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先回顾了前人论述的精髓,指出了前人对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再通过文献研究和实例举证,提出了“语言产生于文化发展”、“语言受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语言的使用推动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与交流”、“语言是观察时代文化的窗口”、“语言的交汇融合反映了文化的交融”等观点。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融合 发展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也就是说,语言与社会相伴而生,相伴而终。文化又是社会中重要元素,不可或缺。但是对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历来学者却看法不一。
一.文献综述
1.1语言定义:语言的定义在学界尚存在不少争议。国内赵元任先生对它的定义基本被广泛认可,他认为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的方式”(赵元任,1980,P3)。
1.2文化定义:《韦氏大学生词典》、《牛津英英词典》及《大英百科全书》(2009年学生和家庭版)对“文化”的相关定义都不相同。将它们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理解“文化”为:1)它依附于一个种族、宗教或社会族群;2)可以是精神上的习惯性信仰,也可以是被用作独特行为的物质实物;3)它包括“语言、观点、信仰、习俗、法令、机构、工具、技术、艺术作品、宗教仪式、礼仪等”社会万象。
1.3研究现状:虽然一般观点认为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但萨丕尔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相干的语言可能存在于同一种文化之中,二是联系紧密的语言甚或是一种语言也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转引自李战子and戴雨聪,2014,P82)
Mazari and Derraz(2015)350认为语言与文化之间至少包含三个要素,它们是1)语言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理解语言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关系的机会;2)语言学习可以将外语与母语进行比较,突出两者的异同;3)对外国文化的学习是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要考虑到本国文化的语言层面。Kramsch (2014)则回顾了前人的研究,并详细阐述了以下四个问题1)文化意义如何被编码在语言符号中;2)文化意义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在语用上表达;3)语言互动的参与者是如何共同建构文化的;4)语言技术如何影响语言和文化。
可见众多学者一直在关注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且对它们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化。
二.语言产生于文化发展
许多学者都认同这一观点,即语言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相当于说语言产生于文化的发展。那么语言从诞生之初,就不可避免的帶上了相关文化的印迹和色彩。
例如游牧民族文化下最初使用的语言和农耕民族文化下产生的语言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由此产生各具文化特色的语言。
游牧民族中的畜牧业词汇数量丰富,占据词汇上的绝对优势,如畜牧业词汇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突厥民族和游牧民族语言中有多达三千上下,但农业词汇却可能只有几百条。(丁石庆, 1998,P27)
对大多数游牧民族来说,马既是他们的伙伴,也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这也体现在关于马的词汇上的丰富性。在古代突厥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书面蒙古语、蒙古语和东部裕固语中,马有按性别的词汇为:(种)马、(骟)马、(骒)马;按不同毛色有(白色)马、(灰色)马、(青色)马、(黑色)马、(赤色)马、(粟色)马、(银鬃)、(枣骝)马、(红沙)马、(黄膘)马、(浅黄色)马;有按不同岁口的词汇:马驹、(二岁)马、(三岁公)马、(三岁母)马、(四岁)马、(四岁公)马、(四岁母)马和(五岁)马。(丁石庆,1998,P29-31)
中国古代词汇中,农业、畜牧业词汇则相当发达,体现在关于农耕的词语发展地特别充分,如在《说文》中有金属词语197个,如银、铅、镣、锡、铁、镂、铣、铸、销、铄、锻等,很多都与农耕器具有关;《说文》中有纺织类词语248个,如绎、绪、纯、纥、经、绺、纬、缋、纪、绝等;另还有一些田桑类词语,如町、畸、畦、畹、畔、界、畛、壤、坪、垆等。这些词汇无不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苏新春, 2006,P77)
三.语言发展受文化影响与制约
语言的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这是有迹可寻的。许多欧美国家(如英国)受基督教文化影响,语言中有许多与宗教相关的词语与表达。时至今日,英语中仍有大量习语与宗教有关,如when God will, all winds bring rain、God doth what he will等。欧美人的一些口头禅里也尽是与神有关的语句,如“God!”、“Oh, my God!”、“May God bless me!”,“God save the mark!”等。(Zhang,2014,P305) 一些英语中搭配是明显符合圣经的,如King of Kings(王中之王), Heart and soul(心灵和灵魂),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死亡之谷)等。(Dazdarevic, 2012)
中国人从总体来说,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中国信的是天、天道,因此发展出了许多与此相关词汇与表达。如中国人常说“缘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把“天”看成是最高主宰。
中西方信仰在语言中的不同映射在林语堂的一部小说中反映的尤其明显。林语堂先生在1938-1939年间先用英文写下Moment in Peking,后又自己转译为中文,书名为《京华烟云》。比较在第一章中中英文不同版本描写姚大爷的一句话,中文为:“他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听天由命,要逆来顺受”。中文里的“天”,林语堂在英文中用“God”与之相对应。(杨世杰and岑群霞,2011,P45) 美式橄榄球文化在美式英语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有球员在橄榄球比赛中犯规时,因为害怕受伤,裁判就将一面黄色小旗丢入场中犯规的地方,如此“flag on the play”就有了犯规的意思。球迷在看过周末的精彩橄榄球比赛后,往往在周一上午的办公室里热烈讨论比赛情况,常常爱说“如果我是四分卫,我就会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因此Monday-morning-quarterback用来表示“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亮的人”。此外,还有“home game”、“home opening game”、“Tailgate Party”、“on the carry”等等。(黄学周,2014)美国橄榄球文化与美式英语关系紧密相连,很难抛开一者谈另一者。
四.语言的使用推动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与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都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其次,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式。(苏新春, 2006,P57)同时,语言也是用于人类交流的任意语音符号系统。(文旭,2012)2首先语言的出现使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了可能性;其次,既然语言本身承载着文化,它又被用于人类交流,那么随着语言被用于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时,它必然也推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继而又间接地助推了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没有口头语言的出现,一些诗歌(如Beowulf)、民歌、传奇、故事等无法流传至今。没有文字语言的出现,如甲骨文,就无法使今人了解殷商时期的人的生活情形及商朝历史的发展。因此说,正是语言的出现才使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可能。
16世纪开始的英国殖民扩张,也把英语带到了全世界。随着英语的全世界的普及和使用,英语中所蕴含的一些文化现在也被全世界所熟悉。这是语言传播也能带来文化传播的一个力证。
中日之间的语言交流所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汉字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有说是在公元4纪的,也有说是在公元6纪的,具体时间现在已不可考。但随着语言的交流,中国的文化也随之传到了日本。今天的日本仍保留了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化元素,而其中一些在中国已不多见,因此也可以说一些文化元素在其他国家得到了继承。
五.语言是观察时代文化的窗口
5.1对古代语言的研究可窥见当时的文化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上古时的文化生活特征。如通过“玄鸟”可以看出当时的图腾崇拜;通过“勺”、“福”、“岁”、“御”、“帝”等词汇可以看出当时的祖先崇拜;而“宾日”、“既日”、“又入日”等文字与祭祀有关。从当时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方面不难看出彼时的文化焦点。
5.2语言随时代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词汇的含义都经历了数次改变。“小姐”一词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那时专指女性奴隶。封建社会时指有一定社会地位人家没有出嫁的女儿。唐朝时泛指所有女性。明清至民国时期,又指富家未出嫁的少女。民国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又与英语词“Miss”的含义相靠近。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小姐”一词基本被男女通称的“同志”所取代。上世纪80年代后,“小姐”又被重新启用,当时主要指老外中的年轻女性。20世纪90年代至今,“小姐”一词又用来称呼与色情行业有关的女子。而在现今社会,这个词褒贬义皆有。(刘国明and齐湘燕,2009)类似的词汇含义变迁还有很多,每种语言中都有。由这些词汇每个时期的不同含义,可以窥见当时文化的一斑。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发展,许多网络词汇也随之兴起。有一些是直接与网络或电脑有关的新词汇,如“菜鸟”(指计算机水平不高者)、“防火墙”、“路由器”等。也有一些老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沙发”(贴子或微博等的第一个留言)、“灌水”(指在網络上发布一些意义不大的话)、“猫”(一种上网设备)等。同时,还有一种现象是用缩略字母或数字代表某些含义,如“9494”(就是就是)、“3Q”(Thank you)、“BF、GF”(男朋友、女朋友)等。可以说,这些词汇就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康庆业,2015)
六.语言的交汇融合反映了文化的交融
中英文混用现象是文化交融的一种典型表现。如人们可能会在生活中“唱卡拉OK”、“去参加朋友的party”、“这个方案,你觉得ok吗?”、“报考GRE”、“B超”、“High翻天”、“摆个Pose”等。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逐渐增多,也是不同社会文化交流融合的体现。(俞梦晨and戴宗杰,2016)
随着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加深,各种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表达也在不断相互影响。汉语在近代以来就增加了很多外来词汇和表达。从民国时期,就有“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等西方词汇,后来又有“蒙太奇”、“披头士”、“嬉皮士”、“草根”等词汇。英文中也借鉴了不少中文的词汇和表达,如“Maj-jong”、“Tofu”(豆腐)、“Fengshui”、“Long Time No See”等。
日语的发展更是极大地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公元4世纪左右,懂汉语的朝鲜人向日本人传授了汉字。后来,日本人直接向中国系统学习汉字。8世纪左右,日本人根据汉字发明了“万叶假名”。现在日语中常用汉字有4000字左右,最常用的2000字左右。(闫丽艳,2007)192由于汉语词汇进入日语时间久远,在日语中已经成为一种表达习惯,因此汉语词汇在日语中不属于外来语。除汉语外,日语中也在不同时期吸收了葡萄牙语、荷兰语、英语、俄语、德语等外来语词汇,据统计,有“6万词汇量的《新明解国语词典》中,外来语约有5千,占总词汇量的8%”。(谷苗,2017,P48)日语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今天的日本仍然随处可见茶道、礼仪、传统服饰等中国文化,当然也有许多欧美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即使不是萨丕尔所说的没有内部的必然联系,但它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在进行语言学研究时,文化可以是很好的切入口;在研究文化现象时,语言是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DAZDAREVIC S. English for Religious Purposes [J]. TEACHING FOREIGNER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2
[2]KRAM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 [J]. AILA review, 2014,27(1): 30-55.
[3]MAZARI A, DERRAZ N. Language and cultu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Studies, 2015,2(2): 350-359.
[4]ZHANG L.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on English;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ICSS-14), F, 2014 [C].Atlantis Press.
[5]丁石庆.游牧民族语言的物质文化特征[J].满语研究,1998(02):24-32.
[6]丁石庆.游牧民族语言的物质文化特征[J].满语研究,1999(01):59-71.
[7]谷苗.日语词汇中的外来语研究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 47-49.
[8]黄学周.美式足球英语文化风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10): 152-153.
[9]康庆业.网络新词的出现及其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06):120-121.
[10]李戰子,戴雨聪.种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辨析——从萨丕尔到韦日比茨卡[J].语言学研究,2014(02):81-91.
[11]刘国明,齐湘燕.“小姐”一词的词义演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02): 80-82.
[12]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3]文旭.语言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4]闫丽艳.日语的起源与汉语之关系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 192-193.
[15]杨世杰,岑群霞.试析《京华烟云》中的“翻译”杂合策略——基于后殖民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6):44-45.
[16]俞梦晨,戴宗杰.跨文化交际中的汉英混用现象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2):47-53.
[17]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融合 发展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也就是说,语言与社会相伴而生,相伴而终。文化又是社会中重要元素,不可或缺。但是对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历来学者却看法不一。
一.文献综述
1.1语言定义:语言的定义在学界尚存在不少争议。国内赵元任先生对它的定义基本被广泛认可,他认为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成系统的行为的方式”(赵元任,1980,P3)。
1.2文化定义:《韦氏大学生词典》、《牛津英英词典》及《大英百科全书》(2009年学生和家庭版)对“文化”的相关定义都不相同。将它们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理解“文化”为:1)它依附于一个种族、宗教或社会族群;2)可以是精神上的习惯性信仰,也可以是被用作独特行为的物质实物;3)它包括“语言、观点、信仰、习俗、法令、机构、工具、技术、艺术作品、宗教仪式、礼仪等”社会万象。
1.3研究现状:虽然一般观点认为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但萨丕尔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不相干的语言可能存在于同一种文化之中,二是联系紧密的语言甚或是一种语言也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转引自李战子and戴雨聪,2014,P82)
Mazari and Derraz(2015)350认为语言与文化之间至少包含三个要素,它们是1)语言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理解语言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关系的机会;2)语言学习可以将外语与母语进行比较,突出两者的异同;3)对外国文化的学习是在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要考虑到本国文化的语言层面。Kramsch (2014)则回顾了前人的研究,并详细阐述了以下四个问题1)文化意义如何被编码在语言符号中;2)文化意义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在语用上表达;3)语言互动的参与者是如何共同建构文化的;4)语言技术如何影响语言和文化。
可见众多学者一直在关注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且对它们的研究越来越细致化。
二.语言产生于文化发展
许多学者都认同这一观点,即语言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相当于说语言产生于文化的发展。那么语言从诞生之初,就不可避免的帶上了相关文化的印迹和色彩。
例如游牧民族文化下最初使用的语言和农耕民族文化下产生的语言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由此产生各具文化特色的语言。
游牧民族中的畜牧业词汇数量丰富,占据词汇上的绝对优势,如畜牧业词汇在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突厥民族和游牧民族语言中有多达三千上下,但农业词汇却可能只有几百条。(丁石庆, 1998,P27)
对大多数游牧民族来说,马既是他们的伙伴,也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这也体现在关于马的词汇上的丰富性。在古代突厥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书面蒙古语、蒙古语和东部裕固语中,马有按性别的词汇为:(种)马、(骟)马、(骒)马;按不同毛色有(白色)马、(灰色)马、(青色)马、(黑色)马、(赤色)马、(粟色)马、(银鬃)、(枣骝)马、(红沙)马、(黄膘)马、(浅黄色)马;有按不同岁口的词汇:马驹、(二岁)马、(三岁公)马、(三岁母)马、(四岁)马、(四岁公)马、(四岁母)马和(五岁)马。(丁石庆,1998,P29-31)
中国古代词汇中,农业、畜牧业词汇则相当发达,体现在关于农耕的词语发展地特别充分,如在《说文》中有金属词语197个,如银、铅、镣、锡、铁、镂、铣、铸、销、铄、锻等,很多都与农耕器具有关;《说文》中有纺织类词语248个,如绎、绪、纯、纥、经、绺、纬、缋、纪、绝等;另还有一些田桑类词语,如町、畸、畦、畹、畔、界、畛、壤、坪、垆等。这些词汇无不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苏新春, 2006,P77)
三.语言发展受文化影响与制约
语言的发展受到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这是有迹可寻的。许多欧美国家(如英国)受基督教文化影响,语言中有许多与宗教相关的词语与表达。时至今日,英语中仍有大量习语与宗教有关,如when God will, all winds bring rain、God doth what he will等。欧美人的一些口头禅里也尽是与神有关的语句,如“God!”、“Oh, my God!”、“May God bless me!”,“God save the mark!”等。(Zhang,2014,P305) 一些英语中搭配是明显符合圣经的,如King of Kings(王中之王), Heart and soul(心灵和灵魂),Valley of the Shadow of Death(死亡之谷)等。(Dazdarevic, 2012)
中国人从总体来说,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中国信的是天、天道,因此发展出了许多与此相关词汇与表达。如中国人常说“缘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把“天”看成是最高主宰。
中西方信仰在语言中的不同映射在林语堂的一部小说中反映的尤其明显。林语堂先生在1938-1939年间先用英文写下Moment in Peking,后又自己转译为中文,书名为《京华烟云》。比较在第一章中中英文不同版本描写姚大爷的一句话,中文为:“他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听天由命,要逆来顺受”。中文里的“天”,林语堂在英文中用“God”与之相对应。(杨世杰and岑群霞,2011,P45) 美式橄榄球文化在美式英语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有球员在橄榄球比赛中犯规时,因为害怕受伤,裁判就将一面黄色小旗丢入场中犯规的地方,如此“flag on the play”就有了犯规的意思。球迷在看过周末的精彩橄榄球比赛后,往往在周一上午的办公室里热烈讨论比赛情况,常常爱说“如果我是四分卫,我就会如何如何”这样的话,因此Monday-morning-quarterback用来表示“放马后炮,做事后诸葛亮的人”。此外,还有“home game”、“home opening game”、“Tailgate Party”、“on the carry”等等。(黄学周,2014)美国橄榄球文化与美式英语关系紧密相连,很难抛开一者谈另一者。
四.语言的使用推动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与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都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其次,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式。(苏新春, 2006,P57)同时,语言也是用于人类交流的任意语音符号系统。(文旭,2012)2首先语言的出现使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了可能性;其次,既然语言本身承载着文化,它又被用于人类交流,那么随着语言被用于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时,它必然也推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继而又间接地助推了文化的发展与继承。
没有口头语言的出现,一些诗歌(如Beowulf)、民歌、传奇、故事等无法流传至今。没有文字语言的出现,如甲骨文,就无法使今人了解殷商时期的人的生活情形及商朝历史的发展。因此说,正是语言的出现才使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可能。
16世纪开始的英国殖民扩张,也把英语带到了全世界。随着英语的全世界的普及和使用,英语中所蕴含的一些文化现在也被全世界所熟悉。这是语言传播也能带来文化传播的一个力证。
中日之间的语言交流所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汉字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有说是在公元4纪的,也有说是在公元6纪的,具体时间现在已不可考。但随着语言的交流,中国的文化也随之传到了日本。今天的日本仍保留了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化元素,而其中一些在中国已不多见,因此也可以说一些文化元素在其他国家得到了继承。
五.语言是观察时代文化的窗口
5.1对古代语言的研究可窥见当时的文化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上古时的文化生活特征。如通过“玄鸟”可以看出当时的图腾崇拜;通过“勺”、“福”、“岁”、“御”、“帝”等词汇可以看出当时的祖先崇拜;而“宾日”、“既日”、“又入日”等文字与祭祀有关。从当时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方面不难看出彼时的文化焦点。
5.2语言随时代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在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词汇的含义都经历了数次改变。“小姐”一词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那时专指女性奴隶。封建社会时指有一定社会地位人家没有出嫁的女儿。唐朝时泛指所有女性。明清至民国时期,又指富家未出嫁的少女。民国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又与英语词“Miss”的含义相靠近。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初,“小姐”一词基本被男女通称的“同志”所取代。上世纪80年代后,“小姐”又被重新启用,当时主要指老外中的年轻女性。20世纪90年代至今,“小姐”一词又用来称呼与色情行业有关的女子。而在现今社会,这个词褒贬义皆有。(刘国明and齐湘燕,2009)类似的词汇含义变迁还有很多,每种语言中都有。由这些词汇每个时期的不同含义,可以窥见当时文化的一斑。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发展,许多网络词汇也随之兴起。有一些是直接与网络或电脑有关的新词汇,如“菜鸟”(指计算机水平不高者)、“防火墙”、“路由器”等。也有一些老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沙发”(贴子或微博等的第一个留言)、“灌水”(指在網络上发布一些意义不大的话)、“猫”(一种上网设备)等。同时,还有一种现象是用缩略字母或数字代表某些含义,如“9494”(就是就是)、“3Q”(Thank you)、“BF、GF”(男朋友、女朋友)等。可以说,这些词汇就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康庆业,2015)
六.语言的交汇融合反映了文化的交融
中英文混用现象是文化交融的一种典型表现。如人们可能会在生活中“唱卡拉OK”、“去参加朋友的party”、“这个方案,你觉得ok吗?”、“报考GRE”、“B超”、“High翻天”、“摆个Pose”等。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逐渐增多,也是不同社会文化交流融合的体现。(俞梦晨and戴宗杰,2016)
随着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加深,各种语言之间的词汇和表达也在不断相互影响。汉语在近代以来就增加了很多外来词汇和表达。从民国时期,就有“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等西方词汇,后来又有“蒙太奇”、“披头士”、“嬉皮士”、“草根”等词汇。英文中也借鉴了不少中文的词汇和表达,如“Maj-jong”、“Tofu”(豆腐)、“Fengshui”、“Long Time No See”等。
日语的发展更是极大地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公元4世纪左右,懂汉语的朝鲜人向日本人传授了汉字。后来,日本人直接向中国系统学习汉字。8世纪左右,日本人根据汉字发明了“万叶假名”。现在日语中常用汉字有4000字左右,最常用的2000字左右。(闫丽艳,2007)192由于汉语词汇进入日语时间久远,在日语中已经成为一种表达习惯,因此汉语词汇在日语中不属于外来语。除汉语外,日语中也在不同时期吸收了葡萄牙语、荷兰语、英语、俄语、德语等外来语词汇,据统计,有“6万词汇量的《新明解国语词典》中,外来语约有5千,占总词汇量的8%”。(谷苗,2017,P48)日语的发展历史,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今天的日本仍然随处可见茶道、礼仪、传统服饰等中国文化,当然也有许多欧美文化。
语言与文化之间即使不是萨丕尔所说的没有内部的必然联系,但它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在进行语言学研究时,文化可以是很好的切入口;在研究文化现象时,语言是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DAZDAREVIC S. English for Religious Purposes [J]. TEACHING FOREIGNER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2
[2]KRAMSCH C. Language and culture [J]. AILA review, 2014,27(1): 30-55.
[3]MAZARI A, DERRAZ N. Language and cultu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Studies, 2015,2(2): 350-359.
[4]ZHANG L. Influence of Christianity on English;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ICSS-14), F, 2014 [C].Atlantis Press.
[5]丁石庆.游牧民族语言的物质文化特征[J].满语研究,1998(02):24-32.
[6]丁石庆.游牧民族语言的物质文化特征[J].满语研究,1999(01):59-71.
[7]谷苗.日语词汇中的外来语研究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 47-49.
[8]黄学周.美式足球英语文化风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10): 152-153.
[9]康庆业.网络新词的出现及其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06):120-121.
[10]李戰子,戴雨聪.种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辨析——从萨丕尔到韦日比茨卡[J].语言学研究,2014(02):81-91.
[11]刘国明,齐湘燕.“小姐”一词的词义演变[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02): 80-82.
[12]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3]文旭.语言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4]闫丽艳.日语的起源与汉语之关系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 192-193.
[15]杨世杰,岑群霞.试析《京华烟云》中的“翻译”杂合策略——基于后殖民视角[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6):44-45.
[16]俞梦晨,戴宗杰.跨文化交际中的汉英混用现象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2):47-53.
[17]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