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周一以来,豆粕期货稳步盘桓上涨,先于豆油和大豆价格摆脱CPI升高、加息预期利空影响。后期,随着气温的回升,加之政府可能出台刺激养殖业的政策,养殖业将逐渐恢复,豆粕需求量也将逐渐增加。而导致豆类走势偏弱的诸多利空消息也已经在盘面上基本消化,潜在的利多在不断发挥作用,豆类期货的整体走好也将提振豆粕期货稳步高走。
豆粕领涨势在必行
后市看,豆粕的现货需求将逐渐转好,现货价格将企稳回升,给期货市场带来利多影响。目前猪肉价格的下跌使得肉粮比已经连续4周在6:1以下,后期市场预测政府可能启动猪肉收储以避免猪肉价格进一步下跌,同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的期、现货价格的先期走强就是豆粕期、现货价格走势的榜样。除此之外,随着气温的回升,养殖业也将进入传统的旺季,家禽、水产养殖逐步开工,对豆粕的需求逐渐加大。
在豆类期货中,大豆由于盘面交割品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而政府对国产大豆开展了保护性托市收购,使得大豆价格走势相对偏强、偏稳,同外盘豆类相比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豆粕和豆油主要依赖于进口大豆压榨,同外盘走势相关性较强,而且二者同为大豆的压榨的下游产品,价格上一贯有跷跷板效益。由于春节前为豆油的传统消费旺季,加之油脂中棕榈油因减产价格坚挺带动豆油走势,从而导致前一阶段豆粕成为油脂厂和市场压低的品种,但是,目前粕、油的强弱地位将发生转化。随着棕榈油价格的上涨,棕榈油国际现货价格已经逐渐靠近豆油价格,这势必会影响到棕榈油的需求,同时棕榈油减产幅度小于预期,加之马来西亚对棕榈油征收高额税费等方面因素,棕榈油价格上涨必将受到制约,棕榈油领涨豆油的局面将逐渐减弱。另外,春节后是传统的油脂消费淡季,而且目前国内油脂库存充裕,油脂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的理由。油厂出于盈利目的,挺粕的动机将增强。
由于豆粕的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大豆压榨,因此豆粕价格走势同外盘相关性较高。而外盘豆类特别是CBOT大豆期价不论从技术面上看还是从基本面上分析,筑底走高的可能性都极大。
首先从外围市场上看,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渐缓解,美元的避险需求减弱,美元指数也有一个多月在高位横盘整理。而久盘必跌,美元指数走软的可能性更大。再看大宗商品,由于经济恢复不够坚实,世界经济尚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世界主要经济体短期内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依旧偏强,原油和LME铜的价格都处在相对高位,稳健的走势使人不敢轻易言顶。相比之下,豆类等农产品价格依旧处于偏低水平,周边环境依旧支持包括豆类在内的农产品走强。
其次,北、南美大豆丰产消息已经消化和透支。美国2009/2010年大豆产量创下9000多万吨的历史记录,巴西大豆预产高达6600万吨,阿根廷大豆预产高达4300万吨的消息长期压制着豆类盘面,但任何消息都有被消化和透支的时候,这个也不例外。虽然美国大豆创出历史记录,但由于旺盛的出口和国内压榨,美国的期末大豆消费比相比去年并没有明显上升。虽然世界大豆产量在今年创出历史记录,但包括豆油在内的世界9种植物油产量和期末库存量比上年度仍有所下降。另外,虽然南美大豆产量创出历史记录水平,但糟糕的交通、出口设施,使得中国等大豆进口国在短期内仍然离不开美国,这些利空中的利多同样将发挥作用。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农业部3月的月度供需报告虽然继续调高南美大豆产量,但轻微调低美国大豆期末库存的消息就被市场理解成利多。这足以说明南美丰产消息利空已经被市出视。
再次,后期的潜在利多将刺激豆类上涨。炒新是期货市场的特色之一。而目前在豆类期货市场上潜在的新消息莫过于美国新作大豆的播种和生长。各种资料显示,今年美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将比上年有所下降,而去年创记录的高产由于天气的变幻无常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3月31日USDA将公布最初的基于实地调查的美国农作物播种意向,这将给盘面带来利多影响,而生长期不确定的天气状况可能导致天气炒作的出现。
技术上看,豆粕和外盘大豆都在底部,各种消息似乎并不支持豆粕价格破位低走。目前情况下,逢低做多远比盲目杀跌更为安全。
丰产预期已被市场消化
目前整体上困扰豆类上行格局最大的隐患,无疑是大豆的丰产问题。从南美大豆产区来看,大豆收割进行顺利。截止到上周末,巴西大豆收割完成32%左右,巴西统计局预计本国大豆产量为6900万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本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350万吨。另外,南美大豆第三主产区巴拉圭本年度大豆产量有望达到720万吨,远远高于上年的340万吨。
上面的数据无疑是对市场利空的,但我们的目光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公布的数字上。首先,美国农业部及油世界等权威机构数月以前就已对未来产量做了预估,整体偏差不大,而市场也以维持长期滞涨的局面进行回应,价格基本消化丰产的利空,未来价格方向的演变对产量的敏感度将越发不明显。此外,2009/20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255017千吨,较上年度增加210863千吨增加20%,较前一年度增加15%。而目前的价格扣除通胀指数后,距2008/2009年度高点,仍有近40%的空间,距2007/2008年度高点也有25%的空间,所以,当前的价格在丰产预期面前,压力有限。
由于豆粕是大豆加工后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是用作饲料,同时玉米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豆粕跟玉米存在天然的替代关系。同时受到饲料养殖状况及其他替代品的价格的影响,两者区间正常维持在0.5—0.6之间,此前由于国际大豆特别是南美地区丰产,加之季节性弱势等因素影响,豆类整体走势持续疲软,豆粕价格振荡回落逐级走低,从而导致玉米与豆粕比值大幅攀升,逼近历史高位,达到0.67附近。出于饲料间替代效应,玉米的需求将部分转化为豆粕需求,从而对豆粕价格带来支撑。此外,玉米价格继续维持坚挺态势,加之豆粕明显的比价优势,也容易提振豆粕多头士气,易引起资金青睐,所以,综合来看,整体上我们看好豆粕长期走势。
现货跌势接近尾声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走势出现转机,在美盘反弹的触动下,沿海地区豆粕出厂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目前市场主流成交区间已经调整至2900—3050元之间,此前2850元的低价转瞬即逝。但终端需求面维持颓势令市场整体弱势基调未改,现货市场短期内大幅上涨或转势的动力依然不足,供应充裕与终端疲软形成的强烈反差将令粕价继续振荡筑底。同样,我们也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过分沽空后市并不理智,种种迹象表明,市躇础正在逐渐夯实。支持我们做出这种判断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首先,市场购销心态改变。3月20日全国豆粕出厂平均价格为3114元/吨,已较本市场年度高点下跌531元,跌幅超过15%。随着粕价的不断下跌,当前价格已接近中间商和饲料企业的心理预期,场内需方询价热情十分高,并且在盘面给出相应支撑时,成交量增长也十分可观。以华东地区为例,3月15日—17日三天时间里,当地主要油厂在2900—2950元的价位成交总量均达2万吨以上。另外,由于近期油厂压榨利润空间不断缩水,挺价销售行为有所抬头。目前沿海油厂大豆库存成本在3400—3600元,结合当前豆油销售价格,那么豆粕理论出厂成本在2850—3000元,基本与当前市场主流销售价格持平,个别厂家已经出现亏损。预计未来成本因素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将逐步显现。
其次,船期延误令原料供应压力得到缓解。因南美天气影响装运,市场预计3、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将普遍延迟,近日市场又有传言称装运拖延时间可能扩展至14—16天。同时,受压榨利润缩水的影响,近期国内部分油脂企业出现洗船现象,令3、4月份实际到港量可能低于目前市场主流预计区间。另外据我们了解,近期南方部分地区进口大豆通关再次遇阻,当地多家油厂被迫停产,部分地区货源供应趋紧料为当地市场提供支撑。以广东地区为例,当地主要油厂近两日刚刚全部恢复开机,且因未执行合同数量较多,现货基本无货可卖,主流成交价格依旧保持坚挺。而且,由于目前南美农民对当前豆价并不认可,收割进度及销售进度依然缓慢,这一矛盾可能直接影响后期进口大豆到港量及成本,从而对油厂豆粕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产生较大影响。
再次,虽然终端养殖市场目前仍未能摆脱弱势,但我们对养殖业的长期发展仍然充满信心。农业部畜牧业司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月末国内生猪存栏量为44330万头,比1月份减少1170万头,降幅2.57%,比去年2月份减少264万头,降幅0.59%,是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生猪养殖的此轮调整仍未结束。不过能繁殖母猪存栏量高于市场预期,2月末为4890万头,比上月增加0.37%,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占生猪总存栏的比率高达11%,处于较高水平,给市场保留了一线曙光。同时据笔者估算,3月20日国内猪粮比价为5.21:1,连续4周低于6:1的盈亏均衡线,已触及国家关于《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的启动条件,如果国家对生猪养殖给予政策扶持,生猪养殖调整周期可能缩短。同时,随着有关部门对疫情重视度的增加,相关政策及扶植措施也可能陆续出台,那么后期饲料需求前景有望好转。而且,天气转暖水产养殖也将启动,故当前豆粕市场仍具有一定的需求基础,若生猪市场改善,则后期销路依然可以期待。
此外,其他主要蛋白饲料价格高企也为豆粕市场提供支持。受智利地震影响,近期鱼粉价格快速飙升,这与豆粕近来的弱势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目前进口鱼粉与豆粕之间的比价已上升到4.3—4.6之间。作为目前饲料生产中的两种主要蛋白源,鱼粉与豆粕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目前鱼粉价格高企迫使一些饲料企业不得不考虑调整配方,降低饲料成本,从而为豆粕提供了更多的需求空间,所以在鱼粉走势转弱之前,其仍将给豆粕市场带来一定的需求支撑。近期棉粕价格维持坚挺,目前CP40棉粕全国销售均价为2673元/吨,考虑到蛋白因素,与豆粕价格几近持平。正常情况,棉粕价格低于豆粕售价1200元/吨以上时,其在饲料中的竞争优势才会有所体现,所以当前情况下,棉粕与豆粕竞争市场明显处于劣势,目前豆粕在饲用蛋白粕中仍占主导位置,杂粕较之豆粕均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个别品种货源趋紧反而会为粕市提供潜在支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近期豆粕现货价格下跌趋势可能已接近尾声,但如今终端需求现状令现货市场并不具备“V”型反转的能量,市场价格基础亟待进一步夯实。所以在趋势反转之前,粕市将进入振荡调整阶段,并为后市积蓄能量,预计现货市彻需经历一段较长的筑底过程。
豆粕领涨势在必行
后市看,豆粕的现货需求将逐渐转好,现货价格将企稳回升,给期货市场带来利多影响。目前猪肉价格的下跌使得肉粮比已经连续4周在6:1以下,后期市场预测政府可能启动猪肉收储以避免猪肉价格进一步下跌,同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的期、现货价格的先期走强就是豆粕期、现货价格走势的榜样。除此之外,随着气温的回升,养殖业也将进入传统的旺季,家禽、水产养殖逐步开工,对豆粕的需求逐渐加大。
在豆类期货中,大豆由于盘面交割品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而政府对国产大豆开展了保护性托市收购,使得大豆价格走势相对偏强、偏稳,同外盘豆类相比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豆粕和豆油主要依赖于进口大豆压榨,同外盘走势相关性较强,而且二者同为大豆的压榨的下游产品,价格上一贯有跷跷板效益。由于春节前为豆油的传统消费旺季,加之油脂中棕榈油因减产价格坚挺带动豆油走势,从而导致前一阶段豆粕成为油脂厂和市场压低的品种,但是,目前粕、油的强弱地位将发生转化。随着棕榈油价格的上涨,棕榈油国际现货价格已经逐渐靠近豆油价格,这势必会影响到棕榈油的需求,同时棕榈油减产幅度小于预期,加之马来西亚对棕榈油征收高额税费等方面因素,棕榈油价格上涨必将受到制约,棕榈油领涨豆油的局面将逐渐减弱。另外,春节后是传统的油脂消费淡季,而且目前国内油脂库存充裕,油脂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的理由。油厂出于盈利目的,挺粕的动机将增强。
由于豆粕的供应主要依赖于进口大豆压榨,因此豆粕价格走势同外盘相关性较高。而外盘豆类特别是CBOT大豆期价不论从技术面上看还是从基本面上分析,筑底走高的可能性都极大。
首先从外围市场上看,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逐渐缓解,美元的避险需求减弱,美元指数也有一个多月在高位横盘整理。而久盘必跌,美元指数走软的可能性更大。再看大宗商品,由于经济恢复不够坚实,世界经济尚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世界主要经济体短期内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依旧偏强,原油和LME铜的价格都处在相对高位,稳健的走势使人不敢轻易言顶。相比之下,豆类等农产品价格依旧处于偏低水平,周边环境依旧支持包括豆类在内的农产品走强。
其次,北、南美大豆丰产消息已经消化和透支。美国2009/2010年大豆产量创下9000多万吨的历史记录,巴西大豆预产高达6600万吨,阿根廷大豆预产高达4300万吨的消息长期压制着豆类盘面,但任何消息都有被消化和透支的时候,这个也不例外。虽然美国大豆创出历史记录,但由于旺盛的出口和国内压榨,美国的期末大豆消费比相比去年并没有明显上升。虽然世界大豆产量在今年创出历史记录,但包括豆油在内的世界9种植物油产量和期末库存量比上年度仍有所下降。另外,虽然南美大豆产量创出历史记录水平,但糟糕的交通、出口设施,使得中国等大豆进口国在短期内仍然离不开美国,这些利空中的利多同样将发挥作用。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农业部3月的月度供需报告虽然继续调高南美大豆产量,但轻微调低美国大豆期末库存的消息就被市场理解成利多。这足以说明南美丰产消息利空已经被市出视。
再次,后期的潜在利多将刺激豆类上涨。炒新是期货市场的特色之一。而目前在豆类期货市场上潜在的新消息莫过于美国新作大豆的播种和生长。各种资料显示,今年美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将比上年有所下降,而去年创记录的高产由于天气的变幻无常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3月31日USDA将公布最初的基于实地调查的美国农作物播种意向,这将给盘面带来利多影响,而生长期不确定的天气状况可能导致天气炒作的出现。
技术上看,豆粕和外盘大豆都在底部,各种消息似乎并不支持豆粕价格破位低走。目前情况下,逢低做多远比盲目杀跌更为安全。
丰产预期已被市场消化
目前整体上困扰豆类上行格局最大的隐患,无疑是大豆的丰产问题。从南美大豆产区来看,大豆收割进行顺利。截止到上周末,巴西大豆收割完成32%左右,巴西统计局预计本国大豆产量为6900万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本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5350万吨。另外,南美大豆第三主产区巴拉圭本年度大豆产量有望达到720万吨,远远高于上年的340万吨。
上面的数据无疑是对市场利空的,但我们的目光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公布的数字上。首先,美国农业部及油世界等权威机构数月以前就已对未来产量做了预估,整体偏差不大,而市场也以维持长期滞涨的局面进行回应,价格基本消化丰产的利空,未来价格方向的演变对产量的敏感度将越发不明显。此外,2009/20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255017千吨,较上年度增加210863千吨增加20%,较前一年度增加15%。而目前的价格扣除通胀指数后,距2008/2009年度高点,仍有近40%的空间,距2007/2008年度高点也有25%的空间,所以,当前的价格在丰产预期面前,压力有限。
由于豆粕是大豆加工后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是用作饲料,同时玉米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豆粕跟玉米存在天然的替代关系。同时受到饲料养殖状况及其他替代品的价格的影响,两者区间正常维持在0.5—0.6之间,此前由于国际大豆特别是南美地区丰产,加之季节性弱势等因素影响,豆类整体走势持续疲软,豆粕价格振荡回落逐级走低,从而导致玉米与豆粕比值大幅攀升,逼近历史高位,达到0.67附近。出于饲料间替代效应,玉米的需求将部分转化为豆粕需求,从而对豆粕价格带来支撑。此外,玉米价格继续维持坚挺态势,加之豆粕明显的比价优势,也容易提振豆粕多头士气,易引起资金青睐,所以,综合来看,整体上我们看好豆粕长期走势。
现货跌势接近尾声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走势出现转机,在美盘反弹的触动下,沿海地区豆粕出厂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目前市场主流成交区间已经调整至2900—3050元之间,此前2850元的低价转瞬即逝。但终端需求面维持颓势令市场整体弱势基调未改,现货市场短期内大幅上涨或转势的动力依然不足,供应充裕与终端疲软形成的强烈反差将令粕价继续振荡筑底。同样,我们也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过分沽空后市并不理智,种种迹象表明,市躇础正在逐渐夯实。支持我们做出这种判断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首先,市场购销心态改变。3月20日全国豆粕出厂平均价格为3114元/吨,已较本市场年度高点下跌531元,跌幅超过15%。随着粕价的不断下跌,当前价格已接近中间商和饲料企业的心理预期,场内需方询价热情十分高,并且在盘面给出相应支撑时,成交量增长也十分可观。以华东地区为例,3月15日—17日三天时间里,当地主要油厂在2900—2950元的价位成交总量均达2万吨以上。另外,由于近期油厂压榨利润空间不断缩水,挺价销售行为有所抬头。目前沿海油厂大豆库存成本在3400—3600元,结合当前豆油销售价格,那么豆粕理论出厂成本在2850—3000元,基本与当前市场主流销售价格持平,个别厂家已经出现亏损。预计未来成本因素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将逐步显现。
其次,船期延误令原料供应压力得到缓解。因南美天气影响装运,市场预计3、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将普遍延迟,近日市场又有传言称装运拖延时间可能扩展至14—16天。同时,受压榨利润缩水的影响,近期国内部分油脂企业出现洗船现象,令3、4月份实际到港量可能低于目前市场主流预计区间。另外据我们了解,近期南方部分地区进口大豆通关再次遇阻,当地多家油厂被迫停产,部分地区货源供应趋紧料为当地市场提供支撑。以广东地区为例,当地主要油厂近两日刚刚全部恢复开机,且因未执行合同数量较多,现货基本无货可卖,主流成交价格依旧保持坚挺。而且,由于目前南美农民对当前豆价并不认可,收割进度及销售进度依然缓慢,这一矛盾可能直接影响后期进口大豆到港量及成本,从而对油厂豆粕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产生较大影响。
再次,虽然终端养殖市场目前仍未能摆脱弱势,但我们对养殖业的长期发展仍然充满信心。农业部畜牧业司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月末国内生猪存栏量为44330万头,比1月份减少1170万头,降幅2.57%,比去年2月份减少264万头,降幅0.59%,是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生猪养殖的此轮调整仍未结束。不过能繁殖母猪存栏量高于市场预期,2月末为4890万头,比上月增加0.37%,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占生猪总存栏的比率高达11%,处于较高水平,给市场保留了一线曙光。同时据笔者估算,3月20日国内猪粮比价为5.21:1,连续4周低于6:1的盈亏均衡线,已触及国家关于《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的启动条件,如果国家对生猪养殖给予政策扶持,生猪养殖调整周期可能缩短。同时,随着有关部门对疫情重视度的增加,相关政策及扶植措施也可能陆续出台,那么后期饲料需求前景有望好转。而且,天气转暖水产养殖也将启动,故当前豆粕市场仍具有一定的需求基础,若生猪市场改善,则后期销路依然可以期待。
此外,其他主要蛋白饲料价格高企也为豆粕市场提供支持。受智利地震影响,近期鱼粉价格快速飙升,这与豆粕近来的弱势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目前进口鱼粉与豆粕之间的比价已上升到4.3—4.6之间。作为目前饲料生产中的两种主要蛋白源,鱼粉与豆粕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目前鱼粉价格高企迫使一些饲料企业不得不考虑调整配方,降低饲料成本,从而为豆粕提供了更多的需求空间,所以在鱼粉走势转弱之前,其仍将给豆粕市场带来一定的需求支撑。近期棉粕价格维持坚挺,目前CP40棉粕全国销售均价为2673元/吨,考虑到蛋白因素,与豆粕价格几近持平。正常情况,棉粕价格低于豆粕售价1200元/吨以上时,其在饲料中的竞争优势才会有所体现,所以当前情况下,棉粕与豆粕竞争市场明显处于劣势,目前豆粕在饲用蛋白粕中仍占主导位置,杂粕较之豆粕均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个别品种货源趋紧反而会为粕市提供潜在支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近期豆粕现货价格下跌趋势可能已接近尾声,但如今终端需求现状令现货市场并不具备“V”型反转的能量,市场价格基础亟待进一步夯实。所以在趋势反转之前,粕市将进入振荡调整阶段,并为后市积蓄能量,预计现货市彻需经历一段较长的筑底过程。