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探究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边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只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作为小学生,大脑单纯,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想象力的积极因素,创设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元思维拓展,从而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51-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获得学习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便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并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此,我结合平时有关教学课例,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习活动感兴趣时,他们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专注认真地投入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兴趣培养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学习语文、发展探究能力的起点。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研究教材,仔细捕捉教材本身的内在乐趣的相关内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有机创设充满情趣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学习的欲望,积极参与到对课的学习活动中。
如教学《秋天的雨》,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读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找出自己喜欢的一段,进行仔细阅读。”上课时,我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同学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间,有位同学说:“我觉得那样清凉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我们……”这是文中一个重要片段,语言优美,内容充满情趣。于是,教学时,我就围绕这句话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秋天写的?”通过讨论,《秋天的雨》的特色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很好闻的气味”……
从学生们兴趣勃勃的讨论中,我知道他们探究学习兴趣的闸门打开了。于是就进一步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具体表现在哪里?”这么一来,学生又带着一颗好奇之心去进一步学习课文,从而明白了秋天的雨“神奇”之处。
在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非常浓,探究学习热情高涨,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不仅学会了课文中的知识点,也培养了语文学习能力。
二、引导质疑,培养探究学习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导游”,要鼓励学生勤于质疑,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才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的真正体现。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时,针对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狭窄,问的问题往往来比较肤浅,缺乏探究性的实际,教学时,我注意把握机会,引导学生质疑。有学生抓住文中句子:“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提出了质疑:“草地也会变化吗?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于是鼓励学生组成小组,继续品读课文,进行探究。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认识到:这个句子表明“我”在无意中偶然发现草地也会变化,对过去的“我”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错误认识给予否定,这些是“我”第二次仔细观察,发现草地颜色也会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的继续,是带有探究性的发现。
紧接着,有学生提出:“草地应该是绿色的,为什么作者说是金色的?”我不急于教学给学生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释疑。学生终于弄明白了:“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也变成绿色的。从中,学生学到认识了“草地”与“蒲公英”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了有趣的大自然给人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这样,“质疑”也“释疑”了。
实践证明,学生多质疑是学生认真学习的体现,即使质疑的问题是错误的,教师不能笑话,更不能歧视,而是要引导和鼓励。否则,会打击学生质疑、释疑的热情。
三、启发想象,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启发想象,培养探究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边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只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作为小学生,大脑单纯,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想象力的积极因素,创设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元思维拓展,从而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如《矛和盾的集合》一文,介绍了发明家在一次比赛中,面对雨点般向“他”刺来的矛而难以挡架,于是发明了坦克的底部,再用矛的进攻制成坦克的枪口和炮口,使坦克第一次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动人故事。
教学时,我抓住了课文关键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让学生互相讨论,想象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使学生从坦克在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中体会了“集合别人长处的好处”,明白文中的深刻道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以《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将会获得很好的提高。
關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51-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学习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获得学习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便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并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此,我结合平时有关教学课例,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习活动感兴趣时,他们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专注认真地投入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兴趣培养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学习语文、发展探究能力的起点。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研究教材,仔细捕捉教材本身的内在乐趣的相关内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有机创设充满情趣的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学习的欲望,积极参与到对课的学习活动中。
如教学《秋天的雨》,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读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找出自己喜欢的一段,进行仔细阅读。”上课时,我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同学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其间,有位同学说:“我觉得那样清凉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我们……”这是文中一个重要片段,语言优美,内容充满情趣。于是,教学时,我就围绕这句话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讨论:“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秋天写的?”通过讨论,《秋天的雨》的特色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很好闻的气味”……
从学生们兴趣勃勃的讨论中,我知道他们探究学习兴趣的闸门打开了。于是就进一步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具体表现在哪里?”这么一来,学生又带着一颗好奇之心去进一步学习课文,从而明白了秋天的雨“神奇”之处。
在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非常浓,探究学习热情高涨,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不仅学会了课文中的知识点,也培养了语文学习能力。
二、引导质疑,培养探究学习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导游”,要鼓励学生勤于质疑,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才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的真正体现。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时,针对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狭窄,问的问题往往来比较肤浅,缺乏探究性的实际,教学时,我注意把握机会,引导学生质疑。有学生抓住文中句子:“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提出了质疑:“草地也会变化吗?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于是鼓励学生组成小组,继续品读课文,进行探究。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认识到:这个句子表明“我”在无意中偶然发现草地也会变化,对过去的“我”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错误认识给予否定,这些是“我”第二次仔细观察,发现草地颜色也会变化的原因,是第一次的继续,是带有探究性的发现。
紧接着,有学生提出:“草地应该是绿色的,为什么作者说是金色的?”我不急于教学给学生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释疑。学生终于弄明白了:“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也变成绿色的。从中,学生学到认识了“草地”与“蒲公英”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了有趣的大自然给人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这样,“质疑”也“释疑”了。
实践证明,学生多质疑是学生认真学习的体现,即使质疑的问题是错误的,教师不能笑话,更不能歧视,而是要引导和鼓励。否则,会打击学生质疑、释疑的热情。
三、启发想象,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启发想象,培养探究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边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只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作为小学生,大脑单纯,好奇心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想象力的积极因素,创设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元思维拓展,从而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如《矛和盾的集合》一文,介绍了发明家在一次比赛中,面对雨点般向“他”刺来的矛而难以挡架,于是发明了坦克的底部,再用矛的进攻制成坦克的枪口和炮口,使坦克第一次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动人故事。
教学时,我抓住了课文关键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让学生互相讨论,想象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使学生从坦克在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中体会了“集合别人长处的好处”,明白文中的深刻道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以《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将会获得很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