文中蕴涵的哲理。  关键词:《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幽默;讽刺;人物塑造手法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06)01—0
期刊
摘要:由于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双重身份的不重视或者不了解,导致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有待澄清的地方;因此,论文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与逻辑前提以及执政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的分析入手,辨析了领导与执政的异同,以求明晰我们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  [中图分类号]C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06)01—0026—05
期刊
导语:她看到自己坐在红绫缎的金马车里,穿着公主出嫁的织金大袖,霞帔如锦。汴京街头如水喧嚣,繁华如梦。如果能在旧日的汴梁与他厮守是一场梦,她宁愿死在这梦里,再也不要醒来。  前情:靖康之难,宋廷亡灭,皇女沦为俘虏,惠福帝姬被予金国宝山大王完颜皓,与钦宗妻女朱后与柔嘉公主一同被押往东北的金国。她回想与他相恋的旧事,心如刀搅。  “娘子,跟我一起看汴梁城外的春景好么?”此景此境恍如隔世,他们曾在三月的汴
期刊
摘要: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描写了在男权社会价值的压制下,女钢琴教师由性压抑者最终变成窥淫者、自虐和自残者的悲剧故事。本文从作为社会符号的性道德和女性悲剧的叙述等方面探讨耶利内克揭露社会丑陋的“负面荚学”倾向,以及其对西方传统男性中心的审美的颠覆。  关键词:女性主义负面美学;权力;自虐;自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回顾以往有关环境维权意识和农民环境维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两村的田野调查,认为在转型期的安徽两村,农民环境维权意识对他们的环境维权行为呈现出逐渐脆弱的影响力,对自身健康权益和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农民环境维权的重要原因,内心不满情绪的积聚催生了农民的环境维权行动,一些农民已经基于村庄脉络延续的考虑而进行环境雏权。  关键词:农民;环境维权;环境维权意识;农村环境【中图分类号】C912.82 
期刊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对社会发展主体的全面塑造、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大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实行全面创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06)01—0
期刊
摘要:产生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组织决定就是创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其职能是在环境全球管治中协调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环境活动并担当新政策创议的发动者。自那时以来,国际社会已经在环境全球政策(以及最近在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创建了大量的条约、组织和机制。从总体上说,进展是积极性的,并日益指向一种不断扩展着的全球环境管治体系。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尽管全球环境管治体系的规模和
期刊
摘要:文化环境保护是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阐明了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原则,指出其中对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在对我国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南京夫子庙为例,期望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融合,逐步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有效保护。  关键词:历史地段;文化环境保护;夫子庙  [中图分类号]C91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