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潮流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mench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是世界上惟一横跨欧亚大陆的城市。我在这个城市停留一个星期了,每天马不停蹄地观览与其相关的文化景点。但是,看进眼中的全是过去的繁华盛景,现代的土耳其、现代的伊斯坦堡的文化艺术究竟在哪儿?李木子受安卡拉的朋友之托,要他在我停留伊斯坦堡期间“照顾”一下。这日清早他来了,说去一处我肯定喜欢的地方。
  经过新皇宫后不远,濒临博斯普鲁斯海峡出现一大停车场,其斜右后方有一幢外观不起眼的长方形仓库,外墙明显地突出一排大字“IstanbulModern”--伊斯坦堡现代美术馆--映入眼帘,这是《观光指南》上所没有标识的地方。我一阵狂喜,终于能接触到现代土耳其艺术的脉动了。
  走进美术馆,两层的建筑结构一目了然。楼梯从地面的正中镂空拔起,使人立即联想到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
  进门前方左侧,玻璃围出的一个四方空间是图书阅览室与数据中心,然后是环绕楼梯的宽阔空间,四周墙上悬挂的油画是一位土耳其女艺术家的作品,依稀记得她曾是电影导演,后改行绘画,一生经历叛逆而精彩。她的作品颜色强烈,题材大胆,不让须眉的气宇充分表露。
  大厅中有两面墙分别有几个出口,延伸进去便是展厅。其中几个大厅正在举办一个参加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景观艺术优秀作品邀请展,其主题与声光有关,西班牙艺术大师达比埃的新作也在展示之列。另一面墙的出口内,几个小展室悬挂着摄影家安德烈?柯特兹的黑白摄影作品。此人曾被归类为“超现实主义”摄影家,但他极力辩驳自己走的是“写实主义”路线。安德烈的摄影无所不包:风景、静物、人物、历史,甚至抽象变形,其作品充满纤细的感情与哲学思考,呈现一种干净有力的美感。他的摄影看起来像绘画,侧重以氛围、空间感和景深衬托主题的表现,加强其作品给观者的真实感染力。
  登上2楼,开放的大空间立了几道长条隔墙,用以展示美术馆的永久收藏--19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现代绘画,雕塑则散置其间。这些艺术品既不以流派区分,也不以年代、画家划分,而是以绘画主题分为9大类:风景与自然;城市与社会生活;抽象与几何图形;抽象与抒情式;形状与人体;静物与自然;室内图与墙;自画像与面对面;女人与身份。由此可见现代土耳其画家的侧重与情感寄托之一斑。
  形状与人体:自欧斯曼?哈姆迪?贝伊开始,人体成为土耳其绘画的中心主题并以独特的方式发展。“1914世代”的画家,每日绘画人体,担当起领头推广人体画的角色。他们的人体作品是生动的,是印象派风格的。“独立派”跟随其后,把人体变成绘画的元素,用立体派的处理手法,甚至呈现表现主义的风格,他们定义人体是可被分割和被再结构的形式。“dGroup”的艺术家们进一步把人体作为简单的几何形式。而“NewPainters”团体则在1940年初让人体绘画再度活跃。50与70年代间,抽象派鼎盛,土耳其艺术家的人体画呈现批判的精神,人体从解剖知识变成印象和想象的产品--象征性的人体,展现人类受苦和痛苦的意象。
  在这类绘画中,土耳其现代画家的表现手法比其他主题确实更多元化。我很喜欢涅夫希斯?汤力的《像似睡着了》,一个横躺睡着的中年男人,右手挡住一只眼睛及半边脸,另一只眼垂闭,蓄着胡子的嘴张开露出上牙,彷佛听得见打呼的声音。男人身着深蓝色衣服,线条分明,弯在身前的左手,肩膀与手臂犹如一座沉重的山,充塞画面。背景是黑蓝色的,人物是普鲁士蓝与粗重黑线条的交错组合,整幅画不曾言语却道尽人生艰辛。穆斯达法?阿塔螺旋线条扭转成的《四个人体》,东方味道的金色背景前,自由无拘的线条构成的血肉之躯,人生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尽。
  室内图与墙:墙是土耳其文化中意味深长的代表之一,同时再现了社会生活。上世纪的土耳其艺术家通过绘画让墙“说话”,将社会的编码通过这种传递,变成视觉信息,建筑外表的延伸通过活生生的室内图画展现。土耳其画家的“室内图与墙”绘画,既是记录也是自传式的,有些画作是艺术家的真实画室,有的人则描绘“墙”,解释其生活环境,把观者带到安静的室内。当建筑文化矗立嘈杂的群众间,墙低吟于房间和群众语言中成为媒介。艺术家将内在世界展示出来,让大众分享生活的氛围,这便是他们提供的绘画意义。
  自画像与面对面:自从土耳其画家塞克尔?阿梅特?帕萨开始自画像,将自己视为活生生的物体,其他土耳其画家也随着描绘自己的面孔,非常细节地绘画脸的意义。面对面,画家的脸成为其绘画的主题。
  在镜子前,检视自己凹陷和凸出的脸,通过肌肤、深邃的眼睛,画家把自己内在的世界经肖像画重现。他们自画像时,看见的不是自己的鼻子、嘴、脸颊、头,而是世界经过面孔留下的痕迹。以观察自己替代观察他人,画家单独面对自己,在脸上寻找他们想看到和想再现的影像。不像相片在捕捉的瞬间冻结,自画像融合过去、现在、未来和外在、内在,通过自己的面容,把人的“渴望”展现出来。
  女人与身份:土耳其绘画现代化进程中,“女人的印象”是其最有意思的主题。女人的身体及其社会文化生活,几乎是西方艺术家绘画的主题。从哈里尔·帕萨《斜倚的女人》(1896),到阿祖·巴沙朗《无题》(2002),女人的身体和不同的姿态,总让艺术家神魂颠倒。虽一开始,画家把焦点放在女人美丽的现象上,但接着我们看到一种特殊的力量:从鄂图曼帝国西化时期女子忧郁地坐在室内的形象,变成土耳其共和国年轻女子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艺术家尝试不同的形式表现女人的独立。不管是妻子、母亲或女英雄在家的肖像,女人一直就是被区分的主题,她们的世界、衣服的式样、状态和她们介入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她们内在的喜悦,在这些画中有深刻的描绘。
  这一单元展示的画幅最多,呈现的面貌也最丰富。我们可看到多幅精彩作品,正像女人延绵不断的风韵。菲克烈特·姆阿利亚的《三个人在咖啡馆里》,哈奇·安里的《在空中》,巴尔坎·纳西·伊斯林耶里的《穿黑衣的女人》,笔触大胆自由,色彩营造的特殊氛围及其呈现的创意,令人一看再看且深深映入脑海。
  土耳其的决心
  伊斯坦堡现代美术馆2004年12月11日开馆,其面积8000平方米,由土耳其总理塔伊比·埃东加解决馆址的问题、土耳其第6大富豪布兰特·艾扎西巴斯赞助的。
  18世纪前,土耳其的绘画以书籍手工彩绘插图为主,18世纪后油画逐渐盛行,最初主要制作壁画,后因欧洲现代绘画影响,土耳其军校首开先河设绘画课程,欧斯曼?哈姆迪?贝伊创立的艺术学院,标志土耳其现代绘画的开始,人体画逐渐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一批当代画家出现,形成诸多流派,土耳其各城市举办画展,愈来愈多的人购买画作,银行、公司也纷纷投资艺术创作,蔚为风气。
  土耳其领土五分之四在亚洲,另外在欧洲,但土耳其受西方文化影响极大。自欧洲国家开始结盟,土耳其便希望成为欧盟一员。伊斯坦堡现代美术馆的诞生,要感谢积极参与欧盟的心愿。伊斯坦堡现代美术馆长罗莎·马汀妮兹在其开幕式上,直截了当地说出土耳其人的心声:“无论从美学、社会或政治的角度,都表达了一个意愿,即土耳其和其他欧盟国家站在一个阵营里。”两年多来,伊斯坦堡现代美术馆举办了许多展览,但其参加欧盟的决心不变。
  我坐在美术馆2楼宽敞的咖啡馆里,落地窗外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隔着海峡,象征伊斯坦堡繁荣的旧区鼻头角、蓝色清真寺、老皇宫、苏菲亚教堂等建筑,在阳光照射下如深色的剪纸,漂浮于波纹鳞鳞的水面,宁静、美丽,如梦如幻。坐在这儿,看着伊斯坦堡迷人的景致,留恋不已。或许有一天,土耳其的现代绘画走出欧洲流派的阴影,一如眼前独一无二的剪影,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现代绘画。
其他文献
     
期刊
去年6月,应朋友之邀去长白小聚,正巧赶上朝鲜族的民俗文化节,这一来,才领悟到什么叫不虚此行!  仲夏的长白,林海叠翠,山花送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汇聚在美丽的长白山脚下,我们也跟随这支庞大的队伍朝长白广场挪动。广场上空彩球飘荡,欢快的鼓乐夹杂着节日的鞭炮,隔着人潮,隐隐约约地看到朝鲜族人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忽然,人群一股脑向同一个方向涌去,我们也紧跟上
期刊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艺术是人类对自身的体验。  艺术塑造并阐释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生活,它挣脱了时间的束缚,跨越了空间的羁绊,于是梦寐以求的漫步艺术云端,不再是天边飘着的一朵云彩。我们漫步在深圳、美国和土耳其的艺术云端,一同去探索艺术的瑰宝。  深圳,当这卷文化长廊的画卷赫然呈现你面前时,你一定会惊讶,它竟有7000年的文化底蕴!来自咸头岭文化遗址的艺术珍品,告诉我们它是这片土地上人类
期刊
编者按:  前段日子在美术杂志上看到一则消息:深圳关山月美术馆获评全国首批重点美术馆。  来深圳好一段时间了,我竟然还不知道,此间隐藏着这样一个有分量的博物馆,于是去关山月美术馆参观学习了一番。  在关山月美术馆外面,发现馆的前面是一座半圆形的建筑,后面背靠一座山,美术馆工作人员说,这暗喻“山月”这个名字。美术馆里现存放着13件关老毕生创作的精品,从建成的那天起,它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世界收藏关山月
期刊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你想了解深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吗?  去深圳博物馆吧,那里就能找到你的答案。  深圳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四周绿树如茵,南向深南大道,北对莲花山。远眺博物馆,它如大鹏般欲要展翅高飞,让人感觉到生机勃勃、处处盎然的气息。  踏进博物馆,馆内所散发出来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和非凡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楼中央大厅是一个明亮阔大、5层到顶、岭南风格的“天井”。在“天井”行走,感觉自己像
期刊
早就听说深圳观澜有个版画村,由上百年的客家村寨改造而成,结合版画艺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进驻,犹如世外桃源。荷池、油菜园、老屋碉楼、小巷曲径,再加上充满线条质感的版画艺术及三两艺术家行走村巷的身影,如此景致,恐怕世间难寻。于是决定前行,亲自去体会那与艺术零距离融合的村庄。  版画村位于深圳观澜。虽然深圳年轻,但观澜却是一个百年古镇,曾号称是珠三角的“小香港”,有观澜河川流而过,水流到达之处,两
期刊
赴美探亲,不能不到首都华盛顿一游。  只两天时间,我的首选不是WhiteHouse,不是炸成四角又还原的五角大楼,而是心仪已久的华盛顿国立美术馆。多年来牵眼牵心的大师名作,聚在这座象征美国之梦的圣殿,唤起我的激动。  东临国会大厦,西滨波多马克河,由东、西两馆构成的华盛顿国立美术馆,在一片翠绿中向世人敞开胸怀。如果没有80年前一位美国人的逐梦之旅,我和许多人将无梦可寻。这位叫安德烈·美侬的人,曾任
期刊
纽约,是个终年观光的城市,各大美术馆、世界级的百老汇、时代广场的霓黄车灯,全球高级品牌名店开敞,地下铁线至半夜四通八达,让日与夜的纽约市无时无刻都为川流不息的观光人潮开放着。但这一座南北通车只需两小时即能游完的曼哈顿岛,却还有一种独有魅惑的力量,在四季的不同角落散发着各式情调,在你放却身心后,牵引着你对这个都市莫名的爱恋。  前往博物馆的路上,请留意秋季的惊喜  而纽约的秋天会让人爱恋,此时纽约街
期刊
和它的缘分,应该是注定的。  记得那是1996年吧,突然心血来潮,特别想画画。来深圳8年,一直像头鸵鸟般埋头忙于生存,忙于所谓的事业。自己学油画专业,在这里却未提画笔整8年。这想再闻一下油彩味儿的心情,一旦兴起,就像久旱的土地渴望沐浴一场春雨那样,特别的急切。  早就知道布吉镇的大芬村,听说它是个有些规模的油画复制生产基地;听说油画用品在那里是应有尽有,更听说那里有不少从全国各地来的同行画友,对于
期刊
认识不少美国的画家,而今天欲写艺术家时,我偏偏情不自禁地想到——伊薇特。  可能她称不上著名画家,也算不上是个著名收藏家。但在我心里她的分量,却比这两种大家都重。  吸引我的是她的美丽吗?仿佛不是。  伊薇特非常美丽,似为优雅和品味而生,无论身材还是脸庞都完美得难以挑得出一点点瑕疵。如不是事先知道她的年龄,眼前的她完全是个极具魅力的40岁左右少妇。举手投足,轻盈灵活,完全无法想象她已70多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