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r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列宁虽然也像马克思、恩格斯那样没有明确地提出和使用过“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却不仅有世界历史理论,也有全球化思想。而且还极其丰富。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作为其理论基石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即世界历史理论,离不开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时代第二轮全球化发展的总体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离不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尝试和探索。这些构成了列宁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全球化时代背景。
  [关键词]列宁 全球化思想 理论渊源 时代背景
  [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505(2009)01-0024-05
  
  列宁全球化思想有其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时代特点和实践依据。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之所以能够最终形成,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他本人能够准确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诉求,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积极展开科学研究。
  
  一、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的三大理论渊源
  
  列宁对前人全球化思想的继承主要是通过三个渠道完成的:一是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论著,二是研读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等世界历史理论的有关著作,三是来自于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即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尤其是对民粹派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吸收和借鉴。而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理论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源头。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但他们思考和写作有关问题时,总是把视野放在全球的层次和高度。这种宽广的眼界在他们的著作中是一贯的。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还是后来一脉相承并根据时代特点发展了的列宁主义,都是放眼全球,从各民族经济交往扩大所形成的世界体系来考察和论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他们有关这方面的思想,承前启后,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体系。首先,经典作家所处的时代正是世界范围的联系和交往已经开始并且日益紧密的时期,也是后人所说的全球化发展过程的重要阶段,他们敏锐地认识到新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其次,对人类共同解放命运的关注决定了经典作家从来都是从人类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经济诸问题的。这种世界观使得经典作家总是超越了民族、地域、国家等局部利益来思考理论的使命和革命斗争的最终目的。第三,唯物辩证法为经典作家提供了从矛盾、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角度准确地把握全球化这个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论工具。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理论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直接理论依据。列宁关于世界历史理论即全球化思想的大量论述都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为理论前提展开的,他的全球化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全球化理论即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例如,列宁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关论述根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成因论;列宁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跨越”思想紧密相联,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关于世界历史时代的性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思想依据的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划分世界历史时代及其阶段的标准和方法;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资本论》整个理论、体系和方法的系统继承和发展;列宁关于俄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序幕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基本主张;体现列宁全球化思想新认识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遵循的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他关于通过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改善苏维埃政权的国际生存环境的全球两制联系的思想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思想,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等。总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构成了列宁建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的基本指导原则和主要思想资源。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帝国主义论》是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即全球化思想的代表作,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重要思想渊源。
  第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也是列宁全球化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我们研读列宁1915年《黑格尔(历史哲学讲演录)摘要》可以发现,他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蕴涵的世界历史理论极为重视。在摘录的同时,列宁还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作了精彩的发挥,明确指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寥寥数语,简明概括了作为总体的世界历史与各个民族和国家间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说明,只有各个国家互相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形成世界历史。列宁的某些全球化思想的观点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吸收和借鉴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例如,列宁在世界历史动力善恶观方面有很多的论述,应该是受到黑格尔这方面的启发。他说:“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他还说:“你妄想避免的资本主义的恶,却是历史上的善,因为它将惊人地加速社会的发展,使共产主义运动新的高级形态更早地到来。”再比如,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过程和目的论对列宁总结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俄国革命特殊性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列宁全球化思想不可忽视的来源之一。虽然列宁否认自己继承了民粹派的任何东西,但是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与自己的文化完全割裂。如,列宁的哥哥作为俄国著名的民粹主义者,不能不对年轻的列宁产生影响。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他哥哥的命运》一文中这样写道:勿庸置疑,他深深地影响了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普列汉诺夫看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依靠暴力革命在俄国越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建设社会主义,这就是典型地继承了民粹派的观点。列宁自己也把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革命民主主义者——民粹主义的思想家看成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承认民粹主义同社会民主主义、布尔什维主义之间存在着历史联系,并且承认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他影响最大,但为了和民粹主义划清界限,列宁把车尔尼雪夫斯基从民粹主义中分离,仅仅把他当成启蒙主义者。虽然列宁出于俄国革命的考虑,早期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批判,但这并不是纯粹学理性的批判,而且从1905年开始列宁对民粹派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认为村社社会主义虽然是乌托邦,但“在世界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与民粹派的“跨越论”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只不过列宁跨越的不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这都说明,列宁无法拒绝民粹主义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民粹派的世界历 史理论对于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总之,对俄国民粹派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性继承构成了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的第三大理论来源。
  
  二、列宁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竞争阶段即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理论回应,那么,列宁独特的世界历史理论即全球化思想则主要是对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理论回应。列宁的一生正处在两个时代(自由竞争时代和垄断时代)、两个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错点上。
  第一,19世纪70-90年代全球化第二次浪潮的兴起与列宁早期的全球化思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视为一种经济潮流。它在1850年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进入了向全球化第二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戴维·赫尔德认为,从此时开始世界进入“密集全球化时期”。如果说英国在19世纪前半期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独树一帜、称王称霸,那么,在1850年以后形势则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他欧洲国家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且,美国和俄罗斯也受到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影响,陆续开始了工业化进程。1861年俄国沙皇的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就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实行的。农奴制改革虽然很不彻底,但是却对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不仅工业,而且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这种影响。农民经济的一切变动也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即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总背景下发生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俄国农民村社的解体。19世纪80年代末的俄国已经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城乡经济生活都已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还落后于欧洲其他许多国家,但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已把全球经济联结成为统一的整体,俄国已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列宁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解和划分,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19世纪末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即资本主义在自由竞争环境下大发展的时期。列宁生活的时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从70年代开始进入到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列宁正是在这一过渡时期即将结束的90年代登上政治舞台的,他初步地亲身感受到了这股全球化浪潮的深刻影响,由此形成了早期关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全球化思想。
  第二,世纪之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全球化第二次高潮与帝国主义时代全球化思想的形成。19世纪70-90年代兴起的全球化第二次浪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新旧世纪之交,达到了高潮,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它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列宁把这一时代称为“最新资本主义时代”,即帝国主义时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欧美个别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世界范围内最终得以形成,这时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人们之间的世界性社会交往也日益频繁,这使得人类永远告别了以前那种彼此相互隔离的社会状态,宣告了一个全球性社会的初步形成。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迅速发展,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亦即资本帝国主义阶段。布哈林认为,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出现的“世界经济”,就是“国际资本主义”,它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不断发展,把所有的国家都纳入资本主义交换分工体系之中。世界经济的形成,一方面使更多的国家步入现代化的行列并参与竞争,特别是落后国家也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但这种卷入是以极大的痛苦为代价的。由于发展不平等,发达国家成为“城市”,落后国家成为“农村”,世界被分成为一边是资产阶级,一边是无产阶级的世界。另一方面,如同布哈林所说的,同“国民经济”相比,“世界经济”是没有秩序的、混乱的竞争,因此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必然导致以火和剑来解决争议问题”,“这些矛盾将在社会有机体的另一种生产结构中,通过社会主义有计划地组织经济活动,得到真正的解决”。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双重性,在起到巨大历史进步作用_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的矛盾扩展到全世界,并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导致战争与革命。列宁正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上,在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形成了特有的“帝国主义论”,形成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的全球化思想。所以说,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有着深刻的全球化时代背景。
  第三,20世纪20年代初“两制共存”的世界格局与列宁融入全球化的全新思考。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俄国就遭到了14国干涉军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联合进攻。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由于战争的破坏,也由于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苏俄国民经济遭到彻底破坏,俄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倒退了几十年,但毕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敌我力量对比的“均势”下存在下来,苏维埃国家一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存共处局面已经形成。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把世界历史时代主要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时代的话,那么,列宁则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共存”的世界历史时代的现实性和长期性。在这种新的世界格局下,列宁立足于全球化进程中对俄国这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规律的分析,探讨了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世界历史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条件,借鉴、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科学技术和资金,以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工农业现代化和电气化,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晚年,列宁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开端和核心,在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了一整套有关俄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融入全球化的全新思考,即“列宁思路”。1921年春,随着在国内中止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外与波兰签署里加和约,列宁也开始放弃立即进行世界革命的思想。于是,列宁以及俄共(布)所关心的就不再是如何推动世界革命、实现全球共产主义的问题,而是如何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敌对包围中保存自己;也就是必须“更多地考虑在列强敌视我们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完全不同于1921年春天以前路线的“列宁思路”,实行了不同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这体现了列宁的全球化认识。
  
  三、列宁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实践依据,是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俄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科学分析全球化时代特征和指导俄国革命以及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共存”时代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一,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俄国资本主义命运问题的现实需要。首先,是深刻剖析俄国被西方经济全球化潮流卷入世界经济漩涡这一世界历史现象的迫切需要。历史发展到19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向东方的侵略与扩张,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印度、中国与俄国等东方民族也开始走向世界历史。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相对和平发展时期之后,东方的非资本主义国家究竟怎样发展?是走西方的道路,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走出“另外的道路”?这是一个摆在俄国人面前的十分现实的问题。正如列宁所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俄国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如何对待这一现象,这在当时“成了俄国社会主义者的主要理论问题,最热烈的争论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纲领性原理的解决都以这个问题为转移”。列宁早期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的思想即全球化思想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其次,是新形势下创造性地解答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这一设想的迫切需要。马克思对俄国公社的研究并非始于晚年,实际上从19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但在70年代前基本上把俄国公社同其他国家的农村公社同等看待,认为俄国公社没有什么特殊性,指出,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非西方社会农村公社的解体是不可避免的,其他公社的命运也就是俄国公社的命运。列宁的全球化思想正是循着马克思、恩格斯早年的这一全球化思想继续研究的。虽然后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如前所述的“跨越论”,甚至在俄国有很大影响,但由于当时的俄国尚处在从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时期,因而只是预测了俄国农村公社发展的种种可能性,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他们理论的种种不同解释。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就是依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俄国农民村社是否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和“俄国无产阶级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等有关俄国问题分别作了经验的和理论的解答。最后,是对民粹派关于村社和国外市场等错误理论进行批判的迫切需要。如果说80年代以前民粹主义理论还有一定的合理之处,那么到了90年代,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新的垄断和落后的农奴制并存,俄国近代工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这个时候再来谈论利用公社直接到达社会主义已经没有了现实意义。“农民社会主义革命”理想的幻灭,震动了俄国先进知识分子,也使得俄国思想文化界一度陷入迷茫的境地。俄罗斯向何处去?是继续发动革命,还是与政权和解?这一系列问题是摆在俄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19世纪末俄国知识分子再次进行政治分野的关键问题。因此,早年的列宁为了革命的需要批判了民粹派的理论,从而阐述了关于村社和世界市场等全球化思想。
  第二,科学分析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和指导俄国革命的现实需要。首先,是对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现实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最终得以形成,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时代特征,成为必须面对和回答的时代课题。这一时期既是两个世纪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的转折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全球化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一时代变迁的必然产物,是应对时代挑战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其次,全球化时代的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课题成为列宁帝国主义时代全球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契机。全球化时代的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垄断组织的新发展、议会斗争与革命等问题,而对时代课题如何回答就成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这一时代的新课题,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的身上。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站在全球化时代的高度,从帝国主义的全球视野出发,对《资本论》发表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现象、新特点进行了全面总结,提出了较为系统而独特的“帝国主义理论”,集中表达了他的全球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最后,列宁深入研究帝国主义问题,阐述全球化思想,完全是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就是在俄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主义事业这种危急关头形成和提出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最高产物,它得益于帝国主义全球化造成世界更为紧密的内在关联。正如列宁自己所说,通过“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经济问题”,“懂得如何去认识现在的战争和现在的政治”。列宁论述了当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与实质,阐述了垄断资本主义腐朽与迅速发展的两种趋势以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趋势,揭示了帝国主义与战争、帝国主义与革命的关系,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和革命可以首先在少数国家或某一国家进行的理论。
  第三,在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共存”时代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首先,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现实需要。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及时把握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策略是对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的巨大考验。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成为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面对的新问题。列宁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热切期盼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谋求和平共处,保证苏维埃俄国的生存;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无论是期盼世界革命、谋求和平共处还是利用资本主义都并非是列宁的主观臆想,而是对全球化新形势现实发展的敏锐把握和深入思考。其次,是恢复和加强俄国与世界资本主义中断了的世界经济贸易联系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展开,列宁认识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经过艰难的战争,苏维埃俄国大大稳固,国际威望日益提高。在资产阶级国家统治集团中主张同苏俄建立正常外交和经济关系的力量渐渐占了上风。资本主义世界对苏俄的政策改变是列宁实现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恢复和加强俄国与世界资本主义中断了的世界经济贸易联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列宁从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趋势角度指出了苏俄同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关系的可能性,因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它们走上这条同我们往来的道路”。全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往来的道路”。最后,是落后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现实需要。苏维埃俄国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必须利用资本主义。苏俄的力量还十分薄弱,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就需要有机器、设备、资金和技术,苏维埃俄国百废待兴,这一切单靠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要善于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用的东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两种社会制度,从本质上讲是对立的。但从人类文明的发展,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的简单否定,而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应该而且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列宁主义是列宁从1893年到1923年这30年间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群众革命运动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的思想体系。在以上三个不同阶段的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和苏维埃俄国的现实情况下,列宁相应地提出了三个阶段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全球化思想。列宁的全球化思想散见于各个时期的论著当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全球化时代发展背景,较为集中的阐述主要反映在早年资本主义发展时期(1893-1914年)、帝国主义时期(1915-1917年)和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1923年)三个不同阶段,或者说,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俄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阶段、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这些阶段分别蕴含着全球化及其应对的诸多思想。这些全球化思想主要集中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论我国革命》三个不同时期各自有代表性的三部著作或论文中,而最突出的典型代表应该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的全球化思想主要是对这些经典著作的解读,包括关于俄国被卷入世界经济、世界交往与世界革命的漩涡的思想,即资本主义发展论;关于帝国主义形成了具有内在联系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思想,即帝国主义论;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的思想,即世界革命序幕论;关于社会主义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体系中的思想,即两制全球联系论等。
  
  [责任蹁辑:文 义]
其他文献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ELISA方法的建立张东海,孙辉,高峰(山东省淄博第二卫生学校,淄博255015)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循坏免疫复合物,特异性,ELISA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理有
奥尔夫教学法是最著名大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创始人奥尔夫主张音乐教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音乐教育是对人身体本能的一种挖掘,针对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法以及
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分娩期护理凌宝珍过志君南京铁道医学院妇产科南京210009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达10%以上。我院1995年分娩的1336例产妇中,曾受乙肝病毒(HBV)感染者99例,占13.5%。现将对
大肠杆菌能引起肠道外感染,如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和非致病性大肠杆菌相比,引起肠道外恁染的大肠杆菌能产生多种毒性因子,包括粘附因子(P、S、FIC和I)、毒素
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在京郊农村,要通过精兵简政、加强财务管理、改革农业税制、清费立税等措施,发展农村经济,
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于1983月10月21日至26日召开经济、社会、科技总体发展战略讨论会。会上许多同志作了发言。兹将部分发言摘要如下: The State Council Technology Ec
结核病是人类疾病中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考古学家在德国海德堡附近的一座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年)的墓葬中,发现一具男性遗骨上有脊椎结核病的改变,塌陷的椎骨与邻近的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感染洞庭湖外睾吸虫后钉螺卵巢的病理变化,比较正常钉螺卵巢小管内的卵原细胞,感染螺卵原细胞各细胞器出现明显的超微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线粒体肿胀、粗面内织
检测35例抗-HCV阳性者的自身抗体情况,并与30例HBsAg阳性者及32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HCV阳性者ENA阳性率为42.9%,自身抗体总检出率为62.9%,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HBsAg阳性者(P<0.05)。提示抗-HCV及HBsAg阳性者可检出某种自身抗体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生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的重点、难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