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时常入梦来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hmily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做梦,梦的碎片大多数随风而逝,而有一个梦却时常重演。梦中,我很费力地爬上一个陡坡,看见一个没有招牌的小店。我茫然四顾,却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我想写一封信,寄给站柜台的阿姨,却找不到绿色的邮筒。
  时常入我梦中的小店,其实是个杂货店。没有招牌,甚至没有名字,人们称它为“小卖店”。它坐落在县城的东南角,在铁路砖厂院里。最初,砖厂有一个很大的运动场,运动场以南依次是制坯车间和西大窑,运动场以北是一溜土坯房。土坯房是上海知青的宿舍,最西边一间半空出来,成了小卖店。
  本地职工的居宅距离小卖店很远,而且要爬一个陡坡。这对于小孩子来讲,买东西是十分不方便的。可是这小卖店却时常在我的梦里出现,那是因为,我在五六岁的时候,在小卖店出了一回丑。
  那是个烈日炎炎的夏日,爸爸休班,在家里做午饭。他挽起袖子和面。他一边和面,一边唱着说:“宽心面,凉面条,芝麻大蒜香椿芽!”
  爸爸擀面条的时候,我就剥蒜,把蒜瓣放在蒜缸子里,拿着蒜锤子蹲在地上捣蒜。爸爸用大锅烧水的时候,灶坑里的火锃亮,闪人的眼睛。爸爸把芝麻倒在煤铲子上,伸进灶坑里。不一会儿就听到哔哔啵啵的响声。爸爸把煤铲子拿出来,上面的芝麻已经熟了,香喷喷的。熟芝麻倒进蒜缸子里,我接着捣芝麻。爸爸切香椿芽和胡萝卜咸菜。
  突然,爸爸嚷了一声:“坏了,没醋了!”他拿出1角钱和一个玻璃酒瓶子递到我手里:“去小卖店打醋。”
  我噘着嘴左扭右扭地不想去,天太热了,路还那么远。再说,我从来就没自己去买过东西。
  爸爸想了想,然后果断地说:“你对卖货的阿姨说,打1斤醋,剩下钱买糖。”
  “买糖?”我忍不住笑了,拿过醋瓶子和1角钱飞快地出了门。
  进了小卖店,来到收费窗口,我递上1角钱:“打醋。”
  收款阿姨给了我一个纸壳做的牌,上面应该写着货物名称和数量,但我不认识,只知道把它交給柜台的阿姨,就能得到要买的东西。我以前跟妈妈来的时候,她就是这么做的。
  货架子在高高的砖砌柜台里面,我要踮着脚仰着头才能看到货架子上的东西。那些东西看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都是大人过日子用的针头线脑、电池灯泡之类。散白糖装在大玻璃罐子里,酱油醋装在大缸里。
  难道就没有孩子们喜欢吃的水果糖、罐头和糕点吗?当然有啊!可是,货架子上很少。大多数人家都是单职工,一个月工资30几元钱,要养活四五口人,勒紧裤腰带都难以维持温饱,怎么会有闲钱给孩子卖零食?除非孩子生病了,大人才咬咬牙,拿了几毛钱,去小卖店拿回一听罐头。生病的孩子狼吞虎咽,其他孩子干咽唾沫。
  站柜台的阿姨叫“凤娟”。她在我的印象中是个美人。她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脸上的皮肤像嫩豆腐,两只眼睛不大不小,黑黑的,亮亮的,像葡萄。凤娟阿姨就是本地人,却比上海知青还漂亮。几十年过去,我还认为,美人才配叫“凤娟”。
  凤娟阿姨给我灌了满满一瓶子醋,可是没给我糖。我觉得,这么美的阿姨一定不会弄错,只有没文化的爸爸才会弄错。一张钱如何能买两样东西呢!
  我闷闷不乐地拎着醋回家。
  爸爸看着我噘着嘴跑回来,好像要哭。他问:“没买糖?”
  我嘟囔:“都打醋了,没钱买糖!”
  爸爸马上拿出一个酱油瓶子递给我,又给我一张两角钱:“你跟阿姨说,打1斤酱油,剩下钱买糖。”
  我出门,一路走,一路琢磨:怎么才能用一张钱,买两样东西呢?到了小卖店门口,我果断地把钱撕成两半,走到收费口:“阿姨,我有两张钱,一张打酱油,一张买糖。”
  收费窗口的阿姨笑着说:“你的钱撕开了,就不能用了。”
  我十分委屈又气愤:这些大人怎么净耍小孩子呢?连我喜欢的凤娟阿姨都没替我说句话。我把钱扔在地上,拎着酱油瓶子跑了出去。
  没买到酱油,我不敢回家,只能在外面闲逛。我穿过运动场,来到制坯车间旁边的大坑里。这大坑是工人制砖取土的地方,里面有很多细沙土。我坐在地上,抓起一把土,装在瓶子里。等我灌满酱油瓶子的时候,看到爸爸站在我面前。
  多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件事的谜底的呢?记不得了。但是,这谜底一直不忘。当时1斤醋9分钱,1块水果糖1分钱。1角钱正好打1斤醋,买1块糖;1斤酱油1角5分钱,两角钱能买1斤酱油5块糖。爸爸的疼爱都藏在一分一角里,但是当时我看不见。
  被我撕坏、扔在地上的钱,被凤娟阿姨捡起来,粘好,还给了爸爸。一提起这件事,他们就笑个不停。
  后来,上海知青结婚了,分到了居宅的砖房,小卖店也搬到了新盖的砖房里。可是凤娟阿姨没有跟着过来。听大人说,她随着丈夫调到了城里。从此我再也没见到凤娟阿姨,再也没见过像她一样的美人。
  小卖店搬了新家,我也成了小学生。我最好的朋友李红的妈妈,成了小卖店的售货员。我单独去小卖店的机会更多了。
  新卖店外观漂亮,红砖砌成,水泥勾缝,一溜4间房,都是大玻璃窗。室内宽敞,货架子上的东西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不仅糕点、罐头、糖的样数增加,还有女孩子喜欢的红绸子、雪花膏。
  李红的妈妈不如凤娟阿姨漂亮,但她的眼睛透着书卷气,身上有一种文雅的气质。在我看来,她是非常有见识的女人。
  我去小卖店买东西,她总会与我交谈,话题都围绕着考试成绩。我是不怕问的,因为从四年级开始,我就经常考班级第一,双百的时候也很多。后来我才发现,每次我比李红考试成绩高,她才问我的成绩,并问我学习方法。
  我和李红往来密切,原因就是我们都是喜欢学习的孩子。放学之后,我俩经常跑到砖厂车间后面的草地上,互相提问背诵。
  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是“榜样”。老师给出的范文,大概内容是,张三同学去李四家想要找他出去玩。结果推门一看,惊呆了,李四正在家里学习呢。张三惭愧地低下头,说:“他真是我的榜样啊!”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范文很假,但当时却成了效仿的唯一模板。而我和李红的作文惊人的相似,都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榜样。
  上了初中,我和李红不在一个班级,但我们依然是好朋友,我们依然在放学后一起背课文,甚至穿一样花色的上衣,像双胞胎一样。那时的光阴就像青草尖儿上的一抹阳光,闪闪发亮。
  初三下学期刚开学,李红的妈妈出了车祸。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李红的妈妈赶着毛驴车去街里上货,回来的路上,毛驴受惊狂奔,把她碾在车轮之下。
  我把她领到家里,陪着她掉眼泪,听着她一遍又一遍诉说她在妈妈出事前的那个晚上,梦见妈妈,头上裹着白布,身上有血。
  我惊讶于她梦的神奇,更惊讶于她学习的勤奋。她妈妈意外亡故,不仅没有成为她学习的障碍,反而成了她学习的动力。中考,她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
  很多年过去,我才知道,李红的妈妈不仅总打听我的学习成绩,还经常跟班主任沟通。班主任的一句话,成了李红的学习动力。班主任说:“李红有你这样的母亲,她一定会有后劲。”
  李红去了重点高中,我们的联系少了。砖厂的小卖店也不复存在。可是,我总梦见李红的妈妈,梦见她两肘平放在那节柜台上,身子向前探,眼睛里闪着文雅的光,越来越和蔼可亲,越来越像我的妈妈。
  这是我写给童年记忆中的小卖店的信,也写给小卖店的阿姨。我要把它投寄到光阴长河的绿色邮筒中,期待有一天,在梦中能够收到来自光阴彼岸的小卖店阿姨的回音。如果她们在天有灵,想起小卖店,也会泛起和我一样的乡愁吧?
其他文献
一、八年离乱   1125年,11月。淮河上游,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已是深秋时节。生于暴风雨   十一日晨,陆宰步出中舱,放目四野,天高云淡,远山起伏,几行大雁南飞,水畔人家错落,炊烟袅袅。   夫人方才对他说,昨夜精神恍惚,忽闻叩门声,她循声问道何人?来者曰“秦少游”。陆夫人唐氏,乃江陵名门望族之女,北宋三朝善治名臣唐介之孙,自幼熟读诗文,作诗填词,高格巧思,才名盛誉江南。她早尽读秦少游词
有时候,好味道并不仅仅来自食物,相同的食物可能只是因为换了一个场地,美味就会出现。电视剧《故园风雨后》,本·卫肖饰演的塞巴斯蒂安轻风般地来到查尔斯身边,挽起查尔斯的手臂,半推着他,又风一样地离开校园,边走边说,妈妈从乡下送来了上好的草莓,我们去喝酒。静谧的河流,两个各怀心腹事的恋人坐在船的两端,手执酒杯,中间是柳篮,篮盖上摆着草莓……那甜蜜的时光是塞巴斯蒂安想要藏起来的小幸福,他要留到老丑以后拿出
我的家乡是北方的一个小县城,那里没有马拉松比赛,我也就没有了跑马拉松的梦想。2015年,我考入了大连的高校,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我下定决心,要尝试一些以前没有尝试过的新事物。马拉松,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我下定决心,要跑马拉松。  2016年,我报了半程马拉松,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训练,成绩是207名,还不错,然后就是连续多天的腿疼。  2017年3月份,我在犹豫着是否报全马,一方面真的很想实现这个
“一镜走天下” 通常只是广义上一种说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只镜头”不可能应对所有题材的拍摄。有时为了获取某种“特殊效果”,而使用一些非常规的“特殊效果”镜头。使用“特殊效果”镜头,往往也可以使摄影作品达到一种独辟蹊胫的效果。本期我们特别策划了“特殊效果镜头”专题,其中不仅有特殊效果镜头的介绍及相关操作知识,也提供了一些简便的模拟特殊效果镜头的技巧及数字解决方式。    微距镜头    由于微距镜
中国的京戏艺术博大精深,有一出经典传统戏《红鬃烈马》。剧中宰相的女儿王宝钏抛彩球招婿,击中乞丐薛平贵。王宝钏不顾父亲反对,与薛平贵同到寒窑成婚。薛平贵降服红鬃烈马,出征西凉国,遇到代战公主,招为驸马。后继承了西凉王位。王宝钏在长安苦守寒窑18年,困顿中写下血书,绑在鸿雁身上。鸿雁飞到西凉,被薛平贵持金弓银弹打下。薛看到血书,回国探妻,被追杀之时,放出代战公主所赠金翎鸽子,代战见到鸽子,知道平贵遇难
展览落幕思考未止    上海第八届国际摄影展刚刚落下帷幕,为期一周的展览不仅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更赢得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徜徉在宽敞的展厅,品读一幅幅作品,我们也听到了一些别样的声音。  在所有获奖作品中有没有给你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回答:没有。现场一业内人说了他的看法:“这次的作品在光影色彩的技巧上着力太深,这部分东西吸引了受众的主要注意力,而作品本身想表达的内容,大家可能就一晃而过,没什么
我行走在大地上,行走在异乡的田野上,有时,日暮时分,看着大地上炊烟升起;看到一个个农人的影子,在暮色中回家;看见大人拉着小孩在田埂走过。这时,我就会想起故园,想起小村,就有一种孤独,一种苍凉,也如暮色一样,淡淡地升起在心里,升起在思念里。  这时,我会站在田野的夕阳下,慢慢蹲下去,面对着一朵田野的花儿,看着它的颜色,它的形状,辨别着它是什么花儿。回忆着我曾在乡村的哪一处角落见过它,曾和村子的玩伴在
“影”是摄影人极为关注的焦点,也是作品出彩的亮点。  洒向大地的阳光魔幻般地将生活中见似平淡的场景戏剧性地变化着,影像改变了常态的视觉,产生了幽默、情趣、回味与寓意等全新的视觉感受。不是吗?作品《老街光影》、《童年的影子》、《宫中倩影》、《跳跃的音符》,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摄影语言表达了摄影人对于“影” 的诉说。    跳跃的音符 戚建国 图/文  仪表是石化企业工人掌控压力、温度、流速、介质等
影像从心,暖暖的阳光,低低的色温,如同一股股暖流涌进摄影人的心田。在那里流淌着万马奔腾的喧嚣;承载着热气球升空耀眼的辉煌;小息中映红了丽人匆匆的步履;夕阳中记载了建桥工人奋战的凯歌……  画面中暖暖的影调源于摄影人多次守候的积累,它蕴藏着摄影人对暖色深深的情意。    辉映 杨汉昌图/文  桥是连接武汉三镇的纽带,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五十年后又建了第二座——天兴洲长江大桥
徐肖冰既是中国革命战争的记录者,同时又是战斗者。他在摄影和电影方面取得的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他用生命凝固了一个个伟大的瞬间,他把一个个伟大的瞬间变成历史的永恒。    红色的生命轨迹  徐肖冰伴随着中国革命进程的车轮从战争中走来,赴延安、经太行、进北平,从革命最艰苦的年代走到共和国的诞生,他用一生的奋斗为新中国的摄影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从他的生活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条红色的生命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