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对策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改革工作在我国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新高考环境中,高中历史教师应结合高考发展方向、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及目标等,合理调整教学对策,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高考;历史;教学;优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06-01
  历届高考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适应新高考环境带来的影响,做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对策的研究,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1.新高考环境中高中历史教材内容的优点
  (1)再现史料
  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引入了和课文有关的原始史料充当文献,这些史料由前人撰写、后人整理而成,是对历史发展的客观反映,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形态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2)历史纵横板块
  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的全新教材出现了历史纵横板块,该板块对教材课文内容进行了拓展、补充、解释。亦或是利用历史纵横,发挥历史事件的承上启下作用,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事件影响的理解。
  (3)科学的导言
  新教材的时空跨度远比旧教材要大,每个专题间没有足够的联系,通常包含现代史、近代史、古代史、中外史等信息。但是,每个单元或各单元里面涉及的知识却存在较大的关联。
  (4)学习之窗板块
  新高考环境中,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成为教学主要资料。其中学习之窗板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教材当中。通常每课都存在由阅读内容、思考题组成的学习之窗。一般阅读内容包含历史故事、历史现象概述、人物评价、正文内容拓展等资料;而思考题则结合阅读内容提出了相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学习之窗为学生培养探究能力。
  2.新高考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对策
  (1)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高考环境下教师应合理利用、创新教学方法、方式,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大胆的引入分组教学法、探究学习法等进行使用,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目光、改善枯燥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对“一国两制,祖国统一”有关知识的教学中,可利用录音机为学生播放《七子之歌》,吸引学生学习的目光,然后顺势引入教学主题、抛出探究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在规定时间内探究问题答案,将课堂还给学生,最终结合各小组合作讨论后的答案,为学生传授重难点知识,并积极解答学生疑惑。
  (2)引入多媒体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高中历史新课本各专题间存在较大的时间跨度、包含大量的历史信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挑战。因此,教师应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使用,并在课前主动结合历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利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源,然后制成课件,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相关课件,结合课件内容抛出问题等,和学生结合多媒体技术、资源等展开互动讨论,在互动、交流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历史知识。
  (3)关注过程性评价
  考试是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方式,该方式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使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大打折扣。新高考下的新课改要求明确指出要重视过程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主题辩论、课堂表演、社会考察等各式各样的活动,然后结合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准确的评价,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完成为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4)结合新高考下的新课改标准做好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
  首先,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目标、新课改后的标准,做好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本质的研究,要重视为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掌握历史核心素养目标和新课改标准的紧密联系,确保在历史教学中有效的为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其次,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标准、调整课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历史知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通常,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讨论、研究,教师则密切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最终要求集中反馈遇到的问题,由教师解决。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水平等,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高考是普通人的“龙门”,在新高考制度改革环境中,龙门将越来越高,为了帮助学生考取优异成绩,高中历史教师就必须结合现实状况,科学制定教学对策,才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顺利越过龙门。
  參考文献
  [1]张化.学科素养立意优化历史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1):101-104
  [2]曹勇.历史概念教学例说——以201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01):66-68
其他文献
某公司职员小杨精明能干,深得总经理的赏识。有一次,几名同事与他一起出去玩,闲谈中有人问:“小杨,咱们学历都差不多,你还比我们年纪小,怎么总经理那么喜欢你?如今你当了部门经理,可比我们提拔得快多了,有什么秘诀,说出来给我们听听!”小杨漫不经心地说:“哪有什么秘诀,我想主要是平时少说话,多做事,没有把握的事可别轻易说大话。对上司有意见,你也要注意提意见的场合和方式,讲究说话的口气,别跟头儿过不去,日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初中语文教学良好发展的基础,在我国教育的改革创新下,师生关系在教育中变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初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连接的桥梁,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还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所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搞好教学气氛,使学生感觉到环境的舒适,互相尊重,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艺术,真正的和学生做到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 构建 和谐 师生关系  【中图分
摘 要: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一日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已经成为了当今生活的常态。在这种科技大环境下,自主地户外运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不可能”,随之而来,体质问题逐渐成为了体育教学的新问题。为了促进中职学生在课余时间真正开始锻炼,开发一个适用于中职体育教学管理平台已经迫在眉睫,这是实现智慧校园的落脚点,也是落实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关键词:中职体育 教学管理平台 智慧校园
校园教育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自制力,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服从管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同样不能忽视这个部分的教育。根据本校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家庭教育效用不高,因此学校推出家校共育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管理效用。家校共育能够让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对于促进其健康成长有较大的作用。  家校共育 价值分析 共育途径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操作技能的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基于数字化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