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诞生,微信的第一个版本定位为“收发消息、拍照分享、联系朋友”。到了第二年4月,微信4.0中启动页面上的话是“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3年,我开始使用微信,朋友圈对爸妈是开放的。他们偶尔会点赞我发的动态,却鲜少评论。
记得当时我排了一个课本剧,演出完后拍照留念,分享到朋友圈。回家后,妈妈问我站在我旁边的那个男生是谁。男生?哪儿?我一脸疑惑,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就是你今天朋友圈发的那张照片,有个男生站在你旁边。”我翻开朋友圈,才注意到旁边确实有个男生,距离还挺近,所有演员都挤在一起,想离得不近也难。
可发朋友圈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看到合照里的自己美美哒就发了朋友圈。
“这小伙长得不错,平时跟你关系挺好吧?”
“别人家小孩都谈恋爱,你怎么不谈一个?”
“当年学生时代,可有不少人追你妈呢!”
我妈的这些话,让我感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是我的错,我不该发朋友圈。其实我也明白,我妈是在跟我開玩笑。她只是想跟我打趣儿,了解我在学校的情况,关注我结交的朋友都是怎样的。她希望能在这个网络社交世界里多一点儿话语权,拉近与我的距离。
自从小狗贝贝来了我家后,我爸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发朋友圈。每天,我们朋友圈都会被我爸刷屏。
“贝贝的新衣服”底下附有一张贝贝穿着新衣服的照片。
“贝贝有了新朋友”底下附有一张贝贝和其他狗狗在花园打闹的照片。
“贝贝和闺女”底下附的这张照片真是一言难尽,我怀里的贝贝依旧很萌,但我一头乱发,对着镜头笑的时候简直是一场灾难。
发完朋友圈之后,我爸还问我为什么不给他点赞。我不肯点,他就把我的手机抢过来,自己点赞,然后美滋滋的,留我在风中凌乱。
后来,我爸每天都要发三条以上贝贝的动态,他在秀狗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我只能将他设置为“不看他的朋友圈”,顿时我的朋友圈清新了不少。
虽然发朋友圈时,我们可以选择分组可见,但毕竟很是麻烦。爸妈见证了我的成长,亲子关系让爸妈对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关注。而我却冷酷地屏蔽掉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不尊重爸妈,而是在用我的爱保护他们。
高中住校时,有一次晚上十一点多,我分享了一首QQ音乐在朋友圈。我妈立马私信我:“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别玩手机,赶紧睡觉。”我没回她,假装自己已经睡了。
我看《这个杀手不太冷》第N遍后,写了一段较伤感的短评。我妈看到后,发给我一个精选笑话链接,说:“看些开心的。”
父母看不到我,也不在我的身边,朋友圈可见除了平添父母的担心之外,什么都不能给予他们,何必呢?当我们在朋友圈中所发的内容,和父母的价值观相违背,产生矛盾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屏蔽减少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都说距离产生美,我们与爸妈在新潮流下不可能完全没有隔阂,零距离更不可能实现,这时候隐私空间就非常有必要。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和父母产生不同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无法避免。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旦朋友圈开通父母可见,那你发动态时必有所顾及,你会想父母看到朋友圈后会有什么感受,父母又能否理解。不可否认的是,爸妈一点点老去,他们因为很难融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导致产生了很多误解。
在新媒体大潮中,掌握解释权的是年轻人,我们甚至扭转了非黑即白的定义。我们逐渐将“emoji”微笑表情,定义为冷漠的“呵呵”,但在爸妈眼中,它还是热情的微笑,这就造成了表情包互动时的尴尬和无奈。
因为是最爱我们的爸妈,所以他们擅长将小事夸大,这从我们出生时就开始了。
现在,我在距离西安一千四百多公里的杭州上大学,微信变成了紧密联系父母的工具。我将他们隔离在朋友圈之外,尽可能地把冷冰冰的文字交流变成与他们面对面的视频交流。
虽然屏蔽了你,但我是真的爱你。
2013年,我开始使用微信,朋友圈对爸妈是开放的。他们偶尔会点赞我发的动态,却鲜少评论。
记得当时我排了一个课本剧,演出完后拍照留念,分享到朋友圈。回家后,妈妈问我站在我旁边的那个男生是谁。男生?哪儿?我一脸疑惑,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就是你今天朋友圈发的那张照片,有个男生站在你旁边。”我翻开朋友圈,才注意到旁边确实有个男生,距离还挺近,所有演员都挤在一起,想离得不近也难。
可发朋友圈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看到合照里的自己美美哒就发了朋友圈。
“这小伙长得不错,平时跟你关系挺好吧?”
“别人家小孩都谈恋爱,你怎么不谈一个?”
“当年学生时代,可有不少人追你妈呢!”
我妈的这些话,让我感受到了一万点伤害。是我的错,我不该发朋友圈。其实我也明白,我妈是在跟我開玩笑。她只是想跟我打趣儿,了解我在学校的情况,关注我结交的朋友都是怎样的。她希望能在这个网络社交世界里多一点儿话语权,拉近与我的距离。
自从小狗贝贝来了我家后,我爸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发朋友圈。每天,我们朋友圈都会被我爸刷屏。
“贝贝的新衣服”底下附有一张贝贝穿着新衣服的照片。
“贝贝有了新朋友”底下附有一张贝贝和其他狗狗在花园打闹的照片。
“贝贝和闺女”底下附的这张照片真是一言难尽,我怀里的贝贝依旧很萌,但我一头乱发,对着镜头笑的时候简直是一场灾难。
发完朋友圈之后,我爸还问我为什么不给他点赞。我不肯点,他就把我的手机抢过来,自己点赞,然后美滋滋的,留我在风中凌乱。
后来,我爸每天都要发三条以上贝贝的动态,他在秀狗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我只能将他设置为“不看他的朋友圈”,顿时我的朋友圈清新了不少。
虽然发朋友圈时,我们可以选择分组可见,但毕竟很是麻烦。爸妈见证了我的成长,亲子关系让爸妈对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关注。而我却冷酷地屏蔽掉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不是因为我不尊重爸妈,而是在用我的爱保护他们。
高中住校时,有一次晚上十一点多,我分享了一首QQ音乐在朋友圈。我妈立马私信我:“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别玩手机,赶紧睡觉。”我没回她,假装自己已经睡了。
我看《这个杀手不太冷》第N遍后,写了一段较伤感的短评。我妈看到后,发给我一个精选笑话链接,说:“看些开心的。”
父母看不到我,也不在我的身边,朋友圈可见除了平添父母的担心之外,什么都不能给予他们,何必呢?当我们在朋友圈中所发的内容,和父母的价值观相违背,产生矛盾时,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屏蔽减少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都说距离产生美,我们与爸妈在新潮流下不可能完全没有隔阂,零距离更不可能实现,这时候隐私空间就非常有必要。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和父母产生不同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无法避免。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旦朋友圈开通父母可见,那你发动态时必有所顾及,你会想父母看到朋友圈后会有什么感受,父母又能否理解。不可否认的是,爸妈一点点老去,他们因为很难融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导致产生了很多误解。
在新媒体大潮中,掌握解释权的是年轻人,我们甚至扭转了非黑即白的定义。我们逐渐将“emoji”微笑表情,定义为冷漠的“呵呵”,但在爸妈眼中,它还是热情的微笑,这就造成了表情包互动时的尴尬和无奈。
因为是最爱我们的爸妈,所以他们擅长将小事夸大,这从我们出生时就开始了。
现在,我在距离西安一千四百多公里的杭州上大学,微信变成了紧密联系父母的工具。我将他们隔离在朋友圈之外,尽可能地把冷冰冰的文字交流变成与他们面对面的视频交流。
虽然屏蔽了你,但我是真的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